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欽天監擇定的好日子,宜祈福、祭祀、求子、立約。奏表上說,這一日登基,必主風調雨順,江山永固,千秋萬代。


    宋揚靈隻過目,盯著朱紅紙上的摸黑字跡,點了點頭。四月初八,便定位登基大典的日期。


    司衣司的二位司衣,帶著典衣、掌衣、吏員諸人,從一月前就停下了所有手頭工作,隻埋首於一件事——縫製龍袍。


    往昔的龍袍都有一定製式,照規矩做出來便是。這一迴可不一樣。宋揚靈看了天子冕服,撣了撣繡日月的肩部,道:“不太適合我,稍作修改罷。”


    做給女皇帝的龍袍,確實不該跟以前的一樣。可本朝自開國以來,從未出過女帝。這龍袍該如何改,眾人皆是兩眼一抹黑,沒了主意。


    尚服局自打接了命令之後,無不戰戰兢兢。後來還是李尚服提議,將槐莊請了來,打聽著陛下的喜好,一齊商議個主意出來。


    槐莊也不敢擅專,迴頭請示了好幾迴。宋揚靈大致說了一番,又指派了禮部季大人,一同參議。


    商量了五六日,眾人便將畫院最有名的蔣畫師請來,請他畫圖稿。蔣畫師雖從屬於畫院,卻因為才華出眾,很是目下無塵。當年為了請他,藺枚可謂三顧茅廬。便是入了畫院,他也從不與其他畫師來往。隻在陛下有詔時進宮,其餘時間皆四處遊曆。


    他自命清高,又怎肯屈尊畫衣服樣子!


    為此,季大人差點沒磨破嘴皮子。好話說了一籮筐。


    “這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盛會。陛下乃千古一帝,蔣兄亦是千古難得一見的丹青巨手,您下筆為陛下登基作畫,一定是流傳千古的美談。毛延壽畫明妃算什麽?”


    蔣畫師不吃他這一套,慢悠悠道:“如今叫蔣某畫的可不是登基大典,隻是衣服樣子。”


    “怎麽是衣服樣子呢!怎麽能是衣服樣子呢!是龍袍!天子冕服!”季大人急得一抹額頭,道:“先畫了龍袍,將來為陛下登基傳影還在話下麽?”


    槐莊聽季大人如此誇海口,急得隻是使眼色。陛下可從未說過要傳什麽影。再則據她對宋揚靈的了解,怕是沒有耐性等畫師慢慢描。


    季大人一心隻想先安撫了蔣畫師,微側了頭,隻假作看不見槐莊眼色。


    好容易將蔣畫師說動,待得畫稿成。季大人將畫稿交到槐莊手裏,弓著腰一路送出來:“都知,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敢請您在陛下跟前美言一二。隻是蔣畫師傳影一事,您無論如何得在陛下麵前勸上一勸。”


    看他急得殺雞抹脖的,槐莊雖滿心不情願,隻得道:“這事我可給你打不了包票。”


    “誒,都知!”


    見季大人又急,槐莊搶先道:“我盡力而為就是了。”


    季大人這才舒口氣:“有都知這句話,下官就不愁的了。”


    三易其稿後,總算開工。司衣司諸人足足忙了十來日,總算完工。


    初六一大早,李司衣叫人拿了幾個紅漆托盤,用如意紋紅綾墊了,才將疊好的冠冕、單衣、裳、裙、大帶、蔽膝一一放入托盤。由司中女官一一捧了,先見過李尚服,才一同前去勤政殿。


    登基大典雖在即,諸事忙亂,宋揚靈卻並未輟朝。每日卯時在勤政殿偏殿會同丞相、大將軍、樞密使諸人議政。


    因裏頭小朝會尚未結束,槐莊安排司服局眾人在西廂稍候。


    約莫半個時辰後,等候諸人聽見外間有響動。不知是誰先趴在窗邊朝外望了望,隻見身穿朝服的一眾官員魚貫而出。琉璃瓦下,春日暖陽,在一眾內侍宮女中,顯得尤為氣度不凡。


    尚服局女官不像勤政殿的宮女女官,時常見到文武百官。此刻見了,不免新奇,輕唿一聲:“快來看,中間那個,個子最高的就是孟將軍罷?”


    幾個女官便一擁而上,在窗邊悄悄探頭。隻見一眾朝廷大員中,隻有一個穿武將服色,劍眉星目,表情肅穆,看得人不禁麵上一紅。


    李尚服到底老成,輕斥一聲:“成何體統?”


    幾個年輕的女官互相對望一眼,吐了吐舌頭,慢慢從窗邊移開。不知有誰忽然歎了一句:“聽說孟將軍娶的就是一個宮女呢。也不知長什麽模樣,真是好福氣。”


    正說話間,槐莊領著小宮女來了,與李尚服見禮之後,請道:“陛下傳了,尚服請隨我來。”


    “有勞都知。”


    李尚服朝眾人使個眼色。女官們便一一拿起托盤,雙手托好,斂眉肅容,成一列跟在槐莊身後朝正殿走去。


    ——————


    宋揚靈方才就科舉說了好一通話,正口幹舌燥。坐在榻上,端著茶盞,一口一口連啜了好幾口。餘光瞥見覲見之人正碎步進來,便將茶盞緩緩放迴小幾上。側過身端坐了。待眾人一一行禮,才麵帶微笑道:“都平身罷。”


    眾人又齊齊行禮謝恩,才站直了。


    李尚服上前一步,道:“下官諸人愚魯,費十日之功才完成冕服。請陛下過目。”


    她話音一落,早有宮女上前,將冕服一一鋪展開。李尚服從旁介紹。


    “冠用赤紅錦,十二旒,以大小一致的白玉珠子串聯而成。”她一麵說,一麵輕輕掀起珠簾。上等的羊脂白玉,又潤又透亮。


    “上衣亦用赤色,右肩繡日,用金線。左肩為月,用銀線。背部為銀色星辰,蒼色群山。博袖上的金龍改成玄色。纁裳幾無改動,藻、粉米、黼黻文章不變。”


    布料細密輕軟,繡工卓絕,日月群山,飛龍華蟲,栩栩如生。加之珍寶珠翠增色,耀人眼目。


    宋揚靈勾起嘴角,輕輕一笑,手指慢慢滑過衣裳上的璀璨紋章,道:“你們連日辛苦。待大典後,給假兩日。每人賞珠花一對,紅羅兩匹,錢一百貫。”


    李尚服見陛下表情雖然淡淡,然賞賜之物甚為豐盛,知曉這趟差事是合了陛下心意了。喜得立刻屈身道謝:“此乃卑職分內之事,陛下洪恩,卑職不勝惶恐。”


    宋揚靈見她雖說的謙卑,但臉上喜色難掩,隻笑笑道:“分內之事做得好便該賞。”


    李尚服聞言,便領著局中諸人行禮謝恩。事畢,自行離開不提。


    ——————


    初八這一日,天氣極好。清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明晃晃的日光洗得宮牆內外一片澄澈。


    當日卯時二刻,眾人於奉天門集合。辰時初刻,出奉天門,至南郊。宋揚靈在前,以三牲太牢祭祀天地。禮成之後,在南郊即位。中書左相李茂與大將軍孟昱分列左右,率文武百官及都民耄老拜賀。


    拜賀畢,教坊獻舞。數百舞姬身著彩衣,歌舞盡興,幾近天魔之態。


    歌舞之後,又有煙花爆竹,聲震雲霄。禮畢,具鹵簿,數百人紋絲不亂。


    宋揚靈乘車,六馬在前,青鸞銜鈴,往太廟。


    太廟位於宮城西側,前、中、後三座大殿圍在高牆之中。皆為重簷廡殿頂,漢白玉砌成欄杆、台階。前殿闊十一間,進深四間,沉香木打的支架,一排排一列列,放滿神位。望之森森然。


    牌位上一個接一個的藺字,像無數張嘴,異口同聲:“藺氏王朝。”


    宋揚靈立在牌位前,手中拈香。嫋嫋煙氣一圈圈消散。鞭響,外頭立即有黃門內侍將祝帛扔進燎爐焚燒。一時火光衝天。


    她的目光從牌位上緩慢掠過。首先看到的是藺常的名字。沉香木的神主已經發暗,不像藺枚的牌位——還有新漆的光澤。


    歲月終如波濤,不動聲色卻暗流洶湧。十年,便足以翻天覆地。


    她第一次見到藺常時,是匍匐在天子腳下,戰戰兢兢以期辯解的奴籍宮女。當藺常要她嫁與皇子藺枚,她像被漁網緊緊縛住的魚,鰓鰭都握於他人之手。


    而今,她站在藺氏先祖的牌位前。穿天子冕服,執玉圭。而曾讓她顫栗跪伏的先帝,成了再不能言的木牌一塊。


    外頭還有無數的藺氏後人。宗親、嫡係;老人、壯年;男子、女人。他們眼睜睜看著她踏入太廟,入主天下。


    宋揚靈不由得笑了。笑容緩慢展開,眼角一寸寸彎下來。隻有天下在握的人才能笑得這般篤定從容。


    她輕輕移動腳步。纁裳緩緩拖過玄岩地板。玉旒微微晃動,發出細微的清脆聲音。她上前,鞠一躬,便起身,將香插入銅爐之中。終是未曾下跪磕頭。


    分列兩旁的儀仗雖暗暗心驚,卻都假作不見。


    出太廟,車駕次第還於奉天殿。


    侍儀司早在丹墀中內道西北處設表案,又於內道上下東西各設百官拜位。捧表官、宣表官、展表官在北麵;宿衛、鎮撫在東西陛下。


    殿中,尚寶司設寶案於正中。文官侍從班、起居注、給事中、殿中侍禦史、尚寶卿,位於殿中東麵;武官侍從班、懸刀指揮,位於殿中西麵。又有卷簾將軍二人,位於簾前。


    午門外東西兩側列甲士千人。奉天門外列旗帳無數,旌旗獵獵。門外又設五輅。有遮天蔽日之氣勢。雖人多物雜,卻不聞一絲異響,連咳嗽之聲亦無。


    眾人就位,鼓聲起,三聲後,宋揚靈袞冕,升禦座。鼓聲再起。樂止,將軍卷簾,尚寶卿以寶置於案,拱衛司鳴鞭,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


    打頭的是孟昱。具將軍服色,鎧甲崢嶸。


    按照常理,本應丞相領百官。然而李茂任相位不久,比之孟昱,聲望遠遜。是以隻站在孟昱右後方。


    陳紹禮的位置亦靠前,雖然他隻是三品官員。然既有平亂之功,又是請改國號第一人,自然備受尊敬。


    一起起的人,一道接一道的工序。他隻覺有些恍惚,琉璃映日,瑤光鋪地,不知是夢裏還是現實。禦座上的靈帝,神情自若,輕鬆自在得仿佛駕輕就熟。在他想象中,陛下應該更緊張一點的。可是,她若真的隻如自己想象般,也斷然走不上今天這個位置。


    陳紹禮不禁低了頭,恭恭敬敬等著依序上表。


    今日天氣太好。鎧甲沉重不透風,孟昱覺得有些燥熱。他屈膝跪下,雙手捧上奏表。抬起頭,望見宋揚靈的臉。在玉旒之後,威嚴如神明。在奏表呈交的一一刻,亦絲毫不為所動。她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像深不可測的靜水。他突然有一種錯覺,她仿佛在很遠的地方。這一輩子,都將在那個遙不可及的地方。隻能跪拜,不可靠近。


    身上陡起寒意,將方才的燥熱壓得消失無蹤。一步步走到如今,真的對了麽?以後呢?以後該如何?


    “嗯——咳——”刻意的輕嗽聲將孟昱猛然拽迴。


    他四下一望,隻見眾人皆小心而驚異地望著自己。暗悔怎可在此時刻失神?!不由得咳嗽一聲,掩去尷尬。站起,辭過一邊。


    宋揚靈的目光隨著孟昱起身,繞至一邊,又不動聲色地轉迴來。她猜不出剛剛他為何失神。可再沒有閑暇去猜測。就在坐上禦座的前一刻,她還在擔心,會不會出現變故?會不會有人突然站出,大喝一聲:“爾敢篡位!”,或者有人直接領兵殺進來。一個個畫麵控製不住地從她眼前跳出。直到看見孟昱,心裏一下就靜了。有他在,怎會有絲毫差錯?!


    她想,以後定然是一條平坦大道。


    孟昱上表後,百官魚貫接連上表。事畢,山唿萬歲不止。


    望著下麵黑壓壓的人群,三跪九叩。宋揚靈心裏湧起奇異的感覺。好似很激動,周身如水沸翻滾。可是又很沉靜,若靜水源深。


    她自禦座款款起,右手端於胸前。博袖垂地。她環視眾人,眼中精光比日月灼人:“朕今日登基,普天同慶。著大赦天下,以利蒼生。”


    謝恩讚頌之聲,幾乎掀翻屋頂。


    典禮畢,東升樓設宴。上下三層,開席逾百桌。


    歌舞飲宴直到黃昏後。


    眼見日頭西沉,槐莊擔心寒風起。於是走至外間,囑咐小黃門迴宮去取披風。才至廊簷下,恰見碧檀同紋棋碰在一頭說話。


    她快步上前,正欲唿喊,聽得一句:“陛下都做了陛下了,往後還有什麽可擔心的?總算能跟孟將軍成正果了罷,還有誰敢說甚麽不成!”


    “不要命了你們!胡唚什麽!”她斷喝一聲,立即道:“要起風了,碧檀你趕緊迴宮叫人拿了披風過來。紋棋,跟我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新舊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湜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湜沚並收藏後宮新舊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