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玉璃的身子大好了,詢於宣和十年的六月初四,正式下詔冊封玉璃為正二品禧貴嬪。一時間宮中流言紛紛。皇後幾次以玉璃身份微賤為由,欲圖使詢收迴旨意,詢卻置之不理。倒是昭惠太後下旨,言玉璃乃是後宮出身而登貴嬪位。隻下令不許有冊封大典,詢知道奈何昭惠太後不得,隻是作罷。便命了禮部的官員,親自前往永安宮對玉璃予以告之而終。一時間倒也是平息了後宮諸人的憤懣不平之言。
如此一來二去,過得個把月,卻正是七月暑熱的時節,玉璃隻攜了一對兒女往茯若的永和宮。卻見二人將孩子交予乳母照料。
七月,夏花開盡,內殿裏一片安靜。午後的微風細細拂過殿外的梧桐樹,纏綿的花朵落下地,發出輕微的啪嗒啪嗒的聲響。玉璃隻微微笑道:“如今天氣卻是越發炎熱了,也不知皇上今年可否會帶咱們去西京行宮避暑?”
茯若微微歎息道:“這些年宮內一直多事,況且前年為了敬和貴妃的事,皇上是費了不少心思,因而才耽擱了,而你有有了端懿,皇上興許是怕你舟車勞頓,所以才免了,隻是不知今年皇上作何打算。”
玉璃隻感慨道:“臣妾如今已是正二品的貴嬪了,想起昔日的冷宮的困頓隻覺得如今的一切都來的不真切。”
茯若淺笑道:“眼下你膝下已有了一雙兒女難道還有比這來的更真切的,且不說皇上如今十分寵愛你,且你的位分在宮中已然僅次於本宮與皇後了,難道玉璃還有什麽不得如意的?”
殿內的茜砂窗下明澈如水的霞光,金獸熏爐的口中徐徐飄出幾縷淡淡的輕煙,恰是蘇合香清甜甘鬱的芬芳,霞光稀薄的燈影裏,玉璃隻微微頷首,道:“臣妾雖說已在貴嬪的位子,但宮中仍有不少人瞧不上臣妾的出身,便是臣妾的冊封典禮也因著昭惠太後的意思,皇上隻命了數個禮部官員草草了事罷了,臣妾心裏到底也是不安。”
茯若伸手掐了幾多碧青色的玉蘭,緩緩插入鬢中,細細道:“但皇上仍舊是向著你,這便是足夠了。好歹你也是三皇子的生母,為著這層關係,你在宮中的位分就與其他三位貴嬪有所不同。”
玉璃淡淡一笑,道:“皇上待臣妾著實是極好的。便是臣妾的親眷,皇上也是照顧的極為妥帖。臣妾的堂兄前幾日已經被皇上升了從四品的工部侍郎的官職了。”
茯若隻慵懶一笑,緩緩道:“你兄長做事原本便是極好的,且他如今也有三十來歲了,在這個位子都也是合宜。”
玉璃隻撫著軟榻靜靜而笑,卻不言語。茯若隻細細道:“卻是今早本宮的嬸子進宮來探望本宮,卻與本宮說起周良人的父親於外任之時,卻發現了齊貴人的兄長有私交外官的事,且為求證此事,周良人的父親派人明察暗訪了數次。如今將此事說與了本宮的叔父,叔父又托嬸子將此事說與本宮。料想已是斷斷不會錯的了。”
玉璃看了茯若一眼,輕輕“哦”了一聲,隨即道:“齊貴人的兄長乃是光祿寺少卿,怎會不知私交外官乃是大罪。且若是懲處下去,倒也是個不小的罪過。”
茯若冷冷笑道:“齊貴人一向輕狂跋扈,料想他兄長也是一丘之貉。若是叔父將此事奏與了皇上,你我二人在後宮也不能閑著。”
玉璃頷道笑道:“這個自然如此,齊貴人素來與臣妾不睦,且昔年臣妾的族人被明宗皇帝流放,便是齊貴人的父親首先在朝中彈劾了臣妾的伯父,所以才使得臣妾的家門招此大禍。”
茯若道:“如今王尚儀已被本宮覺察了她的二心,本宮隻讓她在殿外伺候,也不許再管理殿內諸事。尋個時候也應該打發了她走了。”
玉璃隻蹙著眉頭道:“依娘娘的意思也是要一不做二不休,除了她。”
茯若淡淡歎息一聲,隻道:“隻將她趕出宮便好,好歹她也伺候了本宮這麽些年,本宮一時間都也不忍趕盡殺絕。”
過了幾日,內大臣徐仲玄上奏彈劾了齊貴人之兄文泰私交外官一事,詢先前為著文泰數次進言反對玉璃與三皇子之事早已對文泰頗為不滿,今日碰上了此事,一時間隻命刑部尚書親察此事,隻將文泰先行監禁於大牢裏,又讓刑部侍郎蔣鬆親自去查封了文府,一時間宮中傳言頗多,便是皇後與宜貴嬪也是極少出戶。又過了數日,又接連查出齊貴人父親昔年為官私自成黨,並黨同伐異之事,一時間也牽扯出宜貴嬪與婉貴嬪的家門。朝中頓時風聲鶴唳。詢數罪齊發,隻削去了齊貴人之父文守恆的官職,又判了文泰流放漠北之地。
齊貴人得知了此事,一時間驚得失了人色,強行鎮定下來過後,隻到鳳儀宮去,求見皇後,正在腳步匆匆間,卻聞得身後一聲:“齊貴人走的好急,這是要去哪兒,連見了本宮都忘了行禮了。”迴首望去,卻是玉璃正帶著宮女在長街上散步。
玉璃身著正藍色刻絲泥金銀如意雲紋緞裳,隻梳了一朝月髻,累絲雙鸞銜壽果步搖金簪流蘇長曳,極是華貴,卻見玉璃緩緩笑道:“本宮先前在路上見到了齊貴人,卻見齊貴人神色匆匆,本宮自封了正二品貴嬪便久不見齊貴人,沒曾想如今齊貴人的家門也出了這樣的變故。或許過不多時,齊貴人也會是罪人家眷。本宮隻覺得這倒是應了那句風水輪流轉的俗話。”
齊貴人也不向玉璃請安,隻冷冷道:“事到如今,你還敢在本宮麵前說些風涼話,因為你這個妖孽禍胎,害的朝政大亂,你不躲在自己宮裏告罪,還敢在這裏耀武揚威。當真是放肆。”
玉璃微微變了神色,隻道:“齊貴人方才是說本宮放肆麽?”
齊貴人隻冷笑道:“我聽聞禧貴嬪最是會察言觀色,怎的如今剛坐上了貴嬪的位子,這耳朵便不好使了,你身為宮嬪,惹得前朝朝政紛亂,且自你迴宮後,後宮一直頗多是非,且你還唆使皇上恕了那些罪人的過錯,還將他們悉數召迴了京師,你的所作所為不是妖孽行徑又是什麽?且你不以為恥,難道不是放肆麽?”
玉璃已然動怒,隻冷聲道:“齊貴人言語且仔細些,本宮乃是正二品的貴嬪,齊貴人不過是小小貴人,也敢來指責本宮的不是?齊貴人入宮多年,難道宮裏的位分尊卑於齊貴人而言都隻是形同虛設麽?”
齊貴人隻冷笑道:“你不必用著位分來壓製我,你這貴嬪的位子難道做的名正言順麽?連冊封典禮都無的貴嬪,算得什麽?”
玉璃緩緩道:“即便沒有冊封典禮,本宮也依舊是禧貴嬪。且齊貴人說本宮的親眷乃是罪人,隻怕如今看來,齊貴人的父兄才會淪為罪人。本宮且冷眼瞧著到了那時,齊貴人又還如何倨傲。”
齊貴人怒極,隻再說不出話來。
到了鳳儀宮過後,齊貴人卻被雲修給攔下了,雲修隻勸道:“齊貴人還是請迴吧,皇後娘娘這幾日也是在困頓之中,身子一直不好,今早起來,昔年生產端慧親王落下的舊疾又犯了,隻怕今日隻不能見貴人了,還是請貴人過些日子再來吧。”
齊貴人隻央求道:“還勞煩你去通告皇後娘娘一聲,本宮的家門先下遭了大禍,後宮中能救本宮與本宮家門的人隻有皇後娘娘了。”
雲修無奈搖頭道:“貴人還是聽奴婢一言,皇後娘娘說貴人眼下隻能自求多福,方能以圖來日。”
齊貴人見雲修此景,心中知道已是無法,隻垂首迴了儲秀宮。隻在內殿哭了一宿。
過了幾日,詢下令將齊貴人之兄流放漠北後賜死,而齊貴人之父文守恆亦被軟禁在家中。而文府中的奴仆被悉數變賣。齊貴人聽了旨意,登時昏了過去。
茯若在壽康宮中與仁惠太後說起此事,仁惠太後隻淡淡笑道:“刑部尚書吳橋乃是哀家保舉的,有他審理文氏一族的事,隻怕能挖出不少東西了。”
仁惠太後臨鏡戴了金絲圈垂珠耳環,茯若在一旁道:“如今文氏一族已是一敗塗地,臣妾原以為根基是如何深厚,沒曾想卻是這般不堪一擊。”
殿中的檀香緩緩灼燃,四下裏都是靜靜的。仁惠太後緩緩道:“皇帝早已厭煩了文泰與文守恆的為人,且前翻為了玉璃的事情,皇上心裏早就對他們生了不滿,如今出了這事,皇帝一出手倒也都收拾幹淨了。”
茯若抿嘴笑道:“倒是難為周良人的父親暗中查訪了。”
仁惠太後披一件家常玉色印暗金竹葉紋的長衣。神色冷然,道:“文氏一族已是不足為慮,眼下最最要緊便是薛氏與上官氏。宜貴嬪與玉貴嬪的家門都算得是顯赫。如今齊貴人的家門出事,皇後那邊定然會更加小心,往後咱們也不好對付她們了。”
茯若隻淡淡道:“太後倒是不必多慮了,機會總歸會有的。”
仁惠太後鬱然一歎,緩緩道:“哀家經營多年,隻求一切都遂了哀家的心意。若是宋氏一族能以發達,哀家倒也無憾了。”言畢,仁惠太後意味深長的看了茯若一眼,道:“你才二十來歲,按理也還能再添一位皇嗣的。怎的你誕下了仁元過後,便再無動靜了。”
茯若淡淡道:“如今皇上待臣妾也不比得往日,且如今臣妾膝下已有澄兒。也算的是兒女雙全了。”
仁惠太後道:“若是你有一個親生的皇子,將來也多了一層籌碼。你若是有了皇子,將來皇帝便是賜了你皇貴妃的位分也是有的。你且好好用些心吧。”
如此以來,茯若聞了,愁緒又漸漸彌漫心間了。
如此一來二去,過得個把月,卻正是七月暑熱的時節,玉璃隻攜了一對兒女往茯若的永和宮。卻見二人將孩子交予乳母照料。
七月,夏花開盡,內殿裏一片安靜。午後的微風細細拂過殿外的梧桐樹,纏綿的花朵落下地,發出輕微的啪嗒啪嗒的聲響。玉璃隻微微笑道:“如今天氣卻是越發炎熱了,也不知皇上今年可否會帶咱們去西京行宮避暑?”
茯若微微歎息道:“這些年宮內一直多事,況且前年為了敬和貴妃的事,皇上是費了不少心思,因而才耽擱了,而你有有了端懿,皇上興許是怕你舟車勞頓,所以才免了,隻是不知今年皇上作何打算。”
玉璃隻感慨道:“臣妾如今已是正二品的貴嬪了,想起昔日的冷宮的困頓隻覺得如今的一切都來的不真切。”
茯若淺笑道:“眼下你膝下已有了一雙兒女難道還有比這來的更真切的,且不說皇上如今十分寵愛你,且你的位分在宮中已然僅次於本宮與皇後了,難道玉璃還有什麽不得如意的?”
殿內的茜砂窗下明澈如水的霞光,金獸熏爐的口中徐徐飄出幾縷淡淡的輕煙,恰是蘇合香清甜甘鬱的芬芳,霞光稀薄的燈影裏,玉璃隻微微頷首,道:“臣妾雖說已在貴嬪的位子,但宮中仍有不少人瞧不上臣妾的出身,便是臣妾的冊封典禮也因著昭惠太後的意思,皇上隻命了數個禮部官員草草了事罷了,臣妾心裏到底也是不安。”
茯若伸手掐了幾多碧青色的玉蘭,緩緩插入鬢中,細細道:“但皇上仍舊是向著你,這便是足夠了。好歹你也是三皇子的生母,為著這層關係,你在宮中的位分就與其他三位貴嬪有所不同。”
玉璃淡淡一笑,道:“皇上待臣妾著實是極好的。便是臣妾的親眷,皇上也是照顧的極為妥帖。臣妾的堂兄前幾日已經被皇上升了從四品的工部侍郎的官職了。”
茯若隻慵懶一笑,緩緩道:“你兄長做事原本便是極好的,且他如今也有三十來歲了,在這個位子都也是合宜。”
玉璃隻撫著軟榻靜靜而笑,卻不言語。茯若隻細細道:“卻是今早本宮的嬸子進宮來探望本宮,卻與本宮說起周良人的父親於外任之時,卻發現了齊貴人的兄長有私交外官的事,且為求證此事,周良人的父親派人明察暗訪了數次。如今將此事說與了本宮的叔父,叔父又托嬸子將此事說與本宮。料想已是斷斷不會錯的了。”
玉璃看了茯若一眼,輕輕“哦”了一聲,隨即道:“齊貴人的兄長乃是光祿寺少卿,怎會不知私交外官乃是大罪。且若是懲處下去,倒也是個不小的罪過。”
茯若冷冷笑道:“齊貴人一向輕狂跋扈,料想他兄長也是一丘之貉。若是叔父將此事奏與了皇上,你我二人在後宮也不能閑著。”
玉璃頷道笑道:“這個自然如此,齊貴人素來與臣妾不睦,且昔年臣妾的族人被明宗皇帝流放,便是齊貴人的父親首先在朝中彈劾了臣妾的伯父,所以才使得臣妾的家門招此大禍。”
茯若道:“如今王尚儀已被本宮覺察了她的二心,本宮隻讓她在殿外伺候,也不許再管理殿內諸事。尋個時候也應該打發了她走了。”
玉璃隻蹙著眉頭道:“依娘娘的意思也是要一不做二不休,除了她。”
茯若淡淡歎息一聲,隻道:“隻將她趕出宮便好,好歹她也伺候了本宮這麽些年,本宮一時間都也不忍趕盡殺絕。”
過了幾日,內大臣徐仲玄上奏彈劾了齊貴人之兄文泰私交外官一事,詢先前為著文泰數次進言反對玉璃與三皇子之事早已對文泰頗為不滿,今日碰上了此事,一時間隻命刑部尚書親察此事,隻將文泰先行監禁於大牢裏,又讓刑部侍郎蔣鬆親自去查封了文府,一時間宮中傳言頗多,便是皇後與宜貴嬪也是極少出戶。又過了數日,又接連查出齊貴人父親昔年為官私自成黨,並黨同伐異之事,一時間也牽扯出宜貴嬪與婉貴嬪的家門。朝中頓時風聲鶴唳。詢數罪齊發,隻削去了齊貴人之父文守恆的官職,又判了文泰流放漠北之地。
齊貴人得知了此事,一時間驚得失了人色,強行鎮定下來過後,隻到鳳儀宮去,求見皇後,正在腳步匆匆間,卻聞得身後一聲:“齊貴人走的好急,這是要去哪兒,連見了本宮都忘了行禮了。”迴首望去,卻是玉璃正帶著宮女在長街上散步。
玉璃身著正藍色刻絲泥金銀如意雲紋緞裳,隻梳了一朝月髻,累絲雙鸞銜壽果步搖金簪流蘇長曳,極是華貴,卻見玉璃緩緩笑道:“本宮先前在路上見到了齊貴人,卻見齊貴人神色匆匆,本宮自封了正二品貴嬪便久不見齊貴人,沒曾想如今齊貴人的家門也出了這樣的變故。或許過不多時,齊貴人也會是罪人家眷。本宮隻覺得這倒是應了那句風水輪流轉的俗話。”
齊貴人也不向玉璃請安,隻冷冷道:“事到如今,你還敢在本宮麵前說些風涼話,因為你這個妖孽禍胎,害的朝政大亂,你不躲在自己宮裏告罪,還敢在這裏耀武揚威。當真是放肆。”
玉璃微微變了神色,隻道:“齊貴人方才是說本宮放肆麽?”
齊貴人隻冷笑道:“我聽聞禧貴嬪最是會察言觀色,怎的如今剛坐上了貴嬪的位子,這耳朵便不好使了,你身為宮嬪,惹得前朝朝政紛亂,且自你迴宮後,後宮一直頗多是非,且你還唆使皇上恕了那些罪人的過錯,還將他們悉數召迴了京師,你的所作所為不是妖孽行徑又是什麽?且你不以為恥,難道不是放肆麽?”
玉璃已然動怒,隻冷聲道:“齊貴人言語且仔細些,本宮乃是正二品的貴嬪,齊貴人不過是小小貴人,也敢來指責本宮的不是?齊貴人入宮多年,難道宮裏的位分尊卑於齊貴人而言都隻是形同虛設麽?”
齊貴人隻冷笑道:“你不必用著位分來壓製我,你這貴嬪的位子難道做的名正言順麽?連冊封典禮都無的貴嬪,算得什麽?”
玉璃緩緩道:“即便沒有冊封典禮,本宮也依舊是禧貴嬪。且齊貴人說本宮的親眷乃是罪人,隻怕如今看來,齊貴人的父兄才會淪為罪人。本宮且冷眼瞧著到了那時,齊貴人又還如何倨傲。”
齊貴人怒極,隻再說不出話來。
到了鳳儀宮過後,齊貴人卻被雲修給攔下了,雲修隻勸道:“齊貴人還是請迴吧,皇後娘娘這幾日也是在困頓之中,身子一直不好,今早起來,昔年生產端慧親王落下的舊疾又犯了,隻怕今日隻不能見貴人了,還是請貴人過些日子再來吧。”
齊貴人隻央求道:“還勞煩你去通告皇後娘娘一聲,本宮的家門先下遭了大禍,後宮中能救本宮與本宮家門的人隻有皇後娘娘了。”
雲修無奈搖頭道:“貴人還是聽奴婢一言,皇後娘娘說貴人眼下隻能自求多福,方能以圖來日。”
齊貴人見雲修此景,心中知道已是無法,隻垂首迴了儲秀宮。隻在內殿哭了一宿。
過了幾日,詢下令將齊貴人之兄流放漠北後賜死,而齊貴人之父文守恆亦被軟禁在家中。而文府中的奴仆被悉數變賣。齊貴人聽了旨意,登時昏了過去。
茯若在壽康宮中與仁惠太後說起此事,仁惠太後隻淡淡笑道:“刑部尚書吳橋乃是哀家保舉的,有他審理文氏一族的事,隻怕能挖出不少東西了。”
仁惠太後臨鏡戴了金絲圈垂珠耳環,茯若在一旁道:“如今文氏一族已是一敗塗地,臣妾原以為根基是如何深厚,沒曾想卻是這般不堪一擊。”
殿中的檀香緩緩灼燃,四下裏都是靜靜的。仁惠太後緩緩道:“皇帝早已厭煩了文泰與文守恆的為人,且前翻為了玉璃的事情,皇上心裏早就對他們生了不滿,如今出了這事,皇帝一出手倒也都收拾幹淨了。”
茯若抿嘴笑道:“倒是難為周良人的父親暗中查訪了。”
仁惠太後披一件家常玉色印暗金竹葉紋的長衣。神色冷然,道:“文氏一族已是不足為慮,眼下最最要緊便是薛氏與上官氏。宜貴嬪與玉貴嬪的家門都算得是顯赫。如今齊貴人的家門出事,皇後那邊定然會更加小心,往後咱們也不好對付她們了。”
茯若隻淡淡道:“太後倒是不必多慮了,機會總歸會有的。”
仁惠太後鬱然一歎,緩緩道:“哀家經營多年,隻求一切都遂了哀家的心意。若是宋氏一族能以發達,哀家倒也無憾了。”言畢,仁惠太後意味深長的看了茯若一眼,道:“你才二十來歲,按理也還能再添一位皇嗣的。怎的你誕下了仁元過後,便再無動靜了。”
茯若淡淡道:“如今皇上待臣妾也不比得往日,且如今臣妾膝下已有澄兒。也算的是兒女雙全了。”
仁惠太後道:“若是你有一個親生的皇子,將來也多了一層籌碼。你若是有了皇子,將來皇帝便是賜了你皇貴妃的位分也是有的。你且好好用些心吧。”
如此以來,茯若聞了,愁緒又漸漸彌漫心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