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反對的聲音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上朝就開始噴,太子殿下根本就不重視讀書人,這群東林黨的官員還有兩個大佬,一個就是趙南星,一個就是高攀龍。
這兩個人想了半天,畢竟孔子可是天下的聖人,太子需要更加嚴厲的老師,不如把當代的家主,請過來給太子當老師。
你總不能不承認,孔子是先賢。太子朱小鬆,看著這個奏折也是無話可說。因為這些人先斬後奏。
已經提前邀請這一代的孔子聖人來了。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在明朝重視老師的程度等同於父親。
尤其是人家又帶著一個孔子聖人的後人,這是自1055年宋仁宗時期,孔子第四十六代嫡長孫被封為首代“衍聖公”,這個爵位一直就延續下來。
讀書人隻要你參加科舉,你肯定要承認孔子的地位,這就讓太子非常難受了,如果你不尊重孔子,那麽你就會得到天下人的反對,尤其是讀書人。
朱小鬆聽到衍聖公已經到北京了,立馬頭就大了,這可是個吉祥物,你又不能碰,又不能說。
你隻要一碰衍聖公,那簡直就是得罪了整個天下的讀書人,孔子的名聲可是響當當的,無論是曆史記載還是人家留下的著作,這是你學習的基礎。
要是給你當老師,你都沒話說。朱小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麵對孔家人了。畢竟這件事情可不好處理,會造成非常大的輿論。
自己三字經記住的不太多,趁著這個機會趕緊寫下來。衍聖公受到了東林黨熱情隆重的招唿,現在就等著上朝給朱小鬆當老師。
沒想到的是,根本就不舉行早朝,反而太子寫了一本新三字經,就這樣廣而流傳。
高攀龍拿著根本沒有當迴事兒,你一個幾歲的小屁孩,又沒有接受過嚴格的教育,要不是仗著你有一個好出身,你還敢光明正大的寫一本書,這不是給我機會噴你嗎?
這群東林黨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購買了一本,衍聖公在正中央,隻見其中一個關鍵的學子,畢竟人家的父親可是趙南星。
大聲開始朗讀,眾人根本沒有拿著當迴事兒,隻有造成大規模的輿論,才能夠引起朝廷的重視,到時候太子就算想推脫,恐怕也沒有機會了。
必須徹底地批判這本書,才能夠,讓太子殿下認識到,寫書立傳那可不是普通人玩的。
隻見這個人大聲朗讀,“人之初,如玉璞。”
馬上衍聖公就反應過來了,“不對呀,人之初性本善。”
“怎麽可以改成如璞玉?”
但是也隻能繼續聽下去,本來以為是性相近,習相遠,沒想到直接改成了,性與情,俱可塑。
所有的讀書人都非常氣憤,也隻能繼續聽下去,雖然說人家改的不怎麽樣,至少你想挑毛病的話,隻能先聽完。
“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為先。”
趙南星有點不相信,直接拿過來開始自己看,發現把南宋編寫的三字經給改了,而且改的還相當不錯。
衍聖公覺得這件事情麻煩了,太子寫的這本書雖然引起了爭議,但是人家編寫的還相當不錯,不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
如果想在這上麵挑文章,恐怕不好弄。衍聖公就在想,這三字經是作為兒童的啟蒙教材,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來了,裏麵融合了儒家思想,和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采用的是三字一句的編排,集中體現了儒家的仁義誠敬孝思想,這簡直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
太子殿下現在寫了一本新書,這完全顛覆了儒家思想,按照這個新的三字經學習,恐怕沒有人會對孔子有多少好感,畢竟這玩意兒屬於洗腦,天天不斷地重複,謊言也能夠變成真理。
現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讓太子這樣胡鬧下去,這以後還是讀書人的天下嗎?
衍聖公第一個拿過來好好研究了一下,畢竟自己可是孔子的後人,絕對不允許有人篡改三字經。
可是突然之間又想到,這三字經可不是自己的老祖宗寫的,這是人家南宋的一個人寫的。
苦思冥想這個奏折怎麽寫?畢竟朱小鬆現在可是太子。這老頭就開始想了,不能直接反對,而是應該給太子提個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怎麽寫呢?就在這時候太監突然之間過來傳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殿下有個問題,想請問衍聖公,究竟是君王重要,還是老師重要。”
高攀龍的差點沒吐血,這簡直就是在殺人誅心,這就等於太子指著你的鼻子再問,你究竟有沒有拿我當太子,你究竟還是不是一個大臣?你究竟是尊重孔子,你還是尊重我這個太子?
這兩個人想了半天,畢竟孔子可是天下的聖人,太子需要更加嚴厲的老師,不如把當代的家主,請過來給太子當老師。
你總不能不承認,孔子是先賢。太子朱小鬆,看著這個奏折也是無話可說。因為這些人先斬後奏。
已經提前邀請這一代的孔子聖人來了。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在明朝重視老師的程度等同於父親。
尤其是人家又帶著一個孔子聖人的後人,這是自1055年宋仁宗時期,孔子第四十六代嫡長孫被封為首代“衍聖公”,這個爵位一直就延續下來。
讀書人隻要你參加科舉,你肯定要承認孔子的地位,這就讓太子非常難受了,如果你不尊重孔子,那麽你就會得到天下人的反對,尤其是讀書人。
朱小鬆聽到衍聖公已經到北京了,立馬頭就大了,這可是個吉祥物,你又不能碰,又不能說。
你隻要一碰衍聖公,那簡直就是得罪了整個天下的讀書人,孔子的名聲可是響當當的,無論是曆史記載還是人家留下的著作,這是你學習的基礎。
要是給你當老師,你都沒話說。朱小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麵對孔家人了。畢竟這件事情可不好處理,會造成非常大的輿論。
自己三字經記住的不太多,趁著這個機會趕緊寫下來。衍聖公受到了東林黨熱情隆重的招唿,現在就等著上朝給朱小鬆當老師。
沒想到的是,根本就不舉行早朝,反而太子寫了一本新三字經,就這樣廣而流傳。
高攀龍拿著根本沒有當迴事兒,你一個幾歲的小屁孩,又沒有接受過嚴格的教育,要不是仗著你有一個好出身,你還敢光明正大的寫一本書,這不是給我機會噴你嗎?
這群東林黨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購買了一本,衍聖公在正中央,隻見其中一個關鍵的學子,畢竟人家的父親可是趙南星。
大聲開始朗讀,眾人根本沒有拿著當迴事兒,隻有造成大規模的輿論,才能夠引起朝廷的重視,到時候太子就算想推脫,恐怕也沒有機會了。
必須徹底地批判這本書,才能夠,讓太子殿下認識到,寫書立傳那可不是普通人玩的。
隻見這個人大聲朗讀,“人之初,如玉璞。”
馬上衍聖公就反應過來了,“不對呀,人之初性本善。”
“怎麽可以改成如璞玉?”
但是也隻能繼續聽下去,本來以為是性相近,習相遠,沒想到直接改成了,性與情,俱可塑。
所有的讀書人都非常氣憤,也隻能繼續聽下去,雖然說人家改的不怎麽樣,至少你想挑毛病的話,隻能先聽完。
“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為先。”
趙南星有點不相信,直接拿過來開始自己看,發現把南宋編寫的三字經給改了,而且改的還相當不錯。
衍聖公覺得這件事情麻煩了,太子寫的這本書雖然引起了爭議,但是人家編寫的還相當不錯,不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
如果想在這上麵挑文章,恐怕不好弄。衍聖公就在想,這三字經是作為兒童的啟蒙教材,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來了,裏麵融合了儒家思想,和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采用的是三字一句的編排,集中體現了儒家的仁義誠敬孝思想,這簡直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
太子殿下現在寫了一本新書,這完全顛覆了儒家思想,按照這個新的三字經學習,恐怕沒有人會對孔子有多少好感,畢竟這玩意兒屬於洗腦,天天不斷地重複,謊言也能夠變成真理。
現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讓太子這樣胡鬧下去,這以後還是讀書人的天下嗎?
衍聖公第一個拿過來好好研究了一下,畢竟自己可是孔子的後人,絕對不允許有人篡改三字經。
可是突然之間又想到,這三字經可不是自己的老祖宗寫的,這是人家南宋的一個人寫的。
苦思冥想這個奏折怎麽寫?畢竟朱小鬆現在可是太子。這老頭就開始想了,不能直接反對,而是應該給太子提個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怎麽寫呢?就在這時候太監突然之間過來傳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殿下有個問題,想請問衍聖公,究竟是君王重要,還是老師重要。”
高攀龍的差點沒吐血,這簡直就是在殺人誅心,這就等於太子指著你的鼻子再問,你究竟有沒有拿我當太子,你究竟還是不是一個大臣?你究竟是尊重孔子,你還是尊重我這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