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寂靜,寂靜,隻有上林苑花開聲與飛鳥聲,從遠遠近近傳過來。皓月如霜,落下慘淡白光。
茯若倚在窗邊,恍惚才想起,她初次入宮那晚,似乎也是這樣的朦朧月色。
長樂宮裏,昭惠太後的神色淡然,手裏拿著一串碧玉南珠,口中喃喃念叨。
詢立在下首,隻是緩緩說道:“皇後此冊立以來便不知謹慎行事,且事上禦下,兒子思之再三,決意廢後,昭惠太後乃是母後皇太後,還希望太後下旨,廢黜皇後宋氏。”
昭惠太後聞了,隻是凝神傷感道:“廢黜蘩懿的時候,哀家想著乃是蘩懿罪行深重,委實不能再敬承宗廟,所以哀家便由著你廢了她,如今的宋氏,可是已過身的仁惠太後的侄女,與皇帝也是姑表兄妹,雖說哀家心裏也不是十分中意這位皇後,但她到底是皇後,我朝開國百年來隻有高宗皇帝和你廢黜過皇後,但高宗皇帝的皇後趙氏企圖教唆外戚謀害,高宗不得已才廢黜了她,你先前已經廢黜了一位皇後了,怎的如今還想著再廢黜第二位?”
詢的聲音低低的,仿佛帶著霧水般的潮濕:“還望太後明鑒,兒子也是無法。宋氏為了替澄兒謀得太子之位,設計害死了潤兒。朕當初不願冊立宋氏為後便是擔憂兄弟鬩牆的事出現,如今卻成真了,朕怎能不痛心疾首。”
昭惠太後無奈的歎息帶了悠長的尾音,似有無限唏噓:“這些都不過是他人之言罷了,那柳氏雖說是皇後賜予太子為妾的,但那柳氏一口咬定乃是皇後教唆她謀害太子,恐怕是為了將所有罪責嫁禍到皇後頭上,而讓真正的黑手安然無恙。這便是其中的疑竇了。且審問柳氏,及拷問鳳儀宮的宮女,都是禧皇貴妃一人經手,那禧皇貴妃原是與皇後宋氏交好的,怎的這迴審問起來,卻是一點情麵都沒了。到底是在六宮,人心叵測,昔日唇齒相依的姐妹如今變得這般冷麵了?”
詢聞了,隻是閉目歎息,手中毫無意識地蜷縮著。他沉默良久才輕輕頷首。
昭惠太後更是久久鬱然道:“廢黜皇後於國祚乃是大大的不祥啊。且你原先已廢了一位皇後,哀家如今可是說什麽也不能再讓你廢黜第二位了。”
詢的語氣有些生硬,隻是道:“到底是兒子昔日草率了,聞了顧全仁惠太後的心願,便立宋氏為皇後,如今事情到了這般田地,當真是難做?”
昭惠太後歎氣道:“且皇後如今膝下還有仁元公主,若是貿然廢後,仁元又該如何?莫不成是要將她降為帝姬。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且若是廢了宋氏,仁元自此在後宮裏的身份,非嫡非庶,身份尷尬,她才隻有十一歲,若是這般。往後可如何指婚,旁人知曉了她乃是廢後之女,那戶人家還敢娶她?皇帝可以不喜歡皇後,但仁元到底是你的親骨肉啊。”
詢隻是定了定語氣,道:“權且將仁元交於仁貴妃,待得往後冊立了新後,隻將仁元算作新後的女兒便是,她仍舊是公主,她到底是朕的女兒,朕斷斷不會虧待了她。”
昭惠太後太後沉默片刻,靜靜道:“皇後乃是一國之母,哀家以為,若是廢後必要昭告天下臣民。無端廢黜國母,皇帝又該如何安撫天下臣民呢?”
詢的神色陰鬱難定,緩緩道:“皇後宋氏未能誕下皇子,是為無後,且設計謀害儲君,是為不仁,暗害禧皇貴妃,使其於懷胎期間誤用有害的香料,是為妒忌嬪妃。這些罪行還不夠她被廢黜麽?”
昭惠太後隻是深深吸了一口涼氣,隻是道:“暗害皇貴妃不是蘩懿所為麽?怎的如今又算到了宋氏的頭上。”
詢隻是無奈道:“那宋氏早便是知道蘩懿賜予她的沉水香與朕的龍涎香混合可使有孕的女子小產,但她見禧皇貴妃熏染卻一言不發,這莫不是妒忌麽?”
昭惠太後聞了此言,原本驀然的臉色倒是平和了許多,隻是靜靜道:“原是這樣?怪道禧皇貴妃未替皇後求情,原來她也恨毒了皇後。”
詢隻是冷冷道:“皇後無端端害死了她的孩子,她焉能不恨?”
昭惠太後默默了良久,手裏拿著那串南珠在手中輾轉輪迴,良久才淡淡道:“是啊,宮裏的孩子原本便活不長。哀家命薄,一生無兒無女。失卻子女的哀痛卻是無法感同身受了。但哀家昔日為皇後之時,亦是不得明宗皇帝所喜,而純獻皇貴妃卻是占據了他的全部心思,明宗皇帝數次都有廢黜了哀家的心思,多虧了當時的明聖太後攔著,哀家在皇後的位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熬到了太後的位子上,這日子才過的舒坦起來。這便是哀家不讚同皇帝廢黜宋氏的緣由,一個皇後得不到皇帝的心是這世上最委屈的事,明明是他名正言順的妻子,卻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和旁的嬪妃恩愛相好,還要因旁的嬪妃害的自己險些被廢,皇後的位子所說天下人瞧著是母儀天下,光芒萬丈,但隻有在這個位子上坐著才知道那滋味是如何的萬箭穿心。”
詢隻能靜靜地聽著,心思緩緩遊逸。思緒盤結無定。
昭惠太後隻是無奈道:“不論如何到底留著她的後位,皇帝能因為昔日顧全仁惠太後的麵子冊立宋氏為皇後,如今哀家也望著你能顧全哀家的麵子保留宋氏的皇後之位。雖說哀家不是你的生身母親,但哀家到底與皇帝是名義上的母子啊。”
詢隻是靜靜看了看昭惠太後,才緩緩喊了句:“太後。”不由得在心裏想起若不是眼前的這個女人,這皇位焉能傳給自己,而他二十歲登基之初,朝臣蠢蠢欲動,多虧了這個女人一手擺平了朝臣,讓自己坐穩了皇位。細細思索,對著昭惠太後的感念之恩不由得越發重了。
昭惠太後微微一笑,道:“且皇帝說了半天定是要廢黜皇後,倘若廢了皇後,這偌大的後宮誰又能繼位中宮呢?皇帝所想的到底草率了。”
詢隻是深思道:“禧皇貴妃兒女雙全,又深得兒子之心。可坐得皇後之位。”
昭惠太後隻微眯了雙眼,輕輕笑道:“皇帝莫不是忘了,禧皇貴妃原是宮女出身,她昔日不過是壽安宮伺候的宮女,且她的家眷都是被先帝流放的罪人,皇帝仁厚恕了他們的罪過已是寬仁無比,若是立了張氏為皇後,豈非讓天下人非議。”
詢隻是赫然冷笑道:“天人下非議又算得什麽?朕是天子,這天下都是朕的。朕要冊立什麽樣的女人為皇後都是朕的心思。與天下人有什麽相幹。”
昭惠太後斜倚著身子,沙啞道:“皇後乃是天下人之母,冊立皇後乃是天下大事怎的不與天下人相幹。且宋氏到底算是毓秀名門出身,而那張氏不過是個憑借色相魅惑皇帝的下作賤人,若是皇帝想著立她為後,還請皇帝先行賜死了哀家。以免哀家往後眼見鳳儀宮皇後的寶座被出身微賤的娼婦霸占。壞了我大夏朝百年來的國祚。”
詢的眼光有一瞬的迷離,隻是不解道:“緣何昭惠太後便是這般的嫌惡皇貴妃,昔日也是太後將她廢入冷宮,還是由母後恕她出來的。”
昭惠太後的目中微瀾,泛著淡淡溫情,緩緩道:“皇帝也萬萬不要忘了,張氏出的冷宮,一切事務都是由宋氏打理的,便是她迴了永安宮,無人伺候都是宋氏體恤她,將在身邊伺候的人撥了兩個過去。當時滿宮裏的人都瞧不上張氏的出身,唯有宋氏對她真心相待。宋氏又有何緣由要去害她的孩子,且宋氏當時已是貴妃了。又有協理六宮之權,無故謀害她與宋氏又有何好處。”
詢隻斷然決絕道:“人心隔肚皮,且她嫉妒生事,又是什麽做不出來的。”
昭惠太後隻是淡淡說道:“皇帝且先退下,但皇後之位可是萬萬不能廢黜的,其餘哀家也不願多說了。”
晴光落在他麵上,有照不亮的陰翳。詢給昭惠太後跪安後,才緩步離去。
洪尚儀眼見著詢走遠了,才走到昭惠太後跟前,隻是道:“太後娘娘素來和仁惠太後不睦,如今皇上要廢黜宋氏,太後可借此將宜貴妃扶上後位,太後為何要一力保住宋氏的皇後名位。”
昭惠太後冷冷笑道:“這便是你的見識了,怎的如此淺薄?雖說哀家不喜宋氏,但那宋氏的為人也不算的十分可憎?且皇帝一心要讓那張氏賤人為後,若是由那張氏做了皇後,哀家與那張氏積怨已深,且她的母家便是由哀家的父兄彈劾流放的,她又被哀家廢入冷宮多年,她心裏隻怕是恨毒了哀家,若是由她做了皇後,哀家往後的日子可是萬般難捱了。”
洪尚儀隻是無奈道:“但那張氏眼下已是皇貴妃了,皇帝又將鳳印交到了她的手上。如今皇後失勢,張氏便算的是後宮之主了。”
昭惠太後沉吟道:“這還不是最要緊的,如今太子身故,因著宋氏的失勢,皇帝也徹底疏遠了臨海王,看來這太子之位多半是要落在張氏誕下的三皇子身上了,若是將來三皇子登基,張氏便是皇太後,哀家這位太皇太後豈不是要仰她鼻息。”
洪尚儀點頭道:“所以太後要保全宋皇後,希望往後她們二人相互鉗製。太後便可明哲保身了。”
昭惠太後神色冷冷,隻是漠然道:“保全宋氏乃是其一,眼下宋氏張氏已是水火不容之勢了,若是由得日後宋氏做了母後皇太後,張氏做了聖母皇太後,她們兩宮相鬥,哀家與宋氏也好擺平了張氏,且如今最最要緊的,便是要幫扶宋氏東山再起,她的後位是哀家一力保全下來的,她往後自然知道分寸,且最最要緊的,哀家要指望借著宋氏的手除了張氏,隻要張氏不在人世了,便是她兒子做了皇帝,將來垂簾聽政的人都是哀家這個太皇太後。”
洪尚儀定定一笑,道:“太後深謀遠慮。”
茯若倚在窗邊,恍惚才想起,她初次入宮那晚,似乎也是這樣的朦朧月色。
長樂宮裏,昭惠太後的神色淡然,手裏拿著一串碧玉南珠,口中喃喃念叨。
詢立在下首,隻是緩緩說道:“皇後此冊立以來便不知謹慎行事,且事上禦下,兒子思之再三,決意廢後,昭惠太後乃是母後皇太後,還希望太後下旨,廢黜皇後宋氏。”
昭惠太後聞了,隻是凝神傷感道:“廢黜蘩懿的時候,哀家想著乃是蘩懿罪行深重,委實不能再敬承宗廟,所以哀家便由著你廢了她,如今的宋氏,可是已過身的仁惠太後的侄女,與皇帝也是姑表兄妹,雖說哀家心裏也不是十分中意這位皇後,但她到底是皇後,我朝開國百年來隻有高宗皇帝和你廢黜過皇後,但高宗皇帝的皇後趙氏企圖教唆外戚謀害,高宗不得已才廢黜了她,你先前已經廢黜了一位皇後了,怎的如今還想著再廢黜第二位?”
詢的聲音低低的,仿佛帶著霧水般的潮濕:“還望太後明鑒,兒子也是無法。宋氏為了替澄兒謀得太子之位,設計害死了潤兒。朕當初不願冊立宋氏為後便是擔憂兄弟鬩牆的事出現,如今卻成真了,朕怎能不痛心疾首。”
昭惠太後無奈的歎息帶了悠長的尾音,似有無限唏噓:“這些都不過是他人之言罷了,那柳氏雖說是皇後賜予太子為妾的,但那柳氏一口咬定乃是皇後教唆她謀害太子,恐怕是為了將所有罪責嫁禍到皇後頭上,而讓真正的黑手安然無恙。這便是其中的疑竇了。且審問柳氏,及拷問鳳儀宮的宮女,都是禧皇貴妃一人經手,那禧皇貴妃原是與皇後宋氏交好的,怎的這迴審問起來,卻是一點情麵都沒了。到底是在六宮,人心叵測,昔日唇齒相依的姐妹如今變得這般冷麵了?”
詢聞了,隻是閉目歎息,手中毫無意識地蜷縮著。他沉默良久才輕輕頷首。
昭惠太後更是久久鬱然道:“廢黜皇後於國祚乃是大大的不祥啊。且你原先已廢了一位皇後,哀家如今可是說什麽也不能再讓你廢黜第二位了。”
詢的語氣有些生硬,隻是道:“到底是兒子昔日草率了,聞了顧全仁惠太後的心願,便立宋氏為皇後,如今事情到了這般田地,當真是難做?”
昭惠太後歎氣道:“且皇後如今膝下還有仁元公主,若是貿然廢後,仁元又該如何?莫不成是要將她降為帝姬。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且若是廢了宋氏,仁元自此在後宮裏的身份,非嫡非庶,身份尷尬,她才隻有十一歲,若是這般。往後可如何指婚,旁人知曉了她乃是廢後之女,那戶人家還敢娶她?皇帝可以不喜歡皇後,但仁元到底是你的親骨肉啊。”
詢隻是定了定語氣,道:“權且將仁元交於仁貴妃,待得往後冊立了新後,隻將仁元算作新後的女兒便是,她仍舊是公主,她到底是朕的女兒,朕斷斷不會虧待了她。”
昭惠太後太後沉默片刻,靜靜道:“皇後乃是一國之母,哀家以為,若是廢後必要昭告天下臣民。無端廢黜國母,皇帝又該如何安撫天下臣民呢?”
詢的神色陰鬱難定,緩緩道:“皇後宋氏未能誕下皇子,是為無後,且設計謀害儲君,是為不仁,暗害禧皇貴妃,使其於懷胎期間誤用有害的香料,是為妒忌嬪妃。這些罪行還不夠她被廢黜麽?”
昭惠太後隻是深深吸了一口涼氣,隻是道:“暗害皇貴妃不是蘩懿所為麽?怎的如今又算到了宋氏的頭上。”
詢隻是無奈道:“那宋氏早便是知道蘩懿賜予她的沉水香與朕的龍涎香混合可使有孕的女子小產,但她見禧皇貴妃熏染卻一言不發,這莫不是妒忌麽?”
昭惠太後聞了此言,原本驀然的臉色倒是平和了許多,隻是靜靜道:“原是這樣?怪道禧皇貴妃未替皇後求情,原來她也恨毒了皇後。”
詢隻是冷冷道:“皇後無端端害死了她的孩子,她焉能不恨?”
昭惠太後默默了良久,手裏拿著那串南珠在手中輾轉輪迴,良久才淡淡道:“是啊,宮裏的孩子原本便活不長。哀家命薄,一生無兒無女。失卻子女的哀痛卻是無法感同身受了。但哀家昔日為皇後之時,亦是不得明宗皇帝所喜,而純獻皇貴妃卻是占據了他的全部心思,明宗皇帝數次都有廢黜了哀家的心思,多虧了當時的明聖太後攔著,哀家在皇後的位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熬到了太後的位子上,這日子才過的舒坦起來。這便是哀家不讚同皇帝廢黜宋氏的緣由,一個皇後得不到皇帝的心是這世上最委屈的事,明明是他名正言順的妻子,卻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和旁的嬪妃恩愛相好,還要因旁的嬪妃害的自己險些被廢,皇後的位子所說天下人瞧著是母儀天下,光芒萬丈,但隻有在這個位子上坐著才知道那滋味是如何的萬箭穿心。”
詢隻能靜靜地聽著,心思緩緩遊逸。思緒盤結無定。
昭惠太後隻是無奈道:“不論如何到底留著她的後位,皇帝能因為昔日顧全仁惠太後的麵子冊立宋氏為皇後,如今哀家也望著你能顧全哀家的麵子保留宋氏的皇後之位。雖說哀家不是你的生身母親,但哀家到底與皇帝是名義上的母子啊。”
詢隻是靜靜看了看昭惠太後,才緩緩喊了句:“太後。”不由得在心裏想起若不是眼前的這個女人,這皇位焉能傳給自己,而他二十歲登基之初,朝臣蠢蠢欲動,多虧了這個女人一手擺平了朝臣,讓自己坐穩了皇位。細細思索,對著昭惠太後的感念之恩不由得越發重了。
昭惠太後微微一笑,道:“且皇帝說了半天定是要廢黜皇後,倘若廢了皇後,這偌大的後宮誰又能繼位中宮呢?皇帝所想的到底草率了。”
詢隻是深思道:“禧皇貴妃兒女雙全,又深得兒子之心。可坐得皇後之位。”
昭惠太後隻微眯了雙眼,輕輕笑道:“皇帝莫不是忘了,禧皇貴妃原是宮女出身,她昔日不過是壽安宮伺候的宮女,且她的家眷都是被先帝流放的罪人,皇帝仁厚恕了他們的罪過已是寬仁無比,若是立了張氏為皇後,豈非讓天下人非議。”
詢隻是赫然冷笑道:“天人下非議又算得什麽?朕是天子,這天下都是朕的。朕要冊立什麽樣的女人為皇後都是朕的心思。與天下人有什麽相幹。”
昭惠太後斜倚著身子,沙啞道:“皇後乃是天下人之母,冊立皇後乃是天下大事怎的不與天下人相幹。且宋氏到底算是毓秀名門出身,而那張氏不過是個憑借色相魅惑皇帝的下作賤人,若是皇帝想著立她為後,還請皇帝先行賜死了哀家。以免哀家往後眼見鳳儀宮皇後的寶座被出身微賤的娼婦霸占。壞了我大夏朝百年來的國祚。”
詢的眼光有一瞬的迷離,隻是不解道:“緣何昭惠太後便是這般的嫌惡皇貴妃,昔日也是太後將她廢入冷宮,還是由母後恕她出來的。”
昭惠太後的目中微瀾,泛著淡淡溫情,緩緩道:“皇帝也萬萬不要忘了,張氏出的冷宮,一切事務都是由宋氏打理的,便是她迴了永安宮,無人伺候都是宋氏體恤她,將在身邊伺候的人撥了兩個過去。當時滿宮裏的人都瞧不上張氏的出身,唯有宋氏對她真心相待。宋氏又有何緣由要去害她的孩子,且宋氏當時已是貴妃了。又有協理六宮之權,無故謀害她與宋氏又有何好處。”
詢隻斷然決絕道:“人心隔肚皮,且她嫉妒生事,又是什麽做不出來的。”
昭惠太後隻是淡淡說道:“皇帝且先退下,但皇後之位可是萬萬不能廢黜的,其餘哀家也不願多說了。”
晴光落在他麵上,有照不亮的陰翳。詢給昭惠太後跪安後,才緩步離去。
洪尚儀眼見著詢走遠了,才走到昭惠太後跟前,隻是道:“太後娘娘素來和仁惠太後不睦,如今皇上要廢黜宋氏,太後可借此將宜貴妃扶上後位,太後為何要一力保住宋氏的皇後名位。”
昭惠太後冷冷笑道:“這便是你的見識了,怎的如此淺薄?雖說哀家不喜宋氏,但那宋氏的為人也不算的十分可憎?且皇帝一心要讓那張氏賤人為後,若是由那張氏做了皇後,哀家與那張氏積怨已深,且她的母家便是由哀家的父兄彈劾流放的,她又被哀家廢入冷宮多年,她心裏隻怕是恨毒了哀家,若是由她做了皇後,哀家往後的日子可是萬般難捱了。”
洪尚儀隻是無奈道:“但那張氏眼下已是皇貴妃了,皇帝又將鳳印交到了她的手上。如今皇後失勢,張氏便算的是後宮之主了。”
昭惠太後沉吟道:“這還不是最要緊的,如今太子身故,因著宋氏的失勢,皇帝也徹底疏遠了臨海王,看來這太子之位多半是要落在張氏誕下的三皇子身上了,若是將來三皇子登基,張氏便是皇太後,哀家這位太皇太後豈不是要仰她鼻息。”
洪尚儀點頭道:“所以太後要保全宋皇後,希望往後她們二人相互鉗製。太後便可明哲保身了。”
昭惠太後神色冷冷,隻是漠然道:“保全宋氏乃是其一,眼下宋氏張氏已是水火不容之勢了,若是由得日後宋氏做了母後皇太後,張氏做了聖母皇太後,她們兩宮相鬥,哀家與宋氏也好擺平了張氏,且如今最最要緊的,便是要幫扶宋氏東山再起,她的後位是哀家一力保全下來的,她往後自然知道分寸,且最最要緊的,哀家要指望借著宋氏的手除了張氏,隻要張氏不在人世了,便是她兒子做了皇帝,將來垂簾聽政的人都是哀家這個太皇太後。”
洪尚儀定定一笑,道:“太後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