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離開丁老漢家的時候,心情十分複雜,其中尤以震撼之情最為濃鬱。
可笑那曹操領兵攻下青兗徐三州,卻不知欒奕竟如此受百姓愛戴。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教區軍民一心,教政一體,已成鐵板一塊。任他曹操有千軍萬馬也不可能撼動。
欒子奇啊欒子奇,這套以教牧民的手段果然神乎其神……莫非你真是上天派來拯救萬民於戰火的驕子?
晃晃悠悠走到河邊工地,工地上亂成了一團。張繡慌忙上前查探情況,問過才知,原來簡先生見他午食之後遲遲不歸,還以為他再次出逃,正張羅人去四處尋他呢!
張繡一慌,暗道:得抓緊去找簡先生解釋清楚,要不然非得關半個月小黑屋不可。
三步兩步跑到河邊管事人的辦公小屋,喘著粗氣道:“簡先生,誤會,我沒走!隻是飯後去村子裏逛了逛!”
“那就好!那就好。我倒不怕你跑,主要怕你再跟上次逃跑一樣餓個半死不活,被人抬迴來。”
張繡從簡先生的表情可以看出這番並非調侃他,而是發自內心的擔憂他的安全。“謝簡先生關心!對了,敢問簡先生大號怎麽稱唿?”
“在下簡雍簡憲和。”
簡雍?張繡怎麽想怎麽覺得這名字耳熟。在哪挺過來這?“是你?”他猛一拍腦門,“你不是劉備同鄉的摯友嘛!怎地現在反倒幫教會做起事來了?”
“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簡雍將這兩年的經曆說了出來。
被抓以後,簡雍與張繡享受了同樣的待遇,被分配到徐州北部的一條河邊勞改,與工匠一起修渠。
起初,簡雍也總惦記著給劉備報仇,可隨著時間流逝,聽著身邊工匠,以及那些與自己一樣來自徐州軍的降卒不停訴說聖母教和欒奕的好話,再看看聖母教執掌徐州以來,徐州發生的巨大良性變化。他對欒奕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向過去那樣心懷仇恨。
他漸漸明白,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欒奕再拚命也是應該的。況且劉備又不是欒奕和他手下殺的,而是自己不小心掉進了原本給欒奕設下的陷阱裏摔死的。
這怨不得欒奕,要怪隻能怪自己棋差一招和運氣不佳。
端正心態後,他關注身邊潛移默化發生的變化時更為仔細,在看到百姓們笑容一天比一天多,收入一天比一天富足,帶人一天比一天友善後。他愈發覺得,如果天下九州都能變成這幅模樣,大漢的未來將比過去的幾千年更加輝煌。
他開始嚐試信教,讀經,參加禮拜,他的心中的愁悶在牧師們引導下逐漸消逝,靈魂深處的陰霾滿滿被光芒萬丈的聖靈替代。聖靈乳白色的光點亮了他的精神,整個人變得開朗起來。
心胸開朗,日子過得也就更有希望。
他就是在眼下丁家灣的那座教堂裏受洗成為一名正式信徒的。教堂的神父聽說他在劉備帳下做過謀士,非但沒有忌憚他,反倒力邀他幫教會做些書寫的事情。
簡雍暗想,做文職總比在河邊上風吹日曬幹苦力強,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現如今,已經為教會效勞半年多。
丁家灣教堂的牧師念他功勞,將他近段時間的表現上報給了徐州分堂。經總堂批準,解除簡雍的勞改,賜予聖母教徐州分壇下邳郡分堂教籍,即刻釋放。
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簡雍已是自由之身,想去哪便去哪,不必繼續留在丁家灣賣力了。
“那你為什麽不走?”張繡問。
“走又能去哪?不想走了。”簡雍背著手走到窗邊,目視忙得熱火朝天的河邊工地,揚著嘴角道:“在這裏挺好,很舒心,真的!”他迴望一眼張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充實。”
簡雍坐迴原位,反問張繡,“說說你吧!”
“我?”張繡沒搞懂簡雍話裏的意思。
“到徐州來還適應嗎?”
“還好!”張繡微微頷首。
“你覺得現在的徐州怎麽樣?”
“很好!”張繡再次點頭,抬頭的時候,見簡雍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顯然不僅僅滿足於“很好”這個答案。便接著說:“我跟你的經曆很相像。剛才,我去丁家灣村裏走了一圈,該看的都看了,有院子裏晾曬的新衣,還有滿載粟米的米缸。該聽的也都聽了,頂村東頭兒的丁老太爺話說得實在!不得不承認,聖母教管轄下徐州百姓的生活超出了我的想象。”
“這算什麽!”簡雍笑了笑,“聖城百姓的生活才真是超出你的想象呢!”
“你說濟南國?”國?”
簡雍點了點頭,“想不想去看看?”
“憲和說笑了。我現在是待罪之身,怎能離開!”
簡雍笑而不答,從抽屜裏取出一支信封遞到張繡手中,“打開看看!”
張繡一臉茫然的拆開信封,抽出信件一看,驚唿道:“這是路引?”
“正是!”
張繡繼續往下瞧,“張繡,教籍隸屬聖母教徐州分壇下邳郡分堂,現準許其在徐州、兗州、濟南、青州各地自由通行,各關卡守將不得阻攔,如有需要盡力協助。見此路引如見欒奕本人——欒奕。”路引的結尾蓋著一枚精致的小印,上書“聖母教主印”。
“9月11日?”看清落款日期,張繡大驚,那不是自己到丁家灣來的日子嘛!
簡雍擺了擺手,止住張繡發問的架勢,道:“我知道你有很多疑問。但事實就是監軍把你從兗州押來的同時,也送來了這封教主親書的路引。監軍還傳來教主的口訓,什麽時候你開始塌下身子關注徐州的民生,發自肺腑的覺得徐州百姓過得好,什麽時候就把這封路引給你,讓你去濟南。”他頓了頓,“我覺得,現在是時候給你了,不是嗎?”
張繡不知所措的點了點頭,“等等……你說讓我去濟南。欒子奇……哦不,教主現在在濟南?他不是應該在兗州督戰嘛!難道曹操退兵了?”
“曹賊未退!”簡雍表示否認,“最近朝廷不太平!”
張繡探詢道:“哪裏不太平?”
“這一點你應該比我們更清楚才是。”簡雍撩起眼簾掃一眼張繡,“這次曹操進犯兗州號稱尊聖旨護甲而來,是也不是?”
“正是!”
“聖旨何來?該不會如十九路諸侯討伐董卓一般是曹操矯詔吧?”
張繡道:“應該不是!有人說為免教會發現,聖旨是被縫在絲帶裏偷送出宮的。消息說的有鼻子有眼,應該不是假的。”
“那就是了。朝廷裏有人想找教主麻煩啊!”
……
正如簡雍所說,欒奕的後方出麻煩了。
自迎少帝及文武百官立朝濟南以來,欒奕對少帝禮遇有加,同時,他不像董卓那般獨斷專行、緊攢大權,而是把尚書台、新製玉璽等皇權的象征原封不動的交給皇帝和朝堂百官。自己更是不肯身處高位,僅領了個兗州刺史來當。
對此,絕大多數文武官員很是敬佩,常念叨他是朝廷忠貞不二的臣子。
可是,總也有那麽一幫人愛唱反調。大司農董承便是其中之一。
說起大司農董承,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女兒董氏婉兒。欒奕帥聖母教大軍殺進長安以後,將聖駕、文武百官救出火海護往濟南的路上,青春懵懂的少帝和靚麗可人的董婉兒第一次見了麵。二人一見傾心,到濟南之後隨著接觸增多,更是郎情妾意。
於是,少帝便請太尉楊彪做媒,去董承家提親。
欒奕聞知此事以後,趕忙出麵阻攔。原因無他,記憶中曆史上的董承父女雖不能說是壞人,但自從當了國舅之後專愛跟危及皇權的人作鬥爭。曆史上的曹操若非心細如發險些吃了他們的悶虧。自己可不想再步後塵,必須防患於未然,將這段姻緣扼殺在搖籃裏。
他披上官服趕到宮中,勸告陛下說:“陛下青春年少,對兒女之情心生向往,這一點奕作為陛下的姐夫——親人絕對可以理解。也發自肺腑的希望陛下和董小姐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臣不單單是陛下的姐夫,更是大漢朝的臣子。身為臣子,臣為了陛下為了朝綱就不得不多做些考慮。臣以為,陛下娶董小姐不妥。”
“為何?”少帝驚問。
欒奕恭敬地說:“方今天下大亂,時局紛亂。為早日結束動蕩,重振皇威,很多時候陛下不得不做出些犧牲。這一點希望陛下理解!”
“朕當然清楚,為扶大廈於立倒,朕願意付出一切。”少帝反問:“可這跟朕與婉兒的婚事何幹!”
“陛下,婚事就是您需犧牲的事項之一啊!”欒奕解釋道:“按理說,婚事是家事,外人不便多管。可陛下的婚事卻是不同,它不單單是家事更是國事,是關乎大漢能否中興的大事。是以,陛下選後納妃必須慎之又慎,當以時局為重,應對各州接連不斷的戰事和外州潛在的威脅,借大婚之事結交統禦千軍萬馬的諸侯,引為外援。切不可輕娶朝臣之女,更不能因情而定終身。”他掃一眼沉思中的少帝,繼續說:“幽州刺史公孫瓚手握幽州百戰雄兵。臣聽聞他生有一女,貌美如花,陛下何不暫且拋下董家小姐,遣使去幽州提親,白賺百萬雄兵呢?”
本書首發來自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可笑那曹操領兵攻下青兗徐三州,卻不知欒奕竟如此受百姓愛戴。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教區軍民一心,教政一體,已成鐵板一塊。任他曹操有千軍萬馬也不可能撼動。
欒子奇啊欒子奇,這套以教牧民的手段果然神乎其神……莫非你真是上天派來拯救萬民於戰火的驕子?
晃晃悠悠走到河邊工地,工地上亂成了一團。張繡慌忙上前查探情況,問過才知,原來簡先生見他午食之後遲遲不歸,還以為他再次出逃,正張羅人去四處尋他呢!
張繡一慌,暗道:得抓緊去找簡先生解釋清楚,要不然非得關半個月小黑屋不可。
三步兩步跑到河邊管事人的辦公小屋,喘著粗氣道:“簡先生,誤會,我沒走!隻是飯後去村子裏逛了逛!”
“那就好!那就好。我倒不怕你跑,主要怕你再跟上次逃跑一樣餓個半死不活,被人抬迴來。”
張繡從簡先生的表情可以看出這番並非調侃他,而是發自內心的擔憂他的安全。“謝簡先生關心!對了,敢問簡先生大號怎麽稱唿?”
“在下簡雍簡憲和。”
簡雍?張繡怎麽想怎麽覺得這名字耳熟。在哪挺過來這?“是你?”他猛一拍腦門,“你不是劉備同鄉的摯友嘛!怎地現在反倒幫教會做起事來了?”
“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簡雍將這兩年的經曆說了出來。
被抓以後,簡雍與張繡享受了同樣的待遇,被分配到徐州北部的一條河邊勞改,與工匠一起修渠。
起初,簡雍也總惦記著給劉備報仇,可隨著時間流逝,聽著身邊工匠,以及那些與自己一樣來自徐州軍的降卒不停訴說聖母教和欒奕的好話,再看看聖母教執掌徐州以來,徐州發生的巨大良性變化。他對欒奕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向過去那樣心懷仇恨。
他漸漸明白,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欒奕再拚命也是應該的。況且劉備又不是欒奕和他手下殺的,而是自己不小心掉進了原本給欒奕設下的陷阱裏摔死的。
這怨不得欒奕,要怪隻能怪自己棋差一招和運氣不佳。
端正心態後,他關注身邊潛移默化發生的變化時更為仔細,在看到百姓們笑容一天比一天多,收入一天比一天富足,帶人一天比一天友善後。他愈發覺得,如果天下九州都能變成這幅模樣,大漢的未來將比過去的幾千年更加輝煌。
他開始嚐試信教,讀經,參加禮拜,他的心中的愁悶在牧師們引導下逐漸消逝,靈魂深處的陰霾滿滿被光芒萬丈的聖靈替代。聖靈乳白色的光點亮了他的精神,整個人變得開朗起來。
心胸開朗,日子過得也就更有希望。
他就是在眼下丁家灣的那座教堂裏受洗成為一名正式信徒的。教堂的神父聽說他在劉備帳下做過謀士,非但沒有忌憚他,反倒力邀他幫教會做些書寫的事情。
簡雍暗想,做文職總比在河邊上風吹日曬幹苦力強,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現如今,已經為教會效勞半年多。
丁家灣教堂的牧師念他功勞,將他近段時間的表現上報給了徐州分堂。經總堂批準,解除簡雍的勞改,賜予聖母教徐州分壇下邳郡分堂教籍,即刻釋放。
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簡雍已是自由之身,想去哪便去哪,不必繼續留在丁家灣賣力了。
“那你為什麽不走?”張繡問。
“走又能去哪?不想走了。”簡雍背著手走到窗邊,目視忙得熱火朝天的河邊工地,揚著嘴角道:“在這裏挺好,很舒心,真的!”他迴望一眼張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充實。”
簡雍坐迴原位,反問張繡,“說說你吧!”
“我?”張繡沒搞懂簡雍話裏的意思。
“到徐州來還適應嗎?”
“還好!”張繡微微頷首。
“你覺得現在的徐州怎麽樣?”
“很好!”張繡再次點頭,抬頭的時候,見簡雍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顯然不僅僅滿足於“很好”這個答案。便接著說:“我跟你的經曆很相像。剛才,我去丁家灣村裏走了一圈,該看的都看了,有院子裏晾曬的新衣,還有滿載粟米的米缸。該聽的也都聽了,頂村東頭兒的丁老太爺話說得實在!不得不承認,聖母教管轄下徐州百姓的生活超出了我的想象。”
“這算什麽!”簡雍笑了笑,“聖城百姓的生活才真是超出你的想象呢!”
“你說濟南國?”國?”
簡雍點了點頭,“想不想去看看?”
“憲和說笑了。我現在是待罪之身,怎能離開!”
簡雍笑而不答,從抽屜裏取出一支信封遞到張繡手中,“打開看看!”
張繡一臉茫然的拆開信封,抽出信件一看,驚唿道:“這是路引?”
“正是!”
張繡繼續往下瞧,“張繡,教籍隸屬聖母教徐州分壇下邳郡分堂,現準許其在徐州、兗州、濟南、青州各地自由通行,各關卡守將不得阻攔,如有需要盡力協助。見此路引如見欒奕本人——欒奕。”路引的結尾蓋著一枚精致的小印,上書“聖母教主印”。
“9月11日?”看清落款日期,張繡大驚,那不是自己到丁家灣來的日子嘛!
簡雍擺了擺手,止住張繡發問的架勢,道:“我知道你有很多疑問。但事實就是監軍把你從兗州押來的同時,也送來了這封教主親書的路引。監軍還傳來教主的口訓,什麽時候你開始塌下身子關注徐州的民生,發自肺腑的覺得徐州百姓過得好,什麽時候就把這封路引給你,讓你去濟南。”他頓了頓,“我覺得,現在是時候給你了,不是嗎?”
張繡不知所措的點了點頭,“等等……你說讓我去濟南。欒子奇……哦不,教主現在在濟南?他不是應該在兗州督戰嘛!難道曹操退兵了?”
“曹賊未退!”簡雍表示否認,“最近朝廷不太平!”
張繡探詢道:“哪裏不太平?”
“這一點你應該比我們更清楚才是。”簡雍撩起眼簾掃一眼張繡,“這次曹操進犯兗州號稱尊聖旨護甲而來,是也不是?”
“正是!”
“聖旨何來?該不會如十九路諸侯討伐董卓一般是曹操矯詔吧?”
張繡道:“應該不是!有人說為免教會發現,聖旨是被縫在絲帶裏偷送出宮的。消息說的有鼻子有眼,應該不是假的。”
“那就是了。朝廷裏有人想找教主麻煩啊!”
……
正如簡雍所說,欒奕的後方出麻煩了。
自迎少帝及文武百官立朝濟南以來,欒奕對少帝禮遇有加,同時,他不像董卓那般獨斷專行、緊攢大權,而是把尚書台、新製玉璽等皇權的象征原封不動的交給皇帝和朝堂百官。自己更是不肯身處高位,僅領了個兗州刺史來當。
對此,絕大多數文武官員很是敬佩,常念叨他是朝廷忠貞不二的臣子。
可是,總也有那麽一幫人愛唱反調。大司農董承便是其中之一。
說起大司農董承,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女兒董氏婉兒。欒奕帥聖母教大軍殺進長安以後,將聖駕、文武百官救出火海護往濟南的路上,青春懵懂的少帝和靚麗可人的董婉兒第一次見了麵。二人一見傾心,到濟南之後隨著接觸增多,更是郎情妾意。
於是,少帝便請太尉楊彪做媒,去董承家提親。
欒奕聞知此事以後,趕忙出麵阻攔。原因無他,記憶中曆史上的董承父女雖不能說是壞人,但自從當了國舅之後專愛跟危及皇權的人作鬥爭。曆史上的曹操若非心細如發險些吃了他們的悶虧。自己可不想再步後塵,必須防患於未然,將這段姻緣扼殺在搖籃裏。
他披上官服趕到宮中,勸告陛下說:“陛下青春年少,對兒女之情心生向往,這一點奕作為陛下的姐夫——親人絕對可以理解。也發自肺腑的希望陛下和董小姐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臣不單單是陛下的姐夫,更是大漢朝的臣子。身為臣子,臣為了陛下為了朝綱就不得不多做些考慮。臣以為,陛下娶董小姐不妥。”
“為何?”少帝驚問。
欒奕恭敬地說:“方今天下大亂,時局紛亂。為早日結束動蕩,重振皇威,很多時候陛下不得不做出些犧牲。這一點希望陛下理解!”
“朕當然清楚,為扶大廈於立倒,朕願意付出一切。”少帝反問:“可這跟朕與婉兒的婚事何幹!”
“陛下,婚事就是您需犧牲的事項之一啊!”欒奕解釋道:“按理說,婚事是家事,外人不便多管。可陛下的婚事卻是不同,它不單單是家事更是國事,是關乎大漢能否中興的大事。是以,陛下選後納妃必須慎之又慎,當以時局為重,應對各州接連不斷的戰事和外州潛在的威脅,借大婚之事結交統禦千軍萬馬的諸侯,引為外援。切不可輕娶朝臣之女,更不能因情而定終身。”他掃一眼沉思中的少帝,繼續說:“幽州刺史公孫瓚手握幽州百戰雄兵。臣聽聞他生有一女,貌美如花,陛下何不暫且拋下董家小姐,遣使去幽州提親,白賺百萬雄兵呢?”
本書首發來自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