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鎏從大姐家迴來,住了一晚上就匆匆趕往學校。九月一號,所有的學校都開學了。新的學期,新的課程,同時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同學。因為文科理科調整,他們班走了一批上理科的同學,來了一批學文科的新生。
順便說明一下,柳琦鎏他們這一批高中生正趕上國家教學體製的重大調整。在此之前,高中是兩年製,像柳琦鎏哥哥他們那屆,高中上兩年就可以參加高考上大學。而從柳琦鎏他們這一期開始,高中實行三年製。這樣的變化不僅增加了學習的時間,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柳琦鎏選擇文科是有原因的。雖然他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上成績也不錯,但他更喜歡語文。那時候的小學生作文基本上都是老一套,老師隻看學生們能否表達成句,至於文采和文體,一般忽略不計。這就形成了一些套路作文,形式如下:
題目:《幫老大娘推車》或者《扶老大娘過馬路》(也可以是老大爺)。
開頭:今天早晨,陽光明媚,天氣很好,我吃了早飯,高高興興去上學。
中間:走到半路,看到前麵一個老大娘(爺)拉著一車糧食,也可能是一袋糧食,正在上坡(無論在哪裏,都是在上坡),我趕緊跑過去,幫著老大娘(爺)推上去。
結尾:老人家摸著我的頭,誇我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我迴答,學習雷鋒好榜樣,這是我應該做的。
然而,柳琦鎏不同。他不滿足於這種千篇一律的作文形式。記得他寫的第一篇脫離傳統作文體裁的作品是《八一有感》。那是初一的時候,這篇作文被老師作為範文在課堂上朗誦,引起了同學們的廣泛關注。此後,他的作文總是充滿了真情實感,有血有肉。初中課本中的文言文如《愛蓮說》《曹劌論戰》《出師表》《賣炭翁》等,他都能背誦如流;現代文如《春》《荷塘月色》《小桔燈》《海燕》《白楊禮讚》等,他也信手拈來。
新學期伊始,柳琦鎏他們班迎來了新班主任——一位剛從師範畢業的大學生。這位年輕老師二十來歲,比這些高中生大不了幾歲,朝氣蓬勃,臉上還帶著些許青春痘。他召開的第一次班幹部會議,討論班級的發展規劃。柳琦鎏沒有資格參加,因為他高一幾乎沒有怎麽過正常的班級生活。前半學期跑讀,後半學期流浪在火車站,中間也就幾個月在學校,還得除去二十天寒假。
然而,很快他就被同學們叫到了教室後邊列席班級會議。原來,班級會議有一項提議——成立文學社。柳琦鎏因其出色的寫作能力和廣泛的認可度,被同學們一致提名為文學社社長兼主編。
那天下午,教室裏氣氛熱烈。新班主任站在講台上,充滿激情地說道:“我們班要成立一個文學社,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平台。”話音未落,同學們紛紛鼓掌表示支持。柳琦鎏被推到講台前,麵對大家的目光,他感到既緊張又興奮。
“感謝大家的信任,”柳琦鎏深吸一口氣,聲音略帶顫抖,“我會盡全力把這個文學社辦好,讓每一個熱愛文學的同學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
隨後,同學們開始討論文學社的具體事宜。有人提議定期舉辦寫作比賽,有人建議創辦校刊,還有人提出可以邀請校外作家來做講座。柳琦鎏認真傾聽,一一記錄下來。他知道,這不僅是對他的信任,更是對他的一次重要考驗。
1986—1987年,全國中學幾乎都有了文學社。這些文學社的名字琳琅滿目,充滿了創意和青春活力。在柳琦鎏所在的學校,班級會議決定成立“新星文學社”。經費由班委提供,刻板、蠟紙、刻字筆等材料則由班主任向學校申請。那時候,學校並不缺這些設備,刻板、蠟紙、刻字筆、油墨和油印機都是學校的必備工具。
會後,柳琦鎏和四五個同學開始籌備文學社。他們確定了文學社的名字——“新星文學社”,寓意著新生代的光芒。刊物的方向結合學校實際,報道好人好事,弘揚學習風氣。板塊設置豐富多彩,包括每日新聞、問答角、小故事、幽默一笑、詩歌、隨筆等等。萬事開頭難!文學社建成初期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經過征稿、匯總、整理,柳琦鎏和其他成員利用晚自習時間坐在一起開始審稿。那天晚上,他們圍坐在教室最後邊,伏案閱稿。突然一陣刺耳的口哨聲響起,七八個外班級的學生推開教室門闖了進來。因為那天是星期六,好多學生都迴家了,教室裏學生寥寥無幾。看到那些學生,柳琦鎏他們沒有理會,繼續審稿。
“這麽多丫頭片子圍著一兩個小子?哥們也來湊湊熱鬧好不好啊?”那幾個學生吹口哨的吹口哨,起哄的起哄,直衝著柳琦鎏他們走來。柳琦鎏“啪”的一聲拍案而起。對麵的女生說道:“別理他們!”身旁的一位女生拉了一下柳琦鎏的衣袖,示意他坐下。柳琦鎏輕輕把那位女生的手推開,拉開凳子,走了出去。
他來到為首的那位學生的身邊,伸手摟住那人的肩膀說道:“出去說吧。”那群人一看,就要圍攏過來。柳琦鎏向他們揮揮手,說:“這裏地方小,施展不開,咱們下樓,操場空間大,敢不敢去?”那群人一聽,一窩蜂跑下樓去,柳琦鎏始終摟住為首那人的肩膀,不讓他掙脫,相擁著走下樓去。柳琦鎏隱約隻聽得有一個女生小聲說:“快,告訴老師去!”
柳琦鎏和那個人來到操場,抬頭一看,操場內黑乎乎的,有七八個人頭晃動。他拖著那個人閃到了操場邊上的一個死角,轉身麵對著圍過來的幾個人說道:“哥們,你們今天打算怎麽著?我奉陪!”被柳琦鎏摟著的那個人喊道:“nnn的,放開我!”柳琦鎏把他推到身前,用胳膊圈住他的脖子,說:“來啊!都上來!”大戰一觸即發!
正在這時,有個女聲傳來:“老師來啦!他們在哪裏?快!快!他們在哪裏?”一聽這話,那群學生霎時間四散消失了!柳琦鎏把嘴湊到那個人的耳邊哈哈大笑,說道:“怎麽樣?你的哥們呢?sb,你就是個炮仗!我今天放你一馬,以後別這麽缺心眼了!”說完,柳琦鎏鬆開了那個人,那個人扭過身看了看柳琦鎏,沒說話轉身跑走了。
柳琦鎏迴到教室,女生們嘰嘰喳喳,問長問短。班主任老師過來看到沒有什麽事,也就迴去了,臨走囑咐他們早點睡覺。女生們圍住柳琦鎏,七嘴八舌地問他剛才發生了什麽。柳琦鎏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麽,小事一樁。”
很快,文學社排版、刻印,帶著油墨香味的刊物出版了。在學生中間引發了廣泛傳閱。幾期後,另一個文科班也建了文學社,互相借鑒,互相學習,開辦得紅紅火火。
柳琦鎏的高二生活有聲有色,每天忙忙碌碌,樂此不疲。突然有一天,他的同桌遞給他一張紙條。他打開一看,是一個女生寫的,對文學社的一些文章和發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後麵還附了一個小便條,指責他隻顧著文學社,都不知道文學社的一員大將好幾天都沒來上學了,得了病住院。說他沒良心不關心同學什麽的一大堆興師問罪的話。
同桌是個胖乎乎圓臉女生,平時不怎麽愛說話,沒想到數落人一套一套的。那個年代男生女生是不怎麽說話的,隻要說話就會被別人往戀愛方麵扯。柳琦鎏覺得應該去探望一下那位得病的女同學。他還不能被人說閑話,於是他和班主任老師說了此事,然後利用自習課間隙發表演說: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文學社的李欣同學為了文學社勤勤懇懇,貢獻突出。最近她生病住院了,我想號召大家獻出愛心,拿出一點零花錢湊份子去探望一下。不管大家能湊出多少錢,剩下的我全部承擔費用。”
說完,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柳琦鎏又寫了一個紙條告訴同桌他的行程安排,並且請那位女同學在指定位置等他,然後一起去。因為柳琦鎏不認識那個女同學的家。
一個星期日,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柳琦鎏的書桌上。他簡單收拾了一下書包,和一位同班男生一起出發,趕往s市郊區的一個村莊。那裏有幾個女生等著他,她們是文學社的重要成員,其中一位因為生病住院,最近剛出院迴家休養。為了這次探望,柳琦鎏特意在附近的商店買了些補品。為此,他不得不壓縮了一個月的夥食開支,動用了自己僅有的夥食費。在後來的一個月,他隻能早晨吃一個饅頭,中午吃一個饅頭,晚上不吃飯。
盡管如此,柳琦鎏心中充滿了期待和責任感。他知道,作為文學社的負責人,不僅要關注社團的發展,還要關心每一位成員的健康和成長。這次探望不僅是對生病同學的關懷,也是對整個文學社凝聚力的體現。
當他們來到那個同學家時,柳琦鎏推開院門,頓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屋內坐滿了女生,大家圍在一起包餃子,歡聲笑語不斷。看到柳琦鎏和那位男生進來,女生們紛紛抬起頭來,一時間屋裏變得熱鬧非凡。你一句我一句,問得柳琦鎏應接不暇,他有些不知所措,臉上泛起了紅暈。
“你怎麽才來啊?我們都等你好久了!”
“聽說你帶了補品,快拿出來看看!”
“你們男生怎麽這麽慢呀!”
看到柳琦鎏的窘態,女生們無不大笑,笑聲中充滿了善意和親切。柳琦鎏雖然有些尷尬,但心裏卻感到無比溫暖。
女生們繼續忙著包餃子,幾個女生陪著柳琦鎏聊天。柳琦鎏想幫忙包餃子,但女神們笑著讓他一邊待著去:“你還是休息一下吧,我們已經包得很好了。”於是,柳琦鎏便坐在一旁,和那位女同學聊起了病情,並且致歉,說自己疏忽了,不知道情況雲雲。女同學微笑著說:“沒事的,大家都很關心我。”
柳琦鎏還向她介紹了文學社最近的活動和進展,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女生們時不時插話,氣氛輕鬆愉快。熱熱鬧鬧半天,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餃子已經包好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女生們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說實話,柳琦鎏隻吃了幾個,根本沒吃飽。一堆女生看著,他張不開嘴,總覺得不好意思多吃。女生們似乎也察覺到了他的拘謹,紛紛勸他多吃點,但他還是推辭了幾下,最後隻象征性地吃了幾口。
一直到傍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騎著自行車,一行人相互照看著,沿著鄉間小路緩緩前行。夕陽西下,餘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映襯出一片溫馨的畫麵。快到學校的時候,女生們先走了,柳琦鎏和那位男生在最後到了學校。
一路上,柳琦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次探望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同學們之間的真摯情誼,也讓他更加明白了責任與關懷的重要性。
那個年代,男女生界限分明,很少能一起說話聊天。柳琦鎏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先河。這次探望不僅僅是對他人的關心,更是打破了當時那種固有的社交模式。從那以後,柳琦鎏和女生們的互動逐漸增多,文學社的活動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開始意識到,男女同學之間可以有更多真誠的交流和合作。
這種變化在同學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柳琦鎏的努力和用心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溫暖和支持。漸漸地,其他男生也開始效仿,主動關心起身邊的女生,班級氛圍變得更加和諧融洽。文學社也因此變得更加活躍,成為學生們展示才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這段日子,柳琦鎏和他的同學們在文學社中度過了許多難忘的時光。他們一起寫作、討論、分享彼此的心得體會,共同見證了一個個美好的瞬間。那些青澀的對話、活潑的青春氣息,以及彼此之間的關心和支持,成為了他們青春歲月中最寶貴的財富。
未來的路或許依舊充滿未知,但他已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他都會堅強麵對,守護自己所珍視的一切。這一次,他不再是那個衝動的孩子,而是更加成熟的青年,準備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日出。
順便說明一下,柳琦鎏他們這一批高中生正趕上國家教學體製的重大調整。在此之前,高中是兩年製,像柳琦鎏哥哥他們那屆,高中上兩年就可以參加高考上大學。而從柳琦鎏他們這一期開始,高中實行三年製。這樣的變化不僅增加了學習的時間,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柳琦鎏選擇文科是有原因的。雖然他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上成績也不錯,但他更喜歡語文。那時候的小學生作文基本上都是老一套,老師隻看學生們能否表達成句,至於文采和文體,一般忽略不計。這就形成了一些套路作文,形式如下:
題目:《幫老大娘推車》或者《扶老大娘過馬路》(也可以是老大爺)。
開頭:今天早晨,陽光明媚,天氣很好,我吃了早飯,高高興興去上學。
中間:走到半路,看到前麵一個老大娘(爺)拉著一車糧食,也可能是一袋糧食,正在上坡(無論在哪裏,都是在上坡),我趕緊跑過去,幫著老大娘(爺)推上去。
結尾:老人家摸著我的頭,誇我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我迴答,學習雷鋒好榜樣,這是我應該做的。
然而,柳琦鎏不同。他不滿足於這種千篇一律的作文形式。記得他寫的第一篇脫離傳統作文體裁的作品是《八一有感》。那是初一的時候,這篇作文被老師作為範文在課堂上朗誦,引起了同學們的廣泛關注。此後,他的作文總是充滿了真情實感,有血有肉。初中課本中的文言文如《愛蓮說》《曹劌論戰》《出師表》《賣炭翁》等,他都能背誦如流;現代文如《春》《荷塘月色》《小桔燈》《海燕》《白楊禮讚》等,他也信手拈來。
新學期伊始,柳琦鎏他們班迎來了新班主任——一位剛從師範畢業的大學生。這位年輕老師二十來歲,比這些高中生大不了幾歲,朝氣蓬勃,臉上還帶著些許青春痘。他召開的第一次班幹部會議,討論班級的發展規劃。柳琦鎏沒有資格參加,因為他高一幾乎沒有怎麽過正常的班級生活。前半學期跑讀,後半學期流浪在火車站,中間也就幾個月在學校,還得除去二十天寒假。
然而,很快他就被同學們叫到了教室後邊列席班級會議。原來,班級會議有一項提議——成立文學社。柳琦鎏因其出色的寫作能力和廣泛的認可度,被同學們一致提名為文學社社長兼主編。
那天下午,教室裏氣氛熱烈。新班主任站在講台上,充滿激情地說道:“我們班要成立一個文學社,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平台。”話音未落,同學們紛紛鼓掌表示支持。柳琦鎏被推到講台前,麵對大家的目光,他感到既緊張又興奮。
“感謝大家的信任,”柳琦鎏深吸一口氣,聲音略帶顫抖,“我會盡全力把這個文學社辦好,讓每一個熱愛文學的同學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
隨後,同學們開始討論文學社的具體事宜。有人提議定期舉辦寫作比賽,有人建議創辦校刊,還有人提出可以邀請校外作家來做講座。柳琦鎏認真傾聽,一一記錄下來。他知道,這不僅是對他的信任,更是對他的一次重要考驗。
1986—1987年,全國中學幾乎都有了文學社。這些文學社的名字琳琅滿目,充滿了創意和青春活力。在柳琦鎏所在的學校,班級會議決定成立“新星文學社”。經費由班委提供,刻板、蠟紙、刻字筆等材料則由班主任向學校申請。那時候,學校並不缺這些設備,刻板、蠟紙、刻字筆、油墨和油印機都是學校的必備工具。
會後,柳琦鎏和四五個同學開始籌備文學社。他們確定了文學社的名字——“新星文學社”,寓意著新生代的光芒。刊物的方向結合學校實際,報道好人好事,弘揚學習風氣。板塊設置豐富多彩,包括每日新聞、問答角、小故事、幽默一笑、詩歌、隨筆等等。萬事開頭難!文學社建成初期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經過征稿、匯總、整理,柳琦鎏和其他成員利用晚自習時間坐在一起開始審稿。那天晚上,他們圍坐在教室最後邊,伏案閱稿。突然一陣刺耳的口哨聲響起,七八個外班級的學生推開教室門闖了進來。因為那天是星期六,好多學生都迴家了,教室裏學生寥寥無幾。看到那些學生,柳琦鎏他們沒有理會,繼續審稿。
“這麽多丫頭片子圍著一兩個小子?哥們也來湊湊熱鬧好不好啊?”那幾個學生吹口哨的吹口哨,起哄的起哄,直衝著柳琦鎏他們走來。柳琦鎏“啪”的一聲拍案而起。對麵的女生說道:“別理他們!”身旁的一位女生拉了一下柳琦鎏的衣袖,示意他坐下。柳琦鎏輕輕把那位女生的手推開,拉開凳子,走了出去。
他來到為首的那位學生的身邊,伸手摟住那人的肩膀說道:“出去說吧。”那群人一看,就要圍攏過來。柳琦鎏向他們揮揮手,說:“這裏地方小,施展不開,咱們下樓,操場空間大,敢不敢去?”那群人一聽,一窩蜂跑下樓去,柳琦鎏始終摟住為首那人的肩膀,不讓他掙脫,相擁著走下樓去。柳琦鎏隱約隻聽得有一個女生小聲說:“快,告訴老師去!”
柳琦鎏和那個人來到操場,抬頭一看,操場內黑乎乎的,有七八個人頭晃動。他拖著那個人閃到了操場邊上的一個死角,轉身麵對著圍過來的幾個人說道:“哥們,你們今天打算怎麽著?我奉陪!”被柳琦鎏摟著的那個人喊道:“nnn的,放開我!”柳琦鎏把他推到身前,用胳膊圈住他的脖子,說:“來啊!都上來!”大戰一觸即發!
正在這時,有個女聲傳來:“老師來啦!他們在哪裏?快!快!他們在哪裏?”一聽這話,那群學生霎時間四散消失了!柳琦鎏把嘴湊到那個人的耳邊哈哈大笑,說道:“怎麽樣?你的哥們呢?sb,你就是個炮仗!我今天放你一馬,以後別這麽缺心眼了!”說完,柳琦鎏鬆開了那個人,那個人扭過身看了看柳琦鎏,沒說話轉身跑走了。
柳琦鎏迴到教室,女生們嘰嘰喳喳,問長問短。班主任老師過來看到沒有什麽事,也就迴去了,臨走囑咐他們早點睡覺。女生們圍住柳琦鎏,七嘴八舌地問他剛才發生了什麽。柳琦鎏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麽,小事一樁。”
很快,文學社排版、刻印,帶著油墨香味的刊物出版了。在學生中間引發了廣泛傳閱。幾期後,另一個文科班也建了文學社,互相借鑒,互相學習,開辦得紅紅火火。
柳琦鎏的高二生活有聲有色,每天忙忙碌碌,樂此不疲。突然有一天,他的同桌遞給他一張紙條。他打開一看,是一個女生寫的,對文學社的一些文章和發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後麵還附了一個小便條,指責他隻顧著文學社,都不知道文學社的一員大將好幾天都沒來上學了,得了病住院。說他沒良心不關心同學什麽的一大堆興師問罪的話。
同桌是個胖乎乎圓臉女生,平時不怎麽愛說話,沒想到數落人一套一套的。那個年代男生女生是不怎麽說話的,隻要說話就會被別人往戀愛方麵扯。柳琦鎏覺得應該去探望一下那位得病的女同學。他還不能被人說閑話,於是他和班主任老師說了此事,然後利用自習課間隙發表演說: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文學社的李欣同學為了文學社勤勤懇懇,貢獻突出。最近她生病住院了,我想號召大家獻出愛心,拿出一點零花錢湊份子去探望一下。不管大家能湊出多少錢,剩下的我全部承擔費用。”
說完,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柳琦鎏又寫了一個紙條告訴同桌他的行程安排,並且請那位女同學在指定位置等他,然後一起去。因為柳琦鎏不認識那個女同學的家。
一個星期日,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柳琦鎏的書桌上。他簡單收拾了一下書包,和一位同班男生一起出發,趕往s市郊區的一個村莊。那裏有幾個女生等著他,她們是文學社的重要成員,其中一位因為生病住院,最近剛出院迴家休養。為了這次探望,柳琦鎏特意在附近的商店買了些補品。為此,他不得不壓縮了一個月的夥食開支,動用了自己僅有的夥食費。在後來的一個月,他隻能早晨吃一個饅頭,中午吃一個饅頭,晚上不吃飯。
盡管如此,柳琦鎏心中充滿了期待和責任感。他知道,作為文學社的負責人,不僅要關注社團的發展,還要關心每一位成員的健康和成長。這次探望不僅是對生病同學的關懷,也是對整個文學社凝聚力的體現。
當他們來到那個同學家時,柳琦鎏推開院門,頓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屋內坐滿了女生,大家圍在一起包餃子,歡聲笑語不斷。看到柳琦鎏和那位男生進來,女生們紛紛抬起頭來,一時間屋裏變得熱鬧非凡。你一句我一句,問得柳琦鎏應接不暇,他有些不知所措,臉上泛起了紅暈。
“你怎麽才來啊?我們都等你好久了!”
“聽說你帶了補品,快拿出來看看!”
“你們男生怎麽這麽慢呀!”
看到柳琦鎏的窘態,女生們無不大笑,笑聲中充滿了善意和親切。柳琦鎏雖然有些尷尬,但心裏卻感到無比溫暖。
女生們繼續忙著包餃子,幾個女生陪著柳琦鎏聊天。柳琦鎏想幫忙包餃子,但女神們笑著讓他一邊待著去:“你還是休息一下吧,我們已經包得很好了。”於是,柳琦鎏便坐在一旁,和那位女同學聊起了病情,並且致歉,說自己疏忽了,不知道情況雲雲。女同學微笑著說:“沒事的,大家都很關心我。”
柳琦鎏還向她介紹了文學社最近的活動和進展,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女生們時不時插話,氣氛輕鬆愉快。熱熱鬧鬧半天,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餃子已經包好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女生們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說實話,柳琦鎏隻吃了幾個,根本沒吃飽。一堆女生看著,他張不開嘴,總覺得不好意思多吃。女生們似乎也察覺到了他的拘謹,紛紛勸他多吃點,但他還是推辭了幾下,最後隻象征性地吃了幾口。
一直到傍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騎著自行車,一行人相互照看著,沿著鄉間小路緩緩前行。夕陽西下,餘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映襯出一片溫馨的畫麵。快到學校的時候,女生們先走了,柳琦鎏和那位男生在最後到了學校。
一路上,柳琦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次探望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同學們之間的真摯情誼,也讓他更加明白了責任與關懷的重要性。
那個年代,男女生界限分明,很少能一起說話聊天。柳琦鎏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先河。這次探望不僅僅是對他人的關心,更是打破了當時那種固有的社交模式。從那以後,柳琦鎏和女生們的互動逐漸增多,文學社的活動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開始意識到,男女同學之間可以有更多真誠的交流和合作。
這種變化在同學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柳琦鎏的努力和用心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溫暖和支持。漸漸地,其他男生也開始效仿,主動關心起身邊的女生,班級氛圍變得更加和諧融洽。文學社也因此變得更加活躍,成為學生們展示才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這段日子,柳琦鎏和他的同學們在文學社中度過了許多難忘的時光。他們一起寫作、討論、分享彼此的心得體會,共同見證了一個個美好的瞬間。那些青澀的對話、活潑的青春氣息,以及彼此之間的關心和支持,成為了他們青春歲月中最寶貴的財富。
未來的路或許依舊充滿未知,但他已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他都會堅強麵對,守護自己所珍視的一切。這一次,他不再是那個衝動的孩子,而是更加成熟的青年,準備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