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者正是賈詡,賈文和。


    不到萬不得已,曹操都不願向此人問計。


    隻見此人,便想到多年前的宛城之事。


    今天,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


    看著賈詡伏在地上,一副畢恭畢敬,戰戰兢兢的樣子。


    曹操卻對其很尊重,大氣的伸出手,將他拉了起來。


    “丞相有何吩咐?”


    “文和啊,孤確有難處。”


    曹操拉著賈詡的手,緩步於花園中,將夏侯惇被劉備所俘,又將劉備要求換質之事說與賈詡。


    賈詡低著頭,隨著曹操的腳步,亦步亦趨,就這麽恭恭敬敬的聽著。


    像一條聽話的忠犬。


    “先生,孤欲救元讓。又不想放歸馬騰,使其作亂於西涼,先生可有妙計能解此道?”


    賈詡沉思許久沒說話。


    曹操也不禁長歎一聲:“莫非文和也無計乎?”


    賈詡也歎了一口氣:


    “老朽本想建議丞相趁消息還未傳開,宣馬騰之子馬超入京。


    那馬超,乃西涼驍將,曾助鍾司隸平叛,大敗郭援,名震西涼。


    這邊走個馬騰,那邊來個馬超,裏外都不吃虧。”


    正當曹操心中一亮,覺得此計可行的時候,可賈詡卻又歎氣搖頭:


    “可聞劉備設計之高深,想來背後還有能人,怕是早有預防……”


    “他會如何預防?”


    賈詡聲音蒼老而緩慢:“如果老朽沒猜錯,那劉備派使出荊州之前,就早把要換馬騰之計劃散布出去了。


    這樣一來,無論丞相換與不換,消息都必將傳到他兒子馬超耳中,他這個人情都賺定了。”


    曹操心中一陣惡寒。


    的確,就算殺了馬騰,劉備卻依然對老馬家有恩。


    元讓也就白死了。


    賈詡繼續道:“而現在,馬超早知劉備欲換質,咱們再宣馬超入京,馬超必然不信。”


    曹操頷首:“文和此言有理,然可有破局之法?”


    “方法倒有一個,就怕丞相不願啊……”


    “先生但講無妨。”


    賈詡想了想:“丞相,你是擔憂馬騰於西涼作亂,其實啊,老朽倒認為,丞相不妨換個思路想想,比如讓那西涼更亂一些。”


    曹操停下腳步,看著賈詡:“讓西涼……更亂?”


    “對啊,讓西涼更亂點,中原才更安生啊!”


    “哦,當如何做?”


    “丞相可表韓遂為涼州刺史,以示盟好。”


    “嗯??”


    曹操神色一凜,漸漸明白了賈詡的深意。


    隻因涼州多發亂事,一半是馬騰造成的,一半是韓遂造成的。


    涼州之地,原本韓遂勢力強過馬騰,後來馬騰勢起,又壓過韓遂。


    二人常相互討伐,又都吃不掉對方。


    然後又經常止戈聯盟,稱兄道弟,然後一起在西涼作亂。


    馬騰入京後,其子馬超領其兵,韓遂勢力不及馬超,卻亦盤踞西涼已久,根深蒂固。


    現在馬超吃不掉韓遂,必然試圖拉攏韓遂,使其歸順,以圖共上作亂,而韓遂亦有屈服之意。


    若表韓遂為西涼刺史,西涼就會出另一種格局。


    韓遂勢弱,卻身份更高,且名正言順。


    馬超勢強,卻身份尷尬,且無名無份。


    馬超難免不會懷疑韓遂與朝廷暗通款曲。


    韓遂亦會如坐針氈,生出對馬超的防備之心。


    又或者說,當詔書送到韓遂手中的時候,他與馬超就必將走向決裂。


    既然不能斷馬氏與劉備的關係,莫不如給馬氏扶植一個強大的敵對勢力。


    當兩人決裂之時,再派兵相助韓遂。


    或者維持西涼雙雄並爭的亂勢,或者助韓遂並馬超,終究好過馬氏獨占涼州與劉備遙相唿應、互為奧援。


    曹操撫髯頷首:“文和此計解孤心頭之慮。”


    說著揮揮手,身後幾名護衛上前,每人端著一個托盤,上置金銀珠寶無計。


    “賞與文和了。”


    賈詡雙目現貪婪之色,立跪地行大禮:“謝丞相。”


    曹操遂令董昭行換質之事,同時下詔,加封韓遂為涼州刺史,西涼侯,命使節帶禮資去往涼州宣詔。


    ……


    曹劉終於達成協議,於宛城完成了換質。


    馬騰因衣帶詔事件,久居皇城別苑,日日夜夜提心吊膽,出離許都之時,看著藍天白雲,別有一番心境。


    此時馬騰須發花白,馬休和馬鐵攙扶於他,往昔馳騁沙場練就的魁梧體魄,如今也似被壓抑有些佝僂。


    劉備則出城三十裏相迎。


    遙見劉備,如經隔世。


    如久陷陰霾而見豔陽。


    他遙望劉備,眼眶微紅,眼中滿是滄桑與疑惑,微微顫抖的雙手抱拳:“玄德……為何救我?”


    劉備快步上前拱手施禮:“公乃忠勇之士,為衣帶詔蒙難,備與公同書落名,豈能見死不救?”


    馬騰微微低頭,長歎了一口氣:“當年衣帶詔之事,我向董車騎薦玄德公,差點害玄德於許都。今卻承蒙賢弟相救,不勝感激也。”


    劉備嗟歎道:“彼時曹操挾持陛下,朝綱崩壞,時局兇險,當有義士為漢室挺身而出。隻可惜,未能成事,有負陛下所托也。”


    馬騰頗為擔心此番再見劉備會遭輕視,然而並沒有,劉備待其極為敬重,言行間滿是熱忱,一如既往。


    這讓馬騰心中尤為感動。


    劉備拉馬騰共乘車駕,往樊城而去。


    一路上,兩人迴憶往昔歲月,皆感慨萬千。


    行至樊城,設酒宴款待。


    席間,馬騰再謝劉備。


    劉備介紹諸葛亮道:“此番能救壽成兄,全仗諸葛軍師計策。”


    馬騰又舉杯對諸葛亮道:“臥龍先生初出茅廬,即敗曹操,生摛夏侯惇,聲名震於天下。馬某今日得以脫困,全賴先生奇謀,恩同再造,特敬先生一杯,聊表謝忱。”


    諸葛亮嗬嗬一笑,舉杯應道:“將軍謬讚了,亮不過略施小計,實乃主公心懷仁義,欲救將軍於水火,亮不過順應主公之誌,從旁襄助罷了。


    今曹操勢大,為禍朝堂,我主與將軍同懷興漢之心,往後還需攜手共進,共破曹賊,還天下太平。”


    “理當如此!”


    馬騰點點頭,又問道:“玄德賢弟接下來何打算?”


    劉備滿飲一杯酒,慨然道:“我想送將軍返歸西涼,以將軍虎威,招舊部、聚豪傑,重振旗鼓;


    彼時,你我隔空唿應,必令曹賊首尾難濟。”


    “玄德所言,正合我意!隻是……救命大恩,我卻無以為報!不知玄德賢弟對我有何所求?”


    劉備神色一凜:“你我既於衣帶詔中落名,便如生死兄弟,備別無他求,隻求壽成兄與我同承陛下之誌,共擔興漢重任!”


    劉備的豪情萬丈,也激起馬騰一番雄心:“玄德公大義,馬某謹記於心。”


    劉備便邀馬騰暫住幾日,然後撥兩千人馬與馬騰,送其歸於涼州。


    臨行前,諸葛亮將三枚錦囊交於馬騰手中。


    “將軍,涼州遠途,經上庸,過漢中若遇相阻,皆拆一枚,可保將軍一路通暢。至於這最後一枚,可應對韓遂之叛,以助將軍統領涼州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