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的宮殿,往日裏威嚴莊重,此時卻被一層壓抑而沉重的氣氛所籠罩。未央宮內,劉邦躺在病榻之上,麵容憔悴,氣息微弱。他那曾經銳利如鷹的雙眼,此刻也蒙上了一層渾濁,但偶爾閃過的光芒,仍透露出他內心深處的精明與算計。


    宮外,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仿佛是上天也在為這位叱吒風雲的帝王即將隕落而悲慟。劉邦微微睜開雙眼,目光在宮殿內緩緩掃視,仿佛在迴憶著自己這一生的輝煌與艱辛。他想起了年輕時的壯誌豪情,想起了在沛縣起義時的熱血澎湃,想起了與項羽楚漢相爭的驚心動魄,更想起了建立大漢王朝後的無上榮耀。


    “傳朕的旨意,宣雲王蘇硯、蕭何、曹參、周勃進宮。”劉邦的聲音微弱卻清晰,身旁的宦官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飛奔而去傳達旨意。


    不一會兒,蘇硯四人匆匆趕來。他們身著朝服,神色凝重,腳步匆匆地走進了劉邦的寢宮。四人齊齊跪在床榻前,齊聲說道:“陛下,臣等前來見駕。”


    劉邦費力地抬起手,示意他們起身。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蘇硯身上,仔仔細細地打量著他。蘇硯身姿挺拔,麵容剛毅,眼神中透露出沉穩與睿智。劉邦心中暗自思忖,蘇硯此人,才華出眾,戰功赫赫,且對自己忠心耿耿,但他手握重兵,勢力頗大,日後是否會成為大漢王朝的隱患呢?


    “諸位,怕是撐不了多久了。”劉邦緩緩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悲涼。


    蘇硯心中一緊,連忙說道:“陛下龍體安康,定能戰勝病魔,大漢江山還需陛下坐鎮。”


    劉邦苦笑了一下,說道:“生死有命,朕自己的身體朕清楚。朕今日召你們前來,是有大事相托。朕駕崩之後,太子劉盈即位。但太子年幼,生性仁弱,朕放心不下。朕命你們四人為輔政大臣,輔佐太子治理天下。凡是你們四人商議,若實在衝突則以雲王意見為準。傳旨,雲王王位後世之君不可廢立,封地一切事宜皆有雲王做主,可不用稟報朝廷,無需繳稅。”


    蘇硯心中一震,連忙跪下說道:“陛下,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太子,保我大漢江山穩固。”


    劉邦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好了,雲王留下,其餘人等退下吧。”緊接著,劉邦從枕頭下拿出一道黃色的聖旨,遞給了蘇硯,“蘇硯,朕還有一事要托付於你。後宮之中,呂後勢力漸大,野心勃勃。朕擔心日後她會幹預朝政,禍亂朝綱。朕賜你一道密旨,若呂後有任何不軌之舉,你可憑借此旨,便宜行事,防止後宮幹政。”


    蘇硯雙手接過聖旨,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不負陛下所托,守護好大漢的江山社稷。”


    然而,劉邦的目光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他接著說道:“蘇硯,兄長知你能力不凡,有這常人所不能的能力,事到如今,為兄也不想深究此事,還望你能念及這十幾年的兄弟之情,保我大漢江山。”


    蘇硯抬起頭望著劉邦說到:“兄長,弟定然不負今日所托。”


    劉邦的眼神漸漸黯淡下來,他疲憊地閉上了眼睛。過了一會兒,他又緩緩睜開雙眼,說道:“你們都進來吧,朕這一生,經曆了無數的風雨和坎坷,建立了大漢王朝。但朕也知道,這天下並不太平,還有許多隱患和挑戰。你們一定要團結一心,治理好國家,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就在這時,一陣狂風唿嘯而過,吹得宮殿的窗戶唿唿作響。劉邦的身體猛地一顫,他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蘇硯等人見狀,心中一驚,連忙上前查看。


    “陛下!陛下!”蘇硯等人焦急地唿喚著。


    劉邦微微睜開雙眼,他的目光最後一次掃視了眾人,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卻沒能說出來。他的眼神逐漸失去了光彩,頭一歪,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宮殿內頓時一片寂靜,眾人都呆呆地站在那裏,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過了許久,蘇硯率先反應過來,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悲痛地說道:“陛下駕崩,臣等痛失明主。”


    蕭何、曹參和周勃也紛紛跪地,痛哭流涕。整個宮殿內迴蕩著他們的哭聲,與外麵的風雨聲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淒涼。


    蘇硯強忍著悲痛,站起身來。他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他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看著蕭何、曹參和周勃,說道:“三位大人,陛下已經駕崩,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穩定局勢,扶太子登基。”


    三人點了點頭,擦幹眼淚,說道:“雲王說得對,我們即刻著手準備。”


    在安排好劉邦的後事之後,蘇硯等人擁立太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然而,正如劉邦所擔心的那樣,呂後在劉邦駕崩後,野心逐漸膨脹。她開始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親信,試圖掌控朝政大權。


    蘇硯密切關注著呂後的一舉一動。他知道,自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防止呂後做出危害大漢江山的事情。每當呂後有一些過分的舉動時,蘇硯都會憑借手中的密旨進行阻止。


    有一次,呂後想要封呂氏子弟為王,這明顯違背了劉邦生前“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誓言。蘇硯得知後,立刻進宮麵見呂後。他拿著密旨,義正言辭地說道:“太後,陛下生前有旨,非劉氏不得封王。如今太後想要封呂氏子弟為王,這是違背陛下旨意的行為,臣不能坐視不管。”


    呂後臉色陰沉,她冷冷地看著蘇硯,說道:“蘇硯,你不過是一個臣子,竟敢阻攔本宮。你手中的密旨不過是一張廢紙,本宮才是這後宮和朝廷的主人。”


    蘇硯毫不畏懼地說道:“太後,這密旨是陛下臨終前親自交給臣的,賦予臣防止後宮幹政的大權。太後若執意封呂氏子弟為王,臣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陛下的旨意和大漢的江山社稷。”


    呂後心中暗自惱怒,但她也知道蘇硯手握重兵,勢力頗大,不能輕易得罪。她咬了咬牙,說道:“蘇硯,你不要以為有了這道密旨就可以為所欲為。本宮暫且放過此事,但你不要逼本宮太甚。”


    蘇硯知道自己暫時阻止了呂後的計劃,但他也明白,呂後絕不會善罷甘休。日子一天天過去,漢惠帝在蘇硯等人的輔佐下,開始逐漸熟悉朝政。但他生性仁弱,對呂後十分畏懼,很多事情都不敢違背呂後的意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曦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曦行者並收藏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