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被降為貴人之後,因著詢念在她入宮承歡多年,便仍舊讓她居住在儲秀宮。也並未十分苛待了她。文氏對此極為不滿。卻有一晚,到皇後殿裏哭訴求情。隻盼著皇後向詢求情,複了她貴嬪的位分。皇後得知了,也隻是歎氣道:“到底是齊貴人自己不小心,你既然知道張氏有孕,又何苦跟她為難呢?且不說皇上如今專寵於她。便是昔日的韋氏不也因為繞了婉貴嬪的胎兒也招致禍端,怎的齊貴人如今還這般糊塗呢?。”
一旁的宜貴嬪溫和勸道:“依本宮說,齊貴人還是安分些吧,如今那張氏的位分越過了你去。你若是再遇上了她,隻怕她反過來會與你為難呢?”
文氏聞言,隻恨恨道:“張氏賤婢,原不過是司製房裏的繡女,如今仗著大個肚子就越發跋扈了去,總有一日,本宮要將她生吞活剝了。也好叫她知道本宮的厲害。”
皇後隻溫言道:“齊貴人還是且聽宜貴嬪一言,如今張氏宋氏二人一個協理六宮,一個獨享盛寵。齊貴人與她們為難,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文氏一向對皇後唯命是從,聽了這些言語才默不作聲起來,隨即便告退了。宜貴嬪見齊貴人走了,走到皇後下榻,隻恭順和睦的為皇後捶腿。低聲道:“皇後娘娘方才說的在理,但齊貴人好不容易得升了貴嬪的位分,如今因著惠貴妃與張婕妤之故被貶了下來,她焉有不恨之理?”
皇後神情冷漠,隻森然道:“她便是再恨惠貴妃與張婕妤二人,如今也隻能忍著,萬萬不可妄動。且不說如今惠貴妃有協理六宮之權,張婕妤獨享盛寵,便是她們二人身後還有仁惠太後。且本宮聽聞,後宮中也有不少的嬪妃與她們走得近。如此算來,惠貴妃與張婕妤在宮中已然結成黨羽,隻怕勢力與本宮都相差未幾。齊貴人如今也被皇上厭棄。再與她們為敵,不是自尋死路麽?”
宜貴嬪聞言,隻溫和道:“皇後娘娘所言極是,隻是不曾想原本都小看了惠貴妃宋氏了。臣妾原想她性子和睦,卻不曾想她手段如此之深,入宮不過數年的光景便成了正一品的貴妃位。且她如今與張婕妤聯手,便廢去了齊貴嬪的位分。臣妾以為,這二人極是不好對付啊。”
皇後冷笑道:“本宮早看出這事了,從惠貴妃撫育二皇子在身旁開始,本宮便覺得她是個威脅,如今看來,本宮倒是也未曾走眼。惠貴妃膝下有仁元帝姬與二皇子。也算的是兒女雙全了。且二皇子的悟性遠遠勝過本宮的嫡皇子。依著如今看來,皇上便是日後封了她皇貴妃的位分也未可知啊。本宮如今也是將近三十的人了。若是有一日將這鳳位拱手讓出也指不定呢?”
宜貴嬪急忙勸慰道:“皇後娘娘勿要自憂,皇長子到底是嫡子,且雖說皇長子的悟性不及二皇子,但他是嫡子又是長子,二皇子再是聰慧,也不能壞了祖宗家法的規矩啊。”
皇後淡然一笑,道:“祖宗家法那些東西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的,最要緊的還是看皇上的心意。”
宜貴嬪謙和道:“若真有那日,臣妾等拚盡全力也會護著皇後娘娘與嫡皇子。”
皇後隻冷冷道:“咱們是應該準備些了,你的父親與堂叔都在朝中任職,齊貴人的父兄皆是戶部的官員。你應該讓她們向皇上上奏此事,隻先試探出皇上的心意便可。”
宜貴嬪隻溫和笑道:“這個自然,臣妾與父親上次寫信與臣妾道,早已與昭惠太後的堂兄上官大人商議過此事,不日便會一齊向皇上上奏的。”
皇後淡然微笑,緩緩道:“上官大人乃是本宮的舅父,他自然是會盡心去做此事的。前朝的事且留給他們,後宮裏頭咱們也不能閑著。本宮聽替張婕妤診脈的太醫說張婕妤腹中的胎兒似乎是個男胎。本宮想著張婕妤當真是好福氣啊,若是如此。隻怕日後她坐上昭儀或是貴妃的位子也未可知啊。”
宜貴嬪凝眸片刻,道:“臣妾聽宮裏的老宮女說女人若是生產,和陰曹閻王便隻隔了一簾紗帳。若是張婕妤在生產時遇上了什麽要緊的事,便隻能怪她福薄了。”
皇後出神道:“且放手去做吧,隻是記著一條”皇後的眼中閃過最是刻骨的寒意,“一定要叫她死。”
宜貴嬪微微一諾,便走了。皇後見著宜貴嬪走遠了,起身到了皇長子的房內,見著皇長子正在溫書,皇長子潤兒見皇後,隻親切的跑到皇後身邊,笑道:“母後,兒臣今日已經學完《孟子》了,太傅還說兒臣學的很快。”
皇後眼中掠過一絲寬慰的笑意,隻抱著皇長子潤溫和道:“我的兒,母後聽你這麽說,真是為你高興啊。”
潤兒又道:“不過兒臣有好些日子都沒有見到父皇了,今早在承明殿聽二皇弟說起,昨夜與前夜父皇都去了惠母妃哪裏?二皇弟還說他還和父皇一起用膳,父皇還考了他學問功課如何如何。母後,潤兒也想見到父皇。”
皇後聞言,頓時怔了,眼中不住閃過一絲淚意,隻摟著皇長子潤兒溫和道:“潤兒聽話,你父皇近日來朝政忙得緊,等到他得空了,自然會來看潤兒。”
潤兒這才不言語了,皇後複又道:“便是你父皇不來看你,可潤兒的身邊不是有母後麽?母後就隻有潤兒一個兒子,潤兒也隻有母後。”
潤兒略略有些圓潤的臉龐閃過一絲笑意,隻對著皇後道:“等到潤兒長大了,我要給母後建一座大大的宮殿,讓母後在裏間享福。”
皇後隻溫然笑道:“我的兒真是孝順啊,那麽潤兒要給母後蓋一座怎樣的宮殿呢?”
潤兒稚嫩的臉龐有著璀璨的笑意,隻道:“便是像皇祖母的長樂宮那樣的宮殿給母後住。”
皇後頓時笑了,笑著笑著眼中竟落下淚來,隻道:“潤兒,你一定要爭氣,隻要你能坐上太子之位,母後便沒有遺憾了。”
過了幾日,雖是深秋時節,卻是已然落下了雨來。茯若橫臥在榻上聽著細雨綿綿,顯得整個永和宮越發靜謐。秀兒隻在一旁伺候著,道了句:“真真是奇怪,如今這樣的時節竟下起了雨,隻怕過不多日卻是會越發冷了。”
茯若淡淡道:“這有什麽奇怪的,天氣幹燥了那麽些天,下點雨還好些。”
秀兒隻道:“張婕妤的身子都有九個月了,依奴婢不日便要生了,隻怕日後皇上會更疼愛張婕妤的。奴婢隻為貴妃娘娘抱不平。”
茯若溫和一笑,道:“本宮如今已是貴妃了,還有什麽好爭的。本宮膝下早已有了一對兒女。本宮還迴去爭那些小情小愛的東西麽?”
秀兒隻道:“奴婢聽永安宮的宮女說,張婕妤肚裏懷著的也是一位皇子。皇上如今這般喜歡張婕妤,若是等到小皇子落地,奴婢隻怕皇上便不重視咱們的二皇子了。”
茯若沉思片刻,沉吟道:“皇上重視又如何,不重視又如何?左不過隻是個奶娃娃。便是皇長子那樣的身份,又是嫡子又是長子。還是皇後親手養大,皇上也未見多重視他。本宮又何苦來憂心這些事呢?”
秀兒隻點點頭,複再不言語。
此時風雨之聲漸漸大了起來,而茯若的永和宮外樹木森森。外間隱隱有嘈雜聲,隨後殿外小太監跑了進來,慌亂道:“貴妃娘娘,大事不好了,張婕妤要生了。現下永安宮哪裏亂成一團了。還望貴妃娘娘快些過去。”
秀兒隻出聲斥道:“現在外麵這般大的雨,若是貴妃出去被雨淋壞了身子,你擔待的起麽?”
那小太監滿身是水,隻見他焦急道:“算是奴才求貴妃娘娘了,現下皇上已經趕過去了,但皇後娘娘說她身子今日不適,隻讓奴才們將此事托給貴妃娘娘。還望貴妃娘娘且去一趟永安宮吧。”
茯若無奈,隻打著傘去了永安宮,一路上伴著冷風涼雨,冷雨斜斜打到茯若的衣衫上,即便她的身邊的宮女打著傘也是無濟於事。茯若到了永安宮,隻見裏間亂作一團,宮女太監左右來往走動,詢隻在殿外焦急的候著,見到茯若來了,隻道了句:“茯兒”便再未言語。
茯若隻喚來喜兒,細細問道:“好端端的怎的張婕妤早產,可是出了什麽差錯。”
喜兒焦急泣道:“奴婢也不知是怎麽迴事,今早起來,婕妤娘娘喝了太醫院送來的安胎藥,隨後又用了早膳,不過一刻便開始肚子疼,隨後底下便已經見紅了。這時候奴婢們才慌了手腳。隻讓人去請太醫來。其餘的奴婢便不知道了。”
茯若隻蹙眉道:“定是有事做事不當心,給張婕妤吃壞了東西。”
詢略略一想,道:“是了,料想以前的婉貴嬪也是這樣便沒了孩子,不知如今玉璃可否能安然無恙。”言畢,詢的眼角已有了一絲因焦急萬分而生的淚意。茯若隻拉住他的手,似乎意圖給他一些安慰的力量。
漸漸入了黃昏,茯若隻與詢在永安宮內焦急等著。黃昏時節,夜雨未歇,茯若的煩亂的心思也似那幽幽細雨一般。連綿不斷且又絮絮冗長。
一旁的宜貴嬪溫和勸道:“依本宮說,齊貴人還是安分些吧,如今那張氏的位分越過了你去。你若是再遇上了她,隻怕她反過來會與你為難呢?”
文氏聞言,隻恨恨道:“張氏賤婢,原不過是司製房裏的繡女,如今仗著大個肚子就越發跋扈了去,總有一日,本宮要將她生吞活剝了。也好叫她知道本宮的厲害。”
皇後隻溫言道:“齊貴人還是且聽宜貴嬪一言,如今張氏宋氏二人一個協理六宮,一個獨享盛寵。齊貴人與她們為難,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文氏一向對皇後唯命是從,聽了這些言語才默不作聲起來,隨即便告退了。宜貴嬪見齊貴人走了,走到皇後下榻,隻恭順和睦的為皇後捶腿。低聲道:“皇後娘娘方才說的在理,但齊貴人好不容易得升了貴嬪的位分,如今因著惠貴妃與張婕妤之故被貶了下來,她焉有不恨之理?”
皇後神情冷漠,隻森然道:“她便是再恨惠貴妃與張婕妤二人,如今也隻能忍著,萬萬不可妄動。且不說如今惠貴妃有協理六宮之權,張婕妤獨享盛寵,便是她們二人身後還有仁惠太後。且本宮聽聞,後宮中也有不少的嬪妃與她們走得近。如此算來,惠貴妃與張婕妤在宮中已然結成黨羽,隻怕勢力與本宮都相差未幾。齊貴人如今也被皇上厭棄。再與她們為敵,不是自尋死路麽?”
宜貴嬪聞言,隻溫和道:“皇後娘娘所言極是,隻是不曾想原本都小看了惠貴妃宋氏了。臣妾原想她性子和睦,卻不曾想她手段如此之深,入宮不過數年的光景便成了正一品的貴妃位。且她如今與張婕妤聯手,便廢去了齊貴嬪的位分。臣妾以為,這二人極是不好對付啊。”
皇後冷笑道:“本宮早看出這事了,從惠貴妃撫育二皇子在身旁開始,本宮便覺得她是個威脅,如今看來,本宮倒是也未曾走眼。惠貴妃膝下有仁元帝姬與二皇子。也算的是兒女雙全了。且二皇子的悟性遠遠勝過本宮的嫡皇子。依著如今看來,皇上便是日後封了她皇貴妃的位分也未可知啊。本宮如今也是將近三十的人了。若是有一日將這鳳位拱手讓出也指不定呢?”
宜貴嬪急忙勸慰道:“皇後娘娘勿要自憂,皇長子到底是嫡子,且雖說皇長子的悟性不及二皇子,但他是嫡子又是長子,二皇子再是聰慧,也不能壞了祖宗家法的規矩啊。”
皇後淡然一笑,道:“祖宗家法那些東西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的,最要緊的還是看皇上的心意。”
宜貴嬪謙和道:“若真有那日,臣妾等拚盡全力也會護著皇後娘娘與嫡皇子。”
皇後隻冷冷道:“咱們是應該準備些了,你的父親與堂叔都在朝中任職,齊貴人的父兄皆是戶部的官員。你應該讓她們向皇上上奏此事,隻先試探出皇上的心意便可。”
宜貴嬪隻溫和笑道:“這個自然,臣妾與父親上次寫信與臣妾道,早已與昭惠太後的堂兄上官大人商議過此事,不日便會一齊向皇上上奏的。”
皇後淡然微笑,緩緩道:“上官大人乃是本宮的舅父,他自然是會盡心去做此事的。前朝的事且留給他們,後宮裏頭咱們也不能閑著。本宮聽替張婕妤診脈的太醫說張婕妤腹中的胎兒似乎是個男胎。本宮想著張婕妤當真是好福氣啊,若是如此。隻怕日後她坐上昭儀或是貴妃的位子也未可知啊。”
宜貴嬪凝眸片刻,道:“臣妾聽宮裏的老宮女說女人若是生產,和陰曹閻王便隻隔了一簾紗帳。若是張婕妤在生產時遇上了什麽要緊的事,便隻能怪她福薄了。”
皇後出神道:“且放手去做吧,隻是記著一條”皇後的眼中閃過最是刻骨的寒意,“一定要叫她死。”
宜貴嬪微微一諾,便走了。皇後見著宜貴嬪走遠了,起身到了皇長子的房內,見著皇長子正在溫書,皇長子潤兒見皇後,隻親切的跑到皇後身邊,笑道:“母後,兒臣今日已經學完《孟子》了,太傅還說兒臣學的很快。”
皇後眼中掠過一絲寬慰的笑意,隻抱著皇長子潤溫和道:“我的兒,母後聽你這麽說,真是為你高興啊。”
潤兒又道:“不過兒臣有好些日子都沒有見到父皇了,今早在承明殿聽二皇弟說起,昨夜與前夜父皇都去了惠母妃哪裏?二皇弟還說他還和父皇一起用膳,父皇還考了他學問功課如何如何。母後,潤兒也想見到父皇。”
皇後聞言,頓時怔了,眼中不住閃過一絲淚意,隻摟著皇長子潤兒溫和道:“潤兒聽話,你父皇近日來朝政忙得緊,等到他得空了,自然會來看潤兒。”
潤兒這才不言語了,皇後複又道:“便是你父皇不來看你,可潤兒的身邊不是有母後麽?母後就隻有潤兒一個兒子,潤兒也隻有母後。”
潤兒略略有些圓潤的臉龐閃過一絲笑意,隻對著皇後道:“等到潤兒長大了,我要給母後建一座大大的宮殿,讓母後在裏間享福。”
皇後隻溫然笑道:“我的兒真是孝順啊,那麽潤兒要給母後蓋一座怎樣的宮殿呢?”
潤兒稚嫩的臉龐有著璀璨的笑意,隻道:“便是像皇祖母的長樂宮那樣的宮殿給母後住。”
皇後頓時笑了,笑著笑著眼中竟落下淚來,隻道:“潤兒,你一定要爭氣,隻要你能坐上太子之位,母後便沒有遺憾了。”
過了幾日,雖是深秋時節,卻是已然落下了雨來。茯若橫臥在榻上聽著細雨綿綿,顯得整個永和宮越發靜謐。秀兒隻在一旁伺候著,道了句:“真真是奇怪,如今這樣的時節竟下起了雨,隻怕過不多日卻是會越發冷了。”
茯若淡淡道:“這有什麽奇怪的,天氣幹燥了那麽些天,下點雨還好些。”
秀兒隻道:“張婕妤的身子都有九個月了,依奴婢不日便要生了,隻怕日後皇上會更疼愛張婕妤的。奴婢隻為貴妃娘娘抱不平。”
茯若溫和一笑,道:“本宮如今已是貴妃了,還有什麽好爭的。本宮膝下早已有了一對兒女。本宮還迴去爭那些小情小愛的東西麽?”
秀兒隻道:“奴婢聽永安宮的宮女說,張婕妤肚裏懷著的也是一位皇子。皇上如今這般喜歡張婕妤,若是等到小皇子落地,奴婢隻怕皇上便不重視咱們的二皇子了。”
茯若沉思片刻,沉吟道:“皇上重視又如何,不重視又如何?左不過隻是個奶娃娃。便是皇長子那樣的身份,又是嫡子又是長子。還是皇後親手養大,皇上也未見多重視他。本宮又何苦來憂心這些事呢?”
秀兒隻點點頭,複再不言語。
此時風雨之聲漸漸大了起來,而茯若的永和宮外樹木森森。外間隱隱有嘈雜聲,隨後殿外小太監跑了進來,慌亂道:“貴妃娘娘,大事不好了,張婕妤要生了。現下永安宮哪裏亂成一團了。還望貴妃娘娘快些過去。”
秀兒隻出聲斥道:“現在外麵這般大的雨,若是貴妃出去被雨淋壞了身子,你擔待的起麽?”
那小太監滿身是水,隻見他焦急道:“算是奴才求貴妃娘娘了,現下皇上已經趕過去了,但皇後娘娘說她身子今日不適,隻讓奴才們將此事托給貴妃娘娘。還望貴妃娘娘且去一趟永安宮吧。”
茯若無奈,隻打著傘去了永安宮,一路上伴著冷風涼雨,冷雨斜斜打到茯若的衣衫上,即便她的身邊的宮女打著傘也是無濟於事。茯若到了永安宮,隻見裏間亂作一團,宮女太監左右來往走動,詢隻在殿外焦急的候著,見到茯若來了,隻道了句:“茯兒”便再未言語。
茯若隻喚來喜兒,細細問道:“好端端的怎的張婕妤早產,可是出了什麽差錯。”
喜兒焦急泣道:“奴婢也不知是怎麽迴事,今早起來,婕妤娘娘喝了太醫院送來的安胎藥,隨後又用了早膳,不過一刻便開始肚子疼,隨後底下便已經見紅了。這時候奴婢們才慌了手腳。隻讓人去請太醫來。其餘的奴婢便不知道了。”
茯若隻蹙眉道:“定是有事做事不當心,給張婕妤吃壞了東西。”
詢略略一想,道:“是了,料想以前的婉貴嬪也是這樣便沒了孩子,不知如今玉璃可否能安然無恙。”言畢,詢的眼角已有了一絲因焦急萬分而生的淚意。茯若隻拉住他的手,似乎意圖給他一些安慰的力量。
漸漸入了黃昏,茯若隻與詢在永安宮內焦急等著。黃昏時節,夜雨未歇,茯若的煩亂的心思也似那幽幽細雨一般。連綿不斷且又絮絮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