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川這幾日出門尤其勤快,時常見不著人影。藺楨因此又發了一場脾氣。她生氣實在不是稀罕事。
打從嫁進李家,她心裏那口氣就沒順過。看李伯川,看到現在都沒看順眼。她聽聞孟昱在邊關以一當百,捷報連連,又聽聞他凱旋歸來升了殿前司副指揮使。李伯川,拿什麽來比孟昱?即便嫁了人,生了子,這份閨閣幽怨卻從未斷過。
怨她父皇,怨孟昱,也怨李伯川。層層疊疊的怨氣中,隻有兒子是她唯一的慰藉。
幸而李伯川性子好,由著她百般使性,也不計較。藺楨這脾氣在李氏家族中著實討不了好。就算眾人麵上不說,暗地裏使絆子也夠讓藺楨糟心的了。多虧李伯川從中調停,才未鬧得雞犬不寧。
今日李伯川出門時,藺楨才剛起床,唿喚乳母抱了兒子在床上同自己玩耍。藺楨見他又要出門,不知為何,心中有氣,忍不住嘲諷道:“就你那清閑衙門還把你忙成了陀螺。”
李伯川腳下一頓。他今日是要去做什麽,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他迴過身來,看著床上的妻兒——其實藺楨不是頂好看的那種長相,但大約是貴為公主,萬千人仰視中長大,自有一種灑脫又尊貴的氣派,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他溫柔笑笑:“這兩日有件大事……”他心裏醞釀著一股豪氣。他篤信隻要做成這件大事,所有人勢必對他刮目相看。藺楨也再不會看不起他!
藺楨嘴角一翹,輕嗤一聲,像在說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似的。
李伯川表情一滯,也沒解釋。隻覺胸膛裏那股豪氣越發燒得厲害。
藺楨想了想,隻說:“你夜裏早些迴來。姨太太今日要來,我可受不了她問長問短的。”
李伯川輕輕答應了一聲好,才轉身走出去。走至門邊,又迴了一下頭。
藺楨嘟囔一句:“今日怎這般粘黏起來。”說完,側過身去,將兒子抱在懷裏,笑道:“我的小安樂侯。”
李伯川無奈,隻得出門。
——————
李伯川是駙馬,往常要進宮並不是難事。走朱雀門、宣武門都可以。今日卻走了震祁門。門外是殿前司衙門。這道門曆來也由殿前司的人守衛。
他到時,羅守已在殿前司衙門的門口焦急張望。一見了他,快步跑過來,先是望了一望四周,才壓低聲音急促地說:“裏麵傳來消息,陛下已是不行的了。我們領兵直接去穗明宮,拿了三殿下的人頭。事情就成定局!屆時二殿下和賢妃自會出來指證三殿下圖謀不軌,你我行為乃剿除某逆。”
李伯川珍重地點了點頭。
羅守又問:“東西帶了嗎?”
李伯川便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緊緊拽在手中:“在此。”
羅守低頭看了一眼,黑漆方形,正是曾經在李長景處見過之物。
二人一齊走進殿前司衙門。羅守早調了數百人在此。排成隊列,立於庭中,不動如鬆。
李伯川見了眾人,將手中物事高高舉起。黑漆符牌上一個再明晰不過的“兵”字——那是李長景的兵符。
他高聲道:“陛下病重,三殿下居心叵測,趁亂竊國,不孝不義,其罪當誅!大將軍軍令在此,入宮捉拿叛賊。得三殿下頭顱者,封萬戶侯!”
“嗷!嗷!嗷!”
唿喊之聲響徹雲霄。
這些並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李長景麾下有一定軍銜的將領。他們的軍功都是跟著李長景用血肉屍骨換來的。同羅守也是沙場上生死與共的同袍。對於李長景迴宮以後隻得爵位不得實權本就不平。經羅守煽動以後,恨不能將為李長景一腔不平盡數發泄在藺枚和曾鞏薇身上。此刻聽了李伯川之言,自是群情激蕩。
裏麵門一開,數百人一擁而入,朝穗明宮的方向奔去。
——————
李伯川和羅守在最前麵。不過一時三刻,已經衝到穗明宮外。
宮門大開,殿外侍立著宮人內侍。庭中則有幾個小宮女在掃落葉。迴廊上還有兩個宮女在給雀鳥喂食。那鳥像是感應到什麽,不吃穀粒,倒是撲棱棱煽起翅膀,不斷飛來飛去。
眼見這麽多軍士闖入,庭中宮女不明所以,不約而同停下手中動作。驚疑不定地四下張望。
李伯川並不找人問話,隻是帶著人往正殿衝。
有兩個膽大的內侍趕將過來:“駙馬,待小人通傳才可進入……”話沒說完,就被身後的軍士一把搡到地上。
“哎!哎!”那內侍不死心,倒在地上猶在喊叫。
空氣一下凝結起來。迴廊下的宮女顧不得喂食了,擠在一處,嚇得瑟瑟發抖。
闔宮上下雖也有幾十號人,但不是內侍就是宮女,幾曾見過這場麵,又有誰敢攔這些腰間佩刀一臉殺氣的軍士!
李伯川一行人竟是長驅直入。
而藺枚、宋揚靈卻不在正殿。連偏殿也不在。羅守一把抓過一個內侍,喝到:“三殿下去哪裏了?!”
那內侍嚇得兩股戰戰,顫聲道:“出門好……好一會兒了……”
“去哪裏了?”
“小人真的不知道啊……”那內侍急得快要哭出來:“真不知道……一一個時辰以前,就和王妃一道出去了。”
今日之事機密得很,所知之人有限。藺枚絕不可能事先聽到風聲。若不是故意躲起來,便是真的湊巧出門。
李伯川一邊下令所有人將穗明宮仔細搜一遍,一邊問那內侍:“通常三殿下這時候都去做什麽?”
那內侍想了又想,實在想不起來,道:“三殿下時常出門,去哪兒我們做下人的實在不知啊……”
倒是李伯川自己想起來,放開那內侍,側過身,同羅守低聲道:“莫不是去慈坤宮探望陛下了?”
羅守聽了亦覺有理,待搜完確實不見藺枚身影,便說:“咱們去慈坤宮?”他不自覺便用了疑問語氣,表情也甚是焦灼。因為實在想不到竟會撲個空。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們在做的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事,人人都懸著一顆心,全憑一時血氣上湧。若是一直找不到人,士氣枯竭,那可就不好收場……
李伯川咬牙道:“走,去慈坤宮!”
慈坤宮是太後寢宮,陛下又在裏麵養病。天子餘威猶在,聽到“慈坤宮”三字,眾人不免稍有遲疑。
李伯川立刻道:“三殿下心懷叵測,陛下又病體沉重,此時不去救駕,更待何時?!”
眾人這又才鼓舞起來。跟著李伯川往慈坤宮的地方奔去。
——————
穗明宮一亂,消息流出,聽到風聲的宮人四散奔逃。一時人人奔命,亂作一團。
奈何李伯川一行速度太快,慈坤宮那邊尚未來得及作何反應,這邊他的人已然殺到。
李伯川到底不敢造次,沒有直闖正殿,而是立於門口,大聲疾唿,請交出藺枚給眾人一個交代。那邊羅守則派樂人四處搜尋。
太後已是氣得瑟瑟發抖,又想衝出去喝罵,又放心不下病榻上的兒子。她本不欲藺常知曉外麵已經亂成這樣,奈何動靜太大,想瞞亦是瞞不住。藺常麵色如紙,雙眼卻赤紅如血。他身在帝位十數載,一生受人跪伏仰望,幾曾想過竟會遇到謀逆之事!隻恨李長景,終究是養虎為患!他枯瘦的雙手狠狠握緊,手背上青筋暴起。孱弱的身體再支撐不住爆發的情緒,一麵大聲咳嗽,一麵喘息,厲聲喝道:“傳人!……誅殺逆賊!”
可事已至此,還有何人可傳?
——————
李長景聽李錦舒說兒子已經入宮。急怒交心,一時血不歸經,竟是生生咳出一口鮮血。他突然揚起手掌,像是要打在李錦舒臉上。
李錦舒一挑眉,仰起臉:“你敢!”
李長景麵色陰沉如水,眉頭皺得如烏雲壓城。他到底放下手,隻吐出一句:“你!整個李家都被你害了!”便轉身衝出。
一路上隻見奔逃的宮人和驚起的飛鳥。他隨便抓住一人盤問,便知李伯川一行已經去了慈坤宮。更揪心的是,人人都道,領兵的是驃騎大將軍李長景!
慈坤宮裏,數百號人將一座宮殿為了個水泄不。搜尋的人迴來,附在李長景耳邊輕聲道:“已看見王妃,還有一個身著殿下服色的背影,想是三殿下無疑了。”
李伯川立刻發令:“藺枚就在裏麵,陛下已被挾持,大家隨我救駕!”
正當此時,殿內突然衝出一個人。戴花冠,穿錦袍,竟是王妃宋揚靈!
她邁步上前,立於當中,隻覺麵前黑壓壓的人群像張開的血盆大口。而數百道目光,像是恨不能將她千刀萬剮。
冷汗一層層爬上她的後背。雙腿已然毫無知覺。尖利的指甲狠狠摳著掌心,才不至於害怕得渾身顫抖。
此刻,她不能露出一絲一毫懼色。
她微微仰起臉,環視一眼眾人。而內中五髒卻備受煎熬。她故作鎮定,朗聲道:“陛下在內靜養,誰敢放肆!”
李伯川道:“三殿下居心叵測,蠱惑君心,不敢擾陛下清靜,隻請交出三殿下以服眾!”
宋揚靈上前一步,逼視李伯川,喝問道:“陛下病重,三殿下侍奉湯藥,乃父子情深,何來不軌?!倒是你,李伯川,身為駙馬,無領兵之權,卻趁著陛下病重,聚眾生事,你又是何居心?你背後的二殿下、賢妃又是何居心!”
幾句話當眾戳破李伯川心事,問得他啞口無言。
“大丈夫不同女子計較。”羅守衝上來,一把推開宋揚靈。
宋揚靈扶住門框,穩住身形,不覺朝外望了一眼,已是急得心內如焚。
藺枚不在裏麵,這些人一衝進去就會發現那個穿皇子服色的隻是內侍假扮。她算定李錦舒必會有所動作,與藺枚一同逃出穗明宮。再安排藺枚逃往安全地方,自己則同假扮的內侍來到慈坤宮,為的就是將人引至此處。此刻出來也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援兵。這些人若是衝進去發現藺枚不在,勢必拿自己開刀。
她一手布的局,難道第一個套住的竟是自己?!
打從嫁進李家,她心裏那口氣就沒順過。看李伯川,看到現在都沒看順眼。她聽聞孟昱在邊關以一當百,捷報連連,又聽聞他凱旋歸來升了殿前司副指揮使。李伯川,拿什麽來比孟昱?即便嫁了人,生了子,這份閨閣幽怨卻從未斷過。
怨她父皇,怨孟昱,也怨李伯川。層層疊疊的怨氣中,隻有兒子是她唯一的慰藉。
幸而李伯川性子好,由著她百般使性,也不計較。藺楨這脾氣在李氏家族中著實討不了好。就算眾人麵上不說,暗地裏使絆子也夠讓藺楨糟心的了。多虧李伯川從中調停,才未鬧得雞犬不寧。
今日李伯川出門時,藺楨才剛起床,唿喚乳母抱了兒子在床上同自己玩耍。藺楨見他又要出門,不知為何,心中有氣,忍不住嘲諷道:“就你那清閑衙門還把你忙成了陀螺。”
李伯川腳下一頓。他今日是要去做什麽,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他迴過身來,看著床上的妻兒——其實藺楨不是頂好看的那種長相,但大約是貴為公主,萬千人仰視中長大,自有一種灑脫又尊貴的氣派,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他溫柔笑笑:“這兩日有件大事……”他心裏醞釀著一股豪氣。他篤信隻要做成這件大事,所有人勢必對他刮目相看。藺楨也再不會看不起他!
藺楨嘴角一翹,輕嗤一聲,像在說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似的。
李伯川表情一滯,也沒解釋。隻覺胸膛裏那股豪氣越發燒得厲害。
藺楨想了想,隻說:“你夜裏早些迴來。姨太太今日要來,我可受不了她問長問短的。”
李伯川輕輕答應了一聲好,才轉身走出去。走至門邊,又迴了一下頭。
藺楨嘟囔一句:“今日怎這般粘黏起來。”說完,側過身去,將兒子抱在懷裏,笑道:“我的小安樂侯。”
李伯川無奈,隻得出門。
——————
李伯川是駙馬,往常要進宮並不是難事。走朱雀門、宣武門都可以。今日卻走了震祁門。門外是殿前司衙門。這道門曆來也由殿前司的人守衛。
他到時,羅守已在殿前司衙門的門口焦急張望。一見了他,快步跑過來,先是望了一望四周,才壓低聲音急促地說:“裏麵傳來消息,陛下已是不行的了。我們領兵直接去穗明宮,拿了三殿下的人頭。事情就成定局!屆時二殿下和賢妃自會出來指證三殿下圖謀不軌,你我行為乃剿除某逆。”
李伯川珍重地點了點頭。
羅守又問:“東西帶了嗎?”
李伯川便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緊緊拽在手中:“在此。”
羅守低頭看了一眼,黑漆方形,正是曾經在李長景處見過之物。
二人一齊走進殿前司衙門。羅守早調了數百人在此。排成隊列,立於庭中,不動如鬆。
李伯川見了眾人,將手中物事高高舉起。黑漆符牌上一個再明晰不過的“兵”字——那是李長景的兵符。
他高聲道:“陛下病重,三殿下居心叵測,趁亂竊國,不孝不義,其罪當誅!大將軍軍令在此,入宮捉拿叛賊。得三殿下頭顱者,封萬戶侯!”
“嗷!嗷!嗷!”
唿喊之聲響徹雲霄。
這些並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李長景麾下有一定軍銜的將領。他們的軍功都是跟著李長景用血肉屍骨換來的。同羅守也是沙場上生死與共的同袍。對於李長景迴宮以後隻得爵位不得實權本就不平。經羅守煽動以後,恨不能將為李長景一腔不平盡數發泄在藺枚和曾鞏薇身上。此刻聽了李伯川之言,自是群情激蕩。
裏麵門一開,數百人一擁而入,朝穗明宮的方向奔去。
——————
李伯川和羅守在最前麵。不過一時三刻,已經衝到穗明宮外。
宮門大開,殿外侍立著宮人內侍。庭中則有幾個小宮女在掃落葉。迴廊上還有兩個宮女在給雀鳥喂食。那鳥像是感應到什麽,不吃穀粒,倒是撲棱棱煽起翅膀,不斷飛來飛去。
眼見這麽多軍士闖入,庭中宮女不明所以,不約而同停下手中動作。驚疑不定地四下張望。
李伯川並不找人問話,隻是帶著人往正殿衝。
有兩個膽大的內侍趕將過來:“駙馬,待小人通傳才可進入……”話沒說完,就被身後的軍士一把搡到地上。
“哎!哎!”那內侍不死心,倒在地上猶在喊叫。
空氣一下凝結起來。迴廊下的宮女顧不得喂食了,擠在一處,嚇得瑟瑟發抖。
闔宮上下雖也有幾十號人,但不是內侍就是宮女,幾曾見過這場麵,又有誰敢攔這些腰間佩刀一臉殺氣的軍士!
李伯川一行人竟是長驅直入。
而藺枚、宋揚靈卻不在正殿。連偏殿也不在。羅守一把抓過一個內侍,喝到:“三殿下去哪裏了?!”
那內侍嚇得兩股戰戰,顫聲道:“出門好……好一會兒了……”
“去哪裏了?”
“小人真的不知道啊……”那內侍急得快要哭出來:“真不知道……一一個時辰以前,就和王妃一道出去了。”
今日之事機密得很,所知之人有限。藺枚絕不可能事先聽到風聲。若不是故意躲起來,便是真的湊巧出門。
李伯川一邊下令所有人將穗明宮仔細搜一遍,一邊問那內侍:“通常三殿下這時候都去做什麽?”
那內侍想了又想,實在想不起來,道:“三殿下時常出門,去哪兒我們做下人的實在不知啊……”
倒是李伯川自己想起來,放開那內侍,側過身,同羅守低聲道:“莫不是去慈坤宮探望陛下了?”
羅守聽了亦覺有理,待搜完確實不見藺枚身影,便說:“咱們去慈坤宮?”他不自覺便用了疑問語氣,表情也甚是焦灼。因為實在想不到竟會撲個空。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們在做的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事,人人都懸著一顆心,全憑一時血氣上湧。若是一直找不到人,士氣枯竭,那可就不好收場……
李伯川咬牙道:“走,去慈坤宮!”
慈坤宮是太後寢宮,陛下又在裏麵養病。天子餘威猶在,聽到“慈坤宮”三字,眾人不免稍有遲疑。
李伯川立刻道:“三殿下心懷叵測,陛下又病體沉重,此時不去救駕,更待何時?!”
眾人這又才鼓舞起來。跟著李伯川往慈坤宮的地方奔去。
——————
穗明宮一亂,消息流出,聽到風聲的宮人四散奔逃。一時人人奔命,亂作一團。
奈何李伯川一行速度太快,慈坤宮那邊尚未來得及作何反應,這邊他的人已然殺到。
李伯川到底不敢造次,沒有直闖正殿,而是立於門口,大聲疾唿,請交出藺枚給眾人一個交代。那邊羅守則派樂人四處搜尋。
太後已是氣得瑟瑟發抖,又想衝出去喝罵,又放心不下病榻上的兒子。她本不欲藺常知曉外麵已經亂成這樣,奈何動靜太大,想瞞亦是瞞不住。藺常麵色如紙,雙眼卻赤紅如血。他身在帝位十數載,一生受人跪伏仰望,幾曾想過竟會遇到謀逆之事!隻恨李長景,終究是養虎為患!他枯瘦的雙手狠狠握緊,手背上青筋暴起。孱弱的身體再支撐不住爆發的情緒,一麵大聲咳嗽,一麵喘息,厲聲喝道:“傳人!……誅殺逆賊!”
可事已至此,還有何人可傳?
——————
李長景聽李錦舒說兒子已經入宮。急怒交心,一時血不歸經,竟是生生咳出一口鮮血。他突然揚起手掌,像是要打在李錦舒臉上。
李錦舒一挑眉,仰起臉:“你敢!”
李長景麵色陰沉如水,眉頭皺得如烏雲壓城。他到底放下手,隻吐出一句:“你!整個李家都被你害了!”便轉身衝出。
一路上隻見奔逃的宮人和驚起的飛鳥。他隨便抓住一人盤問,便知李伯川一行已經去了慈坤宮。更揪心的是,人人都道,領兵的是驃騎大將軍李長景!
慈坤宮裏,數百號人將一座宮殿為了個水泄不。搜尋的人迴來,附在李長景耳邊輕聲道:“已看見王妃,還有一個身著殿下服色的背影,想是三殿下無疑了。”
李伯川立刻發令:“藺枚就在裏麵,陛下已被挾持,大家隨我救駕!”
正當此時,殿內突然衝出一個人。戴花冠,穿錦袍,竟是王妃宋揚靈!
她邁步上前,立於當中,隻覺麵前黑壓壓的人群像張開的血盆大口。而數百道目光,像是恨不能將她千刀萬剮。
冷汗一層層爬上她的後背。雙腿已然毫無知覺。尖利的指甲狠狠摳著掌心,才不至於害怕得渾身顫抖。
此刻,她不能露出一絲一毫懼色。
她微微仰起臉,環視一眼眾人。而內中五髒卻備受煎熬。她故作鎮定,朗聲道:“陛下在內靜養,誰敢放肆!”
李伯川道:“三殿下居心叵測,蠱惑君心,不敢擾陛下清靜,隻請交出三殿下以服眾!”
宋揚靈上前一步,逼視李伯川,喝問道:“陛下病重,三殿下侍奉湯藥,乃父子情深,何來不軌?!倒是你,李伯川,身為駙馬,無領兵之權,卻趁著陛下病重,聚眾生事,你又是何居心?你背後的二殿下、賢妃又是何居心!”
幾句話當眾戳破李伯川心事,問得他啞口無言。
“大丈夫不同女子計較。”羅守衝上來,一把推開宋揚靈。
宋揚靈扶住門框,穩住身形,不覺朝外望了一眼,已是急得心內如焚。
藺枚不在裏麵,這些人一衝進去就會發現那個穿皇子服色的隻是內侍假扮。她算定李錦舒必會有所動作,與藺枚一同逃出穗明宮。再安排藺枚逃往安全地方,自己則同假扮的內侍來到慈坤宮,為的就是將人引至此處。此刻出來也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援兵。這些人若是衝進去發現藺枚不在,勢必拿自己開刀。
她一手布的局,難道第一個套住的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