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聖公不但是一個名稱,而且代表天下讀書人,自己要是迴答的沒有水平,丟人可就不僅僅是自己的人了,那簡直是把老祖宗的臉都丟了。


    “臣迴稟,老師自然是大於君王的,因為老師可以教給人,效忠君王。”


    這個迴答可以說是非常的精妙,看得出來,小太監得到答案之後,立馬就迴東宮了。


    旁邊的人都紛紛讚揚,“不愧為是孔子的後人,這個迴答非常的精妙。”


    高攀龍再想,如果迴答是皇帝重要,那就證明老師應該排後,所有的人都應該效忠皇帝。


    否則的話,你就不是人了,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叛徒活下去。


    可是如果你要迴答老師重要,那你把君王放在哪裏?孟子也曾經說過別的觀點。


    衍聖公有兩把刷子,朱小鬆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沒想到古代的人腦筋急轉彎玩得非常不錯,這個標準答案讓自己挑不出錯。


    本來想給對方先來一個蒙頭水,至少先把對方搞蒙逼了,隻要對方亂了陣腳,就可以陰溝裏翻船,畢竟亂打死老師傅的事情也是有的。


    沒想到對方不上套,而且還給自己一個完美的答案,讓自己偏偏無話可說。自己作為一個現代人,好不容易想出來這麽一個招,居然被對方完美的化解了。


    下一步的壓力可就到了自己這一邊,人家滿朝文武的讀書人,肯定會逼著自己拜師,到時候自己就成了孔子的門人。


    如果這樣搞下去,朱小鬆發現自己的處境非常艱難,無論什麽對方都用孔子的名義壓著你,你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手腳被捆起來,也是無可奈何。


    不行,必須再想一個辦法,恐怕蒸汽機這種東西,人家衍聖公也不跟你討論,自己應該討論對方,最關注的地方。


    你既然是孔子的後人,學問一定非常深厚,現代的標點符號在明朝的時候還沒有,這句會讓文字產生各種歧義。


    看著正在吹捧的人,衍聖公在想,這個太子雖然年紀小,手段卻非常的老練,幸虧自己機靈,否則真的是個難題,今天差點丟臉了,自己必須小心謹慎。


    等了大概半個時辰的時間,太子的旨意又來了,這次直接一張白紙,要求衍聖公詳細講解一下這句話。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出自論語。你作為孔子的後人,肯定研究你們祖先留下來的典籍,你作為最正統的人,讓你來解釋這句話什麽意思。


    這時候,衍聖公也頭疼了,畢竟,按照現在大多數流行的觀點,這句話的意思是,統治者可以引導老百姓,一定要遵守現在的政策,而不需要解釋為什麽遵守的原因。


    如果這樣解讀這句話,就意味著要限製民眾的認知,你們隻需要知道怎麽做,並不需要指導原因。這簡直就是愚民政策,用來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


    自己作為孔子的後人,別人可以說是你是過度解讀你老祖宗的思想,畢竟你不是孔子,你是孔子的後人。


    是孔子對這種執政方式稱讚了,使民也義,這一句話,從側麵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因為太子朱小鬆上麵一行,就是孔子的觀點。下麵可就不一樣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按照這種解釋,那就是老百姓認可的就可以執行,老百姓不認可的應該教育。


    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就是,朝廷出的政策應該得到老百姓的認可,那到底這個天下應該是皇帝的,還是你這個老百姓的?


    衍聖公發現這個問題非常刁鑽,如果自己稍微解釋不當,恐怕麻煩了。


    這就表明了一個態度,民眾的行為是不是可以控製的?是不是在隻有不可行的時候,才必須教育?


    這簡直就是太子這個小東西,給自己拋出來了一個天大的難題。你到底是認為老百姓?是應該引導教育的,還是應該老百姓本來就是愚蠢的?


    明朝可沒有標點符號,不同的斷句方式,也就讓人產生了對孔子思想的多種理解,同時也產生了複雜性和爭議性。


    現場的人看到之後,大家都開始思考,畢竟,太子出了道題,你肯定得給一個答案呀。必須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背景,才能夠斷定如何解釋這句話。


    偏偏你又不能說出來,這就讓現場所有的人難受了。太子還在東宮等著,肯定不能拖延很久,可是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頭疼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樂的小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樂的小橙子並收藏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