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暉閣位於禦花園內西北,北依宮牆,是個坐北朝南三開間小樓,外麵看著隻有上下兩層,其實內部兩層之間還有一暗層。步上頂樓,春日能北望景山的峻挺蔥鬱,冬日可遙觀西山的銀裝素裹,因先帝康熙長登此閣吟詩賞景,所以年年翻新修繕。
禦花園在日正當空時看著倒是千萬精致,可這寒霧濃重的清晨,卻顯得比夜裏還詭異三分。
小李子領路,一直到延暉閣外叩門後才離開,前開門的宮婢名叫銀杏,過去也在永和宮當差,前幾日才被打發到了景仁宮服侍熹妃。
“赫哲姑姑請進。”銀杏先將穀兒讓進屋內,關上門後,才指著樓梯小聲說道:“熹妃娘娘不讓我在身前伺候,姑姑就自己上去吧。”
穀兒笑著點了點頭,並沒多問,便獨自上去了。
暗層內很是暖和,熹妃手持書卷,坐在一張鋪著雪狼皮的烏木大椅上,穿戴依舊簡素,頭上也沒有多餘的飾品,身上穿了件淺綠色緞繡花卉襖,咋一看還以為隻是個有頭臉的宮婢。
鈕祜祿·毓媞,滿洲鑲黃旗,表麵看著是上三旗的貴族,但實際上也是個可憐的女人。她十三歲就被先帝指給了當今皇上,可在雍親王府邸十餘年都僅得格格之號,明明生得玉容嬌嫩,卻像個透明人似的在王府中熬著,現今雖封了熹妃,仍是不得寵。
“奴才參見熹妃娘娘,熹妃娘娘萬福金安。”穀兒規規矩矩的見禮。
“不想這延暉閣中也藏有納蘭先生的詩詞,一時看得入神,竟不知妹妹已經進來了。”毓媞連忙放下詩冊,上前將穀兒攙了起來,動情地說道:“妹妹無須對本宮如此,若非當初得妹妹相助,本宮何來今日,說來妹妹還是本宮的恩人。”
“娘娘折煞奴才了,奴才不敢當。”雖說相遇於微時,但畢竟身份有別,穀兒的言行舉止自然需要小心,又低眉斂眸輕聲詢問道:“不知娘娘召奴才來此,可有何吩咐?”
毓媞要攜她同坐,但穀兒要恪守宮規不敢僭越,再三推讓後才分序坐下,聽其歎訴往事,竟都是些自怨自憐的言語。
視線無意窺到一旁的書冊,納蘭性德的詩詞哀感婉約,即使春風得意之人都難免傷懷,又何況是個身在高位卻無聖寵的妃子。
此頁中的那句:“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也不禁牽動了穀兒的思緒,迴想到初見毓媞時的情景。
……
康熙六十一年冬月十三日,康熙帝突然駕崩於暢春園,次日雍正帝繼位,一時間京城疑雲彌漫。外有先帝的幾位阿哥心中不服而蠢蠢欲動;內有當今皇上的生母拒絕受封皇太後不肯遷宮,這前朝動蕩後庭難安的局麵,更是讓民間謠言四起,令剛登基雍正帝頭疼不已,無暇顧及其他。
王府女眷入宮後,雍正帝親賜嫡福晉烏拉那拉氏住永壽宮,側福晉年氏住翊坤宮,另一位側福晉李氏住儲秀宮,除她們三人外,餘下的兩位庶福晉及幾位格格則由內務府安排。
在宮中當差的人誰都懂得審時度勢,雍正帝忙於平定前朝,且又在先帝孝期,所以尚未提及對王府女眷的冊封一事,各宮奴才隻能偷著打聽這些新主子以前在王府的地位。
內務府的人因受了兩位庶福晉武氏和宋氏的好處,打點居住宮殿的時候自然就會上心些,至於那些地位最低的格格,便是隨意安排。而鈕祜祿·毓媞母家權位不高,在王府時便是個透明人,內務府又豈會把她放在眼裏,隻將她分到了最是破舊的延禧宮。
話說這延禧宮,因為東麵是茶庫、緞庫等一眾庫房,且又靠近太監和匠役勤雜人等進入內廷的重要通道蒼震門,所以位置是東西六宮中最差的一處,之前居於此的也僅是康熙帝一位被禁足的貴人和兩位答應。
毓媞在王府就長年受到排擠,被安排到延禧宮也不覺得委屈,隻是這宮裏的奴才比王府中的更勢力,初初住進來的那兩天還算好,可沒過多久宮婢、太監們的嘴臉就開始變得不同了,非但不服使喚,還三不五時的說些難聽言語於她,近些日子更連膳食都有一頓、沒一頓的送,那飯菜竟還不如奴才們吃的。
且說臘八之後毓媞便覺身子不爽,請了幾次太醫,雖吃著藥,可怎麽都不見病退,反是每況愈下。這幾日下雪更是寒涼,對養病越發不利,偏這宮裏別說妃嬪規製的銀骨炭,就是黑炭也見不著一爐。
這日,毓媞裹著鴨絨被,斜靠在木炕上小憩,聽到窗外有奴才的私語聲,因想起這個月內務府還未將份例送來,又覺得身上的病似乎更重了,才喚道:“碧桃,再去一趟太醫院隨便找位太醫來請脈,看看我這病怎麽還不見好,然後去內務府問一下,不論什麽炭先領些迴來……”
“我說小主啊,你怎麽這般不懂事兒,也不看看宮裏各處都忙成什麽樣了。”碧桃從屋外進來,也不見禮便冷言道:“今日已是臘月廿八,明兒就立春,是要祭祀句芒神的,後兒又是除夕,這日子都連到一起了,內務府和太醫院正是忙得一團亂,誰有這空閑理會咱們延禧宮啊。外麵的爐上煎著前兩日張太醫開的方子,小主先吃著,就是要再請太醫,怎麽也得過了年初三,等皇後娘娘忙過了年節下的事。”
禦花園在日正當空時看著倒是千萬精致,可這寒霧濃重的清晨,卻顯得比夜裏還詭異三分。
小李子領路,一直到延暉閣外叩門後才離開,前開門的宮婢名叫銀杏,過去也在永和宮當差,前幾日才被打發到了景仁宮服侍熹妃。
“赫哲姑姑請進。”銀杏先將穀兒讓進屋內,關上門後,才指著樓梯小聲說道:“熹妃娘娘不讓我在身前伺候,姑姑就自己上去吧。”
穀兒笑著點了點頭,並沒多問,便獨自上去了。
暗層內很是暖和,熹妃手持書卷,坐在一張鋪著雪狼皮的烏木大椅上,穿戴依舊簡素,頭上也沒有多餘的飾品,身上穿了件淺綠色緞繡花卉襖,咋一看還以為隻是個有頭臉的宮婢。
鈕祜祿·毓媞,滿洲鑲黃旗,表麵看著是上三旗的貴族,但實際上也是個可憐的女人。她十三歲就被先帝指給了當今皇上,可在雍親王府邸十餘年都僅得格格之號,明明生得玉容嬌嫩,卻像個透明人似的在王府中熬著,現今雖封了熹妃,仍是不得寵。
“奴才參見熹妃娘娘,熹妃娘娘萬福金安。”穀兒規規矩矩的見禮。
“不想這延暉閣中也藏有納蘭先生的詩詞,一時看得入神,竟不知妹妹已經進來了。”毓媞連忙放下詩冊,上前將穀兒攙了起來,動情地說道:“妹妹無須對本宮如此,若非當初得妹妹相助,本宮何來今日,說來妹妹還是本宮的恩人。”
“娘娘折煞奴才了,奴才不敢當。”雖說相遇於微時,但畢竟身份有別,穀兒的言行舉止自然需要小心,又低眉斂眸輕聲詢問道:“不知娘娘召奴才來此,可有何吩咐?”
毓媞要攜她同坐,但穀兒要恪守宮規不敢僭越,再三推讓後才分序坐下,聽其歎訴往事,竟都是些自怨自憐的言語。
視線無意窺到一旁的書冊,納蘭性德的詩詞哀感婉約,即使春風得意之人都難免傷懷,又何況是個身在高位卻無聖寵的妃子。
此頁中的那句:“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也不禁牽動了穀兒的思緒,迴想到初見毓媞時的情景。
……
康熙六十一年冬月十三日,康熙帝突然駕崩於暢春園,次日雍正帝繼位,一時間京城疑雲彌漫。外有先帝的幾位阿哥心中不服而蠢蠢欲動;內有當今皇上的生母拒絕受封皇太後不肯遷宮,這前朝動蕩後庭難安的局麵,更是讓民間謠言四起,令剛登基雍正帝頭疼不已,無暇顧及其他。
王府女眷入宮後,雍正帝親賜嫡福晉烏拉那拉氏住永壽宮,側福晉年氏住翊坤宮,另一位側福晉李氏住儲秀宮,除她們三人外,餘下的兩位庶福晉及幾位格格則由內務府安排。
在宮中當差的人誰都懂得審時度勢,雍正帝忙於平定前朝,且又在先帝孝期,所以尚未提及對王府女眷的冊封一事,各宮奴才隻能偷著打聽這些新主子以前在王府的地位。
內務府的人因受了兩位庶福晉武氏和宋氏的好處,打點居住宮殿的時候自然就會上心些,至於那些地位最低的格格,便是隨意安排。而鈕祜祿·毓媞母家權位不高,在王府時便是個透明人,內務府又豈會把她放在眼裏,隻將她分到了最是破舊的延禧宮。
話說這延禧宮,因為東麵是茶庫、緞庫等一眾庫房,且又靠近太監和匠役勤雜人等進入內廷的重要通道蒼震門,所以位置是東西六宮中最差的一處,之前居於此的也僅是康熙帝一位被禁足的貴人和兩位答應。
毓媞在王府就長年受到排擠,被安排到延禧宮也不覺得委屈,隻是這宮裏的奴才比王府中的更勢力,初初住進來的那兩天還算好,可沒過多久宮婢、太監們的嘴臉就開始變得不同了,非但不服使喚,還三不五時的說些難聽言語於她,近些日子更連膳食都有一頓、沒一頓的送,那飯菜竟還不如奴才們吃的。
且說臘八之後毓媞便覺身子不爽,請了幾次太醫,雖吃著藥,可怎麽都不見病退,反是每況愈下。這幾日下雪更是寒涼,對養病越發不利,偏這宮裏別說妃嬪規製的銀骨炭,就是黑炭也見不著一爐。
這日,毓媞裹著鴨絨被,斜靠在木炕上小憩,聽到窗外有奴才的私語聲,因想起這個月內務府還未將份例送來,又覺得身上的病似乎更重了,才喚道:“碧桃,再去一趟太醫院隨便找位太醫來請脈,看看我這病怎麽還不見好,然後去內務府問一下,不論什麽炭先領些迴來……”
“我說小主啊,你怎麽這般不懂事兒,也不看看宮裏各處都忙成什麽樣了。”碧桃從屋外進來,也不見禮便冷言道:“今日已是臘月廿八,明兒就立春,是要祭祀句芒神的,後兒又是除夕,這日子都連到一起了,內務府和太醫院正是忙得一團亂,誰有這空閑理會咱們延禧宮啊。外麵的爐上煎著前兩日張太醫開的方子,小主先吃著,就是要再請太醫,怎麽也得過了年初三,等皇後娘娘忙過了年節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