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閉上陽多少春,一生遂向空房宿
第一章
新帝溶登基過後,改元延和。因著溶年幼,所以太皇太後上官氏垂簾聽政。指引著這個緣故,上官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倒是比之先前強了數倍。而原先遭逢貶斥的蘇氏,薛氏家族亦是稍稍在朝中迴複了些許勢力。
延和二年初秋,宋代溪病故,溶隻是授意追諡為正一品:“穆懿公”。太皇太後且又代溶下了旨意,讓宋代溪兩子宋希官同宋希舟皆迴鄉丁憂三年。二人隻得領命。
等到茯若見到溶的時候,卻是他下了旨意的第二日,他帶著皇後來壽安宮向茯若請安之時,茯若為這家中接連遭事,自然心中鬱鬱,隻是靜坐在鳳座上,冷冷瞧著二人向自己跪拜行禮。
溶跪在下首,隻是溫和道:“兒臣給母後請安,母後萬福金安。”
茯若置身九蓮鳳尾寶座之上,俯視著溶冷聲道:“難為皇帝還有這份心,還記得哀家。隻是眼下哀家的娘家出了事,便是皇帝再如何請安,哀家的心裏也還是難以心安啊。”
溶隻是默默了片刻,隨即才低聲道:“若是母後說的乃是兩位大人丁憂的事,這倒是叫兒臣難做了。那原是皇祖母的意思。皇祖母說我朝曆代以仁孝治天下。這個“孝”字乃是最最重要的。”
茯若聞了,隻是撥弄了手裏的白玉如意,沉聲道:“難為皇帝還知道仁孝之禮,隻是如今皇帝的眼中隻有太皇太後,可是全然不記得哀家這位皇太後了。莫非皇帝所盡的孝道單單是對著長樂宮麽?”
皇後聞了,隻是惶然欲泣,低聲道:“母後娘娘冤枉皇上了,皇上一向事母至孝,若是母後娘娘這般,便真真是折煞臣妾與皇上了。”
茯若睥睨著皇後驚恐的麵容,不屑笑道:“皇後的眼中當真有哀家這個老婆子麽?怎的前些時候,皇後打理六宮事務的時候,怎的事事都不與哀家置喙一聲,便是因著先帝駕崩後,六局二十四司中的宮女多有放出宮迴鄉的,其中還有好幾位身居要職的女官,怎的皇後在著人填補這些空位的時候,怎的都不來壽安宮與哀家商議。”
皇後隻是低下頭,淡淡道:“臣妾原是想著母後昔年操勞六宮事務數十年之久,如今好不容易得享安樂。臣妾不便為這些個微末小事來打攪了母後的清淨。”
茯若聞了,隻垂眸撫摸著手上的白玉如意,緩緩道:“難為皇後一片孝心,隻念及著哀家數十年的辛勞,卻不顧及太皇太後她老人家每日忙於朝政的辛苦,哀家聽聞,皇後事無大小都要譴人去長樂宮討個示下。”
皇後聞了,心頭一跳,隻是慌得說不出言語來,溶倒是出聲幫著分辨道:“還望母後息怒,這原是太皇太後的意思,隻說是皇後還年輕,且兒臣後宮的嬪妃也少,六宮事務繁多,隻恐皇後料理得不周全出了什麽差錯。隻讓後宮的人看笑話,所以才吩咐皇後事事向長樂宮稟告,如此一來,皇後她辦事也不容易出了差錯。”
皇後也隨著謙卑附和道:“便是如同皇上說的那樣,還望母後勿要多心。臣妾斷斷沒有不敬母後的意思。”
茯若見著皇後與溶說的懇切,隻是從容笑道:“既是如此,你們且跪安吧。”
二人起身過後,正要往外走,茯若卻是道了一句:“皇帝如今的後宮裏的人到底也都太少了左不過也就皇後與昭儀兩個人,也該挑個時候選些新人入宮了。若是皇帝能夠早些時候有了子嗣,哀家與太皇太後便能真正心安了。”
二人隻是諾了後,便躬身退去。隨機安尚儀隻是出來給茯若捶腿,道:“太後娘娘往日裏甚少訓誡皇上皇後二人,今天卻是為何?”
茯若將手裏的白玉如意擱置在一旁,隻是徐徐道:“哀家說這些哪裏是訓誡他們二人,不過是借著他們的耳朵說給長樂宮那位聽罷了。那上官氏到底也太欺人太甚了。因著先帝的意思,她有了垂簾聽政的權力,將朝政都拿在手裏不說,如今連六宮事務也要事事置喙。若是前此以往,這六宮裏頭,誰還記得哀家這個皇太後啊。到底是先帝對哀家寡情,所以才叫哀家被上官氏篡在手裏。且眼下叔父也歿了,二位兄長也被太皇太後貶迴了家中。哀家想要出頭,如今卻是越發難了。”
安尚儀寬和道:“所幸太後娘娘膝下還有英順王,到底也還算有個指望。且到底如今娘娘已成了這宮裏獨一無二的皇太後。這宮裏頭除了太皇太後,便娘娘您為尊了。”
茯若隻是手勢一滯,緩緩搖頭:“若在這六宮裏頭沒有權勢,便是地位再是尊貴又能如何。哀家在後宮裏頭煎熬多年才熬到了如今的太後之位,斷斷不可在此時安然處之。且如今哀家的娘家遭逢打壓,哀家怕是要勞些心力了。仁惠太後和哀家在後宮裏謀劃了數十年才使得宋氏有今日的地位,決計不可在此時被太皇太後所打壓。”
安尚儀隻是擔心道:“但眼下太皇太後把持朝政,且朝中的官員多是上官氏家族的親信。且皇上事事都聽命與太皇太後。這倒是難辦了。”
茯若的眉頭漸漸緊鎖,隻是淡淡道:“是啊,這倒實在是麻煩,哀家隻盼著再過個幾年,皇帝早些親征就好了,亦或是,再過個幾年,人總不能長命百歲吧。且她如今也有五十三歲了,又照著她這般勞心勞力的,前朝後宮的事情她都要抓在手裏,若是有個萬一。”茯若隻是冷笑一聲,往後沒有再說下去。
自詢過世後,仁貴太妃閔氏隻安心在頤寧宮撫養和賢帝姬。來壽安宮的次數倒是少了許多,反倒是宜貴太妃與敏太妃倒是來得多些。時常來陪著茯若喝茶說話的。
今日卻是宜貴太妃單獨來了,隻陪著茯若說了好一陣的話。茯若也不禁喟歎道:“哀家如今也快是四十的人了,想著當年初次入宮的時候,不過才是十五歲的年紀,隻和如今的皇後的昭儀差不多,當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宜貴太妃淡淡笑道:“這也是皇太後的福氣。若是換做旁人,興許還熬不過這些年呢。”
茯若聞了,隻是揚一揚手裏的淺杏色絹子,淺笑道:“眼下宮裏頭的舊人也不多了,除了哀家和你,再者便是敏太妃同麗太妃了,仁貴太妃到底比咱們晚了十餘年進宮。卻不似得你我二人,硬生生的在後宮裏頭熬過了二十五年。”
宜貴太妃道:“眼下臣妾的惠順帝姬也有了子息,前些時候,她還帶著她的女兒入宮來給臣妾請安了。如何想著臣妾這一生倒也還算是有福的。一來在後宮心安,二來到底也坐到了貴太妃的位分。也不算的吃虧了。”
茯若隻是笑著道:“且說當年薛氏被廢,先帝為著冊立新後的事煩惱不已。若非是仁惠太後堅持,隻怕如今入主壽安宮,是宜貴太妃也未可知啊。”
宜貴太妃聞了,隻是盈盈笑了起來,道:“皇太後又來打趣臣妾了,若真是如此,臣妾素來愚笨又不甚得皇上寵愛,那張氏能容得下臣妾?”
茯若聞了,也是不住笑了起來。隻是道:“如今宜貴太妃的嘴越發刁滑了,哀家瞧著你昔年入宮的時候倒也還是笨口拙舌的,怎的如今越發能說了。”
宜貴太妃聞了,會心一笑,隻是不經意道了一句:“臣妾聽聞,前些時候皇上曾向太皇太後提議追諡他的生母張氏為皇太後,已盡孝道。隻是被太皇太後訓斥了。說是皇上的母親隻有皇太後一人,便是皇太後要給母親盡孝,隻叫皇上多來壽安宮便是了。”
茯若與安尚儀相視一笑,茯若隻是低聲道:“皇帝乃是張氏親生的,他要給他的生母添些身後的哀榮也是人之常情。”
宜貴太妃道:“話雖如此,但若真是遂了皇上的心願隻怕是皇太後的宮中也難做了。若是那張氏追諡成了皇太後,那麽自然而然,往後便要將張氏的牌位供於太廟之中,若是史官工筆,自是要為追尊張氏為皇後。如此一來,豈不是便宜了張氏。”
茯若聞了,隻是“咯”地冷笑一聲:“張氏與哀家爭鬥數十年,無非便是為了皇後的名位,隻是眼下雖說她的兒子成了皇帝,但隻怪她行事太過於陰狠,傷及了自身,在後宮安度晚年的福分她是沒了。至於是否追諡她為皇太後,哀家何必在意這些事。憑她如何,來日史書之上,先帝生前親自冊封的皇後隻有三人,而薛氏被廢,懿仁皇後早逝,有福氣做了皇太後隻有哀家一人。”
因著茯若的四十歲生辰將近,且茯若又是皇太後之尊,溶自是吩咐皇後好生操辦。務必要盡了孝道。便是長樂宮那邊兒,太皇太後也時常派人華穗帶著小宮女來送禮。
待得寶帶將禮物一一手下過後,茯若隻留華穗喝口茶再走,華穗溫言婉拒了,隻是笑著道:“若是皇太後得了空,還望去長樂宮陪太皇太後說說話吧,太皇太後在裏頭念叨了好幾迴了。”
茯若隻是笑道:“好,哀家知道了。不日便去長樂宮給太皇太後請安。”
”
第一章
新帝溶登基過後,改元延和。因著溶年幼,所以太皇太後上官氏垂簾聽政。指引著這個緣故,上官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倒是比之先前強了數倍。而原先遭逢貶斥的蘇氏,薛氏家族亦是稍稍在朝中迴複了些許勢力。
延和二年初秋,宋代溪病故,溶隻是授意追諡為正一品:“穆懿公”。太皇太後且又代溶下了旨意,讓宋代溪兩子宋希官同宋希舟皆迴鄉丁憂三年。二人隻得領命。
等到茯若見到溶的時候,卻是他下了旨意的第二日,他帶著皇後來壽安宮向茯若請安之時,茯若為這家中接連遭事,自然心中鬱鬱,隻是靜坐在鳳座上,冷冷瞧著二人向自己跪拜行禮。
溶跪在下首,隻是溫和道:“兒臣給母後請安,母後萬福金安。”
茯若置身九蓮鳳尾寶座之上,俯視著溶冷聲道:“難為皇帝還有這份心,還記得哀家。隻是眼下哀家的娘家出了事,便是皇帝再如何請安,哀家的心裏也還是難以心安啊。”
溶隻是默默了片刻,隨即才低聲道:“若是母後說的乃是兩位大人丁憂的事,這倒是叫兒臣難做了。那原是皇祖母的意思。皇祖母說我朝曆代以仁孝治天下。這個“孝”字乃是最最重要的。”
茯若聞了,隻是撥弄了手裏的白玉如意,沉聲道:“難為皇帝還知道仁孝之禮,隻是如今皇帝的眼中隻有太皇太後,可是全然不記得哀家這位皇太後了。莫非皇帝所盡的孝道單單是對著長樂宮麽?”
皇後聞了,隻是惶然欲泣,低聲道:“母後娘娘冤枉皇上了,皇上一向事母至孝,若是母後娘娘這般,便真真是折煞臣妾與皇上了。”
茯若睥睨著皇後驚恐的麵容,不屑笑道:“皇後的眼中當真有哀家這個老婆子麽?怎的前些時候,皇後打理六宮事務的時候,怎的事事都不與哀家置喙一聲,便是因著先帝駕崩後,六局二十四司中的宮女多有放出宮迴鄉的,其中還有好幾位身居要職的女官,怎的皇後在著人填補這些空位的時候,怎的都不來壽安宮與哀家商議。”
皇後隻是低下頭,淡淡道:“臣妾原是想著母後昔年操勞六宮事務數十年之久,如今好不容易得享安樂。臣妾不便為這些個微末小事來打攪了母後的清淨。”
茯若聞了,隻垂眸撫摸著手上的白玉如意,緩緩道:“難為皇後一片孝心,隻念及著哀家數十年的辛勞,卻不顧及太皇太後她老人家每日忙於朝政的辛苦,哀家聽聞,皇後事無大小都要譴人去長樂宮討個示下。”
皇後聞了,心頭一跳,隻是慌得說不出言語來,溶倒是出聲幫著分辨道:“還望母後息怒,這原是太皇太後的意思,隻說是皇後還年輕,且兒臣後宮的嬪妃也少,六宮事務繁多,隻恐皇後料理得不周全出了什麽差錯。隻讓後宮的人看笑話,所以才吩咐皇後事事向長樂宮稟告,如此一來,皇後她辦事也不容易出了差錯。”
皇後也隨著謙卑附和道:“便是如同皇上說的那樣,還望母後勿要多心。臣妾斷斷沒有不敬母後的意思。”
茯若見著皇後與溶說的懇切,隻是從容笑道:“既是如此,你們且跪安吧。”
二人起身過後,正要往外走,茯若卻是道了一句:“皇帝如今的後宮裏的人到底也都太少了左不過也就皇後與昭儀兩個人,也該挑個時候選些新人入宮了。若是皇帝能夠早些時候有了子嗣,哀家與太皇太後便能真正心安了。”
二人隻是諾了後,便躬身退去。隨機安尚儀隻是出來給茯若捶腿,道:“太後娘娘往日裏甚少訓誡皇上皇後二人,今天卻是為何?”
茯若將手裏的白玉如意擱置在一旁,隻是徐徐道:“哀家說這些哪裏是訓誡他們二人,不過是借著他們的耳朵說給長樂宮那位聽罷了。那上官氏到底也太欺人太甚了。因著先帝的意思,她有了垂簾聽政的權力,將朝政都拿在手裏不說,如今連六宮事務也要事事置喙。若是前此以往,這六宮裏頭,誰還記得哀家這個皇太後啊。到底是先帝對哀家寡情,所以才叫哀家被上官氏篡在手裏。且眼下叔父也歿了,二位兄長也被太皇太後貶迴了家中。哀家想要出頭,如今卻是越發難了。”
安尚儀寬和道:“所幸太後娘娘膝下還有英順王,到底也還算有個指望。且到底如今娘娘已成了這宮裏獨一無二的皇太後。這宮裏頭除了太皇太後,便娘娘您為尊了。”
茯若隻是手勢一滯,緩緩搖頭:“若在這六宮裏頭沒有權勢,便是地位再是尊貴又能如何。哀家在後宮裏頭煎熬多年才熬到了如今的太後之位,斷斷不可在此時安然處之。且如今哀家的娘家遭逢打壓,哀家怕是要勞些心力了。仁惠太後和哀家在後宮裏謀劃了數十年才使得宋氏有今日的地位,決計不可在此時被太皇太後所打壓。”
安尚儀隻是擔心道:“但眼下太皇太後把持朝政,且朝中的官員多是上官氏家族的親信。且皇上事事都聽命與太皇太後。這倒是難辦了。”
茯若的眉頭漸漸緊鎖,隻是淡淡道:“是啊,這倒實在是麻煩,哀家隻盼著再過個幾年,皇帝早些親征就好了,亦或是,再過個幾年,人總不能長命百歲吧。且她如今也有五十三歲了,又照著她這般勞心勞力的,前朝後宮的事情她都要抓在手裏,若是有個萬一。”茯若隻是冷笑一聲,往後沒有再說下去。
自詢過世後,仁貴太妃閔氏隻安心在頤寧宮撫養和賢帝姬。來壽安宮的次數倒是少了許多,反倒是宜貴太妃與敏太妃倒是來得多些。時常來陪著茯若喝茶說話的。
今日卻是宜貴太妃單獨來了,隻陪著茯若說了好一陣的話。茯若也不禁喟歎道:“哀家如今也快是四十的人了,想著當年初次入宮的時候,不過才是十五歲的年紀,隻和如今的皇後的昭儀差不多,當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宜貴太妃淡淡笑道:“這也是皇太後的福氣。若是換做旁人,興許還熬不過這些年呢。”
茯若聞了,隻是揚一揚手裏的淺杏色絹子,淺笑道:“眼下宮裏頭的舊人也不多了,除了哀家和你,再者便是敏太妃同麗太妃了,仁貴太妃到底比咱們晚了十餘年進宮。卻不似得你我二人,硬生生的在後宮裏頭熬過了二十五年。”
宜貴太妃道:“眼下臣妾的惠順帝姬也有了子息,前些時候,她還帶著她的女兒入宮來給臣妾請安了。如何想著臣妾這一生倒也還算是有福的。一來在後宮心安,二來到底也坐到了貴太妃的位分。也不算的吃虧了。”
茯若隻是笑著道:“且說當年薛氏被廢,先帝為著冊立新後的事煩惱不已。若非是仁惠太後堅持,隻怕如今入主壽安宮,是宜貴太妃也未可知啊。”
宜貴太妃聞了,隻是盈盈笑了起來,道:“皇太後又來打趣臣妾了,若真是如此,臣妾素來愚笨又不甚得皇上寵愛,那張氏能容得下臣妾?”
茯若聞了,也是不住笑了起來。隻是道:“如今宜貴太妃的嘴越發刁滑了,哀家瞧著你昔年入宮的時候倒也還是笨口拙舌的,怎的如今越發能說了。”
宜貴太妃聞了,會心一笑,隻是不經意道了一句:“臣妾聽聞,前些時候皇上曾向太皇太後提議追諡他的生母張氏為皇太後,已盡孝道。隻是被太皇太後訓斥了。說是皇上的母親隻有皇太後一人,便是皇太後要給母親盡孝,隻叫皇上多來壽安宮便是了。”
茯若與安尚儀相視一笑,茯若隻是低聲道:“皇帝乃是張氏親生的,他要給他的生母添些身後的哀榮也是人之常情。”
宜貴太妃道:“話雖如此,但若真是遂了皇上的心願隻怕是皇太後的宮中也難做了。若是那張氏追諡成了皇太後,那麽自然而然,往後便要將張氏的牌位供於太廟之中,若是史官工筆,自是要為追尊張氏為皇後。如此一來,豈不是便宜了張氏。”
茯若聞了,隻是“咯”地冷笑一聲:“張氏與哀家爭鬥數十年,無非便是為了皇後的名位,隻是眼下雖說她的兒子成了皇帝,但隻怪她行事太過於陰狠,傷及了自身,在後宮安度晚年的福分她是沒了。至於是否追諡她為皇太後,哀家何必在意這些事。憑她如何,來日史書之上,先帝生前親自冊封的皇後隻有三人,而薛氏被廢,懿仁皇後早逝,有福氣做了皇太後隻有哀家一人。”
因著茯若的四十歲生辰將近,且茯若又是皇太後之尊,溶自是吩咐皇後好生操辦。務必要盡了孝道。便是長樂宮那邊兒,太皇太後也時常派人華穗帶著小宮女來送禮。
待得寶帶將禮物一一手下過後,茯若隻留華穗喝口茶再走,華穗溫言婉拒了,隻是笑著道:“若是皇太後得了空,還望去長樂宮陪太皇太後說說話吧,太皇太後在裏頭念叨了好幾迴了。”
茯若隻是笑道:“好,哀家知道了。不日便去長樂宮給太皇太後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