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水獨自走在街上,右手裏提得是一個新包:桔黃色的仿麂皮,正中還有個銅製的大logo “d﹠g,--------世界名牌,還是今年上市的新款。
這是李林國去廣州的時候給她帶的,單價不超過人民幣一百元。要換了兩年前,周若水是打死也不會用得,但現在周若水不但用了,而且還用著它上街了。周若水無奈地苦笑了下:婚姻就像這個包一樣,外人看不出真假,隻有用得人心知肚明。
李林國曾經很不屑於周若水在大商場裏買皮具的作法,並且深惡痛絕陪她逛商場買東西。李林國曾在商場促銷時買過一雙皮爾卡丹的皮涼鞋,特賣價三百八十元,連著穿了半個夏天,脫底斷帶了。後來,他自己花了五十二元,在夜市裏買了一雙仿製得繼續穿,過完了一個夏天。
從這件事以後,李林國就不再在商場裏買皮具了,並且慢慢從皮具、衣物擴展至所有商品。
對於周若水動輒幾百幾千的與商場進行貿易交換,李林國從來隻是歎氣,搖頭,偶作悲憤狀。有時碰到周若水因為還沉浸在購物的喜悅中,不識相得還想與之交流下購物心得的話,他就趁機開展節儉教育:“你這個人,就是不會過日子,有五分花十分怎麽行呢,我們又不是大款,不能開源就要節流嘛。。。。。”繼而夾雜批判教育:“商場真是黑,這麽件衣服貼個破標簽就要賣六百,我看成本最多就五十,也就隻有你們這些女人,要換我才不會買呢。。。。。。。”
周若水有時就一聲不響,隨他說了去,有時聽得煩了,也就忍不住迴應:“是啊是啊,要換成都是你,商場早關門了,人人都好下崗了,六百?六百怎麽了?我願意。。。。”
李林國就有點上火:“你願意,你願意,你什麽都願意!我又不是不讓你買,我隻是說,不就是衣服嗎,一樣都是拿來穿得,六百塊和六十塊的有什麽區別?我看啊,你就是虛榮心鬧得!”
“是啊,是啊,我愛虛榮,你就不愛了?你不愛了幹嘛娶我啊,女人都一樣,隨便娶個不就行了,你去娶個六十歲的女人啊,你去啊,你去嗎?”
“你,你,你。。。。。”李林國氣急敗壞,無語凝噎。
李林國家在農村,父母都務農,兩個姐姐讀完初中都嫁人了,李林國老三,下麵還有個差兩歲的弟弟。
李林國腦子不算笨,就是天性有點懶散,高三的時候還是學校裏有名的遲到大王。考大學,別人狠命複習,他卻迷上了武俠小說,愣是把名次從年段第三拉到了三十三,恩師看不下眼了,死馬當作活馬醫,把他叫到老師宿舍,好好教育了一夜,也不知是哪句話觸動了,不過總算是懸崖勒馬,幡然醒悟之後奮發圖強,最後顫顫巍巍擠過了獨木橋,跑到東北上了個大學。
四年大學畢業後,他先是被分到杭州郊區的一個國營企業呆了兩年,工作很清閑,時間多了,就迷上了當時新興起的電腦,一來二去憑著自己的聰明學會了編程。這下,鐵飯碗也不要了,自謀生路找了份程序員的工作,工資從原來的一千二變成了三千八,在當年的同事眼裏,也算是自學成材成功轉行了
這是李林國去廣州的時候給她帶的,單價不超過人民幣一百元。要換了兩年前,周若水是打死也不會用得,但現在周若水不但用了,而且還用著它上街了。周若水無奈地苦笑了下:婚姻就像這個包一樣,外人看不出真假,隻有用得人心知肚明。
李林國曾經很不屑於周若水在大商場裏買皮具的作法,並且深惡痛絕陪她逛商場買東西。李林國曾在商場促銷時買過一雙皮爾卡丹的皮涼鞋,特賣價三百八十元,連著穿了半個夏天,脫底斷帶了。後來,他自己花了五十二元,在夜市裏買了一雙仿製得繼續穿,過完了一個夏天。
從這件事以後,李林國就不再在商場裏買皮具了,並且慢慢從皮具、衣物擴展至所有商品。
對於周若水動輒幾百幾千的與商場進行貿易交換,李林國從來隻是歎氣,搖頭,偶作悲憤狀。有時碰到周若水因為還沉浸在購物的喜悅中,不識相得還想與之交流下購物心得的話,他就趁機開展節儉教育:“你這個人,就是不會過日子,有五分花十分怎麽行呢,我們又不是大款,不能開源就要節流嘛。。。。。”繼而夾雜批判教育:“商場真是黑,這麽件衣服貼個破標簽就要賣六百,我看成本最多就五十,也就隻有你們這些女人,要換我才不會買呢。。。。。。。”
周若水有時就一聲不響,隨他說了去,有時聽得煩了,也就忍不住迴應:“是啊是啊,要換成都是你,商場早關門了,人人都好下崗了,六百?六百怎麽了?我願意。。。。”
李林國就有點上火:“你願意,你願意,你什麽都願意!我又不是不讓你買,我隻是說,不就是衣服嗎,一樣都是拿來穿得,六百塊和六十塊的有什麽區別?我看啊,你就是虛榮心鬧得!”
“是啊,是啊,我愛虛榮,你就不愛了?你不愛了幹嘛娶我啊,女人都一樣,隨便娶個不就行了,你去娶個六十歲的女人啊,你去啊,你去嗎?”
“你,你,你。。。。。”李林國氣急敗壞,無語凝噎。
李林國家在農村,父母都務農,兩個姐姐讀完初中都嫁人了,李林國老三,下麵還有個差兩歲的弟弟。
李林國腦子不算笨,就是天性有點懶散,高三的時候還是學校裏有名的遲到大王。考大學,別人狠命複習,他卻迷上了武俠小說,愣是把名次從年段第三拉到了三十三,恩師看不下眼了,死馬當作活馬醫,把他叫到老師宿舍,好好教育了一夜,也不知是哪句話觸動了,不過總算是懸崖勒馬,幡然醒悟之後奮發圖強,最後顫顫巍巍擠過了獨木橋,跑到東北上了個大學。
四年大學畢業後,他先是被分到杭州郊區的一個國營企業呆了兩年,工作很清閑,時間多了,就迷上了當時新興起的電腦,一來二去憑著自己的聰明學會了編程。這下,鐵飯碗也不要了,自謀生路找了份程序員的工作,工資從原來的一千二變成了三千八,在當年的同事眼裏,也算是自學成材成功轉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