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四月十五的時候,玉璃果真尋到了一位適齡女子,不消茯若吩咐,玉璃便將她帶到了鳳儀宮去,隻向茯若討個示下。
茯若正坐在鳳座上,神色冷淡,打量了那女子半日,隻見她生的眉目端正,肌膚勝雪,星眼如波,皓齒排玉,明豔非常,美秀異常。這才慢悠悠道:“皇貴妃選的人自然是好的,本宮也沒有旁的話了,模樣生的也好,卻不知叫什麽名字,多大歲數,家世如何。”
那女子隻是低低道:“迴稟皇後娘娘,奴婢姓柳,小字墨如,今年十五,父親乃是宣撫使司副使柳山。”
茯若隻對玉璃和顏笑道:“人生得好,名字倒也優雅。家世也還妥當。本宮想著太子定會喜歡她的。”
玉璃隻一笑置之,道:“若能如此,臣妾也能心安了,總算未能辜負皇後娘娘的囑托。”
茯若隻讓人將柳氏安置於鳳儀宮的一處別院裏,秀兒將她帶下去過後,茯若方才正色對玉璃道:“如今你晉封了皇貴妃,原本便是喜事。誰算是成全了你素日的心氣。”
玉璃淡淡道:“皇後娘娘誤會臣妾了,晉封一事乃是皇上所願,並非臣妾所求。原先臣妾也覺得此事十分不妥,奈何皇上執意如此。”
茯若笑色滿目,道:“本宮也未曾怪你,你又何必急著為自己辯白。且說你平日裏和本宮走得近些,你做了皇貴妃,也總比旁人要好些。”
玉璃隻是淡然道:“皇後娘娘能這般想便是極好了。”
二人隻說了幾句便散了,正巧第二日太子夫婦前來鳳儀宮向茯若問安,茯若隻讓人將柳氏帶出來,讓她同秀兒一起在旁侍奉。隻是笑著道:“潤兒如今也有十七了,母後如今入主中宮,也沒有旁的心思,隻願著能早些抱上皇孫。”
太子聞言,臉上微微有些愧怍,隻是道:“兒臣不孝,讓母後掛心了。”
太子妃在一旁看著茯若神色,心中不忿,隻是冷淡道:“皇後娘娘多慮了,如今兒媳和太子都正當盛年,子嗣往後也是會有的,何必皇後娘娘掛心。”
在一旁侍奉的秀蓮,神色淡漠道:“太子妃失禮了,皇後娘娘乃是太子殿下的母親,為何太子妃不隨著太子一般稱作母後,一口一個皇後娘娘,又是何意。”
太子妃見了秀蓮公然訓誡她,心下更是忿忿不平,隻是冷冷道:“孤是太子妃,若是孤有錯,皇後娘娘自會訓誡,豈容你這奴婢來多嘴舌。”
話音剛落,太子隻對太子妃示以不悅的表情,隻是冷冷道:“你怎敢在母後麵前放肆?還不快快向母後請罪。”
茯若見了,隻是和藹道:“太子妃言之有理,何必向本宮請罪,太子妃未稱本宮為母後,想必她心裏不願意承認本宮這位皇後,前些年她嫁入東宮的時候,本宮還隻是小小的惠貴妃,她是從正門抬進來的嫡妃,怎麽是咱們這些個繼室能與相比的。”
太子妃聞了,亦不覺得難堪,隻是順著茯若的話接下去,道:“皇後娘娘言重了,兒媳隻是私下以為娘娘雖為中宮,但終究隻是太子名義上的母親,母者,乃是生身養育之人也。太子乃是懿仁皇後所出,乃是薛氏所養。”
話還未曾說完,太子便怒道:“快些住口,你怎可說這些不敬的話語。難道你是要孤命人將你拖出去麽?”
太子的性子素來溫和謙恭之極,自太子妃入門以來,極少與太子妃爭辯,便是有時太子妃無理取鬧,太子也是一笑置之,不與她動氣,今番這般疾言厲色的訓斥,倒是唬住了太子妃。茯若見了,心下越發歡喜,隻是道:“太子妃所言無差,潤兒的確不是本宮生養的。但本宮既做了皇後,定會將太子視若己出。”
太子隻是向茯若請罪,道:“還望母後原諒。”
茯若示意讓柳氏走到她身邊,隻是道:“前幾日母後去宮外尋了一位適齡女子,年歲也不過才十五,她的家世倒也還好,本宮想著做主讓她給潤兒做侍妾,不知潤兒意下如何?”
太子聞了,隻是呆了半晌,太子妃在一旁,唯恐太子又動肝火,隻是不敢再發一言。過了半刻,太子才道:“既是母後所言,兒臣自當遵從。”
茯若淺淺一笑,道:“不知太子要給她什麽名分?”
太子抬眼看了看柳氏,也不假思索,便隨口道:“且先封為淑媛吧。”
柳氏隻向太子謝了恩,茯若複又開口道:“潤兒且將她帶迴東宮去,隻是有一條,好歹別給她委屈受,到底她是本宮選給你的,若是傳將開了,本宮這個皇後的麵子也不好看啊。”這話顯然是說給太子妃聽的。且說太子妃聞了此言,隻是不發一言。
太子夫婦二人給茯若跪安後,便帶著柳氏退下了。待得人走遠了,秀蓮才笑道:“娘娘這下子可算把那個太子妃徹底治住了,隻是奴婢擔憂,依著那太子妃善妒的性子,隻怕那柳氏便是入了東宮也不好受啊。”
茯若冷笑道:“再不好受也與本宮無關了,且本宮還盼著那太子妃生出些事來,到時候,本宮也好尋個由頭擺布了她。”
秀蓮還有不明,隻是神色疑惑,茯若瞧了,隻是笑道:“女子嫉妒乃是德行之大虧,若是坐實了這條,本宮乃是中宮皇後,貶黜一位失德的太子妃又有何難。且本宮如今與她結怨頗深,便是本宮如今做了皇後她也能這般對本宮不敬,若是太子登基,憑她做了皇後,本宮這位太後豈不是要事事受她的眼色看了。”
秀蓮隻是連連點頭,隻是道:“到底是皇後娘娘深謀遠慮。”
且說太子即納了柳氏為淑媛後,對著原先太子妃的恩寵但是淡了許多。茯若得知,隻在一旁暗暗歡喜。
宣和十六年的春夏之交,仁惠太後病重,遂至彌留。先到了壽康宮探望的,卻是昭惠太後,瞧著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仁惠太後,昭惠太後隻打發宮女太監都下去了,這才慢慢坐在仁惠太後旁邊,和顏悅色道:“自姐姐被封為聖母皇太後以來,與哀家爭鬥了十餘年,如今姐姐就要先行一步了,哀家特來相送。”
仁惠太後強支病體,隻是冷冷笑道:“妹妹也不必歡喜,如今妹妹也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左不過便是哀家先行一步罷了,哀家隻在黃泉路上碰到了明宗皇帝,哀家也好與他說說他冊立的皇後上官氏是如何的威勢赫赫。”
昭惠太後聞得明宗皇帝,神色登時不悅,隻是冷聲道:“姐姐便是碰上了明宗皇帝那又能如何,若他還在時,哀家還懼他三分,如今他早已薨逝多年,哀家乃是這天下獨一無二的母後昭惠皇太後,便是當今皇帝也要看哀家的臉色,姐姐拿明宗皇帝來嚇唬哀家,又有何用。”
仁惠太後見得此景,隻是笑道:“難為妹妹有這般的膽識,莫說是做太後,便是相仿則天女皇登基,又有何難?”
昭惠太後聞了,隻是冷聲道:“不消姐姐為哀家操心,待得哀家往後做了太皇太後,哀家自會垂簾聽政,且哀家定會誅你宋氏滿門。”
仁惠太後冷漠的看了昭惠太後一眼。隻是擺了擺手,道:“如今妹妹人也來了,威風也顯擺了。還有若無旁的事,還是先行離去。哀家不懼妹妹誅滅我宋氏,上官氏把持朝政多年,妹妹可曾知道登高必跌重的道理,隻怕未及妹妹動手,那上官氏早已被屠戮殆盡。”
昭惠太後聞了,隻是充耳不聞,隻是自行離去了,臨走前隻道了句:“便是真有那日,姐姐也是未能瞧見了。姐姐養虎為患。提拔了張氏,如今姐姐撒手一去,皇後原本便不受皇帝喜愛,如今怕是連立足之地都沒了。”
這一席話,更是說中了仁惠太後心事,她顯然是驚懼到了極處,隻是不住的咳嗽。
茯若正坐在鳳座上,神色冷淡,打量了那女子半日,隻見她生的眉目端正,肌膚勝雪,星眼如波,皓齒排玉,明豔非常,美秀異常。這才慢悠悠道:“皇貴妃選的人自然是好的,本宮也沒有旁的話了,模樣生的也好,卻不知叫什麽名字,多大歲數,家世如何。”
那女子隻是低低道:“迴稟皇後娘娘,奴婢姓柳,小字墨如,今年十五,父親乃是宣撫使司副使柳山。”
茯若隻對玉璃和顏笑道:“人生得好,名字倒也優雅。家世也還妥當。本宮想著太子定會喜歡她的。”
玉璃隻一笑置之,道:“若能如此,臣妾也能心安了,總算未能辜負皇後娘娘的囑托。”
茯若隻讓人將柳氏安置於鳳儀宮的一處別院裏,秀兒將她帶下去過後,茯若方才正色對玉璃道:“如今你晉封了皇貴妃,原本便是喜事。誰算是成全了你素日的心氣。”
玉璃淡淡道:“皇後娘娘誤會臣妾了,晉封一事乃是皇上所願,並非臣妾所求。原先臣妾也覺得此事十分不妥,奈何皇上執意如此。”
茯若笑色滿目,道:“本宮也未曾怪你,你又何必急著為自己辯白。且說你平日裏和本宮走得近些,你做了皇貴妃,也總比旁人要好些。”
玉璃隻是淡然道:“皇後娘娘能這般想便是極好了。”
二人隻說了幾句便散了,正巧第二日太子夫婦前來鳳儀宮向茯若問安,茯若隻讓人將柳氏帶出來,讓她同秀兒一起在旁侍奉。隻是笑著道:“潤兒如今也有十七了,母後如今入主中宮,也沒有旁的心思,隻願著能早些抱上皇孫。”
太子聞言,臉上微微有些愧怍,隻是道:“兒臣不孝,讓母後掛心了。”
太子妃在一旁看著茯若神色,心中不忿,隻是冷淡道:“皇後娘娘多慮了,如今兒媳和太子都正當盛年,子嗣往後也是會有的,何必皇後娘娘掛心。”
在一旁侍奉的秀蓮,神色淡漠道:“太子妃失禮了,皇後娘娘乃是太子殿下的母親,為何太子妃不隨著太子一般稱作母後,一口一個皇後娘娘,又是何意。”
太子妃見了秀蓮公然訓誡她,心下更是忿忿不平,隻是冷冷道:“孤是太子妃,若是孤有錯,皇後娘娘自會訓誡,豈容你這奴婢來多嘴舌。”
話音剛落,太子隻對太子妃示以不悅的表情,隻是冷冷道:“你怎敢在母後麵前放肆?還不快快向母後請罪。”
茯若見了,隻是和藹道:“太子妃言之有理,何必向本宮請罪,太子妃未稱本宮為母後,想必她心裏不願意承認本宮這位皇後,前些年她嫁入東宮的時候,本宮還隻是小小的惠貴妃,她是從正門抬進來的嫡妃,怎麽是咱們這些個繼室能與相比的。”
太子妃聞了,亦不覺得難堪,隻是順著茯若的話接下去,道:“皇後娘娘言重了,兒媳隻是私下以為娘娘雖為中宮,但終究隻是太子名義上的母親,母者,乃是生身養育之人也。太子乃是懿仁皇後所出,乃是薛氏所養。”
話還未曾說完,太子便怒道:“快些住口,你怎可說這些不敬的話語。難道你是要孤命人將你拖出去麽?”
太子的性子素來溫和謙恭之極,自太子妃入門以來,極少與太子妃爭辯,便是有時太子妃無理取鬧,太子也是一笑置之,不與她動氣,今番這般疾言厲色的訓斥,倒是唬住了太子妃。茯若見了,心下越發歡喜,隻是道:“太子妃所言無差,潤兒的確不是本宮生養的。但本宮既做了皇後,定會將太子視若己出。”
太子隻是向茯若請罪,道:“還望母後原諒。”
茯若示意讓柳氏走到她身邊,隻是道:“前幾日母後去宮外尋了一位適齡女子,年歲也不過才十五,她的家世倒也還好,本宮想著做主讓她給潤兒做侍妾,不知潤兒意下如何?”
太子聞了,隻是呆了半晌,太子妃在一旁,唯恐太子又動肝火,隻是不敢再發一言。過了半刻,太子才道:“既是母後所言,兒臣自當遵從。”
茯若淺淺一笑,道:“不知太子要給她什麽名分?”
太子抬眼看了看柳氏,也不假思索,便隨口道:“且先封為淑媛吧。”
柳氏隻向太子謝了恩,茯若複又開口道:“潤兒且將她帶迴東宮去,隻是有一條,好歹別給她委屈受,到底她是本宮選給你的,若是傳將開了,本宮這個皇後的麵子也不好看啊。”這話顯然是說給太子妃聽的。且說太子妃聞了此言,隻是不發一言。
太子夫婦二人給茯若跪安後,便帶著柳氏退下了。待得人走遠了,秀蓮才笑道:“娘娘這下子可算把那個太子妃徹底治住了,隻是奴婢擔憂,依著那太子妃善妒的性子,隻怕那柳氏便是入了東宮也不好受啊。”
茯若冷笑道:“再不好受也與本宮無關了,且本宮還盼著那太子妃生出些事來,到時候,本宮也好尋個由頭擺布了她。”
秀蓮還有不明,隻是神色疑惑,茯若瞧了,隻是笑道:“女子嫉妒乃是德行之大虧,若是坐實了這條,本宮乃是中宮皇後,貶黜一位失德的太子妃又有何難。且本宮如今與她結怨頗深,便是本宮如今做了皇後她也能這般對本宮不敬,若是太子登基,憑她做了皇後,本宮這位太後豈不是要事事受她的眼色看了。”
秀蓮隻是連連點頭,隻是道:“到底是皇後娘娘深謀遠慮。”
且說太子即納了柳氏為淑媛後,對著原先太子妃的恩寵但是淡了許多。茯若得知,隻在一旁暗暗歡喜。
宣和十六年的春夏之交,仁惠太後病重,遂至彌留。先到了壽康宮探望的,卻是昭惠太後,瞧著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仁惠太後,昭惠太後隻打發宮女太監都下去了,這才慢慢坐在仁惠太後旁邊,和顏悅色道:“自姐姐被封為聖母皇太後以來,與哀家爭鬥了十餘年,如今姐姐就要先行一步了,哀家特來相送。”
仁惠太後強支病體,隻是冷冷笑道:“妹妹也不必歡喜,如今妹妹也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左不過便是哀家先行一步罷了,哀家隻在黃泉路上碰到了明宗皇帝,哀家也好與他說說他冊立的皇後上官氏是如何的威勢赫赫。”
昭惠太後聞得明宗皇帝,神色登時不悅,隻是冷聲道:“姐姐便是碰上了明宗皇帝那又能如何,若他還在時,哀家還懼他三分,如今他早已薨逝多年,哀家乃是這天下獨一無二的母後昭惠皇太後,便是當今皇帝也要看哀家的臉色,姐姐拿明宗皇帝來嚇唬哀家,又有何用。”
仁惠太後見得此景,隻是笑道:“難為妹妹有這般的膽識,莫說是做太後,便是相仿則天女皇登基,又有何難?”
昭惠太後聞了,隻是冷聲道:“不消姐姐為哀家操心,待得哀家往後做了太皇太後,哀家自會垂簾聽政,且哀家定會誅你宋氏滿門。”
仁惠太後冷漠的看了昭惠太後一眼。隻是擺了擺手,道:“如今妹妹人也來了,威風也顯擺了。還有若無旁的事,還是先行離去。哀家不懼妹妹誅滅我宋氏,上官氏把持朝政多年,妹妹可曾知道登高必跌重的道理,隻怕未及妹妹動手,那上官氏早已被屠戮殆盡。”
昭惠太後聞了,隻是充耳不聞,隻是自行離去了,臨走前隻道了句:“便是真有那日,姐姐也是未能瞧見了。姐姐養虎為患。提拔了張氏,如今姐姐撒手一去,皇後原本便不受皇帝喜愛,如今怕是連立足之地都沒了。”
這一席話,更是說中了仁惠太後心事,她顯然是驚懼到了極處,隻是不住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