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這是怎麽了?難道嬌兒不值得別人誇嗎?莫不是嬌兒最近做了什麽衝撞了老爺?」
杜英搖搖頭:「我隻是讓你虛虛心!自古慈母多敗兒,我這個當父親的再不嚴厲下,嬌兒能這麽懂事?!」
米氏差點沒被杜英這話被氣背過去。合著女兒好都是因為他,女兒有個什麽不好的就怪她這個慈母了。
杜英意猶未盡一樣,繼續道:「蔓姐兒也不過隻比嬌兒大兩歲,都能在老宅給咱們杜府置辦族田了,蔓姐兒有巴巴上趕著讓人誇嗎?這誇,也要看是什麽人誇。你交好的那些個夫人太太們,哪個不是求著咱們杜府辦事,你把嬌兒領出去,他們看著我這個工部侍郎的麵子上也要誇你們兩句。」
一句話功夫,將米氏這麽多年管家之功摸的一幹二淨,要不是米氏深知杜英為人,這會兒已經要被氣死了。她家老爺就是個官迷,肯定又是杜秋蔓那個小賤人又作什麽幺蛾子了!聽聽,還置辦族田,誰給她的銀子?!
米氏還真就將這話給問出來了。
杜英還真不怕她問,就怕她不問。這個消息他一個人偷著樂了好幾天,好不容易遇到個上趕著來的,立刻顯擺道:「蔓姐兒心善又孝順啊,她說遠在昌平無法在父親跟前盡孝,很是過意不去。想著我們杜家能供出讀書人不容易,我在京城時還陸續有老家人來送些土儀來,如今她既然在老宅,就幫我這個當父親的給老家做些善事,便做主買了兩畝田做族田。昌平的周縣令知道後,為表彰她孝心可嘉,那兩畝田都是低於市價賣給她的,攏共也沒廢多少銀子。你看看,這才是誇獎!能讓一地縣令都誇獎的,比起後宅的夫人太太們說一百句都強!」
米氏:「……」這種世家是瞎了眼嗎?到底看中杜秋蔓哪一點了?!
昌平老宅,杜秋蔓翻看著手裏的地契,來到這裏一年半,除了青州的五十畝田外,她在昌平重新置辦了一百多畝地。
江氏清點府裏財物時嚇了一跳,趕緊將這些田都歸在蔓姐兒嫁妝裏。比起剛來那陣子,江氏臉上的愁容少多了,便提點道:「原先咱們來的時候不好聲張。這會子緩過來了,你身為小輩也要去杜氏老家看看。若是郎君的話,少不得還要迴去瞧,但女兒家也不好出門……」這話說的自己都心虛。整個昌平,怕是找不出比蔓姐兒能容易出門的小娘子了。哪怕是小郎君都比不上,畢竟別人還得去書院呢……
但麵子情還是要做的。
「不如捐些族田吧。」江氏道,「也算是為整個杜氏做些善事。當初老太爺在世的時候,雖然也沒靠族裏,但去京城的時候,族裏還是出了二十兩銀子當盤纏。老爺中了進士後,族裏也有人去慶賀。多少也是有些人情來往的。」
經過米氏手上討生活後,江氏懂得名聲的重要性。蔓姐兒在昌平率先施粥,贏了不少讚譽。後來推出了君子扇,讀書人對知行書坊也多了不少好感。如今世人又推崇讀書人,他們都說好,那自然就是好的。比起在京城受人白眼的日子,現在不知道要好過多少倍。就連她自己,原先在京城隻是一個小小姨娘,哪裏有交際。但現在,她雖然沒有瞞著自己姨娘的身份,但那些後宅的太太們,卻對她釋放出善意,這些都是京城裏沒有的。
杜秋蔓手裏銀子多,對多買良畝田當族田也沒甚在意。後來聽說族田竟然可以不納稅後,還震驚了一下。江氏小聲道:「像周大人,楚小娘子那樣的世家,他們的族田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個家族是否繁榮與族田密不可分。族田越多,家族內可以獲得的資源也就越多,可以分配給族人,使得一個家族更具有凝聚力。
杜秋蔓想了想,原本隻打算給族裏買兩畝地做個樣子的,最後直接買了五畝。
杜家村在昌平都隻是一個小村落,不過是二十多戶人家罷了。族裏出的最大的官兒也就是杜秋蔓她爹,但杜英對自家這種窮親戚一向是看不上的。親戚們去京城,也被米氏當做是打秋風的。
裏長杜水恩聽說杜家老宅的人要給村裏捐族田,驚訝了一番:「頭兩年咱們栓子去京城時,不還說是熱臉貼他們冷屁股嗎,這就又給村子裏捐田了?」
村子裏的老人杜三叔磕巴下旱煙管,緩緩道:「管他們心裏想的什麽,反正村裏得了實惠就行。那些個官兒,哪怕心裏看不起你,但為了名聲,還不是得做幾份樣子出來。」
杜水恩:「還是三叔看得明白。」
杜家村的人對杜府老宅那起子人感官都不怎麽樣。卻不曾想,來的是一個小丫頭片子。不等他們想明白,杜秋蔓實話實說:「我娘葬在老宅這邊,入了杜家祖墳。今兒我捐了這些族田,也算是給我娘做些功德,望她早登極樂。」
陪著她一並來的亭長本來些官樣話要說,聽杜秋蔓這通糙話,差點兒沒驚掉下巴。這小丫頭真的是來送族田的?她怕不是來砸場子的吧!!
杜英搖搖頭:「我隻是讓你虛虛心!自古慈母多敗兒,我這個當父親的再不嚴厲下,嬌兒能這麽懂事?!」
米氏差點沒被杜英這話被氣背過去。合著女兒好都是因為他,女兒有個什麽不好的就怪她這個慈母了。
杜英意猶未盡一樣,繼續道:「蔓姐兒也不過隻比嬌兒大兩歲,都能在老宅給咱們杜府置辦族田了,蔓姐兒有巴巴上趕著讓人誇嗎?這誇,也要看是什麽人誇。你交好的那些個夫人太太們,哪個不是求著咱們杜府辦事,你把嬌兒領出去,他們看著我這個工部侍郎的麵子上也要誇你們兩句。」
一句話功夫,將米氏這麽多年管家之功摸的一幹二淨,要不是米氏深知杜英為人,這會兒已經要被氣死了。她家老爺就是個官迷,肯定又是杜秋蔓那個小賤人又作什麽幺蛾子了!聽聽,還置辦族田,誰給她的銀子?!
米氏還真就將這話給問出來了。
杜英還真不怕她問,就怕她不問。這個消息他一個人偷著樂了好幾天,好不容易遇到個上趕著來的,立刻顯擺道:「蔓姐兒心善又孝順啊,她說遠在昌平無法在父親跟前盡孝,很是過意不去。想著我們杜家能供出讀書人不容易,我在京城時還陸續有老家人來送些土儀來,如今她既然在老宅,就幫我這個當父親的給老家做些善事,便做主買了兩畝田做族田。昌平的周縣令知道後,為表彰她孝心可嘉,那兩畝田都是低於市價賣給她的,攏共也沒廢多少銀子。你看看,這才是誇獎!能讓一地縣令都誇獎的,比起後宅的夫人太太們說一百句都強!」
米氏:「……」這種世家是瞎了眼嗎?到底看中杜秋蔓哪一點了?!
昌平老宅,杜秋蔓翻看著手裏的地契,來到這裏一年半,除了青州的五十畝田外,她在昌平重新置辦了一百多畝地。
江氏清點府裏財物時嚇了一跳,趕緊將這些田都歸在蔓姐兒嫁妝裏。比起剛來那陣子,江氏臉上的愁容少多了,便提點道:「原先咱們來的時候不好聲張。這會子緩過來了,你身為小輩也要去杜氏老家看看。若是郎君的話,少不得還要迴去瞧,但女兒家也不好出門……」這話說的自己都心虛。整個昌平,怕是找不出比蔓姐兒能容易出門的小娘子了。哪怕是小郎君都比不上,畢竟別人還得去書院呢……
但麵子情還是要做的。
「不如捐些族田吧。」江氏道,「也算是為整個杜氏做些善事。當初老太爺在世的時候,雖然也沒靠族裏,但去京城的時候,族裏還是出了二十兩銀子當盤纏。老爺中了進士後,族裏也有人去慶賀。多少也是有些人情來往的。」
經過米氏手上討生活後,江氏懂得名聲的重要性。蔓姐兒在昌平率先施粥,贏了不少讚譽。後來推出了君子扇,讀書人對知行書坊也多了不少好感。如今世人又推崇讀書人,他們都說好,那自然就是好的。比起在京城受人白眼的日子,現在不知道要好過多少倍。就連她自己,原先在京城隻是一個小小姨娘,哪裏有交際。但現在,她雖然沒有瞞著自己姨娘的身份,但那些後宅的太太們,卻對她釋放出善意,這些都是京城裏沒有的。
杜秋蔓手裏銀子多,對多買良畝田當族田也沒甚在意。後來聽說族田竟然可以不納稅後,還震驚了一下。江氏小聲道:「像周大人,楚小娘子那樣的世家,他們的族田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個家族是否繁榮與族田密不可分。族田越多,家族內可以獲得的資源也就越多,可以分配給族人,使得一個家族更具有凝聚力。
杜秋蔓想了想,原本隻打算給族裏買兩畝地做個樣子的,最後直接買了五畝。
杜家村在昌平都隻是一個小村落,不過是二十多戶人家罷了。族裏出的最大的官兒也就是杜秋蔓她爹,但杜英對自家這種窮親戚一向是看不上的。親戚們去京城,也被米氏當做是打秋風的。
裏長杜水恩聽說杜家老宅的人要給村裏捐族田,驚訝了一番:「頭兩年咱們栓子去京城時,不還說是熱臉貼他們冷屁股嗎,這就又給村子裏捐田了?」
村子裏的老人杜三叔磕巴下旱煙管,緩緩道:「管他們心裏想的什麽,反正村裏得了實惠就行。那些個官兒,哪怕心裏看不起你,但為了名聲,還不是得做幾份樣子出來。」
杜水恩:「還是三叔看得明白。」
杜家村的人對杜府老宅那起子人感官都不怎麽樣。卻不曾想,來的是一個小丫頭片子。不等他們想明白,杜秋蔓實話實說:「我娘葬在老宅這邊,入了杜家祖墳。今兒我捐了這些族田,也算是給我娘做些功德,望她早登極樂。」
陪著她一並來的亭長本來些官樣話要說,聽杜秋蔓這通糙話,差點兒沒驚掉下巴。這小丫頭真的是來送族田的?她怕不是來砸場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