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的宮殿


    劉邦正伏案處理政務,忽有快馬疾馳而來,送來急報。展開戰報一看,幾位異姓王竟聯合起來發動叛亂,妄圖篡奪大漢江山。


    劉邦臉色瞬間陰沉如墨,“啪”地一聲拍案而起,怒目圓睜,厲聲咆哮:“朕待這些逆賊不薄,他們卻狼子野心,公然謀逆!”


    自白登之圍後,他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病痛時常折磨著他。而異姓王們擁兵自重,其存在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讓他日夜難安。所以,這些時日以來,他一直在謀劃著削弱異姓王的勢力。


    可如今他們竟迫不及待地謀反,這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劉邦隻覺氣血上湧,恨不能立刻披掛上陣,將這些叛賊碎屍萬段,以泄心頭之恨,扞衛大漢的威嚴與自己的統治


    劉邦的神色愈發凝重,他深知此次多位異姓王聯合叛亂,絕非尋常戰事,非得派出能征善戰、足智多謀的將領前去平叛不可。他想到蘇硯和韓信這兩位當世名將,這二人皆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行軍布陣、克敵製勝之術堪稱一絕,在軍中威望極高。


    然而,蘇硯和韓信都是異姓王,手握重兵、勢力龐大,這讓劉邦不得不有所顧慮。思索再三,劉邦最終把平叛的重任交給了蘇硯。


    蘇硯曾兩次救過他的性命,這份恩情劉邦銘記於心。而且蘇硯性情懶散,對繁瑣的政務毫無興趣,看起來並無太大的野心,並且蘇硯身上那些神異的能力,又讓劉邦覺得蘇硯是上天送給他的神將。


    劉邦立刻下旨,命令蘇硯率領大軍前去剿滅叛亂。


    蘇硯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即刻召集麾下精銳部隊,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奔赴叛亂之地。他如今各項屬性皆高達 99,已然觸及人所能達到的極限。這份卓越的能力,讓他對平定多位異姓王的聯合謀亂充滿了信心。


    不過,蘇硯並未因自身實力強大而掉以輕心。在奔赴戰場的途中,他全神貫注地研究地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深入分析叛軍的兵力部署情況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動路線。隨著研究的深入,一條清晰且周全的破敵之策在他心中逐漸成型。


    抵達戰場後,蘇硯並沒有急於進攻。他先觀察了叛軍的營地,發現這些異姓王雖然聯合在一起,但各自心懷鬼胎,軍隊之間缺乏有效的協同配合。蘇硯決定利用他們的內部矛盾,分化瓦解叛軍的勢力。


    他派出一小隊精銳騎兵,在叛軍營地周圍來迴騷擾,製造出大軍即將進攻的假象。叛軍被攪得心神不寧,各個將領之間開始互相指責,矛盾逐漸激化。


    蘇硯抓住這個時機,派出使者前往各個叛軍營地,宣揚朝廷的寬大政策,承諾隻要放下武器,既往不咎。這一舉措讓部分意誌不堅定的叛軍開始動搖。


    然而,有幾個頑固的異姓王不甘心就此罷手,他們妄圖說服蘇硯加入他們的陣營。一天夜裏,他們秘密派人潛入蘇硯的營帳。那人見到蘇硯後,先是誇讚他的軍事才能,然後開出了極為誘人的條件:


    “蘇將軍,如今朝廷對我們這些異姓王多有猜忌,早晚也會對您不利。不如您與我們聯手,推翻那劉邦,到時候這天下我們兄弟幾個平分,您也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


    蘇硯聽後,臉色一沉,怒目而視道:


    “我蘇硯深受陛下信任,豈會為了你們這些蠅頭小利而背叛朝廷!你們這些逆賊,妄圖謀逆篡位,實乃罪大惡極。我今日便要將你們一網打盡,以正國法!”說罷,他喝令左右將使者拖出去斬首示眾。


    在震懾住叛軍的勸降企圖後,蘇硯開始實施他的總攻計劃。他將軍隊分成三路,左右兩翼包抄,中路則由他親自率領,直搗叛軍的中軍大營。


    戰鬥打響後,蘇硯一馬當先,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入敵陣。他的槍法出神入化,所到之處,叛軍紛紛倒地。


    在蘇硯的帶領下,漢軍士氣大振,奮勇殺敵。叛軍雖然人數眾多,但由於內部矛盾重重,戰鬥力大打折扣。左右兩翼的漢軍迅速完成了包抄,將叛軍緊緊包圍。中路漢軍則在蘇硯的指揮下,不斷向叛軍的中軍大營發起猛烈攻擊。


    那些異姓王見大勢已去,試圖組織殘餘部隊突圍。但蘇硯早有防備,他指揮軍隊層層阻擊,不給叛軍任何逃脫的機會。經過一場激烈的廝殺,叛軍被徹底擊敗,那些異姓王也紛紛被擒。


    蘇硯將叛亂的異姓王押迴京城,交由劉邦處置。班師迴朝後,劉邦大喜,在宮中大擺宴席,犒賞三軍。在宴席上,劉邦對蘇硯讚不絕口,說道:“此次平叛,多虧了義弟,你立下了赫赫戰功,朕定當重重賞賜。”


    蘇硯心思通透,深知劉邦生性多疑,對於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異姓王,向來是心存忌憚,猶如芒刺在背。如今,雖成功平定了叛亂,可這真能讓他高枕無憂嗎?誰又能保證,劉邦不會在日後對他痛下殺手呢?


    以蘇硯如今的實力,自然不懼怕劉邦。但他心裏清楚,一旦與劉邦徹底翻臉,那家族係統所發布的任務,難度必定會呈幾何倍數增長。這就好比為了撿一粒芝麻,卻把懷裏的西瓜給丟了,實在是得不償失。畢竟,在蘇硯看來,有朝一日能成神,才是真正的大道,與那虛無縹緲的皇位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誰放著成神的路不走,非要去當什麽皇帝呢?


    宴席結束後,蘇硯私下找到了韓信。兩人來到一處幽靜的庭院中,蘇硯神情嚴肅地對韓信說:“韓兄,如果你信我的話,明日就和我一起去自請去掉王號,以消除劉邦的疑慮。”


    韓信聽了,皺了皺眉頭,說道:“元樸,我們為大漢立下如此大功,為何要自請去掉王號呢?這豈不是自降身份嗎?”


    蘇硯耐心地勸解道:


    “韓兄,你我都明白,功高震主向來是大忌。如今我們手握重兵,又擁有王號,劉邦必定會對我們有所猜忌。如果我們主動去掉王號,表明我們並無野心,或許能讓劉邦對我們放心一些。這樣既能保全我們自己,也能讓我們的家人免受牽連。”


    韓信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蘇硯說得有道理,但要他放棄自己的王號,心中還是有些不舍。過了許久,韓信終於歎了口氣,說道:“好吧,元樸,我聽你的。”


    蘇硯和韓信聯名上書,向劉邦請求去掉王號。劉邦接到奏書後,心中暗自高興。


    他沒想到蘇硯和韓信會如此識趣,主動提出去掉王號。但他表麵上還是裝作很惋惜的樣子,對蘇硯和韓信說道:“二位將軍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卻要去掉王號,朕實在是不忍心啊。”


    蘇硯和韓信齊聲說道:“陛下,我們深知陛下的擔憂。如今天下初定,我們願意為了大漢的穩定,放棄王號,以表我們的忠心。”


    劉邦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二位將軍如此深明大義,朕也不好強求。蘇硯,你是朕的義弟,救過朕兩次,朕念及你的功勞,去掉你的鎮國王號,改為雲王,封邑雲梧。韓信,則改為淮陰侯。”


    蘇硯在雲梧封邑裏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致力於發展當地的經濟,改善百姓的生活。


    韓信則在侯爵府中,時常迴憶起自己曾經的輝煌。他想起自己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想起自己為大漢立下的無數戰功。他心中有些落寞,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須接受現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曦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曦行者並收藏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