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年節已過,上元節剛過,賀子芝便著手遷迴和風殿。太後並德太妃這一日聚在一處,與她說些體己的話,算是“送別”。
賀子芝尚未冊封,但宮中已都稱她靜妃,更是多有尊敬之意。
太後握著她的手,頗為不舍:“皇帝已經和哀家說過了,明日待你安頓好了,就下詔正式冊封,親蠶禮也交給你代皇後操持。好孩子,你如今已是妃位,該端著就端著,誰要敢給你什麽委屈受,自己個兒平不了,找哀家就是。哀家給你撐著!”
德太妃在旁附和:“就是,可千萬記得要立規矩。這有的人啊,就愛欺軟怕硬。”
賀子芝不住點頭,一一應下:“臣妾記住了,還請二位放心。”言罷,為太後和德太妃敬了茶,一如既往地乖巧,“臣妾會時常來請安的,就怕來得多了,太後會嫌臣妾煩呢。”
太後極喜歡賀子芝煮的茶,小飲了一口,頓覺神清氣爽,和藹笑道:“哀家就盼著你來,怎會煩你。”
三人說了會兒話,磨蹭許久之後,賀子芝終於上了步輦,往和風殿徐徐而去。一路引來側目,也多有議論。
太後隻目送她出了殿門,而後便歎了口氣,也不知在歎些什麽,隻一味皺眉飲茶。德太妃善察言觀色,不免要問上一問,然而太後再度輕聲一歎,又默了一陣才與她說話。
語氣頗有些無奈。
“後宮井井有條,宮中開銷比哀家主事時還要節省三分,更有數個宮中敗類遭殺雞儆猴……唉,這皇後啊,若沒有薑家,哀家也是鍾意她的。”
德太妃聞言笑了,也是無奈地搖頭:“可惜啊,薑家野心勃勃,但敢藐視天威。攤上這樣的母家,可怪不得太後您要針對她。倒是那個靜妃,太後如此關懷,卻不知心裏頭又是怎麽看的?”
“靜妃那孩子,很好。”太後在躺椅上閉上眼,看似愜意,忽而悠悠然補出下半句,“太好了,反倒不真。”
有時候殷勤過了,就會暴露目的。
“但她有用,賀家這些年也都安分守己。”德太妃道。
“你說的不錯,賀家倒是不曾讓天家為難。靜妃是真心待哀家好,還是借哀家往上爬,哀家卻是不在乎的。”
這世上哪裏來的無緣無故的疼愛,後宮沉浮二十載的太後,根本不可能成為普通人家滿心天倫之樂的長輩。她對賀子芝好,也隻是在扶賀家。
沒想到賀氏這一走,竟牽出許多
感想。
然而,兩人就皇後和靜妃的話題並沒有持續多久,便被外頭飛奔而來的小太監打擾了。這小太監不是泰寧宮的,卻是在前朝幹雜事的。
他傳話給宮女,宮女再耳語給太後聽,隻見得太後臉色微變,當下坐直起來。德太妃見狀,知道不該問這等秘辛,卻見太後瞥了她一眼,便覺得大抵和她有關,欲言又止起來。
倒是太後主動與她說了。
“雍王進宮了,徑直往昭軒殿去,應是皇帝急召。”
——————
此時在昭軒殿偏殿內,雍王剛一進殿,就被魏恆仍了一本奏折在手上。
當即失笑,問:“皇兄這是……”
“你看看吧。”
雍王攤開過目,草草掃了幾眼便臉色微變,急道:“齊北大軍南下進犯,西北戰事又起?!”稍有一頓,話鋒急轉,“西北軍兵權尚在薑威手中,萬不可讓他親自前往應戰!”
“晚了。”魏恆抽出另一份奏折,給他。
雍王速速看完,又是一驚:“已經去了?!”
“沒錯,連夜啟程趕往西北,今早才送來奏折,說軍情緊急,不敢耽誤。現在人恐怕早已在百裏之外了。”
那十萬西北大軍是薑威早年在西北為參將時一手組建的,近十年以來聲勢逐步壯大。三年前先帝以加官封賞為由召薑威迴京,時先帝已病重,皇位之爭正盛,故而薑威未再滯留西北,而選擇領旨迴京。
迴京之後,先帝將他加封至大將軍,並一直致力於收迴西北軍兵權。可惜的是,直到先帝駕崩,直到魏恆登基的兩年之後,仍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與理由收迴兵權。
薑威這一次先斬後奏,迴西北軍去就等於虎入山林,必將擁兵自重。
雍王皺眉:“齊北入侵,放歸薑威,都讓人頭疼啊。”
魏恆一聲哼笑:“齊北不一定南侵,薑威想迴西北倒是真的。在朝中受挫,迴到軍中便是如魚得水。崔永這份軍報,依朕之見,極有可能是在薑威授意之下,八百裏加急送來的。而薑威擔心朕出手阻撓,故而讓軍報先送至他手,再由他轉呈到朕這裏。而後,在朕不知道的情況下,以軍情緊急為由,趕往西北。”
因為,在上一世,齊北這個時候雖然強盛,但內有憂患,不可能南侵。他可以斷言,所謂南侵,不過薑威玩兒的把戲罷了。
“那麽……”雍王不必細想
,已知他們所麵臨的真正問題了,“那麽薑威必將盤踞西北,擁兵自重,以西北軍來穩固薑家的權勢。薑威的兒子薑平若沒有跟去,往後將會是薑氏黨派的新的領頭人。不得不說,薑威此舉果斷幹脆,立刻讓薑家扭轉了不利局勢。”
薑威行事素來利落,這一舉動,倒是魏恆未曾想到的。好在他早已有所準備,重生之後便在西北軍中安插了耳目,且已成功策反參將陳豹。故而薑威迴到西北,於他來說也並非完全脫離掌控。
“不過,形勢不算嚴峻,現在還沒到他反的時候。一則薑家朝中勢力大挫,二則去年西南蠻族稱臣,西南軍已有條件調動。他不過想要和朕抗衡,且還有迴旋餘地,定不會當真領兵造反。”
“那陛下目下可有何決斷?”
魏恆坐下,示意雍王且放鬆心情,飲上幾口清茶再說。雍王入殿還沒來得及坐,兩人已聊了許多,倒是顯得沉不住氣。
雍王見他暫沒有告知打算的意思,待小飲了一口解渴,便先開了口:“臣弟細想了一番,薑威反迴西北是被皇兄逼迫之舉,若如皇兄所言,齊北並未南侵,若薑威感覺抗衡不住,是否有倒戈齊北的可能?再有,薑威返迴西北勢必向朝中要糧草,皇兄是給還是不給。若不給,又是否會因此進一步逼他靠攏齊北?”
這幾個問題問得很好,是魏恆本欲提及的。他搖頭:“薑威此人極重兄弟情義,他在西北軍曾有個義兄,名喚廖元,十年前未有建樹時便死在齊北軍手裏。薑威顧及兄弟之情,故而不太可能倒戈齊北。且他這個人高傲自大,十分藐視齊北胡人血統,要他臣服齊北幾無可能。至於糧草,其實西北這些年已無戰事,早已自行墾荒耕種。既然並未真正開戰,糧草必是夠的,朕這裏隻需少量送至,稍作表態即可。”
雍王聽得點頭,盡皆悟了。就了解對手的程度而言,他果然不如皇兄,那什麽廖元,他可從未聽說過。
他默了一陣,把眉頭一皺:“臣弟,還有一問——皇後又該如何?”
皇後母家擁兵自重,以兵權要挾皇帝,皇後應該處於怎樣一個位置才對呢?是魚死網破,以皇後性命反手鉗製,還是以安撫為主,隨了薑威的本意。
說到皇後,魏恆眉心微蹙。他抬頭,隨心看了一眼窗外。
窗外景色正好,雪正融水,新綠滿眼。一派生機盎然,唿吸上一口清新,吐出胸中濁氣,沐浴在徐來春風之中,使人感覺仿若新生。
然而他的心情
並未因這等美好春景而有所舒緩,因為她,始終有一塊巨石壓在他心上,他卻束手無策,挪不動分毫。
“皇後。”他兀自發笑,收迴瞄向窗外的眼神,迴到現實中來,“皇後是朕的妻子,在朕眼中,她並不是薑家人。”
雍王問出口的時候,早知道會是這樣一個迴答,皇兄對皇後的感情,他早已領教過了,便未再多言,也明白了皇兄的意思——以安撫為主,暫且由著薑威留在西北。
魏恆不喜歡多愁善感,說罷了這一句,眼中的憂愁一掃而空,轉對雍王說道:“你就不問問朕叫你來做什麽嗎?”
雍王一笑,往椅背上一靠,頗有些灑脫:“皇兄讓臣弟做什麽盡管說就是,不過臣弟想來應是與薑家有關,是與不是?”
“朕打算派你前去西北,擔任監軍。”
“……”
監軍替朝廷協理軍務,督統軍務,往大了說可與將帥分庭抗禮,風光非常。可要往小了說,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監軍在軍中興許連一句話也說不上,甚至有性命之憂。
而在薑威的西北軍中,顯然是後一種情況。
“你不想去?”
雍王沒有迴答,反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皇兄知道讓薑威迴西北軍是放虎歸山,而讓臣弟前往西北,焉知不也是放虎歸山?”
雍王這話說得相當直白,半點虛晃也無。
早兩年的皇位之爭,兩人可是鬥得難解難分。眼下雖暫且和解了,可為了皇位,兄弟倆再起紛爭並不是沒可能。雍王一旦去了西北軍,若與薑威合謀,對魏恆來說便可能迎來奪位之戰。
“朕既然告訴你了,必是沒有半點懷疑的。”
雍王聽罷卻迴以一個不信的笑,似是聽了笑話一般:“自古皇家不幸,何來的信任,皇兄莫不是在說笑?”
“不,朕不是信任你。”魏恆靠近他,一字一頓地說,“朕隻是有把握。薑家早已在朕手中,而你,亦不可能得到薑威的信任。早前為讓你打入薑家做內應,朕削了你的風光,不料計劃失敗。而今,你的王爺尊榮是時候還給你了。你若立功,朕必封賞。”
“皇兄好謀劃。倘若,薑威若反以臣弟性命要挾呢?
“他不敢動你。”魏恆也勾起嘴角迴他一個笑,“朕確定,”
雍王看著魏恆,看著這個越發有帝王手段的人,攤手聳聳肩。
“好
。”
賀子芝尚未冊封,但宮中已都稱她靜妃,更是多有尊敬之意。
太後握著她的手,頗為不舍:“皇帝已經和哀家說過了,明日待你安頓好了,就下詔正式冊封,親蠶禮也交給你代皇後操持。好孩子,你如今已是妃位,該端著就端著,誰要敢給你什麽委屈受,自己個兒平不了,找哀家就是。哀家給你撐著!”
德太妃在旁附和:“就是,可千萬記得要立規矩。這有的人啊,就愛欺軟怕硬。”
賀子芝不住點頭,一一應下:“臣妾記住了,還請二位放心。”言罷,為太後和德太妃敬了茶,一如既往地乖巧,“臣妾會時常來請安的,就怕來得多了,太後會嫌臣妾煩呢。”
太後極喜歡賀子芝煮的茶,小飲了一口,頓覺神清氣爽,和藹笑道:“哀家就盼著你來,怎會煩你。”
三人說了會兒話,磨蹭許久之後,賀子芝終於上了步輦,往和風殿徐徐而去。一路引來側目,也多有議論。
太後隻目送她出了殿門,而後便歎了口氣,也不知在歎些什麽,隻一味皺眉飲茶。德太妃善察言觀色,不免要問上一問,然而太後再度輕聲一歎,又默了一陣才與她說話。
語氣頗有些無奈。
“後宮井井有條,宮中開銷比哀家主事時還要節省三分,更有數個宮中敗類遭殺雞儆猴……唉,這皇後啊,若沒有薑家,哀家也是鍾意她的。”
德太妃聞言笑了,也是無奈地搖頭:“可惜啊,薑家野心勃勃,但敢藐視天威。攤上這樣的母家,可怪不得太後您要針對她。倒是那個靜妃,太後如此關懷,卻不知心裏頭又是怎麽看的?”
“靜妃那孩子,很好。”太後在躺椅上閉上眼,看似愜意,忽而悠悠然補出下半句,“太好了,反倒不真。”
有時候殷勤過了,就會暴露目的。
“但她有用,賀家這些年也都安分守己。”德太妃道。
“你說的不錯,賀家倒是不曾讓天家為難。靜妃是真心待哀家好,還是借哀家往上爬,哀家卻是不在乎的。”
這世上哪裏來的無緣無故的疼愛,後宮沉浮二十載的太後,根本不可能成為普通人家滿心天倫之樂的長輩。她對賀子芝好,也隻是在扶賀家。
沒想到賀氏這一走,竟牽出許多
感想。
然而,兩人就皇後和靜妃的話題並沒有持續多久,便被外頭飛奔而來的小太監打擾了。這小太監不是泰寧宮的,卻是在前朝幹雜事的。
他傳話給宮女,宮女再耳語給太後聽,隻見得太後臉色微變,當下坐直起來。德太妃見狀,知道不該問這等秘辛,卻見太後瞥了她一眼,便覺得大抵和她有關,欲言又止起來。
倒是太後主動與她說了。
“雍王進宮了,徑直往昭軒殿去,應是皇帝急召。”
——————
此時在昭軒殿偏殿內,雍王剛一進殿,就被魏恆仍了一本奏折在手上。
當即失笑,問:“皇兄這是……”
“你看看吧。”
雍王攤開過目,草草掃了幾眼便臉色微變,急道:“齊北大軍南下進犯,西北戰事又起?!”稍有一頓,話鋒急轉,“西北軍兵權尚在薑威手中,萬不可讓他親自前往應戰!”
“晚了。”魏恆抽出另一份奏折,給他。
雍王速速看完,又是一驚:“已經去了?!”
“沒錯,連夜啟程趕往西北,今早才送來奏折,說軍情緊急,不敢耽誤。現在人恐怕早已在百裏之外了。”
那十萬西北大軍是薑威早年在西北為參將時一手組建的,近十年以來聲勢逐步壯大。三年前先帝以加官封賞為由召薑威迴京,時先帝已病重,皇位之爭正盛,故而薑威未再滯留西北,而選擇領旨迴京。
迴京之後,先帝將他加封至大將軍,並一直致力於收迴西北軍兵權。可惜的是,直到先帝駕崩,直到魏恆登基的兩年之後,仍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與理由收迴兵權。
薑威這一次先斬後奏,迴西北軍去就等於虎入山林,必將擁兵自重。
雍王皺眉:“齊北入侵,放歸薑威,都讓人頭疼啊。”
魏恆一聲哼笑:“齊北不一定南侵,薑威想迴西北倒是真的。在朝中受挫,迴到軍中便是如魚得水。崔永這份軍報,依朕之見,極有可能是在薑威授意之下,八百裏加急送來的。而薑威擔心朕出手阻撓,故而讓軍報先送至他手,再由他轉呈到朕這裏。而後,在朕不知道的情況下,以軍情緊急為由,趕往西北。”
因為,在上一世,齊北這個時候雖然強盛,但內有憂患,不可能南侵。他可以斷言,所謂南侵,不過薑威玩兒的把戲罷了。
“那麽……”雍王不必細想
,已知他們所麵臨的真正問題了,“那麽薑威必將盤踞西北,擁兵自重,以西北軍來穩固薑家的權勢。薑威的兒子薑平若沒有跟去,往後將會是薑氏黨派的新的領頭人。不得不說,薑威此舉果斷幹脆,立刻讓薑家扭轉了不利局勢。”
薑威行事素來利落,這一舉動,倒是魏恆未曾想到的。好在他早已有所準備,重生之後便在西北軍中安插了耳目,且已成功策反參將陳豹。故而薑威迴到西北,於他來說也並非完全脫離掌控。
“不過,形勢不算嚴峻,現在還沒到他反的時候。一則薑家朝中勢力大挫,二則去年西南蠻族稱臣,西南軍已有條件調動。他不過想要和朕抗衡,且還有迴旋餘地,定不會當真領兵造反。”
“那陛下目下可有何決斷?”
魏恆坐下,示意雍王且放鬆心情,飲上幾口清茶再說。雍王入殿還沒來得及坐,兩人已聊了許多,倒是顯得沉不住氣。
雍王見他暫沒有告知打算的意思,待小飲了一口解渴,便先開了口:“臣弟細想了一番,薑威反迴西北是被皇兄逼迫之舉,若如皇兄所言,齊北並未南侵,若薑威感覺抗衡不住,是否有倒戈齊北的可能?再有,薑威返迴西北勢必向朝中要糧草,皇兄是給還是不給。若不給,又是否會因此進一步逼他靠攏齊北?”
這幾個問題問得很好,是魏恆本欲提及的。他搖頭:“薑威此人極重兄弟情義,他在西北軍曾有個義兄,名喚廖元,十年前未有建樹時便死在齊北軍手裏。薑威顧及兄弟之情,故而不太可能倒戈齊北。且他這個人高傲自大,十分藐視齊北胡人血統,要他臣服齊北幾無可能。至於糧草,其實西北這些年已無戰事,早已自行墾荒耕種。既然並未真正開戰,糧草必是夠的,朕這裏隻需少量送至,稍作表態即可。”
雍王聽得點頭,盡皆悟了。就了解對手的程度而言,他果然不如皇兄,那什麽廖元,他可從未聽說過。
他默了一陣,把眉頭一皺:“臣弟,還有一問——皇後又該如何?”
皇後母家擁兵自重,以兵權要挾皇帝,皇後應該處於怎樣一個位置才對呢?是魚死網破,以皇後性命反手鉗製,還是以安撫為主,隨了薑威的本意。
說到皇後,魏恆眉心微蹙。他抬頭,隨心看了一眼窗外。
窗外景色正好,雪正融水,新綠滿眼。一派生機盎然,唿吸上一口清新,吐出胸中濁氣,沐浴在徐來春風之中,使人感覺仿若新生。
然而他的心情
並未因這等美好春景而有所舒緩,因為她,始終有一塊巨石壓在他心上,他卻束手無策,挪不動分毫。
“皇後。”他兀自發笑,收迴瞄向窗外的眼神,迴到現實中來,“皇後是朕的妻子,在朕眼中,她並不是薑家人。”
雍王問出口的時候,早知道會是這樣一個迴答,皇兄對皇後的感情,他早已領教過了,便未再多言,也明白了皇兄的意思——以安撫為主,暫且由著薑威留在西北。
魏恆不喜歡多愁善感,說罷了這一句,眼中的憂愁一掃而空,轉對雍王說道:“你就不問問朕叫你來做什麽嗎?”
雍王一笑,往椅背上一靠,頗有些灑脫:“皇兄讓臣弟做什麽盡管說就是,不過臣弟想來應是與薑家有關,是與不是?”
“朕打算派你前去西北,擔任監軍。”
“……”
監軍替朝廷協理軍務,督統軍務,往大了說可與將帥分庭抗禮,風光非常。可要往小了說,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監軍在軍中興許連一句話也說不上,甚至有性命之憂。
而在薑威的西北軍中,顯然是後一種情況。
“你不想去?”
雍王沒有迴答,反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皇兄知道讓薑威迴西北軍是放虎歸山,而讓臣弟前往西北,焉知不也是放虎歸山?”
雍王這話說得相當直白,半點虛晃也無。
早兩年的皇位之爭,兩人可是鬥得難解難分。眼下雖暫且和解了,可為了皇位,兄弟倆再起紛爭並不是沒可能。雍王一旦去了西北軍,若與薑威合謀,對魏恆來說便可能迎來奪位之戰。
“朕既然告訴你了,必是沒有半點懷疑的。”
雍王聽罷卻迴以一個不信的笑,似是聽了笑話一般:“自古皇家不幸,何來的信任,皇兄莫不是在說笑?”
“不,朕不是信任你。”魏恆靠近他,一字一頓地說,“朕隻是有把握。薑家早已在朕手中,而你,亦不可能得到薑威的信任。早前為讓你打入薑家做內應,朕削了你的風光,不料計劃失敗。而今,你的王爺尊榮是時候還給你了。你若立功,朕必封賞。”
“皇兄好謀劃。倘若,薑威若反以臣弟性命要挾呢?
“他不敢動你。”魏恆也勾起嘴角迴他一個笑,“朕確定,”
雍王看著魏恆,看著這個越發有帝王手段的人,攤手聳聳肩。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