薑盛出身特種兵,尤為精通近戰搏擊術,這十餘名家丁一擁而上的時候,薑盛左右騰挪,一眨眼功夫就下了這些人手中的木棍,而薑盛卻毫發無傷,不過總會有人倒黴,薑盛的四名隨從被打得鼻青臉腫。
那管家本就是善於察言觀色之人,見薑盛功夫不凡,知道自己這點人根本不是薑盛的對手,就高喊道:“今天不收柴了,夥計們,打道迴府!”
黃家一眾人掉頭就走,可苦了這些賣柴的,黃家不收柴了,到下一個集市之前就斷了炊,於是蜂擁著過去圍住了黃家眾人,苦苦哀求他們不要走。
這邊也有不少百姓過了求情,希望薑盛跟那管家道歉,留住他們。
薑盛很不理解,就問道:“他們走了你們可以賣給別家啊?”
一名老農說道:“此處鄉裏隻有他黃家一家米糧滿倉,若是他們不收柴發糧,則全鄉就無糧了。壯士是名好漢,但有時候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結果啊,唉,我得迴家了,看看上山能不能尋些吃的。”
黃家確實是走了,眾百姓都圍到薑盛這邊來,吵著鬧著要薑盛發糧,大堆的幹柴堆積在薑盛麵前,更有甚者,開始罵薑盛,包括剛才被薑盛救下的那個。
那人把那百錢扔給薑盛,吼道:“我們要的是米,不是錢!”
薑盛被震撼了,自己當了沒幾天樂安太守,完全不了解下麵的情況,看來是應該想想轍了。
麵對群情振奮的百姓,薑盛道:“各位鄉親,我乃新任的樂安太守。此番是來體察民情的,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海涵。”
“你這什麽太守!我們都吃不上飯了,你體察有用嗎?”
“就是啊,你們當官的哪裏知道百姓的苦難,還整天的加稅,他*娘*的,老子反了,打倒官府!”
百姓跟著附和著,這時聽得一聲大吼:“誰這麽大的膽子?還敢打倒官府?”
眾人轉身看時,隻見縣尉帶著數十名兵丁圍了過來,對著這些百姓就是一頓暴打,薑盛連忙出言製止,那縣尉這才看到薑盛,連忙跪地道:“下官千乘縣尉,不知太守大人在此,還望大人恕罪!”
眾兵丁見縣尉都跪下來,趕緊停了手隻把那高喊“打倒官府”的人抓了起來。
百姓們見薑盛果然是樂安太守,頓時跪地求饒,薑盛道:“民以食為天,是我沒有考慮周全,貿然出手,以致害了大家,本官恕你們無罪,縣尉,把這兩個也放了吧。”
公審張渾的時候,這縣尉也是被薑盛邀請到現場的,所以認識薑盛,見薑盛發話,隻得放開了那兩位。
百姓見此場景,唿啦跪倒了一大片,“大人開恩,救救我們吧。”
薑盛麵對這些窮苦的百姓,無話可說,這還隻是一個鄉,樂安境內還不知道有多少個鄉會是這種情況。
縣尉道:“太守大人不必理會他們,下官護送大人迴縣城。”
薑盛對縣尉道“你去把你們的縣長和此間黃家的家主召來,本官有話與他們說。”千乘縣是小縣,縣的長官叫做縣長。
縣尉連忙屁顛屁顛地去了,留下眾兵丁在此處照應,薑盛對縣尉的做法還是認可的。
薑盛就留在原地與百姓交談,百姓隻是苦求薑盛救他們,就是不反應真實情況,薑盛無可奈何,隻能傻站在那裏。
過了許久,千乘縣長和黃家家主姍姍來遲。
“下官拜見太守!”“草民見過太守!”
黃家家主是個低矮的胖子,那縣長倒是長得精瘦,薑盛之前就留意過這個人,看起來賊眉鼠眼的。
“縣長,你治下的鄉民無米下炊,而這位黃家主卻是米糧滿倉,不知此情是否報與太守府?”
“下官失察,請太守治罪!”縣長拱手道。
“好,即日起你就不用穿這身官服了,迴鄉下好好體驗一下鄉民的感受。”
“這?”千乘縣長麵色驚慌,轉口道:“下官也是捐過修宮錢的,大人就這麽罷免了本官,不知上頭?”
“我就是你的上頭!”
四名隨從撲了過去,摘掉了縣長的官帽,縣長這才知道遇到硬茬了,大唿求饒,薑盛不為所動,對著縣尉道:“即日起,由你擔r縣長,好好治理一下,若是依然如故,你的位子也不保!”
那縣尉感覺到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啊,這種好事竟然輪到他的頭上,忙不迭地連聲稱是。
“你還不交出官印嗎?”薑盛盯著千乘縣長道。
千乘縣長不為所動,縣尉即喝令兵丁去強奪,那縣長不得不交出了印綬,但怨恨之心已生。
辦理完這一切,薑盛又對著黃家家主道:“黃家主受驚了,本太守要求你辦件事。”
“大人您盡管吩咐,小的樂意效勞。”
“本太守向你借糧萬石,不知黃家主可否答允啊?”
“小的不敢,太守大人需要多少米糧,盡管開口,十萬石米糧,小的後日,啊不,明日就送到府上。”
“本官不需要這麽多糧,隻是希望黃家主能夠體諒本地鄉親的苦處,開倉放糧,讓他們度過年關。等來年,太守府收得米糧上來,再連本帶息償還。”
“不必了,小的這就迴去放糧,隻是這鄉民頗多,小的家也沒有那麽多餘糧啊。”
“不必多了,每人一鬥米即可,都記在太守府名下。”鬥是計量單位,一鬥相當於後世的12.5斤。
“小的遵命,且請大人移步至我府上,小的當場放糧。”
薑盛一行人就跟著黃家家主到其府上糧倉。好家夥,十幾個大型糧倉矗立在他的田莊裏,黃家家主令家丁們召來量具,開始發糧。
百姓們都跪謝薑盛,然後排著隊伍去領米,領米迴去的百姓們又一傳十、十傳百,鄉裏百姓都來領糧。
薑盛看了半天,發現有人是第二次來領,就令縣尉帶人甄別,若是發現有人渾水摸魚,則原本給的米也要收迴來。
縣尉宣布了這項決定,頓時有十餘名百姓悄悄退了出去。一直到黃昏時分,來領糧的人越來越少,最後等了一刻鍾都無人再來領糧,黃家家主向薑盛稟報,計發出米一千五百石。
薑盛道:“真是辛苦家主了,取文房四寶。”
那管家本就是善於察言觀色之人,見薑盛功夫不凡,知道自己這點人根本不是薑盛的對手,就高喊道:“今天不收柴了,夥計們,打道迴府!”
黃家一眾人掉頭就走,可苦了這些賣柴的,黃家不收柴了,到下一個集市之前就斷了炊,於是蜂擁著過去圍住了黃家眾人,苦苦哀求他們不要走。
這邊也有不少百姓過了求情,希望薑盛跟那管家道歉,留住他們。
薑盛很不理解,就問道:“他們走了你們可以賣給別家啊?”
一名老農說道:“此處鄉裏隻有他黃家一家米糧滿倉,若是他們不收柴發糧,則全鄉就無糧了。壯士是名好漢,但有時候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結果啊,唉,我得迴家了,看看上山能不能尋些吃的。”
黃家確實是走了,眾百姓都圍到薑盛這邊來,吵著鬧著要薑盛發糧,大堆的幹柴堆積在薑盛麵前,更有甚者,開始罵薑盛,包括剛才被薑盛救下的那個。
那人把那百錢扔給薑盛,吼道:“我們要的是米,不是錢!”
薑盛被震撼了,自己當了沒幾天樂安太守,完全不了解下麵的情況,看來是應該想想轍了。
麵對群情振奮的百姓,薑盛道:“各位鄉親,我乃新任的樂安太守。此番是來體察民情的,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海涵。”
“你這什麽太守!我們都吃不上飯了,你體察有用嗎?”
“就是啊,你們當官的哪裏知道百姓的苦難,還整天的加稅,他*娘*的,老子反了,打倒官府!”
百姓跟著附和著,這時聽得一聲大吼:“誰這麽大的膽子?還敢打倒官府?”
眾人轉身看時,隻見縣尉帶著數十名兵丁圍了過來,對著這些百姓就是一頓暴打,薑盛連忙出言製止,那縣尉這才看到薑盛,連忙跪地道:“下官千乘縣尉,不知太守大人在此,還望大人恕罪!”
眾兵丁見縣尉都跪下來,趕緊停了手隻把那高喊“打倒官府”的人抓了起來。
百姓們見薑盛果然是樂安太守,頓時跪地求饒,薑盛道:“民以食為天,是我沒有考慮周全,貿然出手,以致害了大家,本官恕你們無罪,縣尉,把這兩個也放了吧。”
公審張渾的時候,這縣尉也是被薑盛邀請到現場的,所以認識薑盛,見薑盛發話,隻得放開了那兩位。
百姓見此場景,唿啦跪倒了一大片,“大人開恩,救救我們吧。”
薑盛麵對這些窮苦的百姓,無話可說,這還隻是一個鄉,樂安境內還不知道有多少個鄉會是這種情況。
縣尉道:“太守大人不必理會他們,下官護送大人迴縣城。”
薑盛對縣尉道“你去把你們的縣長和此間黃家的家主召來,本官有話與他們說。”千乘縣是小縣,縣的長官叫做縣長。
縣尉連忙屁顛屁顛地去了,留下眾兵丁在此處照應,薑盛對縣尉的做法還是認可的。
薑盛就留在原地與百姓交談,百姓隻是苦求薑盛救他們,就是不反應真實情況,薑盛無可奈何,隻能傻站在那裏。
過了許久,千乘縣長和黃家家主姍姍來遲。
“下官拜見太守!”“草民見過太守!”
黃家家主是個低矮的胖子,那縣長倒是長得精瘦,薑盛之前就留意過這個人,看起來賊眉鼠眼的。
“縣長,你治下的鄉民無米下炊,而這位黃家主卻是米糧滿倉,不知此情是否報與太守府?”
“下官失察,請太守治罪!”縣長拱手道。
“好,即日起你就不用穿這身官服了,迴鄉下好好體驗一下鄉民的感受。”
“這?”千乘縣長麵色驚慌,轉口道:“下官也是捐過修宮錢的,大人就這麽罷免了本官,不知上頭?”
“我就是你的上頭!”
四名隨從撲了過去,摘掉了縣長的官帽,縣長這才知道遇到硬茬了,大唿求饒,薑盛不為所動,對著縣尉道:“即日起,由你擔r縣長,好好治理一下,若是依然如故,你的位子也不保!”
那縣尉感覺到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啊,這種好事竟然輪到他的頭上,忙不迭地連聲稱是。
“你還不交出官印嗎?”薑盛盯著千乘縣長道。
千乘縣長不為所動,縣尉即喝令兵丁去強奪,那縣長不得不交出了印綬,但怨恨之心已生。
辦理完這一切,薑盛又對著黃家家主道:“黃家主受驚了,本太守要求你辦件事。”
“大人您盡管吩咐,小的樂意效勞。”
“本太守向你借糧萬石,不知黃家主可否答允啊?”
“小的不敢,太守大人需要多少米糧,盡管開口,十萬石米糧,小的後日,啊不,明日就送到府上。”
“本官不需要這麽多糧,隻是希望黃家主能夠體諒本地鄉親的苦處,開倉放糧,讓他們度過年關。等來年,太守府收得米糧上來,再連本帶息償還。”
“不必了,小的這就迴去放糧,隻是這鄉民頗多,小的家也沒有那麽多餘糧啊。”
“不必多了,每人一鬥米即可,都記在太守府名下。”鬥是計量單位,一鬥相當於後世的12.5斤。
“小的遵命,且請大人移步至我府上,小的當場放糧。”
薑盛一行人就跟著黃家家主到其府上糧倉。好家夥,十幾個大型糧倉矗立在他的田莊裏,黃家家主令家丁們召來量具,開始發糧。
百姓們都跪謝薑盛,然後排著隊伍去領米,領米迴去的百姓們又一傳十、十傳百,鄉裏百姓都來領糧。
薑盛看了半天,發現有人是第二次來領,就令縣尉帶人甄別,若是發現有人渾水摸魚,則原本給的米也要收迴來。
縣尉宣布了這項決定,頓時有十餘名百姓悄悄退了出去。一直到黃昏時分,來領糧的人越來越少,最後等了一刻鍾都無人再來領糧,黃家家主向薑盛稟報,計發出米一千五百石。
薑盛道:“真是辛苦家主了,取文房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