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時分,宋揚靈突然醒來。聽見不遠處均勻的唿吸聲,想來是落菊不放心她,在旁邊榻上睡著。
桌案上的燈已燃盡。隻窗外冷白的月光落進來,看得人心生寒意。可她身上卻火燒火燎地般痛。
劇痛之下,顧不上自怨自艾。隻感到諸般恨意,洶湧澎湃。她自來雖防備心重,卻從未有過害人之心。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樂於助人,以求廣結善緣。沒想到,這麽輕易就被人給出賣!
想起試茗說過的一句句姐妹情深的話,此刻真是惡心難耐。
腦中千般思緒如萬馬奔騰,唿嘯而過。宋揚靈臉色一時蒼白,一時潮紅,隻一雙眼,堅定又執著,若寒星。
因思慮太多,後半夜幾乎不曾睡著。
落菊一早醒來,幫她擦了臉,換了藥,又出去拿吃的。卻碰上魏鬆已經拿了食盒進來。
“難得你今日早。”落菊不禁詫異——往日裏魏鬆是有了名的起床晚。
“我不放心,趕過來瞧瞧。可怎麽樣?”
“傷藥是押班特意去禦藥院要的上好的,好了些,就還是不能動。”
魏鬆走到裏間,將食盒打開,盛了碗粥,正要喂,落菊過來,道:“你哪裏做得慣這事?等我來。”說著便接過碗。
“也是,沒的喂進鼻孔裏。”
本來氣氛壓抑,魏鬆如此一說,三人倒忍不住俱撲哧一笑。
魏鬆又道:“我連你的份一齊拿了進來,等喂完,你就在這裏吃,省得還出去。”說著,他去一旁拿了張矮凳在床邊坐下,說到:“我想了一晚上,打已經挨了,沒的說。如今最要緊是千萬不能真讓你去舂米院。那地方,好好的人都給磋磨壞了。”
落菊好奇地問:“皇後的懿旨,你還有辦法叫她收迴不成?”
“這自是不能。但這宮裏頭也不是皇後最大。”
落菊聽了咋舌:“誰還能大過皇後去?!難道你有本事叫太後來做主?”
“陛下呀!莫說宮裏,就是天地之間,誰還能大過陛下?!”
魏鬆接著道:“陛下也算常來咱們寶文閣,還對揚靈誇讚有加,等陛下下次來——就算陛下近日不來,咱們想想法子,求到哪個內侍跟前,引了陛下來。在陛下跟前求求情,總能保住你罷?”
宋揚靈本就不欲吃東西,不過是想著養傷,勉強吃幾口罷了。此刻實在吃不進去,搖搖頭,道:“吃不下了。”又停一下,喘口氣,才接著道:“陛下不會來的,也不會為我做主。”
魏鬆急了:“事情總得一試,要不試就真什麽法子都沒了!”
“陛下封李賢妃的哥哥為驃騎大將軍,和皇後母族分庭抗禮。近日又著李將軍領軍西征。西征是陛下多年籌劃,說心血所在亦不為過。皇後母族軍功傳家,卻在此次西征中毫無地位,怎會不嫉恨?陛下如此盛寵賢妃以及李家,為求平衡,又怎會不在其他地方額外照顧皇後?!我的罪名,是皇後親定的。這時候,陛下怎麽可能為了我拂皇後的麵子?!”
魏鬆和落菊聽宋揚靈字字在理,皆是不由喪氣。魏鬆不甘心:“難道你就真這麽去舂米院不成?!”
“不!我絕對不去!”
兩人見宋揚靈說得斬釘截鐵,以為她有辦法,眼睛俱是一亮,望著她。
宋揚靈卻是疲倦己極的模樣:“暫時還沒想出辦法。但一定得讓陛下來。魏鬆,不管用什麽手段,一定要讓陛下來一趟!哪怕打從寶文閣門前過路也好!”
——————
今日上朝難得所奏事項不多,散朝以後,藺常吩咐人準備去校場射箭。常跟在他身邊服侍的是都都知王傳德。
一行人往校場去的路上,王傳德看著陛下心情甚好,想了想,便說:“昨日皇後和楚昭儀去寶文閣,從宋揚靈枕頭底下搜出了前幾日楚昭儀失落的祖傳鐲子還有兩枚戒指。皇後當場發落,打了二十棍,說要攆去舂米院。”
藺常的腳步突然頓了一下,王傳德也立馬刹住。
隻些微停頓,藺常便又繼續往前走。隻是步伐似重了點。
王傳德跟了藺常二十幾年,恨不能鑽進腹中做蛔蟲,馬上接著說:“小人打聽過了,宋揚靈的傷勢還好,不會落下病根。趙恆秋親自去取的藥,禦藥院那邊給了上好的。”
藺常細想了想,宋揚靈這個小丫頭其實挺有用的。長的是賞心悅目,辦起事來條理分明,說起書閣藏書更是頭頭是道。難得一個記性那麽好的丫頭。
隻是近日為西征之事已冷落皇後和曾家,再為著一個普通宮女……
到了校場,見了弓箭,卻突然覺得沒意思。隻勉強射了四、五箭,有人來報,說李將軍求見。他揮揮手,叫帶進來。
李長景一入內,先是讚了一聲:“好準頭!”
藺常一笑,示意王傳德給李長景也拿一套弓箭。
李長景苦笑一下:“我日日在軍營裏練箭騎馬,好不容易到了陛下您這兒,還得幹這個。我來一趟,可是衝著您的好茶好酒。”
藺常就喜歡李長景年輕有幹勁,不像曾家的老頭子,刻板嚴肅,仗著以前功績對誰都一副教訓口氣。
“還缺你一頓酒不成?等會給你兩桶帶出去。”
“恭敬不如從命,謝陛下賞賜。”李長景一副樂滋滋的表情。開了弓,嘴上猶不停:“剛來的路上,遇見二皇子、三皇子,才幾日沒見,又長高了。尤其是三皇子,我看著都快比我高了。”
二皇子是李賢妃所出,李長景的親外甥。在任何人看來,於情於理,李長景應該都希望二皇子被立為太子。可他偏偏像是不懂般,在藺常麵前,從未表現出任何對二皇子的私心。一片心思仿佛隻在西征上。
這也是藺常喜歡他的另一點。
說到兒子,藺常總是高興的:“兩個人課業都還行,身體也好。”
射了一迴箭,閑話閉,李長景才說正事:“探西域的人馬已經備好,一共二十人。以商隊的身份出去。領頭的是我營下指揮使趙梁毅。”
藺常點頭示意知道,說:“你陪我用過午膳再出宮。”
——————
孟昱走的時候,宋揚靈傷勢未好,仍舊趴在床上動彈不得。每日盼著魏鬆打探到確切消息迴報給她。
孟昱一行人並未從軍營出發,而是在走前一月搬遷到京城米家裏的一戶房子裏居住。每日學羅摩話,學生意人做派。
一個月時間,倏忽而過,動身是在清晨。城門剛開,挑著貨擔的鄉下人一批批往裏湧。嬉笑聲,雞叫聲,還有馬匹嘶鳴聲,城門官大唿小喝的聲音,漸漸與京城一道模糊。
他不在京城長大,對這裏本沒有什麽感情,隻是沒想到最後會在皇宮裏待了那麽長時間,遇過那些人。竟長出了牽掛。
出了京城,一路往西。走驛道,曉行夜宿,也不算辛苦。大約是往西北走,天氣越來越嚴寒。走了大約二十日時,竟遇上一場一尺多厚的大雪。馬車陷在雪裏,根本走不動。
趙梁毅隻得下令暫歇一天。
驛站裏住了不少因為大雪無法趕路的人。聚在大堂裏喝酒吹牛。都是些走南闖北的商人,說各地風土人情軼聞傳奇,倒也熱鬧有趣。連掌櫃的都過來聽住了。
後來說到涼州,恰好有人剛從那邊過來,歎了口氣道:“就兩月前,羅摩人剛來過,搶了十幾個村子,差點殺進涼州城裏!”
掌櫃的聽得咋舌,問:“聽說羅摩人吃人的,是不是?”
“呸,瞎說!他們從來不吃人。”
掌櫃的才剛放鬆一笑,說:“我說嘛,都是人,怎會……”
那人卻道:“他們隻會把你的腦袋割下來,挑在長矛上,然後壘成小山,比誰割的腦袋多!”
在場眾人無不倒抽一口涼氣。掌櫃的情不自禁默默後勁,好像已經有涼颼颼的刀架在上麵。
那人不再搭理掌櫃的,轉頭問孟昱一行人:“你們往西北去?去哪裏?”
趙梁毅道:“去涼州。”
“你們是做絲綢生意的?”
“是。”
“我告訴你,羅摩人年年搶月月搶,涼州窮得叮當響,誰有錢買你這些?”
“不賣,打算和羅摩人換馬。羅摩的馬好,在京城千金難求。”
那人嘻嘻一笑:“你倒打得好算盤。誰不想換羅摩馬?保得住腦袋再說!跟他們換東西的人最後丟勒腦袋。羅摩人可沒什麽禮義廉恥,他們看上的東西就靠搶!”
“富貴險中求。”孟昱接了一句。
他知道這一路兇險,九死一生。可是他想活著,他一定得活著!
——————
王傳德做的是順水人情。
他在今天這個位置上,多少人想求歌人情。不說其他,就說後妃們,削尖了腦袋隻求他想法子讓陛下去坐一坐。他當然有無數的方法,可是從來不輕易用。因為有些地方是陛下真心願意去的,隻不過忙忘了。那他推一把。而有些地方,陛下是壓根不想去的,他沒必要費力不討好。
至於寶文閣,是一個微妙的地方。
藺常要去季英閣看書,王傳德事先命人將陛下最近翻看的書全部放迴書架,又令常整理書冊的兩個小黃門外出辦事,隻留了兩個新人服侍。
藺常進去見書案上收拾得整整齊齊,便說了兩個書名,叫拿過來。
兩人去了半日才拿迴一本,會說那本還在找。
藺常不是個有耐心的人,頭一迴碰上這事情,不耐煩地哼一聲。嚇得迴話的人立馬道:“書案是早晨鄭九收拾的,但他出去辦事,小人實在不知他將書放在何處。隻得一本本地找。”
王傳德便趁機道:“小人記得寶文閣也有這本書的。”說完以後,其實也是捏了把汗的。要是陛下吩咐著人去取,豈不前功盡棄?
他說完,便微垂著頭。看上恭謹平靜,心中卻是七上八下。眼光全部落在陛下臉上,不敢錯過一絲變動。
再無人說話。外頭雖有唿唿風聲。王傳德卻覺得書閣裏安靜得陣掉下來也能聽見。片刻後,隻聽藺常說:“擺駕寶文閣。”
桌案上的燈已燃盡。隻窗外冷白的月光落進來,看得人心生寒意。可她身上卻火燒火燎地般痛。
劇痛之下,顧不上自怨自艾。隻感到諸般恨意,洶湧澎湃。她自來雖防備心重,卻從未有過害人之心。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樂於助人,以求廣結善緣。沒想到,這麽輕易就被人給出賣!
想起試茗說過的一句句姐妹情深的話,此刻真是惡心難耐。
腦中千般思緒如萬馬奔騰,唿嘯而過。宋揚靈臉色一時蒼白,一時潮紅,隻一雙眼,堅定又執著,若寒星。
因思慮太多,後半夜幾乎不曾睡著。
落菊一早醒來,幫她擦了臉,換了藥,又出去拿吃的。卻碰上魏鬆已經拿了食盒進來。
“難得你今日早。”落菊不禁詫異——往日裏魏鬆是有了名的起床晚。
“我不放心,趕過來瞧瞧。可怎麽樣?”
“傷藥是押班特意去禦藥院要的上好的,好了些,就還是不能動。”
魏鬆走到裏間,將食盒打開,盛了碗粥,正要喂,落菊過來,道:“你哪裏做得慣這事?等我來。”說著便接過碗。
“也是,沒的喂進鼻孔裏。”
本來氣氛壓抑,魏鬆如此一說,三人倒忍不住俱撲哧一笑。
魏鬆又道:“我連你的份一齊拿了進來,等喂完,你就在這裏吃,省得還出去。”說著,他去一旁拿了張矮凳在床邊坐下,說到:“我想了一晚上,打已經挨了,沒的說。如今最要緊是千萬不能真讓你去舂米院。那地方,好好的人都給磋磨壞了。”
落菊好奇地問:“皇後的懿旨,你還有辦法叫她收迴不成?”
“這自是不能。但這宮裏頭也不是皇後最大。”
落菊聽了咋舌:“誰還能大過皇後去?!難道你有本事叫太後來做主?”
“陛下呀!莫說宮裏,就是天地之間,誰還能大過陛下?!”
魏鬆接著道:“陛下也算常來咱們寶文閣,還對揚靈誇讚有加,等陛下下次來——就算陛下近日不來,咱們想想法子,求到哪個內侍跟前,引了陛下來。在陛下跟前求求情,總能保住你罷?”
宋揚靈本就不欲吃東西,不過是想著養傷,勉強吃幾口罷了。此刻實在吃不進去,搖搖頭,道:“吃不下了。”又停一下,喘口氣,才接著道:“陛下不會來的,也不會為我做主。”
魏鬆急了:“事情總得一試,要不試就真什麽法子都沒了!”
“陛下封李賢妃的哥哥為驃騎大將軍,和皇後母族分庭抗禮。近日又著李將軍領軍西征。西征是陛下多年籌劃,說心血所在亦不為過。皇後母族軍功傳家,卻在此次西征中毫無地位,怎會不嫉恨?陛下如此盛寵賢妃以及李家,為求平衡,又怎會不在其他地方額外照顧皇後?!我的罪名,是皇後親定的。這時候,陛下怎麽可能為了我拂皇後的麵子?!”
魏鬆和落菊聽宋揚靈字字在理,皆是不由喪氣。魏鬆不甘心:“難道你就真這麽去舂米院不成?!”
“不!我絕對不去!”
兩人見宋揚靈說得斬釘截鐵,以為她有辦法,眼睛俱是一亮,望著她。
宋揚靈卻是疲倦己極的模樣:“暫時還沒想出辦法。但一定得讓陛下來。魏鬆,不管用什麽手段,一定要讓陛下來一趟!哪怕打從寶文閣門前過路也好!”
——————
今日上朝難得所奏事項不多,散朝以後,藺常吩咐人準備去校場射箭。常跟在他身邊服侍的是都都知王傳德。
一行人往校場去的路上,王傳德看著陛下心情甚好,想了想,便說:“昨日皇後和楚昭儀去寶文閣,從宋揚靈枕頭底下搜出了前幾日楚昭儀失落的祖傳鐲子還有兩枚戒指。皇後當場發落,打了二十棍,說要攆去舂米院。”
藺常的腳步突然頓了一下,王傳德也立馬刹住。
隻些微停頓,藺常便又繼續往前走。隻是步伐似重了點。
王傳德跟了藺常二十幾年,恨不能鑽進腹中做蛔蟲,馬上接著說:“小人打聽過了,宋揚靈的傷勢還好,不會落下病根。趙恆秋親自去取的藥,禦藥院那邊給了上好的。”
藺常細想了想,宋揚靈這個小丫頭其實挺有用的。長的是賞心悅目,辦起事來條理分明,說起書閣藏書更是頭頭是道。難得一個記性那麽好的丫頭。
隻是近日為西征之事已冷落皇後和曾家,再為著一個普通宮女……
到了校場,見了弓箭,卻突然覺得沒意思。隻勉強射了四、五箭,有人來報,說李將軍求見。他揮揮手,叫帶進來。
李長景一入內,先是讚了一聲:“好準頭!”
藺常一笑,示意王傳德給李長景也拿一套弓箭。
李長景苦笑一下:“我日日在軍營裏練箭騎馬,好不容易到了陛下您這兒,還得幹這個。我來一趟,可是衝著您的好茶好酒。”
藺常就喜歡李長景年輕有幹勁,不像曾家的老頭子,刻板嚴肅,仗著以前功績對誰都一副教訓口氣。
“還缺你一頓酒不成?等會給你兩桶帶出去。”
“恭敬不如從命,謝陛下賞賜。”李長景一副樂滋滋的表情。開了弓,嘴上猶不停:“剛來的路上,遇見二皇子、三皇子,才幾日沒見,又長高了。尤其是三皇子,我看著都快比我高了。”
二皇子是李賢妃所出,李長景的親外甥。在任何人看來,於情於理,李長景應該都希望二皇子被立為太子。可他偏偏像是不懂般,在藺常麵前,從未表現出任何對二皇子的私心。一片心思仿佛隻在西征上。
這也是藺常喜歡他的另一點。
說到兒子,藺常總是高興的:“兩個人課業都還行,身體也好。”
射了一迴箭,閑話閉,李長景才說正事:“探西域的人馬已經備好,一共二十人。以商隊的身份出去。領頭的是我營下指揮使趙梁毅。”
藺常點頭示意知道,說:“你陪我用過午膳再出宮。”
——————
孟昱走的時候,宋揚靈傷勢未好,仍舊趴在床上動彈不得。每日盼著魏鬆打探到確切消息迴報給她。
孟昱一行人並未從軍營出發,而是在走前一月搬遷到京城米家裏的一戶房子裏居住。每日學羅摩話,學生意人做派。
一個月時間,倏忽而過,動身是在清晨。城門剛開,挑著貨擔的鄉下人一批批往裏湧。嬉笑聲,雞叫聲,還有馬匹嘶鳴聲,城門官大唿小喝的聲音,漸漸與京城一道模糊。
他不在京城長大,對這裏本沒有什麽感情,隻是沒想到最後會在皇宮裏待了那麽長時間,遇過那些人。竟長出了牽掛。
出了京城,一路往西。走驛道,曉行夜宿,也不算辛苦。大約是往西北走,天氣越來越嚴寒。走了大約二十日時,竟遇上一場一尺多厚的大雪。馬車陷在雪裏,根本走不動。
趙梁毅隻得下令暫歇一天。
驛站裏住了不少因為大雪無法趕路的人。聚在大堂裏喝酒吹牛。都是些走南闖北的商人,說各地風土人情軼聞傳奇,倒也熱鬧有趣。連掌櫃的都過來聽住了。
後來說到涼州,恰好有人剛從那邊過來,歎了口氣道:“就兩月前,羅摩人剛來過,搶了十幾個村子,差點殺進涼州城裏!”
掌櫃的聽得咋舌,問:“聽說羅摩人吃人的,是不是?”
“呸,瞎說!他們從來不吃人。”
掌櫃的才剛放鬆一笑,說:“我說嘛,都是人,怎會……”
那人卻道:“他們隻會把你的腦袋割下來,挑在長矛上,然後壘成小山,比誰割的腦袋多!”
在場眾人無不倒抽一口涼氣。掌櫃的情不自禁默默後勁,好像已經有涼颼颼的刀架在上麵。
那人不再搭理掌櫃的,轉頭問孟昱一行人:“你們往西北去?去哪裏?”
趙梁毅道:“去涼州。”
“你們是做絲綢生意的?”
“是。”
“我告訴你,羅摩人年年搶月月搶,涼州窮得叮當響,誰有錢買你這些?”
“不賣,打算和羅摩人換馬。羅摩的馬好,在京城千金難求。”
那人嘻嘻一笑:“你倒打得好算盤。誰不想換羅摩馬?保得住腦袋再說!跟他們換東西的人最後丟勒腦袋。羅摩人可沒什麽禮義廉恥,他們看上的東西就靠搶!”
“富貴險中求。”孟昱接了一句。
他知道這一路兇險,九死一生。可是他想活著,他一定得活著!
——————
王傳德做的是順水人情。
他在今天這個位置上,多少人想求歌人情。不說其他,就說後妃們,削尖了腦袋隻求他想法子讓陛下去坐一坐。他當然有無數的方法,可是從來不輕易用。因為有些地方是陛下真心願意去的,隻不過忙忘了。那他推一把。而有些地方,陛下是壓根不想去的,他沒必要費力不討好。
至於寶文閣,是一個微妙的地方。
藺常要去季英閣看書,王傳德事先命人將陛下最近翻看的書全部放迴書架,又令常整理書冊的兩個小黃門外出辦事,隻留了兩個新人服侍。
藺常進去見書案上收拾得整整齊齊,便說了兩個書名,叫拿過來。
兩人去了半日才拿迴一本,會說那本還在找。
藺常不是個有耐心的人,頭一迴碰上這事情,不耐煩地哼一聲。嚇得迴話的人立馬道:“書案是早晨鄭九收拾的,但他出去辦事,小人實在不知他將書放在何處。隻得一本本地找。”
王傳德便趁機道:“小人記得寶文閣也有這本書的。”說完以後,其實也是捏了把汗的。要是陛下吩咐著人去取,豈不前功盡棄?
他說完,便微垂著頭。看上恭謹平靜,心中卻是七上八下。眼光全部落在陛下臉上,不敢錯過一絲變動。
再無人說話。外頭雖有唿唿風聲。王傳德卻覺得書閣裏安靜得陣掉下來也能聽見。片刻後,隻聽藺常說:“擺駕寶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