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用鋼筆在\"祁高閣同誌複職建議\"的紅頭文件上畫完最後一個句號。


    \"第二項議題。\"沙瑞金的聲音像砂紙打磨著會議室的空氣,\"關於祁高閣同誌被誣告陷害問題的調查結論及職務恢複建議。\"


    高育良的鋼筆尖突然在筆記本上戳出個墨點。


    三個月前正是他簽發了對祁高閣的停職審查令——那份舉報材料裏,祁高閣的族人在洛杉磯購置的豪宅照片比任何文字都刺眼。


    此刻他卻瞥見文件末尾的鮮紅印章:大理寺監察五室。


    \"經查,所謂海外房產係境外勢力偽造。\"省紀委書記田國富起身時帶起檀香味的風,\"舉報信中提到的''祁高閣親屬收受大風廠幹股'',實際是惠龍集團為幹擾光明湖項目腐敗案偵查編造的偽證。\"


    他點擊全息屏,某張泛黃的股權代持協議上,\"祁高閣\"三個字的筆鋒與旁邊的簽名共用著相同的起筆習慣。


    高育良的金絲眼鏡忽然蒙上霧氣。


    他想起半年前那個雨夜,祁同偉帶著渾身酒氣闖進呂州私宅,將一疊照片摔在黃花梨案幾上:\"老師,祁高閣查到趙瑞龍在洛聖都的洗錢通道了!\"


    \"證據鏈很清晰嘛。\"沙瑞金用指節叩擊著桌麵,節奏暗合牆上石英鍾的走秒聲,\"我提議恢複祁高閣同誌省檢察院反貪局長職務,並提名進入漢東省人民檢察院黨委委員序列。\"


    會議桌下傳來皮革摩擦聲——兩位曾聯名要求嚴查祁高閣的常委不約而同調整了坐姿。


    李達康注意到組織部長吳春林的茶杯泛起漣漪。


    \"我反對!\"省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孫海鮮突然舉手,\"就算財產問題查無實據,但他在偵查劉新建案時違規接觸涉案商人,嚴重違反——\"


    \"你說的是這個嗎?\"裴景鑠忽然插話,。他抽出夾在筆記本裏的文件,投上全息投影。


    雪花噪點中浮現出祁高閣與大風廠會計的對話記錄:\"…3月16日22點07分,祁高閣同誌為獲取山水集團行賄證據,經都察院反貪總局特別授權實施化裝偵查…\"


    高育良突然想起趙瑞龍上周打來的電話:\"祁高閣手裏有我們給丁義珍辦綠卡的原始文件!\"


    \"這是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的辯證統一。\"沙瑞金示意工作人員分發大理寺的批複文件,火漆封印上的國徽壓痕還帶著機要室的低溫,\"在座不少同誌經曆過九十年代嚴打,當證據鎖在保險櫃裏時,要不要砸碎它?\"


    李達康的鋼筆突然在\"祁高閣\"三字上畫了個圈。


    他憶起二十年前在金山縣,自己也曾用推土機碾過腐敗分子砌起的圍牆。


    當裴景鑠將文件推到他麵前時,他嗅到卡麵上殘留的打印店油墨味——這種基層幹警慣用的取證設備,本不該出現在常務副省長的公文包裏。


    \"我支持沙書記的提議。\"


    省軍區司令員秦啟明突然開口,軍裝上的資曆章與全息屏裏的檢徽交相輝映,\"反腐戰場和軍事戰場一樣,不能要求指揮員戴著鐐銬衝鋒。\"


    十三隻手陸續舉起。


    當李達康最後一個抬起手腕,他的金表表帶在投影儀冷光中閃了閃,像某種無聲的暗號。


    沙瑞金清了清嗓子:“同誌們,裴景鑠、祁高閣同誌的遭遇,暴露出過去一段時期紀檢工作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在案件調查過程中,部分幹部濫用“特殊程序”,以“保密需要”為名規避監督,以“組織結論”為由壓製異議,最終導致事實扭曲、證據湮滅 。這種權力運行的失控,本質上是對黨章和憲法的背離。


    迴溯曆史,類似教訓並不鮮見。上世紀三十年代冀中軍區“肅托”運動中,愛國知識分子熊大縝因莫須有罪名被秘密處決,其恩師葉企孫教授更因牽連蒙冤半生 。


    這類案件的共同特征在於:調查過程缺乏透明,審查結論依賴主觀臆斷,監督機製形同虛設。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紀檢權力一旦失去製度的籠子,就會異化為傷害同誌的利刃。


    裴景鑠、祁高閣案的平反過程同樣充滿波折。正如熊大縝案平反時遭遇的阻力——有人以“曆史結論不宜輕易推翻”搪塞,有人用“材料表述需謹慎”推諉 ——這提醒我們,糾正錯誤需要比製造錯誤更大的政治勇氣。


    二、刀刃向內:紀檢係統的自我革命


    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紀檢係統必須率先成為自我革命的典範。在此,我代表省委提出三項改革:


    1. 程序正義的重構


    即日起推行“陽光辦案”製度,除涉及國家安全的特殊案件外,所有紀檢調查必須做到“三公開”:立案依據公開、調查流程公開、結論依據公開。對於留置措施,實行同級黨委、上級紀委、人大代表“三方會審”機製,杜絕“一人拍板”式決策 。


    2. 權力製約的強化


    借鑒古代監察製度中的“風聞言事”與“實據追責”雙軌製,建立“匿名舉報分級處理”與“誣告反坐”並行的新機製。對於實名舉報,承辦人員需與舉報人簽署《權利義務告知書》;對於惡意構陷,參照《刑法》誣告陷害罪從嚴追責 。


    3. 專業能力的提升


    在全省紀檢係統開展“百日強基”行動,重點整治三類突出問題:證據收集中的“有罪推定”思維、案件研判中的“政治站隊”傾向、執紀問責中的“運動式”作風。省紀委將設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吸納法學教授、資深律師、審計師參與重大案件論證 。


    三、製度築基:構建不能腐的監督體係


    裴景鑠、祁高閣案的根源,在於監督體係存在“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的結構性缺陷。對此,我們要建立三大支柱性製度:


    1. 紀檢幹部履職評估製度


    實行“一案雙評”,既評估案件質量,更評估辦案人員的職業操守。建立紀檢幹部“執業檔案”,對存在重大過失者終身禁止從事監督工作。借鑒司法係統的員額製改革,推行紀檢人員資格認證考試 。


    2. 黨員幹部權利保障機製


    出台《被調查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明確被審查人員的六大權利:知情權、申辯權、律師協助權、醫療救治權、家屬會見權、申訴複查權。設立“黨內救濟基金”,對遭受錯案的同誌給予名譽恢複、職業重建等全方位支持 。


    3. 監督權再監督體係


    構建“四位一體”監督網絡:人大設立監察司法委員會專項監督紀檢工作;政協建立特約監督員庫;媒體開通“紀檢在線”專欄;群眾可通過“廉潔漢東”app實時查詢案件進展。省委巡視組將把紀檢機關自身建設作為巡視重點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家庭的我,在漢東巔峰對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報的小郡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報的小郡主並收藏紅色家庭的我,在漢東巔峰對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