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仿佛這首詩真正的主人,將詩的意境推向了更高的巔峰。


    “可惡!”納蘭珠氣急敗壞,自己剛剛靈光一閃、石破天驚想出的千古名篇,就這麽被此人聯了過去?此人莫非我肚子裏的蟲子?


    (杜預:沒錯,正是在下。)


    “啊這?”蘭芳也一臉愕然,連連後退。


    納蘭珠這【春江花月夜】,原本已經靈光乍現,堪稱巔峰之作,但杜預卻更加妖孽,連這種“孤篇橫絕,力壓天下”的傳天下名篇,也能連得上?


    這是秀才能幹的事?


    他究竟何方妖孽?


    杜預沉聲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倒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這幾句,講的是春閨留守的思婦。


    月光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台上、玉戶簾上、倒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惱人月色,無盡思念,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隻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


    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麵,魚兒在深水裏躍動,隻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


    才氣,橫空出世。


    江水,徐徐下降。


    從江水中,杜預被淹沒的脖子露出來,至少不用墊腳尖,不至於下秒被淹死。


    杜預深吸一口氣:“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落花、流水、殘月,滿滿烘托遊人思歸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


    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何其遙遠。


    才氣衝幹雲,詩情上九霄。


    江水徐徐下降,杜預胸\/口從江水中露出來。


    納蘭珠瞠目結舌。


    身為半聖,妙手偶得,傳天下、留青史的千古名篇,竟然被這名不見經傳的秀才,聯詩完美聯上了?


    “這不可能。”


    納蘭珠聲嘶力竭咆哮。


    “此人,到底誰啊?”


    蘭芳滿臉崩潰。


    最後,杜預悠然道:“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在這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迴自己的家鄉?


    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嫋嫋,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世界線收束。


    才情衝雲、縈月、滿江。


    天地之間,春江花月夜,永久停留在這一刻,猶如亙古不變的一副天地畫卷。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天地,為之震動!


    文淵閣中,轟然響起天地之音。


    “【春江花月夜】,詩成傳天下!”


    十國,震動。


    “傳,傳天下?”


    “什麽人,能詩成傳天下?”


    “若說鎮國詩井噴頻出,頻頻現世,我等還能理解。這詩成傳天下?”


    “鎮國詩,好歹十年一遇,傳天下之詩?百年聞所未聞啊。”


    十國秀才,道心崩潰,各個咋舌。


    “我的天,書山學海中,竟然還有傳天下大佬?”


    “不會吧?大家都是秀才,為何能有人詩成傳天下?”


    “秀才書山,詩成鎮國,已經離大譜,詩成傳天下,豈不是離離原上譜?”


    “誰?到底是誰?”


    “書山太危險,太多妖孽,我等還是早些迴去吧。”


    更加勁\/爆的消息,重磅炸彈,一個接一個。


    “此詩,孤篇壓天下!”


    “列【聖元詩集】傳天下篇之首!”


    十國更是被震得東倒西歪,無人能在如此重磅消息轟擊下,保持冷靜。


    十國君主,都瞠目結舌。


    若說鎮國詩,能改變一國的國運,乃是一國十年不世出的名篇,那傳天下就能改變聖元十國、全天下人的命運!


    何況,這篇【春江花月夜】,還被文淵閣明確列為“孤篇壓天下”,列【聖元詩集】傳天下之首?


    【聖元詩集】,如同現實中全唐詩一樣,森羅萬象,茹古涵今,收納了聖元十國全部名詩篇,一共一萬多首。


    古來聖賢,無人不以名列聖元詩集為榮。


    可這首【春江花月夜】,直接名列傳天下之首,也就是說,在傳天下名篇中,此作名列第一、獨占鼇頭。


    哪怕在傳天下中,此詩也是相當炸裂。


    “誰?誰啊?”


    “書山學海中,隻有十國秀才啊?”


    “十國的秀才,竟然有人能詩成傳天下?還名列古今第一?”


    “誰能做出如此經天緯地偉作?難道是···”


    “想來想去,唯有大唐···杜預啊?”


    十國中,不想看到杜預崛起的大有人在。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杜預橫空出世,詩成鎮國,乃是名副其實鎮國秀才,自然引起大把人跌破眼鏡。


    紅眼病到處都有,盼望杜預倒黴的更比比皆是。


    “該死,此人是何等妖孽?”


    簡單說,除了大唐外,其他九國此時聽到杜預名字,莫不咬牙切齒!


    杜預,杜預,還是杜預。


    捷報,捷報,又是捷報。


    杜預的捷報,已然在書山學海刷屏。


    每次聽到杜預名字,九國君主、重臣、讀書人都會心頭一跳,一次次飽受刺\/激。


    這次聽到傳天下三個字,眾人第一直覺,莫非、難道、難不成又又又是杜預?


    他這是要上天啊?


    好在令人欣慰的消息隨之傳來。


    “作者為文淵閣半聖納蘭珠·····”


    十國很多人鬆了口氣,喜笑顏開。


    “原來是文淵閣半聖,那就難怪了。”


    “聖人金口一開,傳遍天下,合理!”


    “即使半聖,能詩成傳天下,也是千古佳作,可喜可賀。”


    “恭喜納蘭半聖。”


    九國國君、紛紛鬆了口氣。


    雖然納蘭珠自私貪婪、名聲不太好,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比起那妖孽杜預,這名字顯得合理的多。


    “半聖,為何去了書山學海?”


    “不知道,聖人的事,誰能管得了?”


    “心血來潮,前往書山一遊,妙手偶得,傳天下名作成了。”


    “照這樣下去,納蘭半聖晉亞聖有望。”


    “可惜,傳天下第一,距離留青史隻差一步。若留青史,便是妥妥亞聖!”


    “我一度以為,又是那大唐的小子。哈哈哈!”


    “你想多了。怎麽可能?哈哈。”


    “是啊,我已經被整怕了。”


    眾人臉上的笑容還沒消失,卻聽到了文淵閣沒說完的後半句。


    “和大唐秀才杜預。”


    九國朝廷,鴉雀無聲:“····”


    掀桌!


    心態,崩了!


    “我艸!”


    “怎麽?又有他?”


    “秀才鎮國,都不滿足了嗎?連傳天下也要摻一腳?”


    “秀才詩成傳天下?”


    “不要慌,穩住!這詩首先是半聖所作,傳天下之作,諒那杜預秀才也做不出來。”


    “對,我猜測原本納蘭半聖之作,要留青史的,卻被杜預狗尾續貂,添了一句,降級成傳天下。”


    “必然如此。此人哪有實力傳天下?哈哈,我與半聖合作,也能詩成傳天下,我跟聖人聯手,也厲害的很。”


    九國之人,紛紛嘲諷,聊以自\/慰,平複被驚嚇過度的一顆心。


    他們的頭頂,一遍遍傳頌著【春江花月夜】的不朽詩詞。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十國民眾,人人沉醉在杜預與納蘭珠聯詩,創造的【春江花月夜】如詩如畫意境中,不能自拔,搖頭晃腦。


    有頭腦靈光的讀書人,已然衝入書房,衝上街頭,開始販賣【春江花月夜】的書法字畫,洛陽紙貴,趁著熱度,大賺一筆。


    【春江花月夜】,已然隨著春風,隨著吟誦,隨著江風入雲,吹遍了十國大地、聖元大陸。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大唐。


    朝堂之上。


    一片肅穆。


    百官鴉雀無聲,麵麵相覷,不可思議。


    年輕的皇帝興奮走來走去,拍案叫絕:“好一個杜預,好一個杜鎮國!”


    “當時,他一首行路難,詩成鎮國,朕有意要征辟他進入朝廷,做侍讀學士,你們死活不同意。”


    “如今呢?”


    “他竟然詩成傳天下!大大揚我大唐國威!”


    “有誰?還有誰反對?”


    皇帝虎目炯炯,質問百官。


    百官各個低頭不語。


    屏風後,躲在皇帝身後偷聽的武媚娘,心中劇震。


    “杜預,又是杜預?”


    “他竟然真的走到這步?”


    “不,我曾經想過,他文道必有大成。隻是沒想到這麽快?”


    “我有依靠了!”


    武媚娘美眸灼灼。


    半年多來,她雖然在杜預三個錦囊妙計加持下,屢屢占據上風,已經贏得皇帝寵幸,但王太後、王皇後逼迫太甚,步步緊逼,她在後宮形勢始終危如累卵。


    但杜預橫空出世,又給她莫大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