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臘月歲末,是夜,詢在勤政殿內,大擺筵席。邀兩宮太後並一幹後妃及宗室親貴共同赴宴。
勤政殿乃是皇上款待外國使節,或是六宮慶賀的所在。殿宇皆用白螺石甃成,四畔雕鏤闌檻。甚是華麗。因乃是新皇登基後第一次設宴,因此宮女太監們將這裏打掃得格外仔細。內務總管穆楊在這裏足足守了一天,督促著宮女太監打掃殿宇。
到了傍晚時節,皇上帶著一幹後妃陸續入座。正中擺金龍大宴桌,麵北朝南,帝後並肩而坐。皇後身著青綠色繡牡丹花樣氅衣、雙佩小綬,眉目端然的坐在皇帝身邊,撫摸著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微笑淡然。兩宮太後居於金龍大宴桌外一張雙鳳齊飛並桌上,昭惠太後居於東,仁惠太後居於西。
平下自北而南,東西相對分別放近支親貴、命婦和妃嬪的宴桌。大夏朝宮規極為嚴謹,親貴男子非重大節慶宴會不得與妃嬪見麵同聚。今日乃是臘月歲末的家宴,因著倒也算是例外。
帝後的左首之下是嬪妃與帝姬公主的座位。一列而下四張紫檀木大桌分別是幾位駙馬以及宗室親貴的座位。
坐在紫檀木大桌首座的便是明安大長公主的駙馬上官謙,上官謙乃是昭惠太後的長兄。而明安長公主與明宗皇帝乃是一母所生。上官氏一族家世顯赫非常,且明安大長公主又是皇上的姑母。輩分最高,因而坐在了首座。
其次便是安惠長公主的駙馬傅溪。傅溪之父傅棠乃是景宗朝的科舉狀元,後來逐步被升為戶部尚書。並為太子太保。明宗朝又授予了一等公的爵位。隨後明宗將嫡後貞熹皇後所生的安惠公主嫁與了傅棠之子。傅溪麵容清俊,年歲不過二十來歲,看上去極為文弱。
第三席便是敬惠長公主的駙馬劉安,劉安生的虎背熊腰,一雙眸子常常散發著鷹隼般銳利的光芒,其父劉琦乃是夏朝征戰廝殺的大將,昔日景宗禦駕親征西南赫連族。中了赫連族的埋伏。險些被俘,便是劉琦率大軍突出重圍。解了景宗之困。隨後劉琦病歿,其子劉安卻也是子承父業,常年在外征戰廝殺,戍守邊關。敬惠長公主乃是仁惠太後所生,當今皇上夏侯詢的姐姐。
隨後兩位乃是景宗皇帝的兩位庶子,巴陵群王以及月山群王而已,二人的生母都是景宗皇帝身邊的貴人,婕妤。隨後到了弱冠之年,封了王。便搬到宮外的王府去住了。大夏朝對於嫡庶尊卑極為看重,皇後所生皇子曆代便是儲君之首選。若是未能封為太子,也會被冊封為親王。嬪妃所生的皇子日後會被封為群王。所生若是女子。皇後所生會冊封為公主,而嬪妃所生則被封為帝姬。
敬貴妃與玉貴人位份最高,便坐在了左邊的第一席。敬貴妃生了一對龍鳳胎。在後宮中僅次於皇後。玉貴人的父親為大夏立下了大功,一舉雪了大夏數十年的恥辱,自然也是不能忽視的。至於茯若與文充儀,便被安排在了第二桌。蘇才人和顧采女坐在了第三桌。而最末的一桌便是何良人和張常在。
左邊的北首,又擺了一桌珊瑚碧玉為麵,紅檀木為柱的雕花圓桌。坐著幾位公主帝姬。居於上座的自然是明安大長公主,其次便是安惠長公主,隨後便是敬惠長公主。後便是慶順帝姬與靜慧帝姬。因著靜慧帝姬年歲尚幼,身邊自是少不了乳母宮人的伺候。
皇後向皇上賀道:“臣妾恭祝皇上新歲安康,更願我大夏,豐年瑞雪,國泰民安。”、
眾位嬪妃也一同起身向皇上皇後賀道:“願上天佑我大夏,國泰民安。”
昭惠太後舉杯印了一口酒,笑道:“皇上的後宮諸多賢惠,委實乃是我大夏之福啊。”
皇上卻頷首道:“太後說的極是,朕有皇後這樣賢妻治理後宮,更有一幹嬌美妾室委實乃是朕之福氣啊。”
昭惠太後又道:“皇後身孕已有七月,若是再得一位嫡皇子也是極好的。諸位嬪妃也是,要多多開枝散葉。為我大夏繁衍後嗣才是啊!”
坐在一旁的慶順帝姬笑道:“母後說的極是,若是論起來繁衍後嗣,那麽皇兄的敬貴妃可真是後宮的第一功臣了。”
茯若卻看了看慶順帝姬,卻見慶順帝姬生的俊眼修眉,顧盼神飛,且氣度清華,令人見之忘俗。年歲不過十四五歲上下,與自己相仿。原先便聽人說過慶順帝姬幫著皇後打理後宮事務,極是伶俐。沒怎想性子卻是這般活潑。相比安惠,明安,敬惠三位已嫁做人婦的公主的端莊靜默。慶順帝姬到底還是活潑喜人一些。
昭惠太後聽了這話,卻是笑著道:“慶順說的極是,哀家隻盼著後宮裏頭的嬪妃都似敬貴妃一般,那便好了。”
敬貴妃卻起身,對著昭惠太後福了一福,柔聲道:“多謝太後誇讚,臣妾愧不敢當。”
昭惠太後見了,卻也不看她,隻是冷冷道:“有何愧不敢當,哀家還望著敬貴妃不要居功自傲,恃寵而驕的好。”
敬貴妃聞言,心下一驚,顫聲道:“臣妾不敢。”
皇上見狀,急忙起身對著昭惠太後道:“敬貴妃性子最是柔弱,還望太後多多包涵她才是啊!”
昭惠太後卻看了皇上一眼,卻笑道:“皇上到底是偏愛敬貴妃。哀家不過多說了一兩句,皇帝便急著袒護了。”
皇上示意讓敬貴妃先坐下了,才道:“敬貴妃伺候兒臣多年,自然待她是有些情分的。”
皇後聽了這話,臉上原先安詳得意的笑容卻僵住了,恨恨的看了敬貴妃一眼,玉貴人和文充儀卻也是麵色有些不悅,似乎對此事極為嫉妒。茯若自進宮來,便未曾得到過皇上的寵幸,隻求安穩度日即可,對此倒是無動於衷。張常在隻是在桌上默默的吃著自己的點心。神色落寞。敬貴妃對此卻是頗為得意。原先淒婉哀怨的神情也頓時有了一絲驕矜。
昭惠太後微微一笑,眼底是深不可測的寒意:“皇上深情雖好,卻萬萬不可隻對一人深情,若是如此後宮其他嬪妃便要心寒了。自然種種爭風吃醋的事也就來了。”
皇上聽了這話,莞爾一笑:“太後的話,兒臣記下了。”
在一旁一言不發的仁惠太後此時卻說話了,隻見她對著皇後關切道:“皇後已是七個月的身孕,可要萬萬小心。皇上自年少時結親已有數年之久,如今卻也隻有三個孩子。哀家隻望可以再多添一個皇孫。皇後你可記下了。”
皇後聽了,卻是溫和一笑,柔聲道:“臣妾謹記母後教誨。”
案上名酒熱炙,臘味野珍,殿角箜篌悠悠,微風拂簾,令人心曠神怡。眾人說笑了一陣,卻也怡然自得。臘月末,按著宮中的舊曆,皇上這日是要在皇後去宮中的。因此,酒過三巡過後,卻也省了內監們上來讓皇上翻牌子的麻煩。
一時宴畢,眾人皆自行散去。兩宮太後由著一眾宮女太監伺候著迴了各自的宮殿,皇上與皇後也對著眾位嬪妃囑咐了幾句過後就迴宮去了。
玉貴人經過茯若時,卻對著茯若笑道:“昭容妹妹真是可憐,我這個做姐姐都為妹妹感到惋惜啊!”
茯若聽了這話,又想起了上次玉貴人進宮在皇後宮裏對著肆意羞辱之事,心下不悅,本不欲理睬她,無奈玉貴人的位分比她高。隻能冷聲道:“不知玉貴人所指何事,嬪妾愚鈍,還望玉貴人指點一二。”
玉貴人輕笑兩聲,卻道:“自從妹妹進宮,皇上便從未去過你宮裏。如今皇上都是去貴妃以及本宮的寢宮,妹妹空有一個昭容的虛名,卻不是一個女人閑著無所事事嗎?”
玉貴人說完這話,就止不住的笑了起來。就連她身邊的楊司儀也在一旁掩麵而笑。走在前頭的敬貴妃聽見後頭有笑聲,便又走了迴來,卻見到是玉貴人和茯若。她素來是不喜這二人的。且皇上今日去了皇後的宮裏,她心下早就泡了一壇子醋了。玉貴人光顧著笑,卻也未曾注意敬貴妃。倒是茯若見是敬貴妃來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貴妃娘娘萬福金安。”
敬貴妃睨了她一眼,才冷冷道:“本宮方才在前頭聽見玉貴人笑的開心,不知是有了什麽好事,可否也讓本宮知曉一二。”
玉貴人本就瞧不上敬貴妃的出身,又念著自己乃是功臣之女,卻也不顧及位分高低,隻是敷衍著道:“嬪妾方才正和宋昭容說笑,一時間說的興起,不知怎的就驚到了貴妃娘娘。”
敬貴妃睨著一雙鳳眼,塗成鴉青色的睫毛似飛凰展翅般的殘影映射在眼瞼上,隻冷冷的看著玉貴人,沉吟道:“到底是什麽笑話,本宮也想知道。”
這時張常在與蘇才人卻也從殿內走了出來,對著茯若三人行了禮。蘇才人性子一向寬厚,宮中多數人一向與她交好,就連玉貴人與敬貴妃這樣驕橫之人也與她相處得益。且她的母族羅州蘇氏乃是百年世家,雖說如今不及往日的盛勢了。但皇上仍舊對其較為看重。皇上登基不久,便封了她的父親二等爵位。又加封她的哥哥為翰林院學士。因此,雖說蘇才人位份不高,但卻頗得人心。
她見敬貴妃麵帶慍色,而一旁的玉貴人神色自若,猜測定是玉貴人衝撞了敬貴妃。便溫言道:“貴妃娘娘。如今夜來風大,怎麽娘娘不早些迴宮,卻在這裏吹著寒風又是何故?”
敬貴妃卻也不看她,沉聲道:“本宮要做什麽與你有何相幹,一個小小的才人,也敢來管本宮的事。”
蘇才人聽了,臉上的笑容卻更顯溫和。似春日暖陽一般:“貴妃娘娘說的極是,嬪妾隻是擔心娘娘著了風寒而已。”
玉貴人此時卻接話道:“蘇才人有所不知,今日貴妃娘娘必是想著皇上今晚宿在皇後的宮裏,心下有氣,所以特意拿臣妾等來出氣罷了。”
敬貴妃被她說中了心事,眉尖一挑,暴怒道:“放肆,小小一個貴人竟敢詆毀本宮,你難道要本宮把你送到慎刑司去麽?”
茯若和蘇才人見此狀,忙上去勸敬貴妃消氣,張常在卻在一旁勸著玉貴人讓她趕緊給敬貴妃賠罪。玉貴人卻不以為然:“敬貴妃並無協理六宮之權,怎能隨意責罰嬪妃。要責罰本宮,也得讓皇上皇後親口下旨。”
玉貴人句句說中敬貴妃的要害,敬貴妃氣的臉色發青,隻使喚著身邊的宮女錦兒香玉,讓她們叫玉貴人跪下。兩位宮女剛一碰到玉貴人的衣裳,就被玉貴人身邊的吳司儀嗬斥住了,玉貴人順手打了兩人的耳光,怒罵道:“大膽奴婢,居然敢來扯本宮的衣裳。”
敬貴妃見狀,氣的發怔,卻聽得身後一聲婉轉:“一幹嬪妃竟敢在勤政殿外喧嘩,成何體統。”
原是慶順帝姬才從送了安惠長公主出宮,二人雖說並非一母所出,到底同出一父。在宮門口說了好些體己話才依依不舍的別了。慶順帝姬因自幼便被昭惠太後養在身邊,所以便住在長樂宮後的秋菊堂裏。在迴宮的途中,聽見勤政殿的吵鬧之聲,便過來看看,卻見是敬貴妃等人在此。
蘇才人與張常在這幾位低位的嬪妃對著慶順帝姬請了安,敬貴妃微微欠欠身,冷眼看著她:“玉貴人言語冒犯本宮,本宮正欲教訓她一兩句,以正宮闈。難道也要向帝姬匯報不成。”語氣極為不善,大有挑釁之意。敬貴妃想著自己乃是後宮中僅次於皇後的貴妃。而慶順帝姬不過是個庶女,所以越發沒將帝姬放在眼裏。
慶順帝姬見這般,神情冷漠,隻看著敬貴妃沉聲道:“不知玉貴人如何冒犯了敬貴妃,還望敬貴妃細細說來,讓我也好來處理此事。”
敬貴妃沒好氣的道:“這般你自己問她便是,何必又來問本宮。”
蘇才人這時卻出來勸道:“不過是玉貴人說話有些直率,可能一時間冒犯了貴妃也是有的,還望貴妃娘娘海涵。”
茯若本欲出來勸慰一二,但念著玉貴人幾次三番與自己為難,心裏頭正欲讓她受些責罰才好。便在一旁一言不發。張常在卻出來對著慶順帝姬道:“這原也不是什麽大事,讓玉貴人給敬貴妃賠禮就是了,何必來勞煩帝姬呢?”
慶順帝姬讓敬貴妃身邊的春燕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隨後慶順帝姬卻也讓玉貴人給敬貴妃賠罪。玉貴人卻心高氣傲的很,死活不願。眾人正不知帝姬該如何處理。卻見帝姬發話了:“玉貴人言語無禮,以下犯上。她宮中的奴婢未能提醒周全,吳司儀受杖責二十。”
眾人一聽都驚了,尤其是吳司儀更是嚇得腿都軟了,隻跪在玉貴人身邊,哭嚷著讓玉貴人救她。慶順帝姬命人喚來侍衛,就要把吳司儀拖去行刑。卻見玉貴人怒道:“大膽,本宮好歹也是正三品的貴人,吳司儀乃是本宮宮裏的教引宮女。還不快住手。”
玉貴人這一席話說的極為淩厲,且眾位侍衛又念著她是一宮之主位。因而卻也呆住了,停下了手來。
慶順帝姬見狀,對著那些侍衛怒罵道:“糊塗東西,本帝姬有昭惠太後特許的協理六宮之權,你們莫非敢忤逆昭惠太後的意思麽,還不快快行刑?”
她搬出了昭惠太後,侍衛們便把吳司儀拉了下去,玉貴人心下怒極,奈何慶順帝姬有協理六宮之權,卻也奈何她不得。
敬貴妃在一旁笑道:“到底是帝姬懂得宮規禮儀,知道尊卑有序。也不愧是昭惠太後親手帶大的治理六宮的事務都可與皇後與之相較了。”
慶順帝姬也不看她,隻對著自己的身邊的宮女黛淑吩咐道:“敬貴妃身邊的宮女錦兒和香玉對玉貴人無禮,應被打入慎刑司受罰,你把她們帶下去吧。”
一席話下來,所有人都驚呆了。敬貴妃由喜轉怒,怒喝道:“錦兒和香玉是本宮派去的,她們所做都是本宮的意思。帝姬難道也要連本宮一同責罰麽?”
慶順帝姬絲毫不被敬貴妃所迫,沉靜道:“玉貴人身邊的楊司儀受罰乃是因為她未盡其責,讓玉貴人冒犯了敬貴妃,然而敬貴妃身邊的宮女身為奴婢居然敢對身為妃子的玉貴人動手,也是應受責罰的。
敬貴妃卻比玉貴人難纏的多,隻見她睨著慶順帝姬冷冷道:“本宮宮裏的人若是有錯,本宮會自行責罰,不勞煩帝姬親自動手了。”
慶順帝姬卻不理她,隻吩咐著身邊的宮女讓她們把敬貴妃身邊的錦兒和香玉帶了下去,敬貴妃意圖阻攔,慶順帝姬見了,也不動怒,隻留下一句:“若是貴妃不願讓本帝姬來拿此事,那麽就等明日讓皇嫂來管理此事如何。”
敬貴妃聽了怕又橫生枝節,便頓時焉了氣。慶順帝姬處理完這兩個宮女,吳司儀也受完了杖責。隻見她被兩個侍衛拖著走了出來,玉貴人見狀,忙讓人去把吳司儀扶起來。隻是深深剜了慶順帝姬一眼就走了。茯若與張常在,蘇才人等也隨即走了。敬貴妃看著錦兒與香玉被打發進了慎刑司。心下不悅至極,坐上了肩輿走了,臨走前隻冷冷的留下了一句:“帝姬今日治理後宮手段真是厲害,本宮來日定會有所迴報。”
慶順帝姬聽了卻也不以為然,由著黛淑扶著她迴了宮,黛淑在路上好奇問道:“敬貴妃這般言語挑釁小主,帝姬為何不生氣。”
“生氣又有何用,難道我還一轉頭就向母後告狀不成,況且敬貴妃不過隻是個妃子性子便跋扈異常,日後隻怕會為自身惹禍上身。”慶順帝姬幽幽道。這夜的月色極好,恰似一麵白玉盤懸在天上,月下空明,隻映射一輪光暈在地上。
黛淑不解道:“就算是告訴了昭惠太後也不會如何,雖說帝姬不是昭惠太後親生,但太後待帝姬可比親生的女兒都要好啊。”
慶順帝姬聽了,卻也溫婉一笑:“這個自然。”
二人沿著勤政殿外的長街,緩步迴宮。
勤政殿乃是皇上款待外國使節,或是六宮慶賀的所在。殿宇皆用白螺石甃成,四畔雕鏤闌檻。甚是華麗。因乃是新皇登基後第一次設宴,因此宮女太監們將這裏打掃得格外仔細。內務總管穆楊在這裏足足守了一天,督促著宮女太監打掃殿宇。
到了傍晚時節,皇上帶著一幹後妃陸續入座。正中擺金龍大宴桌,麵北朝南,帝後並肩而坐。皇後身著青綠色繡牡丹花樣氅衣、雙佩小綬,眉目端然的坐在皇帝身邊,撫摸著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微笑淡然。兩宮太後居於金龍大宴桌外一張雙鳳齊飛並桌上,昭惠太後居於東,仁惠太後居於西。
平下自北而南,東西相對分別放近支親貴、命婦和妃嬪的宴桌。大夏朝宮規極為嚴謹,親貴男子非重大節慶宴會不得與妃嬪見麵同聚。今日乃是臘月歲末的家宴,因著倒也算是例外。
帝後的左首之下是嬪妃與帝姬公主的座位。一列而下四張紫檀木大桌分別是幾位駙馬以及宗室親貴的座位。
坐在紫檀木大桌首座的便是明安大長公主的駙馬上官謙,上官謙乃是昭惠太後的長兄。而明安長公主與明宗皇帝乃是一母所生。上官氏一族家世顯赫非常,且明安大長公主又是皇上的姑母。輩分最高,因而坐在了首座。
其次便是安惠長公主的駙馬傅溪。傅溪之父傅棠乃是景宗朝的科舉狀元,後來逐步被升為戶部尚書。並為太子太保。明宗朝又授予了一等公的爵位。隨後明宗將嫡後貞熹皇後所生的安惠公主嫁與了傅棠之子。傅溪麵容清俊,年歲不過二十來歲,看上去極為文弱。
第三席便是敬惠長公主的駙馬劉安,劉安生的虎背熊腰,一雙眸子常常散發著鷹隼般銳利的光芒,其父劉琦乃是夏朝征戰廝殺的大將,昔日景宗禦駕親征西南赫連族。中了赫連族的埋伏。險些被俘,便是劉琦率大軍突出重圍。解了景宗之困。隨後劉琦病歿,其子劉安卻也是子承父業,常年在外征戰廝殺,戍守邊關。敬惠長公主乃是仁惠太後所生,當今皇上夏侯詢的姐姐。
隨後兩位乃是景宗皇帝的兩位庶子,巴陵群王以及月山群王而已,二人的生母都是景宗皇帝身邊的貴人,婕妤。隨後到了弱冠之年,封了王。便搬到宮外的王府去住了。大夏朝對於嫡庶尊卑極為看重,皇後所生皇子曆代便是儲君之首選。若是未能封為太子,也會被冊封為親王。嬪妃所生的皇子日後會被封為群王。所生若是女子。皇後所生會冊封為公主,而嬪妃所生則被封為帝姬。
敬貴妃與玉貴人位份最高,便坐在了左邊的第一席。敬貴妃生了一對龍鳳胎。在後宮中僅次於皇後。玉貴人的父親為大夏立下了大功,一舉雪了大夏數十年的恥辱,自然也是不能忽視的。至於茯若與文充儀,便被安排在了第二桌。蘇才人和顧采女坐在了第三桌。而最末的一桌便是何良人和張常在。
左邊的北首,又擺了一桌珊瑚碧玉為麵,紅檀木為柱的雕花圓桌。坐著幾位公主帝姬。居於上座的自然是明安大長公主,其次便是安惠長公主,隨後便是敬惠長公主。後便是慶順帝姬與靜慧帝姬。因著靜慧帝姬年歲尚幼,身邊自是少不了乳母宮人的伺候。
皇後向皇上賀道:“臣妾恭祝皇上新歲安康,更願我大夏,豐年瑞雪,國泰民安。”、
眾位嬪妃也一同起身向皇上皇後賀道:“願上天佑我大夏,國泰民安。”
昭惠太後舉杯印了一口酒,笑道:“皇上的後宮諸多賢惠,委實乃是我大夏之福啊。”
皇上卻頷首道:“太後說的極是,朕有皇後這樣賢妻治理後宮,更有一幹嬌美妾室委實乃是朕之福氣啊。”
昭惠太後又道:“皇後身孕已有七月,若是再得一位嫡皇子也是極好的。諸位嬪妃也是,要多多開枝散葉。為我大夏繁衍後嗣才是啊!”
坐在一旁的慶順帝姬笑道:“母後說的極是,若是論起來繁衍後嗣,那麽皇兄的敬貴妃可真是後宮的第一功臣了。”
茯若卻看了看慶順帝姬,卻見慶順帝姬生的俊眼修眉,顧盼神飛,且氣度清華,令人見之忘俗。年歲不過十四五歲上下,與自己相仿。原先便聽人說過慶順帝姬幫著皇後打理後宮事務,極是伶俐。沒怎想性子卻是這般活潑。相比安惠,明安,敬惠三位已嫁做人婦的公主的端莊靜默。慶順帝姬到底還是活潑喜人一些。
昭惠太後聽了這話,卻是笑著道:“慶順說的極是,哀家隻盼著後宮裏頭的嬪妃都似敬貴妃一般,那便好了。”
敬貴妃卻起身,對著昭惠太後福了一福,柔聲道:“多謝太後誇讚,臣妾愧不敢當。”
昭惠太後見了,卻也不看她,隻是冷冷道:“有何愧不敢當,哀家還望著敬貴妃不要居功自傲,恃寵而驕的好。”
敬貴妃聞言,心下一驚,顫聲道:“臣妾不敢。”
皇上見狀,急忙起身對著昭惠太後道:“敬貴妃性子最是柔弱,還望太後多多包涵她才是啊!”
昭惠太後卻看了皇上一眼,卻笑道:“皇上到底是偏愛敬貴妃。哀家不過多說了一兩句,皇帝便急著袒護了。”
皇上示意讓敬貴妃先坐下了,才道:“敬貴妃伺候兒臣多年,自然待她是有些情分的。”
皇後聽了這話,臉上原先安詳得意的笑容卻僵住了,恨恨的看了敬貴妃一眼,玉貴人和文充儀卻也是麵色有些不悅,似乎對此事極為嫉妒。茯若自進宮來,便未曾得到過皇上的寵幸,隻求安穩度日即可,對此倒是無動於衷。張常在隻是在桌上默默的吃著自己的點心。神色落寞。敬貴妃對此卻是頗為得意。原先淒婉哀怨的神情也頓時有了一絲驕矜。
昭惠太後微微一笑,眼底是深不可測的寒意:“皇上深情雖好,卻萬萬不可隻對一人深情,若是如此後宮其他嬪妃便要心寒了。自然種種爭風吃醋的事也就來了。”
皇上聽了這話,莞爾一笑:“太後的話,兒臣記下了。”
在一旁一言不發的仁惠太後此時卻說話了,隻見她對著皇後關切道:“皇後已是七個月的身孕,可要萬萬小心。皇上自年少時結親已有數年之久,如今卻也隻有三個孩子。哀家隻望可以再多添一個皇孫。皇後你可記下了。”
皇後聽了,卻是溫和一笑,柔聲道:“臣妾謹記母後教誨。”
案上名酒熱炙,臘味野珍,殿角箜篌悠悠,微風拂簾,令人心曠神怡。眾人說笑了一陣,卻也怡然自得。臘月末,按著宮中的舊曆,皇上這日是要在皇後去宮中的。因此,酒過三巡過後,卻也省了內監們上來讓皇上翻牌子的麻煩。
一時宴畢,眾人皆自行散去。兩宮太後由著一眾宮女太監伺候著迴了各自的宮殿,皇上與皇後也對著眾位嬪妃囑咐了幾句過後就迴宮去了。
玉貴人經過茯若時,卻對著茯若笑道:“昭容妹妹真是可憐,我這個做姐姐都為妹妹感到惋惜啊!”
茯若聽了這話,又想起了上次玉貴人進宮在皇後宮裏對著肆意羞辱之事,心下不悅,本不欲理睬她,無奈玉貴人的位分比她高。隻能冷聲道:“不知玉貴人所指何事,嬪妾愚鈍,還望玉貴人指點一二。”
玉貴人輕笑兩聲,卻道:“自從妹妹進宮,皇上便從未去過你宮裏。如今皇上都是去貴妃以及本宮的寢宮,妹妹空有一個昭容的虛名,卻不是一個女人閑著無所事事嗎?”
玉貴人說完這話,就止不住的笑了起來。就連她身邊的楊司儀也在一旁掩麵而笑。走在前頭的敬貴妃聽見後頭有笑聲,便又走了迴來,卻見到是玉貴人和茯若。她素來是不喜這二人的。且皇上今日去了皇後的宮裏,她心下早就泡了一壇子醋了。玉貴人光顧著笑,卻也未曾注意敬貴妃。倒是茯若見是敬貴妃來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貴妃娘娘萬福金安。”
敬貴妃睨了她一眼,才冷冷道:“本宮方才在前頭聽見玉貴人笑的開心,不知是有了什麽好事,可否也讓本宮知曉一二。”
玉貴人本就瞧不上敬貴妃的出身,又念著自己乃是功臣之女,卻也不顧及位分高低,隻是敷衍著道:“嬪妾方才正和宋昭容說笑,一時間說的興起,不知怎的就驚到了貴妃娘娘。”
敬貴妃睨著一雙鳳眼,塗成鴉青色的睫毛似飛凰展翅般的殘影映射在眼瞼上,隻冷冷的看著玉貴人,沉吟道:“到底是什麽笑話,本宮也想知道。”
這時張常在與蘇才人卻也從殿內走了出來,對著茯若三人行了禮。蘇才人性子一向寬厚,宮中多數人一向與她交好,就連玉貴人與敬貴妃這樣驕橫之人也與她相處得益。且她的母族羅州蘇氏乃是百年世家,雖說如今不及往日的盛勢了。但皇上仍舊對其較為看重。皇上登基不久,便封了她的父親二等爵位。又加封她的哥哥為翰林院學士。因此,雖說蘇才人位份不高,但卻頗得人心。
她見敬貴妃麵帶慍色,而一旁的玉貴人神色自若,猜測定是玉貴人衝撞了敬貴妃。便溫言道:“貴妃娘娘。如今夜來風大,怎麽娘娘不早些迴宮,卻在這裏吹著寒風又是何故?”
敬貴妃卻也不看她,沉聲道:“本宮要做什麽與你有何相幹,一個小小的才人,也敢來管本宮的事。”
蘇才人聽了,臉上的笑容卻更顯溫和。似春日暖陽一般:“貴妃娘娘說的極是,嬪妾隻是擔心娘娘著了風寒而已。”
玉貴人此時卻接話道:“蘇才人有所不知,今日貴妃娘娘必是想著皇上今晚宿在皇後的宮裏,心下有氣,所以特意拿臣妾等來出氣罷了。”
敬貴妃被她說中了心事,眉尖一挑,暴怒道:“放肆,小小一個貴人竟敢詆毀本宮,你難道要本宮把你送到慎刑司去麽?”
茯若和蘇才人見此狀,忙上去勸敬貴妃消氣,張常在卻在一旁勸著玉貴人讓她趕緊給敬貴妃賠罪。玉貴人卻不以為然:“敬貴妃並無協理六宮之權,怎能隨意責罰嬪妃。要責罰本宮,也得讓皇上皇後親口下旨。”
玉貴人句句說中敬貴妃的要害,敬貴妃氣的臉色發青,隻使喚著身邊的宮女錦兒香玉,讓她們叫玉貴人跪下。兩位宮女剛一碰到玉貴人的衣裳,就被玉貴人身邊的吳司儀嗬斥住了,玉貴人順手打了兩人的耳光,怒罵道:“大膽奴婢,居然敢來扯本宮的衣裳。”
敬貴妃見狀,氣的發怔,卻聽得身後一聲婉轉:“一幹嬪妃竟敢在勤政殿外喧嘩,成何體統。”
原是慶順帝姬才從送了安惠長公主出宮,二人雖說並非一母所出,到底同出一父。在宮門口說了好些體己話才依依不舍的別了。慶順帝姬因自幼便被昭惠太後養在身邊,所以便住在長樂宮後的秋菊堂裏。在迴宮的途中,聽見勤政殿的吵鬧之聲,便過來看看,卻見是敬貴妃等人在此。
蘇才人與張常在這幾位低位的嬪妃對著慶順帝姬請了安,敬貴妃微微欠欠身,冷眼看著她:“玉貴人言語冒犯本宮,本宮正欲教訓她一兩句,以正宮闈。難道也要向帝姬匯報不成。”語氣極為不善,大有挑釁之意。敬貴妃想著自己乃是後宮中僅次於皇後的貴妃。而慶順帝姬不過是個庶女,所以越發沒將帝姬放在眼裏。
慶順帝姬見這般,神情冷漠,隻看著敬貴妃沉聲道:“不知玉貴人如何冒犯了敬貴妃,還望敬貴妃細細說來,讓我也好來處理此事。”
敬貴妃沒好氣的道:“這般你自己問她便是,何必又來問本宮。”
蘇才人這時卻出來勸道:“不過是玉貴人說話有些直率,可能一時間冒犯了貴妃也是有的,還望貴妃娘娘海涵。”
茯若本欲出來勸慰一二,但念著玉貴人幾次三番與自己為難,心裏頭正欲讓她受些責罰才好。便在一旁一言不發。張常在卻出來對著慶順帝姬道:“這原也不是什麽大事,讓玉貴人給敬貴妃賠禮就是了,何必來勞煩帝姬呢?”
慶順帝姬讓敬貴妃身邊的春燕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隨後慶順帝姬卻也讓玉貴人給敬貴妃賠罪。玉貴人卻心高氣傲的很,死活不願。眾人正不知帝姬該如何處理。卻見帝姬發話了:“玉貴人言語無禮,以下犯上。她宮中的奴婢未能提醒周全,吳司儀受杖責二十。”
眾人一聽都驚了,尤其是吳司儀更是嚇得腿都軟了,隻跪在玉貴人身邊,哭嚷著讓玉貴人救她。慶順帝姬命人喚來侍衛,就要把吳司儀拖去行刑。卻見玉貴人怒道:“大膽,本宮好歹也是正三品的貴人,吳司儀乃是本宮宮裏的教引宮女。還不快住手。”
玉貴人這一席話說的極為淩厲,且眾位侍衛又念著她是一宮之主位。因而卻也呆住了,停下了手來。
慶順帝姬見狀,對著那些侍衛怒罵道:“糊塗東西,本帝姬有昭惠太後特許的協理六宮之權,你們莫非敢忤逆昭惠太後的意思麽,還不快快行刑?”
她搬出了昭惠太後,侍衛們便把吳司儀拉了下去,玉貴人心下怒極,奈何慶順帝姬有協理六宮之權,卻也奈何她不得。
敬貴妃在一旁笑道:“到底是帝姬懂得宮規禮儀,知道尊卑有序。也不愧是昭惠太後親手帶大的治理六宮的事務都可與皇後與之相較了。”
慶順帝姬也不看她,隻對著自己的身邊的宮女黛淑吩咐道:“敬貴妃身邊的宮女錦兒和香玉對玉貴人無禮,應被打入慎刑司受罰,你把她們帶下去吧。”
一席話下來,所有人都驚呆了。敬貴妃由喜轉怒,怒喝道:“錦兒和香玉是本宮派去的,她們所做都是本宮的意思。帝姬難道也要連本宮一同責罰麽?”
慶順帝姬絲毫不被敬貴妃所迫,沉靜道:“玉貴人身邊的楊司儀受罰乃是因為她未盡其責,讓玉貴人冒犯了敬貴妃,然而敬貴妃身邊的宮女身為奴婢居然敢對身為妃子的玉貴人動手,也是應受責罰的。
敬貴妃卻比玉貴人難纏的多,隻見她睨著慶順帝姬冷冷道:“本宮宮裏的人若是有錯,本宮會自行責罰,不勞煩帝姬親自動手了。”
慶順帝姬卻不理她,隻吩咐著身邊的宮女讓她們把敬貴妃身邊的錦兒和香玉帶了下去,敬貴妃意圖阻攔,慶順帝姬見了,也不動怒,隻留下一句:“若是貴妃不願讓本帝姬來拿此事,那麽就等明日讓皇嫂來管理此事如何。”
敬貴妃聽了怕又橫生枝節,便頓時焉了氣。慶順帝姬處理完這兩個宮女,吳司儀也受完了杖責。隻見她被兩個侍衛拖著走了出來,玉貴人見狀,忙讓人去把吳司儀扶起來。隻是深深剜了慶順帝姬一眼就走了。茯若與張常在,蘇才人等也隨即走了。敬貴妃看著錦兒與香玉被打發進了慎刑司。心下不悅至極,坐上了肩輿走了,臨走前隻冷冷的留下了一句:“帝姬今日治理後宮手段真是厲害,本宮來日定會有所迴報。”
慶順帝姬聽了卻也不以為然,由著黛淑扶著她迴了宮,黛淑在路上好奇問道:“敬貴妃這般言語挑釁小主,帝姬為何不生氣。”
“生氣又有何用,難道我還一轉頭就向母後告狀不成,況且敬貴妃不過隻是個妃子性子便跋扈異常,日後隻怕會為自身惹禍上身。”慶順帝姬幽幽道。這夜的月色極好,恰似一麵白玉盤懸在天上,月下空明,隻映射一輪光暈在地上。
黛淑不解道:“就算是告訴了昭惠太後也不會如何,雖說帝姬不是昭惠太後親生,但太後待帝姬可比親生的女兒都要好啊。”
慶順帝姬聽了,卻也溫婉一笑:“這個自然。”
二人沿著勤政殿外的長街,緩步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