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下旨讓慎刑司嚴審皇後身邊的奴才,務必要她們吐露近年來宮中嬪妃多有小產之緣由,且茯若隻讓秀兒去給慎刑司的典獄官添了些銀子,隻讓他不惜一切手段,務必要從雲翳雲修等人口中套出些什麽了,一時間慎刑司內皆是鳳儀宮內宮女太監的哀嚎慘叫之聲。皇後被禁足不得出,也不許旁人探視,便是太子妃親臨探望,也被拒之門外,皇後心裏暗暗焦急,卻也無法,鳳儀宮內伺候的人悉數都被打發到慎刑司裏了,隻留了一兩個才進宮的小宮女在身邊伺候著。
因念著閔昭儀的身孕,詢倒是時常來坤華宮陪伴她,這日趕巧,茯若與敏貴嬪倒也在一旁伴著,詢看著閔昭儀的肚子一日大似一日,心中倒也歡喜,隻是笑道:“朕瞧著昭儀的肚子倒尖尖的,說不定這胎會給朕生個皇子。”
閔昭儀聞了,隻是淡淡一笑,有些靦腆道:“迴皇上,臣妾細細問過太醫,太醫說臣妾的胎相更似是一位帝姬。”
聞了這話,詢倒是有些默默了,倒是茯若先脆生生笑道:“皇子也好,帝姬也罷,不都一樣麽?依著臣妾看,若是宮裏頭的嬪妃都能像閔昭儀這般懷有身孕,皇上的子嗣自然便多了起來。也不必在乎是皇子還是帝姬了。”
詢眉間有陰沉之色,隻是沉吟道:“到底是皇後無德,婉順貴妃昔年的身孕,還有前些日子張昭儀的身孕。皇後所造的孽也當真不少了。”
惠貴妃默然片刻,歎道:“如今鳳儀宮內伺候的人都在慎刑司裏被審,臣妾也不知道她們會不會如實招供。”
詢隻是緩緩歎了一口氣,道:“若是她們不招供,便仔細用刑便是,定會有那麽幾個熬不住的。”
茯若打量詢一眼,平緩道:“眼下仁惠太後的身子也總不見好,臣妾倒是想著待得這事兒過去了,也該好生去壽康宮侍奉太後了,到底也算是盡了孝心。”
詢的麵容稍稍平和,隻道:“朕也有許久未去壽康宮給母後問安了,倒是今日惠貴妃提醒了朕。”
茯若神色複雜,隻是沉聲道:“宮中一直多事,也難怪仁惠太後的身子總不見好,若是待得宮裏頭平靜了下來,太後的身子也興許會好些的。”
詢緩一口氣,沉聲道:“待得收拾了翻雲覆雨的人,這宮裏頭也自會平靜的。”
詢的神色隻是犀利如鋒,正欲言語,卻聞得殿外一陣腳步聲,高柱隻急匆匆入了內殿,對著詢行了禮後,便道:“迴稟皇上,奴才問出來了。”
茯若唇角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隻是細細道:“那起子奴才可都招供了?”
高柱隻應聲道:“都招供了,雲翳雲修受盡了酷刑,念及著對皇後的忠心始終一言不發,而妙春受了幾次鞭刑便招了,嚴尚儀入了慎刑司便自己咬舌自盡了。旁的人也都多多少少招了。”
詢隻是冷冷問道:“她們可都招供了陷害婉順貴人與順安貴人的事。”
高柱道:“除了這兩件以外,還有些別的。”
詢聞言大怒,隻喝道:“還有別的,難道皇後作孽做的還不夠麽?”
高柱隻跪下了,緩緩道:“皇上,據奴才所知,昔年德穆貴嬪溺亡一事乃是齊貴人所為,而德穆貴嬪的貼身宮女卻是皇後下旨讓手下人除掉的。”
詢的臉色陰沉,隻道:“好端端的,皇後和一個宮女過不去做什麽?”
高柱複道:“皇後讓人暗害仁元帝姬並嫁禍給敬和皇貴妃的事被德穆貴嬪發覺了,皇後生怕她們將此事傳了出去,所以一不做二不休,隻讓人將她滅了口。”
詢聞得此言,全然麵無表情,隻是道:“皇後與敬和皇貴妃交惡多年,她陷害敬和皇貴妃倒也不足為奇,隻是讓朕沒料到她居然布下了這般多的算計。當真是好歹毒的心思。”
高柱又道:“這些倒還是都沒什麽,而有一件事,才是最為關切的。”
詢平靜道:“且說下去便是。”
高柱猶豫半刻,才顫聲道:“皇上,奴才審問妙春之時得知,懿仁皇後身故乃是皇後刻意而為之。”
詢得知,隻荷荷一笑,忽而驟然發作,大怒道:“放肆,這毒婦,當真是個毒婦。她到底要害了多少人才能甘心。”
高柱隻是繼續言語:“聽妙春所言,乃是皇後在懿仁皇後生產過後,隻讓禦膳房的人暗中在她的飲食中加了傷身的藥材,且藥裏緩慢,因此懿仁皇後生產過後,便身子一直虛弱,而最終薨逝的。”
詢此時已然漸漸複了平靜,隻是緩緩道:“罷了,你且先下去吧。朕過會兒親自去鳳儀宮問她。”
高柱便緩步退了下去,茯若隻是略有些驚異,隻是溫和道:“皇上要去鳳儀宮親自審問皇後麽?方才高公公不是都已悉數說了出去,皇上何必在煩勞一趟呢?”
詢緩緩舒了一口氣,隻沉痛道:“朕要去鳳儀宮,有些事朕想親口問她,朕冊立她為皇後已有十餘年了,如今到了這般田地,朕有些事若是不問個明白,隻怕往後也要懊悔。”
茯若還欲再言,詢隻是歎息道:“惠貴妃且先迴宮去吧,待得這件事了了,朕再去看你。”
隨後,詢又好生叮囑了閔昭儀幾句,便離開了。
時近黃昏,而詢到了鳳儀宮卻也是入夜,雖是夏日,但此刻鳳儀宮內卻不知為何多了幾分瑟瑟寒意。卻見皇後的發髻依舊是淩虛髻,她穿著牡丹薄水煙逶迤拖地長裙。髻上倒是她平日常用的赤金牡丹鈿子。
詢入了內殿,隻坐在上座,皇後跪在殿中,詢冷眼瞧她,隻是雙眸微闔,緩緩道:“想必皇後已然知道了朕的來意,皇後此刻便沒有什麽想說的?”
皇後隻沉聲道:“皇上既然都已知道了臣妾所犯之事,臣妾又何必再言呢。”
詢的無奈從唇角漫出一絲半縷:“若不是慎刑司裏頭的嚴加拷問,朕也不會清楚原來朕冊立的皇後竟是這般險惡心腸。”
皇後隻是緩緩一笑,歎氣道:“臣妾是皇後,皇上坐擁六宮粉黛,佳麗三千,皇上何曾知道彈壓嬪妃,平衡後宮的事是多麽難做。且不說先有敬和皇貴妃跋扈,再有惠貴妃奪寵,張昭儀專寵,臣妾所為都是為了保全自身。為了保全家門榮耀。臣妾又有何罪。”
詢的眉頭曲折成川,卻見他怒道:“且不說你殘害嬪妃,便是你謀害懿仁皇後之事,又要怎講?”
皇後隻冷冷道:“懿仁皇後家世平庸,臣妾如何能讓一個寒門出身的女子一世淩駕於臣妾之上。臣妾不甘心。”
詢隻迫視著皇後,道:“你有何不甘心的,你一入宮便是正二品的賢貴嬪的位分,且便是小宛為皇後,你也是攝六宮事的賢貴妃。到底是你貪戀名位。”
皇後兩眼明亮之極,隱隱有傲然不群之氣,道:“若是臣妾不下手,憑著懿仁皇後那樣的性子她能夠守得住她的後位麽?她能夠讓潤兒順利當上太子麽?後宮裏的嬪妃有一個是好相與的,若不是臣妾多年來殫精竭慮,潤兒能有如今的太子之位麽?”
詢怒且哀道:“便是為了潤兒的太子之位,你便在後宮興風作浪,處處打壓有孕的嬪妃,便是為了家門榮耀,你便在後宮害了那麽多人。”
卻見皇後沉聲道:“臣妾自己的孩子沒了,潤兒便是臣妾唯一的依靠了,臣妾還記得淙兒歿了的時候,臣妾身邊便隻有潤兒了,臣妾隻知道與他在宮裏相依為命,臣妾隻有他一個兒子,而他也隻有臣妾一個母後。臣妾如何能讓那些嬪妃所生的庶子與潤兒爭奪太子之位呢?”
詢隻是哀痛道:“你瘋了?便是朕再是如何寵愛那些個嬪妃,朕又是何時說要立她們的兒子做太子。你疑神疑鬼,未盡皇後寬仁之實,隻為一己私心,朕真是後悔,當初便不該聽從昭惠太後之意,冊立你為皇後。”
皇後輕輕嗤笑,道:“皇上昔年讓臣妾入宮也是順從昭惠太後之意,臣妾隻敢問皇上,皇上何曾有真心喜歡過臣妾。”
詢隻是靜靜的看著她,神色彷徨且不發一言。皇後複又淒笑道:“臣妾進宮以來,要求不過是皇上真心相待,而皇上又何時真心對待過臣妾。便是冊立臣妾為後也不過是應允昭惠太後之意,讓臣妾撫養潤兒,也不過是顧全禮法。皇上可曾知道臣妾是你的妻子。”
詢隻是無神道:“你不是朕的妻子,你也不是朕心愛之人,你隻是朕的皇後罷了。朕可以有很多位皇後,但妻子隻有一個,朕可以寵愛很多位嬪妃,但心愛的嬪妃隻有一位。”
皇後此刻的神色卻是無盡的空洞,仿佛她早已恣睢萬分的身心,她隻靜靜跪在那裏,一言未發。似乎連身上的最後一絲力氣也被抽走了。
詢緩步向外走去,隻下了一道口諭:“皇後失禮,天命不佑,不可敬承宗廟,著廢為庶人。安置於雲林宮。非死不得出。往後的俸祿供應視貴妃禮。”
隨後,詢又下旨取走了皇後當年冊貴嬪,貴妃的寶印,寶冊,以及冊立皇後的聖旨。收迴了鳳印。
宮中紛紛議論,中宮後位空閑,人心浮動。
而失卻了後位的薛氏卻似的被人漸漸淡忘了,因為後宮的多數人都揣測著詢何時會冊立一位新皇後。
因念著閔昭儀的身孕,詢倒是時常來坤華宮陪伴她,這日趕巧,茯若與敏貴嬪倒也在一旁伴著,詢看著閔昭儀的肚子一日大似一日,心中倒也歡喜,隻是笑道:“朕瞧著昭儀的肚子倒尖尖的,說不定這胎會給朕生個皇子。”
閔昭儀聞了,隻是淡淡一笑,有些靦腆道:“迴皇上,臣妾細細問過太醫,太醫說臣妾的胎相更似是一位帝姬。”
聞了這話,詢倒是有些默默了,倒是茯若先脆生生笑道:“皇子也好,帝姬也罷,不都一樣麽?依著臣妾看,若是宮裏頭的嬪妃都能像閔昭儀這般懷有身孕,皇上的子嗣自然便多了起來。也不必在乎是皇子還是帝姬了。”
詢眉間有陰沉之色,隻是沉吟道:“到底是皇後無德,婉順貴妃昔年的身孕,還有前些日子張昭儀的身孕。皇後所造的孽也當真不少了。”
惠貴妃默然片刻,歎道:“如今鳳儀宮內伺候的人都在慎刑司裏被審,臣妾也不知道她們會不會如實招供。”
詢隻是緩緩歎了一口氣,道:“若是她們不招供,便仔細用刑便是,定會有那麽幾個熬不住的。”
茯若打量詢一眼,平緩道:“眼下仁惠太後的身子也總不見好,臣妾倒是想著待得這事兒過去了,也該好生去壽康宮侍奉太後了,到底也算是盡了孝心。”
詢的麵容稍稍平和,隻道:“朕也有許久未去壽康宮給母後問安了,倒是今日惠貴妃提醒了朕。”
茯若神色複雜,隻是沉聲道:“宮中一直多事,也難怪仁惠太後的身子總不見好,若是待得宮裏頭平靜了下來,太後的身子也興許會好些的。”
詢緩一口氣,沉聲道:“待得收拾了翻雲覆雨的人,這宮裏頭也自會平靜的。”
詢的神色隻是犀利如鋒,正欲言語,卻聞得殿外一陣腳步聲,高柱隻急匆匆入了內殿,對著詢行了禮後,便道:“迴稟皇上,奴才問出來了。”
茯若唇角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隻是細細道:“那起子奴才可都招供了?”
高柱隻應聲道:“都招供了,雲翳雲修受盡了酷刑,念及著對皇後的忠心始終一言不發,而妙春受了幾次鞭刑便招了,嚴尚儀入了慎刑司便自己咬舌自盡了。旁的人也都多多少少招了。”
詢隻是冷冷問道:“她們可都招供了陷害婉順貴人與順安貴人的事。”
高柱道:“除了這兩件以外,還有些別的。”
詢聞言大怒,隻喝道:“還有別的,難道皇後作孽做的還不夠麽?”
高柱隻跪下了,緩緩道:“皇上,據奴才所知,昔年德穆貴嬪溺亡一事乃是齊貴人所為,而德穆貴嬪的貼身宮女卻是皇後下旨讓手下人除掉的。”
詢的臉色陰沉,隻道:“好端端的,皇後和一個宮女過不去做什麽?”
高柱複道:“皇後讓人暗害仁元帝姬並嫁禍給敬和皇貴妃的事被德穆貴嬪發覺了,皇後生怕她們將此事傳了出去,所以一不做二不休,隻讓人將她滅了口。”
詢聞得此言,全然麵無表情,隻是道:“皇後與敬和皇貴妃交惡多年,她陷害敬和皇貴妃倒也不足為奇,隻是讓朕沒料到她居然布下了這般多的算計。當真是好歹毒的心思。”
高柱又道:“這些倒還是都沒什麽,而有一件事,才是最為關切的。”
詢平靜道:“且說下去便是。”
高柱猶豫半刻,才顫聲道:“皇上,奴才審問妙春之時得知,懿仁皇後身故乃是皇後刻意而為之。”
詢得知,隻荷荷一笑,忽而驟然發作,大怒道:“放肆,這毒婦,當真是個毒婦。她到底要害了多少人才能甘心。”
高柱隻是繼續言語:“聽妙春所言,乃是皇後在懿仁皇後生產過後,隻讓禦膳房的人暗中在她的飲食中加了傷身的藥材,且藥裏緩慢,因此懿仁皇後生產過後,便身子一直虛弱,而最終薨逝的。”
詢此時已然漸漸複了平靜,隻是緩緩道:“罷了,你且先下去吧。朕過會兒親自去鳳儀宮問她。”
高柱便緩步退了下去,茯若隻是略有些驚異,隻是溫和道:“皇上要去鳳儀宮親自審問皇後麽?方才高公公不是都已悉數說了出去,皇上何必在煩勞一趟呢?”
詢緩緩舒了一口氣,隻沉痛道:“朕要去鳳儀宮,有些事朕想親口問她,朕冊立她為皇後已有十餘年了,如今到了這般田地,朕有些事若是不問個明白,隻怕往後也要懊悔。”
茯若還欲再言,詢隻是歎息道:“惠貴妃且先迴宮去吧,待得這件事了了,朕再去看你。”
隨後,詢又好生叮囑了閔昭儀幾句,便離開了。
時近黃昏,而詢到了鳳儀宮卻也是入夜,雖是夏日,但此刻鳳儀宮內卻不知為何多了幾分瑟瑟寒意。卻見皇後的發髻依舊是淩虛髻,她穿著牡丹薄水煙逶迤拖地長裙。髻上倒是她平日常用的赤金牡丹鈿子。
詢入了內殿,隻坐在上座,皇後跪在殿中,詢冷眼瞧她,隻是雙眸微闔,緩緩道:“想必皇後已然知道了朕的來意,皇後此刻便沒有什麽想說的?”
皇後隻沉聲道:“皇上既然都已知道了臣妾所犯之事,臣妾又何必再言呢。”
詢的無奈從唇角漫出一絲半縷:“若不是慎刑司裏頭的嚴加拷問,朕也不會清楚原來朕冊立的皇後竟是這般險惡心腸。”
皇後隻是緩緩一笑,歎氣道:“臣妾是皇後,皇上坐擁六宮粉黛,佳麗三千,皇上何曾知道彈壓嬪妃,平衡後宮的事是多麽難做。且不說先有敬和皇貴妃跋扈,再有惠貴妃奪寵,張昭儀專寵,臣妾所為都是為了保全自身。為了保全家門榮耀。臣妾又有何罪。”
詢的眉頭曲折成川,卻見他怒道:“且不說你殘害嬪妃,便是你謀害懿仁皇後之事,又要怎講?”
皇後隻冷冷道:“懿仁皇後家世平庸,臣妾如何能讓一個寒門出身的女子一世淩駕於臣妾之上。臣妾不甘心。”
詢隻迫視著皇後,道:“你有何不甘心的,你一入宮便是正二品的賢貴嬪的位分,且便是小宛為皇後,你也是攝六宮事的賢貴妃。到底是你貪戀名位。”
皇後兩眼明亮之極,隱隱有傲然不群之氣,道:“若是臣妾不下手,憑著懿仁皇後那樣的性子她能夠守得住她的後位麽?她能夠讓潤兒順利當上太子麽?後宮裏的嬪妃有一個是好相與的,若不是臣妾多年來殫精竭慮,潤兒能有如今的太子之位麽?”
詢怒且哀道:“便是為了潤兒的太子之位,你便在後宮興風作浪,處處打壓有孕的嬪妃,便是為了家門榮耀,你便在後宮害了那麽多人。”
卻見皇後沉聲道:“臣妾自己的孩子沒了,潤兒便是臣妾唯一的依靠了,臣妾還記得淙兒歿了的時候,臣妾身邊便隻有潤兒了,臣妾隻知道與他在宮裏相依為命,臣妾隻有他一個兒子,而他也隻有臣妾一個母後。臣妾如何能讓那些嬪妃所生的庶子與潤兒爭奪太子之位呢?”
詢隻是哀痛道:“你瘋了?便是朕再是如何寵愛那些個嬪妃,朕又是何時說要立她們的兒子做太子。你疑神疑鬼,未盡皇後寬仁之實,隻為一己私心,朕真是後悔,當初便不該聽從昭惠太後之意,冊立你為皇後。”
皇後輕輕嗤笑,道:“皇上昔年讓臣妾入宮也是順從昭惠太後之意,臣妾隻敢問皇上,皇上何曾有真心喜歡過臣妾。”
詢隻是靜靜的看著她,神色彷徨且不發一言。皇後複又淒笑道:“臣妾進宮以來,要求不過是皇上真心相待,而皇上又何時真心對待過臣妾。便是冊立臣妾為後也不過是應允昭惠太後之意,讓臣妾撫養潤兒,也不過是顧全禮法。皇上可曾知道臣妾是你的妻子。”
詢隻是無神道:“你不是朕的妻子,你也不是朕心愛之人,你隻是朕的皇後罷了。朕可以有很多位皇後,但妻子隻有一個,朕可以寵愛很多位嬪妃,但心愛的嬪妃隻有一位。”
皇後此刻的神色卻是無盡的空洞,仿佛她早已恣睢萬分的身心,她隻靜靜跪在那裏,一言未發。似乎連身上的最後一絲力氣也被抽走了。
詢緩步向外走去,隻下了一道口諭:“皇後失禮,天命不佑,不可敬承宗廟,著廢為庶人。安置於雲林宮。非死不得出。往後的俸祿供應視貴妃禮。”
隨後,詢又下旨取走了皇後當年冊貴嬪,貴妃的寶印,寶冊,以及冊立皇後的聖旨。收迴了鳳印。
宮中紛紛議論,中宮後位空閑,人心浮動。
而失卻了後位的薛氏卻似的被人漸漸淡忘了,因為後宮的多數人都揣測著詢何時會冊立一位新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