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的番外
夜色沉緩,乾元宮空曠的內殿,我隻身立在殿中,瞧著殿外深沉月色,加之飲了些許酒,心裏總覺悶悶的,隻欲昏昏睡去。
高柱從殿外進來,隻是緩步走到我身旁,低語道:“皇上,前幾日仁惠太後的侄女宋昭容已經進宮了,且內務府把昭容娘娘的綠頭牌也已經做好了,皇上今個可要請她過來?”
我似乎有了幾分醉意,隻含笑道:“不必了,才順著昭惠太後的意思冊立了新皇後,且今日又是十四了,朕還是去鳳儀宮為好。”
高柱隻是下去做事了。經他這般一提,我才想起,宋昭容入宮已經數日了。而小宛過身,也有將近四個月了。雖說立了蘩懿為皇後,但也無非是為了順承昭惠太後之意罷了。且也是為著前朝政局穩定,也不得不如此。
蘩懿的父親乃是正一品的禦史中丞薛光義,又是先帝極為倚重的重臣,而她的母親上官氏算是昭惠太後的長姐。這樣的家世,委實擔得皇後這個位子。
出了乾元宮,在殿外行了數步,隻見涼風習習,我到底打消了主意,隻是吩咐高柱:“罷了罷了,朕今日且獨自就寢便是,改日再去瞧皇後。”
我瞧著殿外月色澄明,不禁喟歎:“今晚的月色倒是極好的。”
高柱隻在一旁陪笑道:“皇上說的極是,想必也月中的,因此月色自然是好的。再過幾日,也便是十五了。”
我聞言隻是驀然了片刻,二十乃是小宛的生辰,而正是十五這日,朕迎娶了她過門。轉眼間也快有五年了。腦海中隻是不自覺想起蘇軾的詞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小宛到底是我的結發之妻。
我隻還記得我們剛成親的時候,那時候小宛比我小一歲,也不過才十六。她的性子倒是極好。我與她隻時常在一起說笑,而便是我納了月華為妾,她亦未曾過多的抱怨,我隻看重她心好,隻是一時間也不太過於冷落了她,且當時身邊人隻她和月華二人。且平時小宛喜愛對弈,我隻常常午後閑來無事與她下一個把時辰的棋。月華隻在旁伺候著,偶爾我僥幸得勝了,月華倒是隻在一旁笑道:“我瞧著小姐的棋藝倒是退步了許多。”
小宛轉過頭道:“想必以往在家裏頭,和你們下棋,怕是顧及著身份,隻是讓著我罷了。如今和侯爺下棋,怕是真真遇到高人了。自然便敗了。”
我緩緩道:“我是你的夫君,敗給了又能如何。咱們夫妻本是一體,又何必分這些個對錯。”
小宛哂笑道:“到底侯爺說話也不顧及些,月華還在一邊呢。這下越發叫我臉紅了。”
月華隻假意賠笑:“小姐這話,越發是叫月華難做了,小姐本就是正妻。奴婢隻是個侍妾。難不成還會為了這些事吃醋捏酸不成。”
小宛又笑道:“看你緊張的,我不過是已玩笑話罷了。”
三人又都笑了起來。
隨後,皇叔無子,隻收我做了嗣子。我成了諸君。而小宛與月華亦是隨我一同入宮,小宛自然便是太子妃。而月華亦成了淑媛。我登基過後,昭惠太後上官氏想著扶植自家的勢力,隻是硬生生讓蘩懿入了宮。隻在她入宮前夜。照例我宿在了小宛哪裏。
小宛笑著道:“明日,奉了太後旨意的薛氏就要入宮了,皇上可要如何安置她。”
我隻是淡淡道:“我亦不知,隻照例給她昭容的位分便是。”
小宛靜靜道:“這萬萬不可啊,還望皇上到底瞧在昭惠太後的麵子上,隻好歹許她一個貴嬪的位分吧。”
我聞言大驚,道:“貴嬪的位分可是僅次於正二品了。薛氏初次入宮,便許了如此高位到底不妥。”
小宛沉靜笑道:“妥帖與否,到底隻讓皇太後安心便好了。且薛氏的父親亦是先帝倚重的老臣。如此也算是使前朝安心了。”
我漠然道:“隻怕是月華要寒心了,她眼下不過是從四品昭媛的位分,但薛氏初次入宮的位分便高過了她去。”
小宛靜靜道:“如此也是無法,若是往後月華也有了身孕,皇上也隻許她高位便好。且她眼下到底也還年輕。”
蘩懿入宮後,先做了賢貴嬪,而後因為小宛的身孕,我又晉了她為正一品的賢貴妃且攝六宮事。小宛過身後,憑著家世,又有昭惠太後的扶持,她自然是無可爭議的皇後人選。
但繼後蘩懿在我的心中的位置卻是真真及不上小宛。而後,蘩懿也有身孕,我心裏自然雖說也是極為開心的,但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安,若是蘩懿誕下一個皇子,那麽潤兒嫡皇子的地位便勢必會被受到衝擊。到底蘩懿生下了皇子淙。但許是因為那孩子胎裏不足,不到幾個月便夭亡了,而讓更為痛心的是,曾有太醫私下來乾元宮稟告,隻說是蘩懿因著生產時傷了身子,往後再也不能懷孕了。
蘩懿占了皇後的位子過後,母後亦是效仿昭惠太後昔年的手段,隻是讓茯若入宮,而我卻是不欲再讓嬪妃一入宮便坐上高位,隻給了她從三品的位分。為此母後倒有了些許的不滿。
過了數月,我開始漸漸注意到了奉了母後旨意入宮的宋昭容,到底是個極為清麗的女子,平日裏見著她,隻是在闔宮宴飲亦或是在蘩懿的鳳儀宮裏。而那時我心裏亦是暗暗記下了她。
因著母後隻是聖母皇太後,聲望名位都不及上官氏那位母後皇太後,因此,宋昭容在初次入宮的時候並不十分好過,亦是被冷落了日子。而在那時,在我的目光停駐在她的身上的時候,我才發覺,自己心裏許對她是愛慕的。
所以,我一開始是極為寵愛她,先是許她正二品惠貴嬪的位分,而後不久,因著她的身孕,又晉了從一品昭儀。這樣的殊榮,不單單是身為皇後的蘩懿覺得詫異,便是月華這位貴妃並著洪氏,蘇氏其餘的嬪妃也隱隱生羨。
其實我的心裏是極為希望茯若她給朕生下一個皇子的。因為我膝下的皇子原本便不算多,隻有小宛和月華膝下有皇子。
後宮嬪妃亦是不算甚多,亦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而當時在我心中,唯有茯若是不一樣,到底因為她的清冷高華,亦或是她的鮮妍姿色外讓我覺得與蘩懿,月華,蘊然等人的綺麗不一般,不會讓我生出一種疏離之感。便是這樣的念想,讓我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女子。
偶爾與她對弈,她的棋藝甚好,十迴有九迴都是勝過了我。且她性子冰冷,偶爾我隻故作不滿,道:“茯若到底太過於要強了,好歹也讓朕勝一迴。”
茯若清冷笑道:“若是臣妾假意相讓,怕是皇上便是勝了也覺得無趣,臣妾還不如用盡全力。到底也能夠讓皇上的棋藝越發精益。臣妾這倒是極好的。”
言畢,二人隻相顧一笑。再不多言。
最好的時光都是在永和宮內。
而後的種種,我心裏漸漸起了變化,先是因著一係列的鬥爭,我才慘然驚覺,原來那高華的女子亦不過是後宮諸多宮妃的其中一個,饒是她再如何清冷出塵,但漸漸我亦從她的身上,瞧見了尋常女子的醋意與算計。亦或是覺得厭煩了,這樣的念頭,隻是對她的愛意緩緩冷去,隻如同逐漸香爐燃了許久的灰,失了熱度,隻漸漸冷卻。
不單單是她,許是後宮其他許多人,亦都是如此。月華含恨而終,我默默了良久,我當年亦是極為寵愛她的,隻在她死前,我才發覺,原來朕心裏並未真心喜歡過她。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注意到了玉璃,而她出冷宮過後的幾次臨幸,幾次款款相談,竟讓我漸漸把對茯若的心思都悉數轉移到了玉璃的身上。
隨後,蘩懿因罪被廢,而已成了貴妃的茯若,便如同昔年的蘩懿那般。自然是不可爭辯的繼後人選,而昭惠太後中意的卻是同為貴妃的蘊然。而我心裏卻希望後位是玉璃的。
但我到底是拗不過母後的,自從茯若進宮後,母後便想著茯若能夠有一天入主鳳儀宮,榮登皇後的尊位。畢竟,若是母後的娘家出了一位皇後,那家世自會大大的不一樣。後位,自然我便給了我曾經深深愛慕的女子。待她穿著皇後禮服立在我麵前時,不知為何,我的心裏竟然生出了些許的怨意。許是我心裏隻覺得這後位原不應是她的。
對著玉璃的愧怍,但是漸漸多了起來,在立茯若為後不久,我便許了她皇貴妃的位分。我亦是到底低估了她們入宮多年的姐妹情誼,原來怨懟的並不止我一人,但是玉璃,亦是深恨的。而我當時竟是絲毫未注意到的。
隨後的許多許多事,我隻覺得都太過於不堪了,在母後薨逝後,玉璃下手謀害了潤兒,將罪過推到了茯若的身上,我亦不願相信她的辯駁,隻是隨口下旨將她打發到了西京行宮。且便是立後的鳳印,連同昔年冊封貴嬪,貴妃的冊文亦是一概收迴,隻叫她徒留皇後之命,形同被廢。這一切的種種,與其說是玉璃的謀害,都不如說是我對她的冷遇罷了。興許在皇位這數十年間,我的心思亦是變得涼薄了許多。
過了幾年,我才漸漸發覺,原來竟是自己錯怪了茯若,玉璃雖好,但我偶爾還是會在乾元宮幽幽出神,想著昔年哪位清秀絕俗的女子。偶爾迴神,才想起,原來她被驅逐至西京行宮已有三年了。
因著昭惠太後的一再說情,且說我亦不願往後在史書工筆上成為一位寵妾滅妻的昏君,到底還是勉強將茯若接了迴來,在西京行宮看見她的那一刻,我瞧著她神色清冷,但眉宇倒是多了幾分悵然之色。心下微微不忍。許是她心裏恨毒了我,自我接她迴宮過後,我再也未曾見她對我笑過,不論是提拔她的親族亦或是與她商議政事。她都再未對我似從前在永和宮那般。
偶爾,聽聞玉璃提起茯若昔年被歐陽泰求親之事,我心裏隻有一絲絲的輕微的不悅,玉璃似乎察出了異樣,緩緩笑道:“皇上心裏頭不悅,但臣妾以為這都是不過是陳年舊事了。”
我淡淡道:“都在渾說了,當時皇後還尚未入宮,且又是到了適婚的年紀,且宋氏也算的是世家大族,有人提親又有何奇怪。”
但我心裏到底還是添了一根刺。難道我的心裏還是愛慕這個女子。對了,她本是我的妻子,我原是應該愛她的,隻是入宮後的許多許多,我和她都冷淡了許多。而這樣的相互冷遇,二人再度見麵,早已沒了昔年對弈時相顧一笑的深切情意。
後來,我得知茯若竟有心讓她膝下唯一的女兒下嫁歐陽家,我心裏原本的不安越發多了。隻是生怕茯若對歐陽泰還有情。
便是這樣的猜疑,我到底還是下旨除了歐陽泰。
隻是從我親筆寫下旨意那刻開始,我才驚覺,我是愛茯若的,我亦是愛玉璃的,但對於玉璃是那種閑適夫妻生活的向往罷了,我隻覺得和玉璃在一起很是自在。而茯若,我對她的愛卻是複雜了許多。她入宮亦是身不由己,我立她為後亦是身不由己。
許多的無奈與猜忌,我與茯若到底成了一對怨偶。
因著巫蠱之事,我無奈賜死了玉璃。而自玉璃死後,我隻覺得仿佛弄丟了一件自己甚為珍視的東西,而還在的,卻也是麵目全非了。
便是這樣的鬱鬱心境,我亦是病倒了。
太醫數月的診治,我的身體並未康複,而茯若來探視的時候,她臉上的神情有著一種隱隱的喜悅之感,雖說她極力掩飾,每每來都隻是詢問我的病況,以及隨口說說後宮嬪妃的事情,但我能感覺到她心裏的巨大喜悅。
我隻覺得心裏空落落的,茯若她,果真是怨毒了我的。而我,到底負她太多了。
昭惠太後前來乾元宮探視我的時候,我隻是淡淡無力道:“母後,如今朕的身子要不行了,太子溶才十三歲,朝政之事,還望母後多多費心才是。”
她聞言,隻是沉靜道:“依著皇帝的意思,竟是有讓哀家垂簾聽政的心思?哀家這老婆子倒是不怕費心,隻怕鳳儀宮那位,她到底是皇後,待得溶兒登基,她便是獨一無二的皇太後,若是由哀家這個太皇太後來打理朝政,隻怕宋氏一族的不服。若是在朝中生了爭端那便不好了。”
我歎氣道:“朕是知道這些的,朕就是擔憂宋氏不安分所以才勞煩母後,兒子隻是擔憂溶兒的皇位不穩,若是讓宋氏打理前朝事務,到底她和玉璃宿怨太深,且溶兒又是玉璃的親生兒子。”
昭惠太後道:“哀家知道這些,但還望皇帝留下一道旨意,若是將來哀家降不住宋氏了,哀家到底還能保全自身,且如今哀家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
我顫巍巍道:“母後要朕寫下何種旨意,朕隻寫便是了。”
昭惠太後一字一頓道:“如宋氏於後宮前朝生事,可憑此諭旨廢黜之。”
我隻大驚,道:“母後,宋氏她到底是朕的皇後?且若是朕賓天過後,她便是皇太後了,這般的諭旨恐有不妥。”
昭惠太後冷冷道:“這諭旨原不是為了哀家,而是為了溶兒的皇位永無後患。”
我隻是默默了片刻,到底還是寫了這道諭旨,隨後隻是道了句:“還望母後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拿出這道諭旨,她到底是朕的皇後。”
昭惠太後接過那道諭旨,瞧了片刻,隻是滿意笑道:“哀家自然知道分寸,若是宋氏還像從前那般在哀家麵前恪守孝道,那她自然可在後宮頤養天年。”
我無力道:“朕隻想著與小宛合葬即可,且將玉璃也一並葬在哪裏。”
昭惠太後淒然一笑,緩緩道:“皇帝倒是效仿起先帝來了,先帝昔年便是這般將自己與貞熹皇後並著純獻皇貴妃安葬在一處,沒曾想如今皇帝也是這般。哀家瞧著你與懿仁皇後並著禧皇貴妃張氏到底是情深。”
我淡淡道:“蘩懿和月華葬在一處。她二人都是以貴妃的禮儀安葬。如此也好。”
昭惠太後覺得乏了,且茯若又到了,她隻讓茯若來侍疾,隻先行迴長樂宮去了。我心裏隻料到了茯若的來意,必是來打探由誰人來打理朝政的。
二人寒暄幾句,我漫不經意道出了由昭惠太後垂簾聽政的意思,隻說讓茯若在後宮主事。許在後宮多年煎熬,她的心早已死了,唯一可以讓她早已枯萎的心力再度春潮泛濫般飽滿的隻有權力了。
許她早已籌劃了許久,隻盼著我過身後,她在簾後聽政。滿朝文武,並著整個天下,都在她的掌控之下。而她期盼了許久的心思,竟被我生生掐斷。她到底是有恨的。
亦或許是這樣的不甘,在我過身後的許多年,成了皇太後的她,隻和成了太皇太後上官氏鬥爭了許多年。連著她們身後的宋氏與上官氏。已成了朝中水火不容的政敵。
茯若的一生到底是被我負了,她原本的安穩人生,到底是被我一手毀去了。
那夜,我隻與她爭吵了起來,她似乎是氣極了,隻說了許多叫我驚異的話語,我早已羸弱的身體,自然是經受這些的。胸中似有一股散不開的氣流湧動,隻漸漸的,吞噬了我微弱的生息。
其實,我心裏到底還是愛茯若的。便是在我臥病的時候,我才得知我心裏的念頭。隻是我一直都沒有發覺。臨死的時候,一生的種種,隻如電光石火便在腦海湧現。我才漸漸明晰了自己心裏最真的心思。
隻是我與她,到底是錯過了。
夜色沉緩,乾元宮空曠的內殿,我隻身立在殿中,瞧著殿外深沉月色,加之飲了些許酒,心裏總覺悶悶的,隻欲昏昏睡去。
高柱從殿外進來,隻是緩步走到我身旁,低語道:“皇上,前幾日仁惠太後的侄女宋昭容已經進宮了,且內務府把昭容娘娘的綠頭牌也已經做好了,皇上今個可要請她過來?”
我似乎有了幾分醉意,隻含笑道:“不必了,才順著昭惠太後的意思冊立了新皇後,且今日又是十四了,朕還是去鳳儀宮為好。”
高柱隻是下去做事了。經他這般一提,我才想起,宋昭容入宮已經數日了。而小宛過身,也有將近四個月了。雖說立了蘩懿為皇後,但也無非是為了順承昭惠太後之意罷了。且也是為著前朝政局穩定,也不得不如此。
蘩懿的父親乃是正一品的禦史中丞薛光義,又是先帝極為倚重的重臣,而她的母親上官氏算是昭惠太後的長姐。這樣的家世,委實擔得皇後這個位子。
出了乾元宮,在殿外行了數步,隻見涼風習習,我到底打消了主意,隻是吩咐高柱:“罷了罷了,朕今日且獨自就寢便是,改日再去瞧皇後。”
我瞧著殿外月色澄明,不禁喟歎:“今晚的月色倒是極好的。”
高柱隻在一旁陪笑道:“皇上說的極是,想必也月中的,因此月色自然是好的。再過幾日,也便是十五了。”
我聞言隻是驀然了片刻,二十乃是小宛的生辰,而正是十五這日,朕迎娶了她過門。轉眼間也快有五年了。腦海中隻是不自覺想起蘇軾的詞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小宛到底是我的結發之妻。
我隻還記得我們剛成親的時候,那時候小宛比我小一歲,也不過才十六。她的性子倒是極好。我與她隻時常在一起說笑,而便是我納了月華為妾,她亦未曾過多的抱怨,我隻看重她心好,隻是一時間也不太過於冷落了她,且當時身邊人隻她和月華二人。且平時小宛喜愛對弈,我隻常常午後閑來無事與她下一個把時辰的棋。月華隻在旁伺候著,偶爾我僥幸得勝了,月華倒是隻在一旁笑道:“我瞧著小姐的棋藝倒是退步了許多。”
小宛轉過頭道:“想必以往在家裏頭,和你們下棋,怕是顧及著身份,隻是讓著我罷了。如今和侯爺下棋,怕是真真遇到高人了。自然便敗了。”
我緩緩道:“我是你的夫君,敗給了又能如何。咱們夫妻本是一體,又何必分這些個對錯。”
小宛哂笑道:“到底侯爺說話也不顧及些,月華還在一邊呢。這下越發叫我臉紅了。”
月華隻假意賠笑:“小姐這話,越發是叫月華難做了,小姐本就是正妻。奴婢隻是個侍妾。難不成還會為了這些事吃醋捏酸不成。”
小宛又笑道:“看你緊張的,我不過是已玩笑話罷了。”
三人又都笑了起來。
隨後,皇叔無子,隻收我做了嗣子。我成了諸君。而小宛與月華亦是隨我一同入宮,小宛自然便是太子妃。而月華亦成了淑媛。我登基過後,昭惠太後上官氏想著扶植自家的勢力,隻是硬生生讓蘩懿入了宮。隻在她入宮前夜。照例我宿在了小宛哪裏。
小宛笑著道:“明日,奉了太後旨意的薛氏就要入宮了,皇上可要如何安置她。”
我隻是淡淡道:“我亦不知,隻照例給她昭容的位分便是。”
小宛靜靜道:“這萬萬不可啊,還望皇上到底瞧在昭惠太後的麵子上,隻好歹許她一個貴嬪的位分吧。”
我聞言大驚,道:“貴嬪的位分可是僅次於正二品了。薛氏初次入宮,便許了如此高位到底不妥。”
小宛沉靜笑道:“妥帖與否,到底隻讓皇太後安心便好了。且薛氏的父親亦是先帝倚重的老臣。如此也算是使前朝安心了。”
我漠然道:“隻怕是月華要寒心了,她眼下不過是從四品昭媛的位分,但薛氏初次入宮的位分便高過了她去。”
小宛靜靜道:“如此也是無法,若是往後月華也有了身孕,皇上也隻許她高位便好。且她眼下到底也還年輕。”
蘩懿入宮後,先做了賢貴嬪,而後因為小宛的身孕,我又晉了她為正一品的賢貴妃且攝六宮事。小宛過身後,憑著家世,又有昭惠太後的扶持,她自然是無可爭議的皇後人選。
但繼後蘩懿在我的心中的位置卻是真真及不上小宛。而後,蘩懿也有身孕,我心裏自然雖說也是極為開心的,但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安,若是蘩懿誕下一個皇子,那麽潤兒嫡皇子的地位便勢必會被受到衝擊。到底蘩懿生下了皇子淙。但許是因為那孩子胎裏不足,不到幾個月便夭亡了,而讓更為痛心的是,曾有太醫私下來乾元宮稟告,隻說是蘩懿因著生產時傷了身子,往後再也不能懷孕了。
蘩懿占了皇後的位子過後,母後亦是效仿昭惠太後昔年的手段,隻是讓茯若入宮,而我卻是不欲再讓嬪妃一入宮便坐上高位,隻給了她從三品的位分。為此母後倒有了些許的不滿。
過了數月,我開始漸漸注意到了奉了母後旨意入宮的宋昭容,到底是個極為清麗的女子,平日裏見著她,隻是在闔宮宴飲亦或是在蘩懿的鳳儀宮裏。而那時我心裏亦是暗暗記下了她。
因著母後隻是聖母皇太後,聲望名位都不及上官氏那位母後皇太後,因此,宋昭容在初次入宮的時候並不十分好過,亦是被冷落了日子。而在那時,在我的目光停駐在她的身上的時候,我才發覺,自己心裏許對她是愛慕的。
所以,我一開始是極為寵愛她,先是許她正二品惠貴嬪的位分,而後不久,因著她的身孕,又晉了從一品昭儀。這樣的殊榮,不單單是身為皇後的蘩懿覺得詫異,便是月華這位貴妃並著洪氏,蘇氏其餘的嬪妃也隱隱生羨。
其實我的心裏是極為希望茯若她給朕生下一個皇子的。因為我膝下的皇子原本便不算多,隻有小宛和月華膝下有皇子。
後宮嬪妃亦是不算甚多,亦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而當時在我心中,唯有茯若是不一樣,到底因為她的清冷高華,亦或是她的鮮妍姿色外讓我覺得與蘩懿,月華,蘊然等人的綺麗不一般,不會讓我生出一種疏離之感。便是這樣的念想,讓我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女子。
偶爾與她對弈,她的棋藝甚好,十迴有九迴都是勝過了我。且她性子冰冷,偶爾我隻故作不滿,道:“茯若到底太過於要強了,好歹也讓朕勝一迴。”
茯若清冷笑道:“若是臣妾假意相讓,怕是皇上便是勝了也覺得無趣,臣妾還不如用盡全力。到底也能夠讓皇上的棋藝越發精益。臣妾這倒是極好的。”
言畢,二人隻相顧一笑。再不多言。
最好的時光都是在永和宮內。
而後的種種,我心裏漸漸起了變化,先是因著一係列的鬥爭,我才慘然驚覺,原來那高華的女子亦不過是後宮諸多宮妃的其中一個,饒是她再如何清冷出塵,但漸漸我亦從她的身上,瞧見了尋常女子的醋意與算計。亦或是覺得厭煩了,這樣的念頭,隻是對她的愛意緩緩冷去,隻如同逐漸香爐燃了許久的灰,失了熱度,隻漸漸冷卻。
不單單是她,許是後宮其他許多人,亦都是如此。月華含恨而終,我默默了良久,我當年亦是極為寵愛她的,隻在她死前,我才發覺,原來朕心裏並未真心喜歡過她。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注意到了玉璃,而她出冷宮過後的幾次臨幸,幾次款款相談,竟讓我漸漸把對茯若的心思都悉數轉移到了玉璃的身上。
隨後,蘩懿因罪被廢,而已成了貴妃的茯若,便如同昔年的蘩懿那般。自然是不可爭辯的繼後人選,而昭惠太後中意的卻是同為貴妃的蘊然。而我心裏卻希望後位是玉璃的。
但我到底是拗不過母後的,自從茯若進宮後,母後便想著茯若能夠有一天入主鳳儀宮,榮登皇後的尊位。畢竟,若是母後的娘家出了一位皇後,那家世自會大大的不一樣。後位,自然我便給了我曾經深深愛慕的女子。待她穿著皇後禮服立在我麵前時,不知為何,我的心裏竟然生出了些許的怨意。許是我心裏隻覺得這後位原不應是她的。
對著玉璃的愧怍,但是漸漸多了起來,在立茯若為後不久,我便許了她皇貴妃的位分。我亦是到底低估了她們入宮多年的姐妹情誼,原來怨懟的並不止我一人,但是玉璃,亦是深恨的。而我當時竟是絲毫未注意到的。
隨後的許多許多事,我隻覺得都太過於不堪了,在母後薨逝後,玉璃下手謀害了潤兒,將罪過推到了茯若的身上,我亦不願相信她的辯駁,隻是隨口下旨將她打發到了西京行宮。且便是立後的鳳印,連同昔年冊封貴嬪,貴妃的冊文亦是一概收迴,隻叫她徒留皇後之命,形同被廢。這一切的種種,與其說是玉璃的謀害,都不如說是我對她的冷遇罷了。興許在皇位這數十年間,我的心思亦是變得涼薄了許多。
過了幾年,我才漸漸發覺,原來竟是自己錯怪了茯若,玉璃雖好,但我偶爾還是會在乾元宮幽幽出神,想著昔年哪位清秀絕俗的女子。偶爾迴神,才想起,原來她被驅逐至西京行宮已有三年了。
因著昭惠太後的一再說情,且說我亦不願往後在史書工筆上成為一位寵妾滅妻的昏君,到底還是勉強將茯若接了迴來,在西京行宮看見她的那一刻,我瞧著她神色清冷,但眉宇倒是多了幾分悵然之色。心下微微不忍。許是她心裏恨毒了我,自我接她迴宮過後,我再也未曾見她對我笑過,不論是提拔她的親族亦或是與她商議政事。她都再未對我似從前在永和宮那般。
偶爾,聽聞玉璃提起茯若昔年被歐陽泰求親之事,我心裏隻有一絲絲的輕微的不悅,玉璃似乎察出了異樣,緩緩笑道:“皇上心裏頭不悅,但臣妾以為這都是不過是陳年舊事了。”
我淡淡道:“都在渾說了,當時皇後還尚未入宮,且又是到了適婚的年紀,且宋氏也算的是世家大族,有人提親又有何奇怪。”
但我心裏到底還是添了一根刺。難道我的心裏還是愛慕這個女子。對了,她本是我的妻子,我原是應該愛她的,隻是入宮後的許多許多,我和她都冷淡了許多。而這樣的相互冷遇,二人再度見麵,早已沒了昔年對弈時相顧一笑的深切情意。
後來,我得知茯若竟有心讓她膝下唯一的女兒下嫁歐陽家,我心裏原本的不安越發多了。隻是生怕茯若對歐陽泰還有情。
便是這樣的猜疑,我到底還是下旨除了歐陽泰。
隻是從我親筆寫下旨意那刻開始,我才驚覺,我是愛茯若的,我亦是愛玉璃的,但對於玉璃是那種閑適夫妻生活的向往罷了,我隻覺得和玉璃在一起很是自在。而茯若,我對她的愛卻是複雜了許多。她入宮亦是身不由己,我立她為後亦是身不由己。
許多的無奈與猜忌,我與茯若到底成了一對怨偶。
因著巫蠱之事,我無奈賜死了玉璃。而自玉璃死後,我隻覺得仿佛弄丟了一件自己甚為珍視的東西,而還在的,卻也是麵目全非了。
便是這樣的鬱鬱心境,我亦是病倒了。
太醫數月的診治,我的身體並未康複,而茯若來探視的時候,她臉上的神情有著一種隱隱的喜悅之感,雖說她極力掩飾,每每來都隻是詢問我的病況,以及隨口說說後宮嬪妃的事情,但我能感覺到她心裏的巨大喜悅。
我隻覺得心裏空落落的,茯若她,果真是怨毒了我的。而我,到底負她太多了。
昭惠太後前來乾元宮探視我的時候,我隻是淡淡無力道:“母後,如今朕的身子要不行了,太子溶才十三歲,朝政之事,還望母後多多費心才是。”
她聞言,隻是沉靜道:“依著皇帝的意思,竟是有讓哀家垂簾聽政的心思?哀家這老婆子倒是不怕費心,隻怕鳳儀宮那位,她到底是皇後,待得溶兒登基,她便是獨一無二的皇太後,若是由哀家這個太皇太後來打理朝政,隻怕宋氏一族的不服。若是在朝中生了爭端那便不好了。”
我歎氣道:“朕是知道這些的,朕就是擔憂宋氏不安分所以才勞煩母後,兒子隻是擔憂溶兒的皇位不穩,若是讓宋氏打理前朝事務,到底她和玉璃宿怨太深,且溶兒又是玉璃的親生兒子。”
昭惠太後道:“哀家知道這些,但還望皇帝留下一道旨意,若是將來哀家降不住宋氏了,哀家到底還能保全自身,且如今哀家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
我顫巍巍道:“母後要朕寫下何種旨意,朕隻寫便是了。”
昭惠太後一字一頓道:“如宋氏於後宮前朝生事,可憑此諭旨廢黜之。”
我隻大驚,道:“母後,宋氏她到底是朕的皇後?且若是朕賓天過後,她便是皇太後了,這般的諭旨恐有不妥。”
昭惠太後冷冷道:“這諭旨原不是為了哀家,而是為了溶兒的皇位永無後患。”
我隻是默默了片刻,到底還是寫了這道諭旨,隨後隻是道了句:“還望母後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拿出這道諭旨,她到底是朕的皇後。”
昭惠太後接過那道諭旨,瞧了片刻,隻是滿意笑道:“哀家自然知道分寸,若是宋氏還像從前那般在哀家麵前恪守孝道,那她自然可在後宮頤養天年。”
我無力道:“朕隻想著與小宛合葬即可,且將玉璃也一並葬在哪裏。”
昭惠太後淒然一笑,緩緩道:“皇帝倒是效仿起先帝來了,先帝昔年便是這般將自己與貞熹皇後並著純獻皇貴妃安葬在一處,沒曾想如今皇帝也是這般。哀家瞧著你與懿仁皇後並著禧皇貴妃張氏到底是情深。”
我淡淡道:“蘩懿和月華葬在一處。她二人都是以貴妃的禮儀安葬。如此也好。”
昭惠太後覺得乏了,且茯若又到了,她隻讓茯若來侍疾,隻先行迴長樂宮去了。我心裏隻料到了茯若的來意,必是來打探由誰人來打理朝政的。
二人寒暄幾句,我漫不經意道出了由昭惠太後垂簾聽政的意思,隻說讓茯若在後宮主事。許在後宮多年煎熬,她的心早已死了,唯一可以讓她早已枯萎的心力再度春潮泛濫般飽滿的隻有權力了。
許她早已籌劃了許久,隻盼著我過身後,她在簾後聽政。滿朝文武,並著整個天下,都在她的掌控之下。而她期盼了許久的心思,竟被我生生掐斷。她到底是有恨的。
亦或許是這樣的不甘,在我過身後的許多年,成了皇太後的她,隻和成了太皇太後上官氏鬥爭了許多年。連著她們身後的宋氏與上官氏。已成了朝中水火不容的政敵。
茯若的一生到底是被我負了,她原本的安穩人生,到底是被我一手毀去了。
那夜,我隻與她爭吵了起來,她似乎是氣極了,隻說了許多叫我驚異的話語,我早已羸弱的身體,自然是經受這些的。胸中似有一股散不開的氣流湧動,隻漸漸的,吞噬了我微弱的生息。
其實,我心裏到底還是愛茯若的。便是在我臥病的時候,我才得知我心裏的念頭。隻是我一直都沒有發覺。臨死的時候,一生的種種,隻如電光石火便在腦海湧現。我才漸漸明晰了自己心裏最真的心思。
隻是我與她,到底是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