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宮內,昭惠太後隻靜靜坐在軟塌上,神色略略有些倦意,詢亦是如此,二人似乎默默了良久。過了半晌,詢才緩緩道:“太後今日一早便來了此處,讓朕早些立潤兒為太子,朕隻覺有些納悶,昭惠太後安居後宮,何必為這等事而煩憂呢?”
昭惠太後隻是淡淡一笑,方才道:“立儲乃是國之大事,哀家雖不是皇帝的生身之母,但到底是太後的身份,早些定下儲君,哀家也好早日安心啊。”
詢隻是漠然道:“朕想著潤兒的年數尚小,若是過早立為太子,隻恐日後生出諸多不便,所以朕才想著且待著潤兒再大些歲數再說。”
昭惠太後聞了隻凝神傷感道:“潤兒雖說還有些年幼,但他如今也有十三歲了,且皇室子弟向來早婚,明宗皇帝十二歲的時候便娶了貞熹皇後,便是你生父德宗皇帝,哀家聽聞也是在十三歲迎娶了端敬皇後。且潤兒還是懿仁皇後所生的嫡皇子,娶親乃是頭等的大事。更更是耽擱不得了。”
詢的聲音隻低低的:“聽聞太後所言,朕方才想起,懿仁皇後過世已有將近十三年了。”他的尾音帶著一絲莫名的感傷,仿佛又想起了十數年前,他初次娶親時的光景,那個似桂如蘭的溫婉女子的笑意。不知不覺,他與她已是生死兩隔了這般久。
詢隻不發一言,閉目歎息,手中毫無意識地蜷縮著。他沉默片刻,輕輕頷首。緩緩道:“既是太後執意如此,朕改日便於朝堂上正式冊立潤兒為太子。”
昭惠太後聞言大喜,但她的語氣依舊是那般平穩,卻隻見她緩緩道:“如此甚好,太子冊立之後,便應著手擇選太子妃了。”
詢隻是隨口道:“皇後覺得蘇昭儀的侄女倒是合適,年歲也與潤兒相仿,且羅州蘇氏也算是世家大族。朕覺得便由皇後之意便是了。”
昭惠太後沉默片刻,隻靜靜道:“潤兒是由皇後自幼便養在宮裏的,且皇後乃是國母,為皇子娶親原本便是應由皇後操勞之事。”
二人複又言語了兩三句,昭惠太後複又提到前些時候,洪景舟戰死一事,隻與詢勸慰道:“哀家今日已與慶順寫了家書,隻求那阿魯多發兵與我朝軍隊合力圍剿叛賊。皇帝也無須太過擔心。”
詢隻是淡淡謝過了昭惠太後,二人又隨意寒暄了幾句,昭惠太後便出了乾元宮迴宮去了,看著昭惠太後漸漸遠去的背影,詢的臉色卻是越發的陰鬱。
到了夜間,詢如常去了玉璃的永安宮,詢隻是陰沉著臉色,玉璃微微有些詫異,隻是柔聲問道:“皇上從前來臣妾宮裏素來心情暢快,怎的今日臉色鬱鬱,不知可是臣妾侍奉不周。”
詢隻是淡然道:“若是愛妃侍奉不周,朕怎還會時常來永安宮留宿。不過為著些煩心事罷了。”
玉璃此刻卻是越發的媚然入骨,隻是倚在詢赤裸的胸前,緩聲道:“皇上有何煩心事,可否能告知臣妾。”
詢看著玉璃嬌媚的麵容,隻是笑道:“不過是昭惠太後逼著朕立潤兒為太子罷了,朕今日聽她言語了一番,便答允了她,如今想來卻是有些後悔了。”
玉璃聞言,心下一驚,卻又不敢發作,隻是和頤微笑道:“這也算不得什麽的,皇長子乃是嫡出,太子之位便是名正言順,皇帝何必為了此事煩憂。”
詢隻是將玉璃緊緊摟在懷裏,道:“論起身份,潤兒的確是最有資格做太子的,可若是論起朕的心意,朕屬意的太子可不是潤兒。”
玉璃隻淺淺笑道:“卻不知皇上心裏屬意哪位皇子?可是二皇子澄兒?”
詢隻是搖頭道:“澄兒那孩子雖說聰明,但他的生母敬和皇貴妃著實不堪了,且如今朕隻覺得與惠貴妃也是越發的生分了,若是待得澄兒大些了,許他做一富貴閑人便是。”
玉璃隻是輕笑道:“若是依著皇上所言,莫不是臣妾的溶兒。皇上當真是會說笑。”
詢隻在玉璃的額頭淺淺吻了一下,緩緩道:“朕何時騙過愛妃。溶兒雖說還小,但卻是極為聰慧。且又是愛妃所生的皇子,若是日後溶兒繼位,愛妃也可母憑子貴坐上聖母皇太後的位子了。”
玉璃眼中的笑意在那一瞬變得刻骨,卻見她隻緩緩道:“臣妾不在乎這些,隻要皇上心裏有著臣妾這個人,臣妾便能心安了,如今臣妾已有了一子一女,皇上又時常來臣妾的永安宮,臣妾怎還會奢求別的。”
待到玉璃說完,詢已是吻上了玉璃的唇,二人卻是緊緊相擁,卻隻聞得見詢的喘息聲,他伏在玉璃的身上,喘息道:“朕隻想著玉璃多給朕誕下幾位皇子,若是玉璃能再給朕生下個皇子,朕便讓你做貴妃,與惠貴妃平起平坐。”玉璃也不答話,隻是緊緊的擁著詢,已是深夜,宮人們都已睡下了,內殿裏詢與玉璃的喘息聲此起彼伏。
到了第二日早朝,詢隻在大臣的麵前下旨正式冊立了潤兒為皇太子,消息傳到後宮,皇後聞得此言,不禁喜極而泣,隻對著身邊的雲修道:“本宮在後宮算計多年,求的便是潤兒的太子之位,如今總算不枉費了本宮這些年的心血。”
雲修也隻是笑著道:“奴婢給皇後娘娘道喜了,如今皇長子已是太子,日後太子登基,娘娘便是獨一無二的皇太後,奴婢當真是為皇後娘娘欣慰啊。”
立了太子過後,皇後便更是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太子的娶親之事,便是茯若也是不得空閑,忙著幫皇後分擔此事。前前後後忙碌了一個月,才總算清閑下來。
到了宣和十三年的二月初六,太子潤正式迎娶蘇萬春之女為太子妃。詢與皇後自是十分歡喜的。詢下旨又升了蘇萬春的官職為正二品廣祿少卿。便是蘇昭儀也因著侄女做了太子妃,被詢在宣和十三年三月初十,惠順帝姬生辰之日,詢下旨晉了蘇昭儀為正一品的宜貴妃。如今算來宮裏共有有兩位貴妃了,惠貴妃宋氏,宜貴妃蘇氏。又晉了玉璃的位分為昭儀。
太子妃蘇氏名喚蘇頤,模樣頗有幾分宜貴妃蘇氏的清秀絕俗,但又有兩分昔日婉順貴妃的嬌俏。她比太子年長一歲。且她得知乃是皇後一力保舉她為太子妃,故她與皇後一向走得近,時常去鳳儀宮向皇後問安。
因著大夏朝祖製,太子妃位分在皇後之下,在諸位嬪妃之上,因此,茯若玉璃等嬪妃見了這位尚且十五歲的太子妃,也是不得不行禮。眾位嬪妃心中縱然不悅,奈何祖製如此,卻也無可奈何。
卻是有一日,茯若,玉璃與閔昭儀等人,隻在上林苑閑談,隨後太子妃帶著一幹隨從來了,茯若等隻緩緩起身給太子妃行禮,雖說是行禮,卻也不過是福一福便罷了。
太子妃也不正眼瞧玉璃與閔昭儀,隻是緩步走到茯若跟前,冷聲道:“孤倒是不曾想到惠貴妃當真是好雅興啊,放著協理六宮的諸多雜事不去打理,卻到這上林苑來觀賞景致,這初春的景致甚好,當真是叫人心醉啊。”
茯若知道太子妃她話裏有話,隻是麵色越發的和睦,緩緩道:“太子妃說笑了,本宮也不過是想著每日都在宮裏坐著有些悶了,一時間出來走走,這也算不得什麽的。”
太子妃隻是冷冷笑道:“孤心裏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茯若隻溫和道:“太子妃但說無妨。”
太子妃蘇氏隻冷聲道:“惠貴妃原先幫著皇後打理六宮事務,原是好事,隻是孤如今想著,既然孤已成了太子妃,幫著皇後打理六宮的擔子也應單落到孤的頭上,如此一來,惠貴妃也能落得清閑了。”
茯若隻是淺笑道:“如此也好,本宮每每要照顧膝下的一對兒女也是繁瑣,如今宮裏有了太子妃,六宮事務且由著太子妃幫著打理吧,本宮明日便去迴了皇上皇後的話。”
太子妃聞得茯若此言,這才稍稍有了笑意,隻道:“孤也是一片好心,還望惠貴妃不要見怪。”
茯若麵容笑意更是溫和,卻見她溫和道:“本宮隻是皇上的妃妾,太子妃是將來的國母,本宮怎會與太子妃見怪了,那便是僭越了。”
太子妃見得茯若此言,卻也不在多言,隻帶著隨從走了,走到路上,太子妃隻向她身邊的羅尚儀笑道:“孤進宮前便聽人說這惠貴妃協理六宮厲害的了不得,今日見了也不過是個軟骨頭罷了,如今孤奪了她的協理六宮之權,母後知道了,還不知道如何高興呢?”
羅尚儀也是淺笑道:“太子妃說的事,太子妃乃是日後這六宮的主子娘娘,隻應該早些染指這些事的。”
茯若玉璃等三人,隻在路上隨意談了幾句便各自迴宮了,待得入了永和宮的內殿,秀兒隻在一旁給茯若端了一壺茶,小心翼翼的問道:“貴妃娘娘,今日那太子妃如此無禮,竟然想著要娘娘的協理六宮之權,娘娘為何還一味忍讓。就算她是太子妃,娘娘好歹是正一品的貴妃。”
茯若隻是冷然道:“便是皇貴妃又如何,仍舊都是一介妃妾罷了。”
秀兒隻道:“難道娘娘便忍心看著被那太子妃奪了協理六宮之權。”
茯若驟然冷笑起來,聲音裏都仿佛含著刻骨的寒意:“且由著她便是,她如今是太子妃,本宮的位分不如她,隻能一時退讓,且這太子妃的性格這般輕狂,不過又是一個齊貴人罷了。”
秀兒默默不發一言,茯若複又道:“本宮記得,昔日仁惠太後說過本宮是有皇後命的,若是本宮真有那個福氣坐上中宮鳳位,成了一國之後。到時候再來懲治這個太子妃豈不更是名正言順。”
聞了茯若此言,秀兒隻淡淡一笑,和聲道:“奴婢知道了。”
昭惠太後隻是淡淡一笑,方才道:“立儲乃是國之大事,哀家雖不是皇帝的生身之母,但到底是太後的身份,早些定下儲君,哀家也好早日安心啊。”
詢隻是漠然道:“朕想著潤兒的年數尚小,若是過早立為太子,隻恐日後生出諸多不便,所以朕才想著且待著潤兒再大些歲數再說。”
昭惠太後聞了隻凝神傷感道:“潤兒雖說還有些年幼,但他如今也有十三歲了,且皇室子弟向來早婚,明宗皇帝十二歲的時候便娶了貞熹皇後,便是你生父德宗皇帝,哀家聽聞也是在十三歲迎娶了端敬皇後。且潤兒還是懿仁皇後所生的嫡皇子,娶親乃是頭等的大事。更更是耽擱不得了。”
詢的聲音隻低低的:“聽聞太後所言,朕方才想起,懿仁皇後過世已有將近十三年了。”他的尾音帶著一絲莫名的感傷,仿佛又想起了十數年前,他初次娶親時的光景,那個似桂如蘭的溫婉女子的笑意。不知不覺,他與她已是生死兩隔了這般久。
詢隻不發一言,閉目歎息,手中毫無意識地蜷縮著。他沉默片刻,輕輕頷首。緩緩道:“既是太後執意如此,朕改日便於朝堂上正式冊立潤兒為太子。”
昭惠太後聞言大喜,但她的語氣依舊是那般平穩,卻隻見她緩緩道:“如此甚好,太子冊立之後,便應著手擇選太子妃了。”
詢隻是隨口道:“皇後覺得蘇昭儀的侄女倒是合適,年歲也與潤兒相仿,且羅州蘇氏也算是世家大族。朕覺得便由皇後之意便是了。”
昭惠太後沉默片刻,隻靜靜道:“潤兒是由皇後自幼便養在宮裏的,且皇後乃是國母,為皇子娶親原本便是應由皇後操勞之事。”
二人複又言語了兩三句,昭惠太後複又提到前些時候,洪景舟戰死一事,隻與詢勸慰道:“哀家今日已與慶順寫了家書,隻求那阿魯多發兵與我朝軍隊合力圍剿叛賊。皇帝也無須太過擔心。”
詢隻是淡淡謝過了昭惠太後,二人又隨意寒暄了幾句,昭惠太後便出了乾元宮迴宮去了,看著昭惠太後漸漸遠去的背影,詢的臉色卻是越發的陰鬱。
到了夜間,詢如常去了玉璃的永安宮,詢隻是陰沉著臉色,玉璃微微有些詫異,隻是柔聲問道:“皇上從前來臣妾宮裏素來心情暢快,怎的今日臉色鬱鬱,不知可是臣妾侍奉不周。”
詢隻是淡然道:“若是愛妃侍奉不周,朕怎還會時常來永安宮留宿。不過為著些煩心事罷了。”
玉璃此刻卻是越發的媚然入骨,隻是倚在詢赤裸的胸前,緩聲道:“皇上有何煩心事,可否能告知臣妾。”
詢看著玉璃嬌媚的麵容,隻是笑道:“不過是昭惠太後逼著朕立潤兒為太子罷了,朕今日聽她言語了一番,便答允了她,如今想來卻是有些後悔了。”
玉璃聞言,心下一驚,卻又不敢發作,隻是和頤微笑道:“這也算不得什麽的,皇長子乃是嫡出,太子之位便是名正言順,皇帝何必為了此事煩憂。”
詢隻是將玉璃緊緊摟在懷裏,道:“論起身份,潤兒的確是最有資格做太子的,可若是論起朕的心意,朕屬意的太子可不是潤兒。”
玉璃隻淺淺笑道:“卻不知皇上心裏屬意哪位皇子?可是二皇子澄兒?”
詢隻是搖頭道:“澄兒那孩子雖說聰明,但他的生母敬和皇貴妃著實不堪了,且如今朕隻覺得與惠貴妃也是越發的生分了,若是待得澄兒大些了,許他做一富貴閑人便是。”
玉璃隻是輕笑道:“若是依著皇上所言,莫不是臣妾的溶兒。皇上當真是會說笑。”
詢隻在玉璃的額頭淺淺吻了一下,緩緩道:“朕何時騙過愛妃。溶兒雖說還小,但卻是極為聰慧。且又是愛妃所生的皇子,若是日後溶兒繼位,愛妃也可母憑子貴坐上聖母皇太後的位子了。”
玉璃眼中的笑意在那一瞬變得刻骨,卻見她隻緩緩道:“臣妾不在乎這些,隻要皇上心裏有著臣妾這個人,臣妾便能心安了,如今臣妾已有了一子一女,皇上又時常來臣妾的永安宮,臣妾怎還會奢求別的。”
待到玉璃說完,詢已是吻上了玉璃的唇,二人卻是緊緊相擁,卻隻聞得見詢的喘息聲,他伏在玉璃的身上,喘息道:“朕隻想著玉璃多給朕誕下幾位皇子,若是玉璃能再給朕生下個皇子,朕便讓你做貴妃,與惠貴妃平起平坐。”玉璃也不答話,隻是緊緊的擁著詢,已是深夜,宮人們都已睡下了,內殿裏詢與玉璃的喘息聲此起彼伏。
到了第二日早朝,詢隻在大臣的麵前下旨正式冊立了潤兒為皇太子,消息傳到後宮,皇後聞得此言,不禁喜極而泣,隻對著身邊的雲修道:“本宮在後宮算計多年,求的便是潤兒的太子之位,如今總算不枉費了本宮這些年的心血。”
雲修也隻是笑著道:“奴婢給皇後娘娘道喜了,如今皇長子已是太子,日後太子登基,娘娘便是獨一無二的皇太後,奴婢當真是為皇後娘娘欣慰啊。”
立了太子過後,皇後便更是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太子的娶親之事,便是茯若也是不得空閑,忙著幫皇後分擔此事。前前後後忙碌了一個月,才總算清閑下來。
到了宣和十三年的二月初六,太子潤正式迎娶蘇萬春之女為太子妃。詢與皇後自是十分歡喜的。詢下旨又升了蘇萬春的官職為正二品廣祿少卿。便是蘇昭儀也因著侄女做了太子妃,被詢在宣和十三年三月初十,惠順帝姬生辰之日,詢下旨晉了蘇昭儀為正一品的宜貴妃。如今算來宮裏共有有兩位貴妃了,惠貴妃宋氏,宜貴妃蘇氏。又晉了玉璃的位分為昭儀。
太子妃蘇氏名喚蘇頤,模樣頗有幾分宜貴妃蘇氏的清秀絕俗,但又有兩分昔日婉順貴妃的嬌俏。她比太子年長一歲。且她得知乃是皇後一力保舉她為太子妃,故她與皇後一向走得近,時常去鳳儀宮向皇後問安。
因著大夏朝祖製,太子妃位分在皇後之下,在諸位嬪妃之上,因此,茯若玉璃等嬪妃見了這位尚且十五歲的太子妃,也是不得不行禮。眾位嬪妃心中縱然不悅,奈何祖製如此,卻也無可奈何。
卻是有一日,茯若,玉璃與閔昭儀等人,隻在上林苑閑談,隨後太子妃帶著一幹隨從來了,茯若等隻緩緩起身給太子妃行禮,雖說是行禮,卻也不過是福一福便罷了。
太子妃也不正眼瞧玉璃與閔昭儀,隻是緩步走到茯若跟前,冷聲道:“孤倒是不曾想到惠貴妃當真是好雅興啊,放著協理六宮的諸多雜事不去打理,卻到這上林苑來觀賞景致,這初春的景致甚好,當真是叫人心醉啊。”
茯若知道太子妃她話裏有話,隻是麵色越發的和睦,緩緩道:“太子妃說笑了,本宮也不過是想著每日都在宮裏坐著有些悶了,一時間出來走走,這也算不得什麽的。”
太子妃隻是冷冷笑道:“孤心裏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茯若隻溫和道:“太子妃但說無妨。”
太子妃蘇氏隻冷聲道:“惠貴妃原先幫著皇後打理六宮事務,原是好事,隻是孤如今想著,既然孤已成了太子妃,幫著皇後打理六宮的擔子也應單落到孤的頭上,如此一來,惠貴妃也能落得清閑了。”
茯若隻是淺笑道:“如此也好,本宮每每要照顧膝下的一對兒女也是繁瑣,如今宮裏有了太子妃,六宮事務且由著太子妃幫著打理吧,本宮明日便去迴了皇上皇後的話。”
太子妃聞得茯若此言,這才稍稍有了笑意,隻道:“孤也是一片好心,還望惠貴妃不要見怪。”
茯若麵容笑意更是溫和,卻見她溫和道:“本宮隻是皇上的妃妾,太子妃是將來的國母,本宮怎會與太子妃見怪了,那便是僭越了。”
太子妃見得茯若此言,卻也不在多言,隻帶著隨從走了,走到路上,太子妃隻向她身邊的羅尚儀笑道:“孤進宮前便聽人說這惠貴妃協理六宮厲害的了不得,今日見了也不過是個軟骨頭罷了,如今孤奪了她的協理六宮之權,母後知道了,還不知道如何高興呢?”
羅尚儀也是淺笑道:“太子妃說的事,太子妃乃是日後這六宮的主子娘娘,隻應該早些染指這些事的。”
茯若玉璃等三人,隻在路上隨意談了幾句便各自迴宮了,待得入了永和宮的內殿,秀兒隻在一旁給茯若端了一壺茶,小心翼翼的問道:“貴妃娘娘,今日那太子妃如此無禮,竟然想著要娘娘的協理六宮之權,娘娘為何還一味忍讓。就算她是太子妃,娘娘好歹是正一品的貴妃。”
茯若隻是冷然道:“便是皇貴妃又如何,仍舊都是一介妃妾罷了。”
秀兒隻道:“難道娘娘便忍心看著被那太子妃奪了協理六宮之權。”
茯若驟然冷笑起來,聲音裏都仿佛含著刻骨的寒意:“且由著她便是,她如今是太子妃,本宮的位分不如她,隻能一時退讓,且這太子妃的性格這般輕狂,不過又是一個齊貴人罷了。”
秀兒默默不發一言,茯若複又道:“本宮記得,昔日仁惠太後說過本宮是有皇後命的,若是本宮真有那個福氣坐上中宮鳳位,成了一國之後。到時候再來懲治這個太子妃豈不更是名正言順。”
聞了茯若此言,秀兒隻淡淡一笑,和聲道:“奴婢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