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要臉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朕是大明的皇帝,老天爺的兒子,朕是英明神武的,是絕對不會犯錯的,難道你比朕這個皇帝還英明神武?”
一句話懟的內閣首輔葉向高,無話可說,隻能跪在地上,“臣年紀大了,跟不上了,請求祈骸骨。”
文武百官也是無話可說,“不準,葉閣老還很年輕,應該為了大明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文武百官發現皇帝一點麵子都不給,隻見皇帝朱由校繼續宣布,“此次朕的老師孫承宗坐鎮山海關,務必嚴防死守,主帥就是太子,先鋒熊廷弼,袁崇煥務必死守寧遠,文武百官均受節製,此次戰爭必勝,皇兒你可有信心。”
文武百官肚子裏開始罵街,你一個一歲多的小屁孩,領軍打仗不就仗著你有一個老子是皇帝嗎?你一個撒尿和泥的小東西,居然還想建立武功?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玩笑,你們爺倆根本就沒拿著軍事打仗當迴事,完全以為這是過家家,太子,你懂個蛋呀!
但是這話還沒有辦法說,皇帝都開始自吹自擂了,你還是老天爺的兒子,你還是真龍天子,你永遠英明神武,你永遠沒有錯。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還是趙南星,這次太子出征,勝利了,那自然是太子和皇帝的功勞,失敗了,估計就是魏忠賢推出來等死了。
東林黨一向和後金不清不楚,再加上晉商的活動,通風報信還是沒有問題的,還沒有等你們出征,消息已經傳遞給努爾哈赤了,這一次絕對不能讓你這個太子迴來,你個小東西,幾次三番為難我們東林黨,這次就讓你死在遼東,我看你這個皇帝還英明神武,你怎麽在這裏有臉說出這樣的話?
文武百官都憋了一口氣,尤其是東林黨,太監魏忠賢現在是真怕了,這他媽的天下大事,倆人一個都不靠譜。
聖旨就這樣傳遞下來了,北京三大營總共是七萬人馬,這就是進攻後金的主力。下朝之後整個北京城都沸騰了,北京三大營的官兵和往常一樣,沒想到今天自己來了就迴不了家了。
英國公早上上班才發現,自己出不了軍營了,門口都是錦衣衛,拿著皇上的聖旨,所有人都不許迴家了,準備一塊兒去攻打後金。
來到木工房皇帝朱由校看著自己的兒子朱小鬆,“皇兒,爹能給你做的都給你做了,隻要你高興就行。”
朱小鬆挺著胸脯,“父皇你就放心吧,孩兒一個多月就迴來了,就算失敗了,還有魏忠賢當替罪羊,有什麽好怕的。”
站在旁邊的魏忠賢差點沒給氣死,好家夥,這還沒有打仗,就已經盤算好後路了,說來說去,最後負責任的就是我這個太監,你們一個皇帝,一個太子,也太不要臉了。
但是卻無話可說,內心在瘋狂的計算,你個小東西,別看你是太子,你能不能從後金活著迴來,這還是個問題,但是當著皇帝這塊又沒辦法說。
朱小鬆看著魏忠賢,有點擔心這個老太監通風報信,“爹,如果孩兒沒有迴來,立馬殺了魏忠賢。”
魏忠賢一聽這話,立馬跪在地上,“奴才對皇帝忠心耿耿,天地可見,絕對不會出賣太子殿下。”
朱小鬆搖了搖頭,“我不信,反正隻要我迴不來,你就人頭落地,魏忠賢,你給我聽明白了。”
魏忠賢隻能跪在地上指天發誓,在這時候皇後張嫣來了,“皇上,奴家就這麽一個兒子,難道還要為國出征,領兵打仗本來就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皇上真的能讓奴家擔心嗎?”
沒想到皇帝還沒有開口,朱小鬆就直接站起來了,隨即又跪在地上,“參見母後,兒臣是大明的太子,為了大明王朝,衝鋒陷陣,這都是正常的,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父皇坐鎮北京,兒臣一定要給努爾哈赤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次帶著70,000兵馬去遼東,保證兒臣自己的安全還是沒有問題的。真要出了問題,肯定能逃迴來,到時候背鍋的就是魏忠賢,這太監不死,不足矣,謝天下。”
皇後張嫣淚眼婆娑,“皇兒你一定要小心,母後在北京,盼著你安全迴來。”
好像是生離死別,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年幼的兒子居然要承擔這麽大的風險,自然是非常的擔心。
但是整個北京城已經轟動了,東林黨幾個人聚在一起,“趙大人,太子殿下以後可是一個禍害,這次去遼東打仗,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迴來。”
趙南星用手摸著自己的胡子,“各位不必多慮,我隨手寫一封信,讓人帶給努爾哈赤,你放心好了,太子殿下沒有出征,估計努爾哈赤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這一次我們要讓皇帝明白,打仗可不是過家家,如果太子殿下在遼東戰敗了,灰頭土臉的迴來,或者說是被俘虜了,你覺得他還有什麽威信,你覺得皇帝還有什麽臉麵?”
“我從來就沒有見過這麽厚顏無恥之徒,居然敢宣揚老天爺的兒子,從來就沒有錯,我這次就要看一看,你這個皇帝還有什麽話好說?這件事情你們一定要保密,等到戰敗的消息傳來,大家一起上奏折彈劾魏忠賢,咱們先解決掉這個大太監,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良。”
“各位請放心,明朝的軍隊想和後金打,絕對沒有取勝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我作為兵部的官員,我還不了解實際情況嗎?”
“北京三大營的官兵都不堪宜用,上了戰場,除了逃兵就是送人頭,咱們在後勤上搗鬼,讓這些人有去無迴,到時候還不是咱們東林黨的天下。”
幾個人哈哈大笑,便離開了。北京茶樓裏的消息總是最快的,晉商的代表知道這條消息之後,馬上命人飛鴿傳書迴山西,這條消息必須迅速傳給後金。
大家天天都在做生意,冒著殺頭的罪名,不就是為了多賺點錢嗎?提供準確的軍隊人數,在提供後勤物資的各種消息,在北京的幾個代表都覺得,賺錢的機會又來了,打仗哪有不消耗物資的?
民間可是非常痛恨戰爭,畢竟自己的兒子老公要上戰場,早上出門還好好的,現在居然迴不來了,一家老小哭天抹淚,可是卻毫無辦法,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下,七萬人終於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軍團,開始了進行整編,各種物資都開始源源不斷地準備。
葉向高迴到自己家裏就生氣,“這皇帝真的是一點麵子都不給,我都辭職多少次了,就是不同意,這是在遼東打了敗仗,無論是太子殿下陣亡,還是被俘虜,我都沒有好結果。”想想就氣得跺腳,卻又毫無辦法,皇帝現在簡直就是癡心風,一意孤行。
北京城的沸騰,讓崔呈秀找到機會,又抓住了很多東林黨官員的毛病,不過現在大家都不關注這,你願意給我一個差評,我也無所謂,反正一個多月之後才能見結果。
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整編所有的軍隊,對於兩家當鋪來說非常擔心,這要是太子殿下出了事兒,自己這百萬兩銀子可就沒了,可是又不敢上門討要,畢竟那可是太子。
朱小鬆親自對這七萬人進行的整編,反正這些人也不堪一用,剛好用魏忠賢訓練的人,和英國公的人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監視一個,反正你們誰也跑不了。
英國公張維賢非常生氣,想到這次太子出征,還得搭上自己,明知道到遼東去是九死一生,可偏偏自己又沒有辦法逃避,隻能把自己在軍營裏這些紈絝子弟召集在一起,“大家趕緊派人迴家傳消息,這次出門九死一生,現在誰也不能離開軍營,每個人可以給家裏寫信,有什麽想交代的趕緊交代。”
這群紈絝子弟簡直就是哭天抹淚,自己本來就是來軍營混個事,說白了就是吃飽混天黑,每天玩女人不高興嗎?每天吃喝玩樂不好嗎?
打仗都不想,誰願意呀,萬一來個缺胳膊少腿,或者死了,這一輩子都沒有享受夠,這群紈絝子弟開始哭天抹淚,但是又毫無辦法,每個人都開始罵罵咧咧,雖然不能夠罵皇帝,也不能夠罵太子,但是可以罵街。
一句話懟的內閣首輔葉向高,無話可說,隻能跪在地上,“臣年紀大了,跟不上了,請求祈骸骨。”
文武百官也是無話可說,“不準,葉閣老還很年輕,應該為了大明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文武百官發現皇帝一點麵子都不給,隻見皇帝朱由校繼續宣布,“此次朕的老師孫承宗坐鎮山海關,務必嚴防死守,主帥就是太子,先鋒熊廷弼,袁崇煥務必死守寧遠,文武百官均受節製,此次戰爭必勝,皇兒你可有信心。”
文武百官肚子裏開始罵街,你一個一歲多的小屁孩,領軍打仗不就仗著你有一個老子是皇帝嗎?你一個撒尿和泥的小東西,居然還想建立武功?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玩笑,你們爺倆根本就沒拿著軍事打仗當迴事,完全以為這是過家家,太子,你懂個蛋呀!
但是這話還沒有辦法說,皇帝都開始自吹自擂了,你還是老天爺的兒子,你還是真龍天子,你永遠英明神武,你永遠沒有錯。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還是趙南星,這次太子出征,勝利了,那自然是太子和皇帝的功勞,失敗了,估計就是魏忠賢推出來等死了。
東林黨一向和後金不清不楚,再加上晉商的活動,通風報信還是沒有問題的,還沒有等你們出征,消息已經傳遞給努爾哈赤了,這一次絕對不能讓你這個太子迴來,你個小東西,幾次三番為難我們東林黨,這次就讓你死在遼東,我看你這個皇帝還英明神武,你怎麽在這裏有臉說出這樣的話?
文武百官都憋了一口氣,尤其是東林黨,太監魏忠賢現在是真怕了,這他媽的天下大事,倆人一個都不靠譜。
聖旨就這樣傳遞下來了,北京三大營總共是七萬人馬,這就是進攻後金的主力。下朝之後整個北京城都沸騰了,北京三大營的官兵和往常一樣,沒想到今天自己來了就迴不了家了。
英國公早上上班才發現,自己出不了軍營了,門口都是錦衣衛,拿著皇上的聖旨,所有人都不許迴家了,準備一塊兒去攻打後金。
來到木工房皇帝朱由校看著自己的兒子朱小鬆,“皇兒,爹能給你做的都給你做了,隻要你高興就行。”
朱小鬆挺著胸脯,“父皇你就放心吧,孩兒一個多月就迴來了,就算失敗了,還有魏忠賢當替罪羊,有什麽好怕的。”
站在旁邊的魏忠賢差點沒給氣死,好家夥,這還沒有打仗,就已經盤算好後路了,說來說去,最後負責任的就是我這個太監,你們一個皇帝,一個太子,也太不要臉了。
但是卻無話可說,內心在瘋狂的計算,你個小東西,別看你是太子,你能不能從後金活著迴來,這還是個問題,但是當著皇帝這塊又沒辦法說。
朱小鬆看著魏忠賢,有點擔心這個老太監通風報信,“爹,如果孩兒沒有迴來,立馬殺了魏忠賢。”
魏忠賢一聽這話,立馬跪在地上,“奴才對皇帝忠心耿耿,天地可見,絕對不會出賣太子殿下。”
朱小鬆搖了搖頭,“我不信,反正隻要我迴不來,你就人頭落地,魏忠賢,你給我聽明白了。”
魏忠賢隻能跪在地上指天發誓,在這時候皇後張嫣來了,“皇上,奴家就這麽一個兒子,難道還要為國出征,領兵打仗本來就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皇上真的能讓奴家擔心嗎?”
沒想到皇帝還沒有開口,朱小鬆就直接站起來了,隨即又跪在地上,“參見母後,兒臣是大明的太子,為了大明王朝,衝鋒陷陣,這都是正常的,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父皇坐鎮北京,兒臣一定要給努爾哈赤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次帶著70,000兵馬去遼東,保證兒臣自己的安全還是沒有問題的。真要出了問題,肯定能逃迴來,到時候背鍋的就是魏忠賢,這太監不死,不足矣,謝天下。”
皇後張嫣淚眼婆娑,“皇兒你一定要小心,母後在北京,盼著你安全迴來。”
好像是生離死別,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年幼的兒子居然要承擔這麽大的風險,自然是非常的擔心。
但是整個北京城已經轟動了,東林黨幾個人聚在一起,“趙大人,太子殿下以後可是一個禍害,這次去遼東打仗,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迴來。”
趙南星用手摸著自己的胡子,“各位不必多慮,我隨手寫一封信,讓人帶給努爾哈赤,你放心好了,太子殿下沒有出征,估計努爾哈赤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這一次我們要讓皇帝明白,打仗可不是過家家,如果太子殿下在遼東戰敗了,灰頭土臉的迴來,或者說是被俘虜了,你覺得他還有什麽威信,你覺得皇帝還有什麽臉麵?”
“我從來就沒有見過這麽厚顏無恥之徒,居然敢宣揚老天爺的兒子,從來就沒有錯,我這次就要看一看,你這個皇帝還有什麽話好說?這件事情你們一定要保密,等到戰敗的消息傳來,大家一起上奏折彈劾魏忠賢,咱們先解決掉這個大太監,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良。”
“各位請放心,明朝的軍隊想和後金打,絕對沒有取勝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我作為兵部的官員,我還不了解實際情況嗎?”
“北京三大營的官兵都不堪宜用,上了戰場,除了逃兵就是送人頭,咱們在後勤上搗鬼,讓這些人有去無迴,到時候還不是咱們東林黨的天下。”
幾個人哈哈大笑,便離開了。北京茶樓裏的消息總是最快的,晉商的代表知道這條消息之後,馬上命人飛鴿傳書迴山西,這條消息必須迅速傳給後金。
大家天天都在做生意,冒著殺頭的罪名,不就是為了多賺點錢嗎?提供準確的軍隊人數,在提供後勤物資的各種消息,在北京的幾個代表都覺得,賺錢的機會又來了,打仗哪有不消耗物資的?
民間可是非常痛恨戰爭,畢竟自己的兒子老公要上戰場,早上出門還好好的,現在居然迴不來了,一家老小哭天抹淚,可是卻毫無辦法,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下,七萬人終於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軍團,開始了進行整編,各種物資都開始源源不斷地準備。
葉向高迴到自己家裏就生氣,“這皇帝真的是一點麵子都不給,我都辭職多少次了,就是不同意,這是在遼東打了敗仗,無論是太子殿下陣亡,還是被俘虜,我都沒有好結果。”想想就氣得跺腳,卻又毫無辦法,皇帝現在簡直就是癡心風,一意孤行。
北京城的沸騰,讓崔呈秀找到機會,又抓住了很多東林黨官員的毛病,不過現在大家都不關注這,你願意給我一個差評,我也無所謂,反正一個多月之後才能見結果。
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整編所有的軍隊,對於兩家當鋪來說非常擔心,這要是太子殿下出了事兒,自己這百萬兩銀子可就沒了,可是又不敢上門討要,畢竟那可是太子。
朱小鬆親自對這七萬人進行的整編,反正這些人也不堪一用,剛好用魏忠賢訓練的人,和英國公的人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監視一個,反正你們誰也跑不了。
英國公張維賢非常生氣,想到這次太子出征,還得搭上自己,明知道到遼東去是九死一生,可偏偏自己又沒有辦法逃避,隻能把自己在軍營裏這些紈絝子弟召集在一起,“大家趕緊派人迴家傳消息,這次出門九死一生,現在誰也不能離開軍營,每個人可以給家裏寫信,有什麽想交代的趕緊交代。”
這群紈絝子弟簡直就是哭天抹淚,自己本來就是來軍營混個事,說白了就是吃飽混天黑,每天玩女人不高興嗎?每天吃喝玩樂不好嗎?
打仗都不想,誰願意呀,萬一來個缺胳膊少腿,或者死了,這一輩子都沒有享受夠,這群紈絝子弟開始哭天抹淚,但是又毫無辦法,每個人都開始罵罵咧咧,雖然不能夠罵皇帝,也不能夠罵太子,但是可以罵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