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沁柔之事鬧了小半夜,宋揚靈隻睡了兩個時辰便起身預備上朝。今日是小朝會,不多久散了朝,她便迴勤政殿用早膳。


    正放桌時,有小黃門來報說太子求見。


    宋揚靈扭頭瞥了一眼漏壺,才沉聲道:“請進來。”


    由康先請了安,然後四下一看,不見沁柔,揣測她不在此處隨同母皇用飯。他也未多想,直接就問:“兒臣聽聞沁柔姐姐夤夜進宮,有些不放心,特意過來問一聲。”


    宋揚靈卻不答話,半晌才問一句:“現今是什麽時辰?”


    由康一愣,目光不自覺飄到漏壺旁。因宋揚靈口氣不好,他當眾受責難,有些不好意思,漲紅了臉,聲音壓得低低的:“辰時。”


    “你幾時上學?!”


    “卯時。”


    “可有頭疼腦熱身體不適?”


    “並無。”


    “可有旨意宣你過來?”


    “亦無。”


    “那你以何緣由缺席課堂?”


    ……


    由康已是滿麵漲紅,牙縫中再擠不出一字。他過來勤政殿自是並無正當理由。在師傅跟前含糊說一句要過來,不提是自己要來還是陛下宣召,師傅自然不好過問。


    隻是,往常也不是沒有這樣過。緣何今次母皇如此生氣?


    宋揚靈神色一厲,就道:“你乃皇長子,自當為諸皇子表率。大家同在一課堂,你無故早退,談何以身作則?!”


    由康低下頭去,雙手在身前絞得發白,啞著聲音認錯:“兒臣知錯。”


    “你也大了,有你自己的心思。更該懂得分寸才是。我見你這一向反正也無心讀書,東郊有一樁爭地的案子,涉及禦田,你去看看罷。”


    由康一聽,這才驚覺大事不好。二皇子、三皇子漸漸長成,又同自己一個學堂念書,此時自己若離宮半步,豈不是養虎為患?


    他到底沒經過事,又驚又懼,圓睜了雙眼,愣愣地望向宋揚靈。再細一看,眼裏似有淚光,半晌他才終於緩過氣來,惶急道:“兒臣,兒臣願意念書……兒臣還戶部推通商之事,不能離京呀。”


    宋揚靈口氣簡短,不容商榷:“通商之事再交由戶部辦理即可。”她抬了抬眼皮,掃由康一眼,才道:“去莊子上看看,於你有益。”


    由康還欲再說,不料宋揚靈直接道:“你趕緊去學堂罷。要帶的人,準備的東西我自會吩咐人料理,明日便出發。”


    由康情知事情再無會還餘地。他也是扛得住的性子,鞠躬行個禮:“兒臣遵旨,定不負母皇所命。”


    宋揚靈略微點個頭,就著人送由康出去。


    待由康一走,就聽宋揚靈厲聲道:“槐莊近前,其餘人退下!”


    一時殿內人人自危。槐莊立時屈膝跪下。其餘人魚貫而出。走在最後的人小心翼翼帶上了門。


    日光透過雕花槅子映在地上,光束裏盡是塵埃。


    “沁柔下半夜進的宮,今早由康就得知消息!侍衛、宮裏,誰泄露的消息,一一查處!”


    槐莊磕頭道:“都是奴婢往日疏忽,奴婢一定仔細查問。”


    ——————


    自沁柔逃家之後,長公主府裏鬧翻了天。先是點了滿府燭火,恨不能將闔府上下翻過來地找。實在找不到,才想著出府尋找。藺楨又擔心動靜太大,家醜外揚。隻得一麵拷打隨侍沁柔的丫鬟,一麵遣人秘密尋找。鬧到第二日午時,才接到宮裏傳來的口諭,說沁柔小姐入宮請安,陛下歡喜,留她住幾日。


    藺一顆心這才落到實處。可一轉念心中又更加忐忑。沁柔與陛下素無格外情誼,怎會在擅自離家之後進宮麵聖?她再細想想,倒也不難猜出。沁柔那般不從,必是心裏有了人了。長公主府千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平日去的最多的便是宮裏。意中人在宮內倒是一點不稀奇。


    可怎又會麵聖呢?


    難道是叫陛下拿住了現成!


    藺楨越想越不安,恨不能即刻進宮見到沁柔問個明白。


    還是杜青攔住了:“你再不放心也得挨過這幾日再說。口諭中說沁柔是進宮請安的,你此刻巴巴進宮,豈不叫人起疑?陛下也必知事情有異,但既然陛下都搭了戲台了,你我怎能不配合著唱兩句?”


    “左右我也時常進宮,去瞧瞧不妨事的。”


    杜青想想,便道:“那你注意措辭。”


    ——————


    到午膳時間,宋揚靈聽人報說藺楨已經進宮,請求覲見。便叫人先將沁柔請了來一同用膳。


    沁柔正茶飯不思,不過在一旁坐了,略動動筷子而已。


    宋揚靈看她一眼,笑道:“這樣下去餓瘦了你,可不好向你母親交差。”


    沁柔一驚:“陛下要送我迴去麽?”


    宋揚靈咽完嘴裏的肉,才道:“你在宮裏住著,自然要知會你母親才是正理。”


    沁柔眸子一暗:“我不願迴家。”


    宋揚靈笑笑:“不迴家,難道還在外一輩子不成?”


    沁柔看上去柔柔弱弱好說話的樣,性子卻很是剛烈,隨即道:“母親逼我,若陛下也逼我,大不了剪了頭發做姑子去。”


    “你進宮是來見由康的麽?”


    “不是!”沁柔不等宋揚靈再問,便道:“沁柔在家時便常聽母親說陛下智計無雙,想必陛下猜出沁柔此來事出蹊蹺。沁柔敢保證深夜入宮並無半點不軌之心,隻是來見一個人而已。這個人,便是打死沁柔,沁柔也不能說。”


    “你可知夜闖禁宮是死罪?”


    “知道。”沁柔隨即紅了眼眶。


    宋揚靈一看她這死心塌地的模樣,不禁歎口氣。真是個傻到家的姑娘。


    “你為了他,連死都不怕。可是他呢?他亦在宮中,知你夜闖深宮,犯下死罪,豈能隱藏坐視?”


    沁柔整個身子都軟了,頭一低,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都是沁柔一廂情願。他對沁柔,並無心意。”終於說出埋藏心底多年的隱痛,心肺之傷像被嘶啦啦地扯開。她雙手狠命捂住臉,不肯讓人看見她控製不住的悲傷。


    雙手之後,隻聽她嗚嗚咽咽的聲音:“可是我……我願意……為他而死。”


    宋揚靈見她這樣,知是見不了藺楨的了,便道:“你母親已經進宮。你要是願意也可見一麵,要是不願意,我就找個借口推了。”


    沁柔隻是搖頭:“不!不見!”


    ——————


    藺枚沒見著沁柔,憋了一肚子氣迴家。


    杜青早急得不得了,一聽見藺楨轎馬到,連忙從書房出來到正廳門口等著。一見甬道上有了藺楨身影,便忙著過去:“怎的才來?太子使人來送信了。”


    一事未平又添一事,藺楨煩得不得了,便問:“有緊要事情麽?”


    “陛下遣太子離京了。”


    “什麽!”藺楨大吃一驚,自古以來,哪有皇子在宮中,儲君離京的道理!她連聲發問:“離京做什麽?”


    “說是去東郊處理一樁爭地的案子。”


    藺楨這才稍稍放心。由康離京也好,省得他知曉沁柔不願下嫁一事,心中有氣,反而壞了二人婚事。


    杜青見藺楨居然擺出放心了的表情,焦急之下不由有氣:“你還不擔心?陛下先是要二皇子、三皇子同太子一齊進學,這已是不尋常之事。太子領通商之事,正要是收攏人心的時刻,陛下卻不要他繼續了,且令他離京!你以為這意味著什麽?明明白白就是陛下不放心太子了!太子之位隻怕懸了!”


    藺楨也慌了:“不可能!太子雖不是陛下親生,但到底是陛下親手養大。”


    “你也說了並非親生,傳誰不是傳?況且二皇子、三皇子現在年紀也不算大,還是來得及教養的時候。”


    “好端端的,陛下怎就對太子不放心的了?”


    “君心!君心!豈是那麽容易猜測的?”


    “依你說,當如何是好?”


    杜青氣急敗壞:“好不了了!”


    他心中還有事情不能同藺楨說。


    東郊爭地一事他亦牽涉其中。藺楨卻不知情。太子想必也知聖心不再,他想要挽迴,眼下最有用的事便是在東郊一案上立功。可東郊一案,若秉公辦理,自己根本別想全身而退。


    藺楨不知還有其他隱情,見杜青口氣不好,她也來了氣:“說話就說話,發的哪門子邪火!陛下是下旨廢太子了麽?!我藺家才是當朝皇室,將來繼承皇位者必是我藺家子孫。坐得穩後位的也隻有我的女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新舊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湜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湜沚並收藏後宮新舊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