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欒奕短時間內在兗州、青州、濟南一線又是開渠、又是挖河,身為青州刺史的呂布提出了質疑,他看了一眼工程流域覆蓋示意圖,說:實施這麽大的工程,僅青州一代就至少需要征召十數萬民夫,很容易引起民怨。現如今外有強敵覬覦,內部若是再生亂子,隻怕對教會十分不利。
欒奕聞言笑了笑,擺手道:“奉先兄放心便是,百姓非但不會生怨,反倒會感恩戴德,爭著搶著來幹活。”
“哦?此話怎講?”呂布不明所以。
欒奕侃侃而談,告訴呂布,過去大漢朝動土大型工程,征召來的民夫都是在執行徭役,用句通俗的話來講,他們是義務勞動,每天朝廷隻管他們一頓飽飯,不向他們支付任何實質性報酬。而教會的征召則與朝廷的徭役截然不同,征召來民夫,每日除了管飯,還會按天向被征召的民夫支付一定的薪酬。
至於薪酬的數額,通常以欒家商會工人標準定級。舉個簡單的例子,欒家商會裏的瓦匠乃是4級工匠,日均收入大概是10文錢,那麽征召參加水利工程,且懂得泥瓦技術的民夫同樣也會被算為4級工匠,每天也可以領到10文錢。
每天10文錢,5天賺到的薪俸就能買一石30斤糧食,這放在大漢朝任何一個州郡,都可以算得上一份不低的收入了,自然會引得世人趨之若鶩,不但青州、兗州的百姓爭著來做,臨近的冀州、徐州估計也會有人聞訊而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擴容了人力資源。
除此之外,隨著近年來鄭氏曲轅犁和耕牛普遍深入基層,大大提高了民間的耕作效率,極大的縮短了耕作時間和所需消耗的人力。耕作時間減少,也就意味著農閑時間大大的增長;人力消耗的少了則意味著很多重體力活可以由壯年婦女和老年人來完成,從而將大批量的青壯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選擇應征入伍或者應招為民夫。
無論入伍也好務工也罷,既可以多賺錢財貼補家用,又能為教會做事增加善緣,為將來升入天國打下基礎。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聽了欒奕這番解釋,呂布連連點頭。如此一來,確如欒奕所說,百姓非但不會生怨,反倒會對勞役趨之若鶩。不過,話說迴來,十好幾萬人為期兩年的大工程,若是按日給民夫支付薪俸那該是多大一筆款項啊!就目前青州的財力而言,根本支付不起。呂布遂既將這一問題又拋給欒奕。
欒奕嘴角上揚,道:“錢的事我已談妥。奉先兄盡管放心便是。這筆款項,地方官府隻需支付一成便可,欒家商會負責支付兩成,地方富商豪強協助兩成,餘下的全由教會承擔。定會按期將資財送到刺史府上。”
呂布大駭,照這架勢整個工程青州一段怎麽也得用了上百萬兩黃金吧!教會竟然負擔一半,乖乖……“教會這麽有錢?”
欒奕笑著搖了搖頭,“現在沒有,不過馬上就有。下麵我正準備談這件事情,奉先仔細傾聽,自會知曉。”他環視一眼在座所有人,道:“各位,請翻開計劃書工業部分……”
在未來的五年裏,教會工廠依舊向軍工業傾斜,其他產業一概向軍工讓路,將優勢資源集中到兗州兵器製造所,務必讓兵器所的軍器製造趕上軍隊擴建的步伐。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實現建立常勝之軍的理想,兗州兵器製造所務必騰出精力研發新型軍械。
目前,蒲元正在研製一種百煉強刀。此刀可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十分鋒利。現研究已進入小試階段,預計將於年底之前徹底成行,開始批量生產,並分批次分發到各軍之中。
此外,兗州兵器製造所副匠劉燁,正在研發新式攻城器械。由於劉燁剛加入教會不久,研發仍處於設計階段,徹底成型至少還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教會濟南濼口工廠這邊,仍舊以琉璃生產為主業,同時意在開發有助於提高生產、耕作效率的設備。大匠鄭渾現正在設法改良紡織機,新型的紡織機預計可以把舊有紡織效率提高三倍,將大大提高濟南、青州這兩個紡織基地的布匹、錦緞產量,提高利潤。
商業領域。
去歲入冬以來,袁紹、曹操、劉備口徑一致的禁止轄內商賈到教區(即青州、兗州、濟南)通商,同時也設下重重關卡不許教區的商賈到他們治下經貿,竟設下了貿易壁壘。
當初,剛聽到這則消息的時候,欒奕不由暗暗慶幸自己選對了根據地。青州、兗州、濟南國領土麵積加起來比後世的山東省還要大上一些,作為21世紀中國納稅第一大省,山東可謂一處資源豐富的寶地。
山東西部濟南國、泰山郡一帶地處泰山丘陵,山川連綿不絕,山珍豐富,鐵豐富,鐵礦、石英礦……礦石多種多樣。青州轄內,後世的招遠地區還有全中國儲量最大的金礦。這都為教會工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不至於遭受貿易壁壘之後,斷絕了原料來源。
此外,青州海岸一線,還是目前大漢最大的鹽場,這又奠定另一重要資源的供應——鹽。有鹽在手,也就等於保障了這個時代百姓們的菜籃子,百姓有鹽吃才能健康地安居樂業。相反的,袁紹、曹操、劉備卡住關門,就等於是堵死了最大的鹽路,鹽價飛漲已成必然趨勢。
除了鹽,兗州地下蘊含的海量煤礦和青州東塋海濱的地下油田——大慶油田也是欒奕未來發展的重要保障。誠然,現在這兩種資源的使用率低得可憐,石油更是壓根不知怎麽開采。可是現在用不著不代表將來不會用,隻要攢在手裏,總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除了上麵所說的那些,青兗二州作為地處黃河中下遊的平原地區,土地不可謂不肥沃,溫婉的溫帶季風氣候使得這片黃土地上事宜耕種絕大多數的作物。除了日常的穀物,還有棉花等生產作物及藥物,在保障了日用吃食的同時,又確保了衣料來源和藥品來源。
可以說,在大漢十三州中,若論誰最適合自給自足,自成一家,無疑青兗濟地區當屬其中驕楚。
閑話少提,書歸正傳。
話說欒奕在提到教區遭遇貿易壁壘的困擾後,也直言不諱的承認,這對教會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不過,現在這一問題已然解決。他通過給三家邊關守將暗許高額的迴報,打通了貿易壁壘,在隨後的時間裏向徐州、冀州、許昌各地灌送走私貨物。
如此一來,可在一定程度上挽迴教會的損失,雖然獲得利益比過去少了一些,但袁紹、曹操、劉備三家相應的也白白失去了與教區通商後賺得的高額稅銀。相比之下,袁曹劉損失更大。
為了彌補貿易上的損失,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欒奕決計脫開思路,開展更為開明的貿易政策,將貿易的側重點從境外貿易,轉為境內貿易,既減少對非聖母教控製區的貿易,增加教區內部交易。簡而言之,其實就是出口轉內銷。為保內銷利潤不減,欒奕提倡擴大剛性內需,循序漸進推動產業轉型,大力推進服務行業建設。
為此了早日實現宏大目標,欒奕將金融服務行業搬了出來。
他告訴在做各位,自聖元元年,也就是今年開始,所有聖母教郡級以上的教堂將向所有信徒開放個人儲蓄和信貸業務。
所謂儲蓄是指,如果信徒們覺得錢財存在家裏不安全,容易失竊或者毀於火災,可將錢財存放到郡治的教堂中去。
錢財放進教堂金庫之後,教會會替儲蓄者保證錢財安全,即便錢財在教堂中因被盜或火燒受損,也由教會等額賠償。
教堂內的神職人員接到存款後,會給儲蓄者開具一張被稱之為聖劵的單據作為憑證。將來若急著用錢交易,可到教區任何一座郡治的教堂出示聖劵,用聖劵上記錄的數值換取同樣數量的金錢。
同時,欒奕還在去歲年末由欒家商會牽頭開辦的濟南、青州、兗州商賈峰會上,與三地82個商家達成了一致——聖劵問世後,可在這82個商家旗下任意一處產業中,充當等麵值的金銀銅等硬通貨幣,直接用來消費。未來的一段時間裏,欒奕還會陸續說服其他商家,爭取讓聖劵也能在他們的產業中用來消費。
如此一來,聖劵就具備了最初始形態的紙幣功能,而教堂則具備了銀行的職能。
眾所周知,紙幣的出現對於促進一國一地發展,作用是空前的。
在過去的商貿活動中,大漢國因金銀儲量不多,所以在民間主要以銅錢作為交易的主體,而銅錢作為一種廉價的本幣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給貿易帶來了不便。
舉例而言,就說現在一畝土地的市價是60貫錢,相當於6 0000枚錢。
60000枚五銖錢,重量自不必說,得裝一大袋子。
最普通土地交易尚且如此不便,更何況大宗貿易了,隨便做點買賣所用的資財就得用買車拉。且在城際運輸過程中,因為目標太大很容易被山賊、盜匪盯上,落得個失財丟命的下場。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聖券的出現則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無論是60貫也好,6000萬貫也罷,存進教堂換迴來的不過就是一張紙,揣在懷裏滿大漢轉,自己不掏出來炫耀,誰也不知道,且在教區內與真正的銅錢具備相同的功用,既方便快捷還很安全。
借助它完全可以提高大額貿易的效率、次數以及貿易額。
!!
欒奕聞言笑了笑,擺手道:“奉先兄放心便是,百姓非但不會生怨,反倒會感恩戴德,爭著搶著來幹活。”
“哦?此話怎講?”呂布不明所以。
欒奕侃侃而談,告訴呂布,過去大漢朝動土大型工程,征召來的民夫都是在執行徭役,用句通俗的話來講,他們是義務勞動,每天朝廷隻管他們一頓飽飯,不向他們支付任何實質性報酬。而教會的征召則與朝廷的徭役截然不同,征召來民夫,每日除了管飯,還會按天向被征召的民夫支付一定的薪酬。
至於薪酬的數額,通常以欒家商會工人標準定級。舉個簡單的例子,欒家商會裏的瓦匠乃是4級工匠,日均收入大概是10文錢,那麽征召參加水利工程,且懂得泥瓦技術的民夫同樣也會被算為4級工匠,每天也可以領到10文錢。
每天10文錢,5天賺到的薪俸就能買一石30斤糧食,這放在大漢朝任何一個州郡,都可以算得上一份不低的收入了,自然會引得世人趨之若鶩,不但青州、兗州的百姓爭著來做,臨近的冀州、徐州估計也會有人聞訊而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擴容了人力資源。
除此之外,隨著近年來鄭氏曲轅犁和耕牛普遍深入基層,大大提高了民間的耕作效率,極大的縮短了耕作時間和所需消耗的人力。耕作時間減少,也就意味著農閑時間大大的增長;人力消耗的少了則意味著很多重體力活可以由壯年婦女和老年人來完成,從而將大批量的青壯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選擇應征入伍或者應招為民夫。
無論入伍也好務工也罷,既可以多賺錢財貼補家用,又能為教會做事增加善緣,為將來升入天國打下基礎。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聽了欒奕這番解釋,呂布連連點頭。如此一來,確如欒奕所說,百姓非但不會生怨,反倒會對勞役趨之若鶩。不過,話說迴來,十好幾萬人為期兩年的大工程,若是按日給民夫支付薪俸那該是多大一筆款項啊!就目前青州的財力而言,根本支付不起。呂布遂既將這一問題又拋給欒奕。
欒奕嘴角上揚,道:“錢的事我已談妥。奉先兄盡管放心便是。這筆款項,地方官府隻需支付一成便可,欒家商會負責支付兩成,地方富商豪強協助兩成,餘下的全由教會承擔。定會按期將資財送到刺史府上。”
呂布大駭,照這架勢整個工程青州一段怎麽也得用了上百萬兩黃金吧!教會竟然負擔一半,乖乖……“教會這麽有錢?”
欒奕笑著搖了搖頭,“現在沒有,不過馬上就有。下麵我正準備談這件事情,奉先仔細傾聽,自會知曉。”他環視一眼在座所有人,道:“各位,請翻開計劃書工業部分……”
在未來的五年裏,教會工廠依舊向軍工業傾斜,其他產業一概向軍工讓路,將優勢資源集中到兗州兵器製造所,務必讓兵器所的軍器製造趕上軍隊擴建的步伐。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實現建立常勝之軍的理想,兗州兵器製造所務必騰出精力研發新型軍械。
目前,蒲元正在研製一種百煉強刀。此刀可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十分鋒利。現研究已進入小試階段,預計將於年底之前徹底成行,開始批量生產,並分批次分發到各軍之中。
此外,兗州兵器製造所副匠劉燁,正在研發新式攻城器械。由於劉燁剛加入教會不久,研發仍處於設計階段,徹底成型至少還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教會濟南濼口工廠這邊,仍舊以琉璃生產為主業,同時意在開發有助於提高生產、耕作效率的設備。大匠鄭渾現正在設法改良紡織機,新型的紡織機預計可以把舊有紡織效率提高三倍,將大大提高濟南、青州這兩個紡織基地的布匹、錦緞產量,提高利潤。
商業領域。
去歲入冬以來,袁紹、曹操、劉備口徑一致的禁止轄內商賈到教區(即青州、兗州、濟南)通商,同時也設下重重關卡不許教區的商賈到他們治下經貿,竟設下了貿易壁壘。
當初,剛聽到這則消息的時候,欒奕不由暗暗慶幸自己選對了根據地。青州、兗州、濟南國領土麵積加起來比後世的山東省還要大上一些,作為21世紀中國納稅第一大省,山東可謂一處資源豐富的寶地。
山東西部濟南國、泰山郡一帶地處泰山丘陵,山川連綿不絕,山珍豐富,鐵豐富,鐵礦、石英礦……礦石多種多樣。青州轄內,後世的招遠地區還有全中國儲量最大的金礦。這都為教會工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不至於遭受貿易壁壘之後,斷絕了原料來源。
此外,青州海岸一線,還是目前大漢最大的鹽場,這又奠定另一重要資源的供應——鹽。有鹽在手,也就等於保障了這個時代百姓們的菜籃子,百姓有鹽吃才能健康地安居樂業。相反的,袁紹、曹操、劉備卡住關門,就等於是堵死了最大的鹽路,鹽價飛漲已成必然趨勢。
除了鹽,兗州地下蘊含的海量煤礦和青州東塋海濱的地下油田——大慶油田也是欒奕未來發展的重要保障。誠然,現在這兩種資源的使用率低得可憐,石油更是壓根不知怎麽開采。可是現在用不著不代表將來不會用,隻要攢在手裏,總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除了上麵所說的那些,青兗二州作為地處黃河中下遊的平原地區,土地不可謂不肥沃,溫婉的溫帶季風氣候使得這片黃土地上事宜耕種絕大多數的作物。除了日常的穀物,還有棉花等生產作物及藥物,在保障了日用吃食的同時,又確保了衣料來源和藥品來源。
可以說,在大漢十三州中,若論誰最適合自給自足,自成一家,無疑青兗濟地區當屬其中驕楚。
閑話少提,書歸正傳。
話說欒奕在提到教區遭遇貿易壁壘的困擾後,也直言不諱的承認,這對教會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不過,現在這一問題已然解決。他通過給三家邊關守將暗許高額的迴報,打通了貿易壁壘,在隨後的時間裏向徐州、冀州、許昌各地灌送走私貨物。
如此一來,可在一定程度上挽迴教會的損失,雖然獲得利益比過去少了一些,但袁紹、曹操、劉備三家相應的也白白失去了與教區通商後賺得的高額稅銀。相比之下,袁曹劉損失更大。
為了彌補貿易上的損失,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欒奕決計脫開思路,開展更為開明的貿易政策,將貿易的側重點從境外貿易,轉為境內貿易,既減少對非聖母教控製區的貿易,增加教區內部交易。簡而言之,其實就是出口轉內銷。為保內銷利潤不減,欒奕提倡擴大剛性內需,循序漸進推動產業轉型,大力推進服務行業建設。
為此了早日實現宏大目標,欒奕將金融服務行業搬了出來。
他告訴在做各位,自聖元元年,也就是今年開始,所有聖母教郡級以上的教堂將向所有信徒開放個人儲蓄和信貸業務。
所謂儲蓄是指,如果信徒們覺得錢財存在家裏不安全,容易失竊或者毀於火災,可將錢財存放到郡治的教堂中去。
錢財放進教堂金庫之後,教會會替儲蓄者保證錢財安全,即便錢財在教堂中因被盜或火燒受損,也由教會等額賠償。
教堂內的神職人員接到存款後,會給儲蓄者開具一張被稱之為聖劵的單據作為憑證。將來若急著用錢交易,可到教區任何一座郡治的教堂出示聖劵,用聖劵上記錄的數值換取同樣數量的金錢。
同時,欒奕還在去歲年末由欒家商會牽頭開辦的濟南、青州、兗州商賈峰會上,與三地82個商家達成了一致——聖劵問世後,可在這82個商家旗下任意一處產業中,充當等麵值的金銀銅等硬通貨幣,直接用來消費。未來的一段時間裏,欒奕還會陸續說服其他商家,爭取讓聖劵也能在他們的產業中用來消費。
如此一來,聖劵就具備了最初始形態的紙幣功能,而教堂則具備了銀行的職能。
眾所周知,紙幣的出現對於促進一國一地發展,作用是空前的。
在過去的商貿活動中,大漢國因金銀儲量不多,所以在民間主要以銅錢作為交易的主體,而銅錢作為一種廉價的本幣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給貿易帶來了不便。
舉例而言,就說現在一畝土地的市價是60貫錢,相當於6 0000枚錢。
60000枚五銖錢,重量自不必說,得裝一大袋子。
最普通土地交易尚且如此不便,更何況大宗貿易了,隨便做點買賣所用的資財就得用買車拉。且在城際運輸過程中,因為目標太大很容易被山賊、盜匪盯上,落得個失財丟命的下場。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聖券的出現則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無論是60貫也好,6000萬貫也罷,存進教堂換迴來的不過就是一張紙,揣在懷裏滿大漢轉,自己不掏出來炫耀,誰也不知道,且在教區內與真正的銅錢具備相同的功用,既方便快捷還很安全。
借助它完全可以提高大額貿易的效率、次數以及貿易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