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沒發燒吧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遠在遼東的袁崇煥突然接到聖旨,命令自己加固寧遠,準備死守,甚至皇上信誓旦旦的說,後金的進攻即將到來,這次努爾哈赤一定過來。
袁崇煥感覺莫名其妙,皇上遠在千裏之外,怎麽可能了解遼東的情況?但是自己血氣方剛,覺得這是一個自己立功表現的機會,反正我修不修,你也不知道,我就給你報告花了多少銀子,你作為皇上總不能不認賬吧。
寧遠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建,畢竟這裏距離後金真的是第一線,殘酷的戰爭還是需要更好地防守,畢竟出門打仗袁崇煥沒把握,要是防守應該問題不大。
袁崇煥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加固了寧遠,給皇帝寫了一封,聲稱自己花了300,000兩銀子,請皇上撥款。
這時候魏忠賢派往江南的錦衣衛,也迴來了,沒想到真的在李三才的家裏,尤其是牆壁裏麵找出了30,000兩黃金,白銀150,000兩,土地8000畝,這是在南京很多官員的見證之下,東林黨的人想動手腳也來不及,畢竟錦衣衛的速度非常快。
崔呈秀雖然幹了這麽一檔子事兒,但是對北京官員的考察依然在進行,不打擊不報複,這就不叫小人。對於曾經得罪過自己的官員,那肯定給你評定一個不合格,東林黨早就看崔呈秀不滿意了。
朝上的熱鬧,就從北京的考察開始,朱小鬆覺得自己什麽都不需要做,一個月的時間就這麽過去了,朱小鬆這一個月天天玩軍營跑,不得不說,徐光啟鍛煉軍人的本事還是相當不錯。
在嚴明的紀律之下,這些官兵每天吃飽喝足,偏偏還是有肉吃,每天就是鍛煉身體,天天進行長跑。
朱小鬆發現這些明朝人的身體素質,真的是太差了,就是這麽有油水的滋補,這些官兵的身體總算變壯實了,從其中挑選了4000人,剛好武器裝備也製造出來了出來,但是在北京城鍛煉,可是相當危險的,要找個地方訓練軍隊,恐怕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竟竟假裝訓練跟真正的實戰還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努爾哈赤的探子,要是泄露了消息也不行,所以隻能用假的木頭製作的槍支進行訓練。
這些官兵在嚴格要求之下,朱小鬆記得兩萬五千裏長征的時候,綁腿這個東西是相當不錯的,特意購買了很多白布,這些官兵還不習慣這種綁腿,不過太子殿下要求。
一方麵在行軍的路上不容易受傷,另一方麵受傷了,這就是繃帶,隨著還款日期一天一天的到來,朱小鬆的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朱小鬆的內心也是非常擔心的,畢竟這麽假裝訓練,不知道有沒有作用。不過,還是有很多落後的火神槍,甚至很多都是萬曆年間的,這玩意兒真的是不靠譜,剩下的這些槍支,就發給剩下的這8000人了,五花八門,什麽樣的都有,不過這些人的訓練還是相當不錯的。
作為一個軍人,主要就是服從命令,然後就是體力好跑得快,膽子大。想見血的話還是比較困難,畢竟這是明朝的首都。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過去了,李三才的事情總算落幕了,在事實麵前,東林黨也是無話可說,這將近兩銀子,拿出500,000來,給袁崇煥送過去,順便采購了大量的糧食和火藥。
北京三大營還不知道,太子朱小鬆已經決定讓他們上戰場了,英國公張維賢每天也是假裝訓練軍隊,不知道命運的齒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就在王化貞頭迴來前半個月,朱小鬆在木工房看著自己的爹,天啟皇帝朱由校在做木工活,魏忠賢剛好不在,旁邊陪伴的居然是高小姐。
“爹,我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應該把北京三大營聚在一起,準備出發了。”
朱由校迴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皇兒打仗可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朱小鬆點點頭,“兒子這次前往遼東,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想要一個人跑出來問題還是不大的,就是要給努爾哈赤一個深刻的教訓,爹,你就答應我吧。”
皇帝朱由校目前為止就這一個兒子,是十分不情願,但是又覺得兒子是神仙下凡,應該是問題不大,也就同意了,“明天上朝就宣布這件事情。”
朱小鬆總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當天晚上迴去思索了一下,覺得自己安排的還算合理,就等著第二天上朝了。
沒想到第二天又是難得一見,因為皇帝朱由校終於上早朝了,滿朝文武大臣也感覺非常奇怪,這皇帝不是喜歡幹木匠嗎?
今天破天荒的又出現了,沒想到天下大事剛剛處理完,皇帝突然之間宣布,“努爾哈赤就是一個叛亂的賊子,竟然發布七大恨,這簡直就是無父無君,朕決定討伐後金。”
文武百官是目瞪口呆,大家心裏都明白一個道理,明朝在遼東地區已經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隻要人家努爾哈赤不進攻,就已經謝天謝地了,你這個皇帝居然還不知道死活,還打算進攻後金。
這不是茅坑提著的燈籠,找死嗎?但是又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說話,朝堂上瞬間安靜的,空氣仿佛被凍結了,掉根針都能夠聽到響聲,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朱小鬆第一個站出來跪在皇帝麵前,“兒臣願率領北京三大營出征!”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那個首輔葉向高,“皇上萬萬不可,太子殿下乃一國儲君,怎麽可以親自上戰場?”
“太子殿下年幼,正是讀書學習的時間,怎麽可以領兵打仗?請皇上三思,收迴成命。”
天啟皇帝朱由校好久沒有這種掌握權力的感覺,連旁邊的魏忠賢都不知道,今天會宣布這麽石破驚天的消息,腦瓜子嗡嗡的,一時之間腦子裏全是直線,不明白皇帝究竟抽什麽風,也不明白眼前的太子是不是發燒了,怎麽兩個人都開始說胡話了?
袁崇煥感覺莫名其妙,皇上遠在千裏之外,怎麽可能了解遼東的情況?但是自己血氣方剛,覺得這是一個自己立功表現的機會,反正我修不修,你也不知道,我就給你報告花了多少銀子,你作為皇上總不能不認賬吧。
寧遠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建,畢竟這裏距離後金真的是第一線,殘酷的戰爭還是需要更好地防守,畢竟出門打仗袁崇煥沒把握,要是防守應該問題不大。
袁崇煥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加固了寧遠,給皇帝寫了一封,聲稱自己花了300,000兩銀子,請皇上撥款。
這時候魏忠賢派往江南的錦衣衛,也迴來了,沒想到真的在李三才的家裏,尤其是牆壁裏麵找出了30,000兩黃金,白銀150,000兩,土地8000畝,這是在南京很多官員的見證之下,東林黨的人想動手腳也來不及,畢竟錦衣衛的速度非常快。
崔呈秀雖然幹了這麽一檔子事兒,但是對北京官員的考察依然在進行,不打擊不報複,這就不叫小人。對於曾經得罪過自己的官員,那肯定給你評定一個不合格,東林黨早就看崔呈秀不滿意了。
朝上的熱鬧,就從北京的考察開始,朱小鬆覺得自己什麽都不需要做,一個月的時間就這麽過去了,朱小鬆這一個月天天玩軍營跑,不得不說,徐光啟鍛煉軍人的本事還是相當不錯。
在嚴明的紀律之下,這些官兵每天吃飽喝足,偏偏還是有肉吃,每天就是鍛煉身體,天天進行長跑。
朱小鬆發現這些明朝人的身體素質,真的是太差了,就是這麽有油水的滋補,這些官兵的身體總算變壯實了,從其中挑選了4000人,剛好武器裝備也製造出來了出來,但是在北京城鍛煉,可是相當危險的,要找個地方訓練軍隊,恐怕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竟竟假裝訓練跟真正的實戰還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努爾哈赤的探子,要是泄露了消息也不行,所以隻能用假的木頭製作的槍支進行訓練。
這些官兵在嚴格要求之下,朱小鬆記得兩萬五千裏長征的時候,綁腿這個東西是相當不錯的,特意購買了很多白布,這些官兵還不習慣這種綁腿,不過太子殿下要求。
一方麵在行軍的路上不容易受傷,另一方麵受傷了,這就是繃帶,隨著還款日期一天一天的到來,朱小鬆的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朱小鬆的內心也是非常擔心的,畢竟這麽假裝訓練,不知道有沒有作用。不過,還是有很多落後的火神槍,甚至很多都是萬曆年間的,這玩意兒真的是不靠譜,剩下的這些槍支,就發給剩下的這8000人了,五花八門,什麽樣的都有,不過這些人的訓練還是相當不錯的。
作為一個軍人,主要就是服從命令,然後就是體力好跑得快,膽子大。想見血的話還是比較困難,畢竟這是明朝的首都。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過去了,李三才的事情總算落幕了,在事實麵前,東林黨也是無話可說,這將近兩銀子,拿出500,000來,給袁崇煥送過去,順便采購了大量的糧食和火藥。
北京三大營還不知道,太子朱小鬆已經決定讓他們上戰場了,英國公張維賢每天也是假裝訓練軍隊,不知道命運的齒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就在王化貞頭迴來前半個月,朱小鬆在木工房看著自己的爹,天啟皇帝朱由校在做木工活,魏忠賢剛好不在,旁邊陪伴的居然是高小姐。
“爹,我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應該把北京三大營聚在一起,準備出發了。”
朱由校迴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皇兒打仗可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朱小鬆點點頭,“兒子這次前往遼東,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想要一個人跑出來問題還是不大的,就是要給努爾哈赤一個深刻的教訓,爹,你就答應我吧。”
皇帝朱由校目前為止就這一個兒子,是十分不情願,但是又覺得兒子是神仙下凡,應該是問題不大,也就同意了,“明天上朝就宣布這件事情。”
朱小鬆總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當天晚上迴去思索了一下,覺得自己安排的還算合理,就等著第二天上朝了。
沒想到第二天又是難得一見,因為皇帝朱由校終於上早朝了,滿朝文武大臣也感覺非常奇怪,這皇帝不是喜歡幹木匠嗎?
今天破天荒的又出現了,沒想到天下大事剛剛處理完,皇帝突然之間宣布,“努爾哈赤就是一個叛亂的賊子,竟然發布七大恨,這簡直就是無父無君,朕決定討伐後金。”
文武百官是目瞪口呆,大家心裏都明白一個道理,明朝在遼東地區已經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隻要人家努爾哈赤不進攻,就已經謝天謝地了,你這個皇帝居然還不知道死活,還打算進攻後金。
這不是茅坑提著的燈籠,找死嗎?但是又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說話,朝堂上瞬間安靜的,空氣仿佛被凍結了,掉根針都能夠聽到響聲,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朱小鬆第一個站出來跪在皇帝麵前,“兒臣願率領北京三大營出征!”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那個首輔葉向高,“皇上萬萬不可,太子殿下乃一國儲君,怎麽可以親自上戰場?”
“太子殿下年幼,正是讀書學習的時間,怎麽可以領兵打仗?請皇上三思,收迴成命。”
天啟皇帝朱由校好久沒有這種掌握權力的感覺,連旁邊的魏忠賢都不知道,今天會宣布這麽石破驚天的消息,腦瓜子嗡嗡的,一時之間腦子裏全是直線,不明白皇帝究竟抽什麽風,也不明白眼前的太子是不是發燒了,怎麽兩個人都開始說胡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