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與霍光一番交談之後,蘇遠楓便不再於朝堂之上與霍光爭執,隻是依舊牢牢把控皇宮護衛。


    在朝臣眼中,蘇遠楓此番半隱退的姿態,無疑是蘇家在霍光強大權勢麵前的無奈妥協,都認定蘇家已無力阻擋霍光在朝堂上的一家獨大。


    隨著霍光權力越來越大,他展現出了卓越的治國理政能力。推行了一係列惠民政策,減輕了百姓沉重的賦稅和徭役負擔,鼓勵他們積極投身農業生產。


    在他的大力推動和康帝(劉據)時期積累下,原本因戰亂和動蕩而遭受重創的經濟,已經恢複生機並蓬勃發展起來。


    同時,憑借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霍光一舉粉碎了燕王劉旦企圖謀反篡位的陰謀,成功維護了漢室江山的穩定與安寧。他的這些功績,使得他的能力越發得到朝臣們的認可與敬重,霍家權勢也無可避免再次膨脹。


    公元前72年,時光如白駒過隙,距離劉洵加冠之期僅剩一年。然而,朝堂之上的大權,依舊牢牢掌握在霍光手中。


    未央宮前殿,宮殿巍峨,莊嚴肅穆。


    劉洵目光平和,開口道:


    “諸卿有何事要啟奏?”


    19歲的劉洵端坐在殿中,一雙深邃的眼眸猶如寒潭,沉靜而銳利,透著超出年齡的沉穩與睿智。


    自從之前表達親政之意卻未得到蘇遠楓支持後,他開始學習處理政務。三年前,霍光對於一些小事,也逐漸交予他處理。在日複一日的磨礪中,他的心思越發成熟。


    在朝臣行列中,一位身著玄色錦袍的中年人出列: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此人正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劉德。


    劉洵不禁微微一怔。畢竟在他的印象裏,修黃老之術的劉德向來淡泊少言,此番主動站出,著實出乎意料。


    不過,他很快收斂神色,緩緩開口道:


    “宗正有何事要啟奏?”


    劉德向前邁出一步,而後迴道:


    “陛下,臣今日要狀告冠陽侯霍雲。霍雲身為冠陽侯,本應恪守臣子之道,按時上朝,然而,他卻稱病不朝,指派家奴上朝,這是公然藐視皇權,踐踏朝廷綱紀!”


    霍雲擔任中郎將後,過了兩年又被霍光封為了冠陽侯。


    宮殿中一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向少言的劉德竟然偷偷幹大事,對於霍雲指派家奴上朝,所有朝臣都選擇忽略這件事,就連劉洵也不例外。


    此時既然劉德已經挑明了那就不能再裝作不知道了,必須要有一個結果。


    大司農田延年出列迴應道:


    “宗正大人,此事從表麵上看,冠陽侯的做法確實有失妥當。但依我之見,他並非是在藐視皇權。


    想來冠陽侯平日裏也為朝廷盡心盡力,此次實在是因病無法親自上朝。為表對陛下的敬重與忠誠,他指派親信前來,也是希望能及時知曉朝堂之事,同時向陛下表達他的關切與牽掛。”


    其他霍係官員也紛紛出列說道:


    “對,正宗大人小題大做了”


    “冠陽侯向來忠心耿耿,誰還沒個三病兩痛的,指派個親信來聽聽朝堂的事兒,這也是心係陛下、心係朝廷呐。”


    ......


    一時間劉德成了群臣攻擊的對象。


    劉洵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表情看不出喜怒,緩緩開口說道:


    “肅靜,宗正彈劾冠陽侯,為的是維護朝廷綱紀;而大司農及各位愛卿為冠陽侯辯解,也是出於對功臣的體恤。朕心裏都明白。


    霍相,冠陽侯畢竟是霍家子弟,不知這病到底重不重?若是病重,朕也要前去看望,以表對功臣之後的關懷。”


    霍光聞言,麵色平靜說道:


    “陛下仁德,冠陽侯之病雖有些時日,但並無大礙,勞陛下掛念,實不敢當。他本欲親自上朝麵見陛下,無奈身體欠安,才不得已指派親信前來,還望陛下恕罪。”


    劉洵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憤怒,但很快又被他不動聲色地掩飾過去:


    “既然如此,倒也情有可原。冠陽侯為朝廷效力多年,此次染病,朕心甚念。霍相,勞煩你代朕前去看望一番。此事就此揭過,不得再議。”


    朝堂之上一時安靜下來,霍光恭敬說道:“臣遵旨,定將陛下的關懷之意轉達給冠陽侯。”


    言罷,緩緩退迴到自己的站位。


    眾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心中各有想法,但見皇帝已做決斷,便也不敢再多言。


    一個時辰後,朝會結束。眾臣依次起身退出朝堂,已經平靜八年的朝堂,就在今日被打破了寧靜。


    冠陽侯之事如同一顆巨石投入湖中,引得眾臣心中泛起陣陣驚濤駭浪,雖然劉洵迅速將這場風波平息。


    但眾人皆已有所察覺,如今劉洵年方十九,待明年舉行加冠之禮後親理朝政,霍光是否會歸還權柄,已然成為橫亙在朝堂之上的一團迷霧。


    此事絕非霍光一人之事,朝堂之上,大部分臣子的利益都與霍光盤根錯節地捆綁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


    ......


    雲梧,雲王府。


    當朝堂之上正上演著波譎雲詭的明爭暗鬥時,雲王府卻靜謐安然。


    甚至整個雲梧皆沉浸在這份平和之中,沒有權謀的傾軋,不見利益的紛爭。在如今這修生養息的大漢,也有著“淨土”之名了。


    王府前廳內,蘇遠啟和蘇遠楓兩兄弟正相對而坐。


    蘇遠楓放下手中的茶杯,神情憂慮地說道:


    “兄長,如今朝堂局勢愈發複雜,霍光那邊遲遲不肯表態是否還政於劉洵,這讓朝中許多人都人心惶惶。”


    蘇遠啟緩緩說道:


    “事已至此,局麵已非霍光所能掌控。歸還政權,意味著霍氏一黨官員必將遭到清算,他們斷不會坐視霍光交權。


    霍家子弟個個能力平平,卻占據著朝廷要職,盡享榮華富貴。一旦霍光交出權柄,等待霍家的必將是滅頂之災。


    此前劉洵年紀尚幼,缺乏足夠的閱曆和能力來掌控這偌大的天下,所以這天下還不能貿然交到他的手上,如今他既然已經顯露明君之象,家族也願意助他親政。


    大漢穩定繁榮,家族氣運也能穩定快速增長。迴去之後告訴劉洵,他加冠之時,就是親政之時。”


    蘇遠楓迴應道:


    “兄長所言極是,我這便迴去安排。”


    說罷,蘇遠楓轉身邁出前廳,其背影很快便被夜幕吞噬。蘇遠啟凝視著他離去的方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其實,方才與蘇遠楓所言,不過是浮於表麵的緣由。早在霍光與蘇遠楓交談之後,他就已吩咐蘇遠楓,隻需確保劉洵的安全,其他事宜一概不必插手。


    蘇遠啟心裏明白,霍光位極人臣,長此以往,終究會在權力與利益的旋渦中迷失自我。當初劉洵尚在幼年,缺乏足夠的威望與能力掌控朝局,大漢百廢待興,正需要霍光這樣權傾朝野之人來平衡各方勢力,助力朝廷恢複元氣。


    而且,霍光專擅朝政之時,若劉洵沒能展現出明君的潛質與氣象,為了家族的長遠利益和大漢的穩定,家族也會暗示霍光另擇賢君。


    但這些隱秘之事,絕不能讓家族子弟親力親為。否則,一旦事情敗露,家族將被卷入政治旋渦,遭受重大打擊,家族多年的聲譽也將毀於一旦。


    迴顧往昔,前幾任家主雖始終將家族利益置於重要位置,可在他們心中,大漢的興衰榮辱同樣是難以割舍。


    然而蘇遠啟的情況卻有了顯著的不同。在他的價值排序裏,家族利益被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已然淩駕於一切之上。為了實現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在必要時,犧牲大漢的部分利益也是可以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曦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曦行者並收藏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