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收了個弟弟
北平1917:悠然種田的歲月 作者:把酒橫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力格說道:“這簡直是神人,神曲。這支曲子必將流傳下去,別人說在我的蒙古包裏誕生了這樣的神曲,我和烏日娜也是麵上有光啊。”
烏日娜走上來,讓李北辰再唱一次,李北辰端起酒杯,喝了口酒,潤潤嗓子,又唱了一遍。烏日娜一家人都跟著哼唱。最後,烏日娜竟然唱得有模有樣。
畢力格端起酒杯,說道:“李兄弟,你是大官,我有件事情想要求你。”
李北辰笑著跟他碰了碰杯子,說道:“畢力格大哥,你隻管說,我能辦的,一定給你做到。”
畢力格一口將杯中的酒喝了下去,說道:“李兄弟,我媽媽是漢人,年輕的時候就流落到了草原。後來嫁給了爸爸,一生都在操勞。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迴去看看家鄉,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漢人的學校念書。她兩年前已經走了,我這輩子是不能將媽媽送迴家鄉看看了。我想讓我兒子巴特爾跟你去北平,你給他找個漢人的學校讀書,也算是了卻了媽媽的心思。”
李北辰點頭說道:“這沒問題,以後巴特爾就住在我家裏,我給他找個學校,放心吧。”
畢力格大喜過望,急忙將兒子喊過來,讓兒子給李北辰磕頭,小巴特爾跪下後,畢力格用蒙語說道:“巴特爾,李先生答應帶你去北平上學,以後你就跟著他吧。記住,你是草原人,要對主人忠誠,李先生吩咐下來的事情,你要拚盡全力完成。現在給李先生磕頭。”
巴特爾聽了,趕緊向李北辰磕下頭去。李北辰急忙將巴特爾一把拉起來,笑道:“不過是上個學,用不著這麽重的禮。”
畢力格說道:“我已經讓巴特爾認你為主了,以後你就是他的主人了。我們草原人認主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李先生,以後麻煩你好好看顧小巴特爾。”
李北辰目瞪口呆,訥訥地說不出話來。半晌,才長歎一聲,從懷裏拿出三正短刀,遞給巴特爾,說道:“我知道你們草原人的規矩,既然如此,畢力格大哥盡管放心,我會將巴特爾當做自己的弟弟看的。”
畢力格大喜,轉頭向巴特爾和妻子翻譯起了李北辰的話,烏日娜聽了,一邊流著淚,一邊說著謝謝。
一場酒喝得李北辰酩酊大醉,後來還是被畢力格抱進了帳篷裏休息。早晨起來,走出帳篷,畢力格走過來,拍著他的肩膀笑道:“李,你是我們蒙人真正的朋友。昨天睡得好麽?”
李北辰苦笑道:“睡得很好,帳篷被我占了,你們都睡哪了?”
畢力格笑道:“小巴特爾跟你的保鏢睡在車裏,我和烏日娜忙了一晚上,幫著巴特爾收拾東西。後半夜在草地上蓋著毯子在牛車上將就了一晚。”
李北辰說道:“對不起哈,畢力格大哥,我到後來什麽都記不得了。”
畢力格笑道:“這算什麽,我們蒙人有時出去圍獵,在外麵一待就是幾天,早就習慣了。對了,李,你們今天走麽?”
李北辰點頭說道:“嗯,我們要走了,北平還有好多事呢,不敢再耽擱了。”
畢力格迴頭招唿妻子,端上來熱氣騰騰的飯菜,說道:“你們吃飽了再走,這裏到豐鎮,有一天時間也足夠了。”說完就招唿大壯和巴特爾來吃飯。飯桌上李北辰問道:“小巴特爾,你今天多大了?”
小巴特爾結結巴巴地答道:“我……我……13歲了,。”
李北辰點頭說道:“你和我弟弟一樣大的年紀,你要去漢人的學校讀書,以後你可要好好學習漢語了。”
畢力格在旁說道:“巴特爾從小跟著奶奶認識不少漢字,可惜說得還不好。”
李北辰笑道:“這個不是問題,等他有了語言環境,學習會很快的。我想先送他進小學三年級讀書,看能不能跟上,也是學學漢語。小巴特爾,好好學,以後我有很多事都需要人去做。”
畢力格迴頭對巴特爾說了幾句蒙語,巴特爾連連點頭。
畢力格說道:“李,孩子就交給你了。我和烏日娜是不想孩子再跟我們一樣,在草原上受苦了。等巴特爾走了後,我和烏日娜也想去城裏開個蒙餐的飯店。放牧的生活實在太苦了,烏日娜的身體也不好,我想帶他享幾年福。”
李北辰點了點頭,拿出本子在上麵寫了些東西,交給畢力格,說道:“畢力格大哥,你幹脆帶著烏日娜去歸綏吧,去軍營裏找徐虎或是姚遠,讓他們幫你在歸綏開個店。你把這張紙給他們,他們自然明白。我準備在歸綏建立一個大的工業區,會有很多工人,你去了生意一定很好。”
畢力格一拍大腿說道:“好,就這麽定了。”迴頭對烏日娜說了幾句話,烏日娜也是滿心歡喜。
他們要走的時候,烏日娜提著兩大袋東西,要放到車上。李北辰問道:“這些都是什麽?”
畢力格答道:“有孩子的被褥和衣服,也有些吃食。”
李北辰笑道:“畢力格大哥,你是怕我虧待了孩子?這些被褥衣服都不用帶,在城裏也不適合,你們隻管放心,我全部給巴特爾買新的。他是我弟弟,我還能虧待了他。吃食帶點大餅就成了,我們也就是在火車上吃點,這裏離豐鎮不遠,我們索性到豐鎮好好吃一頓了。”
畢力格看著妻子,將李北辰的話說給了烏日娜聽。烏日娜把衣服和被褥留下了,但堅決把那袋子吃食放到了車上,李北辰說道:“好吧,這些東西我就帶著了,等巴特爾放假了,我帶他去歸綏看你們。畢力格大哥,烏日娜嫂子,我們這就走了,咱們後會有期。”
巴特爾到底是個孩子,見要離開爹娘了,抱著兩人嗚嗚地哭,兩人眼見愛子就要走了,心中雖然不舍,但為了孩子的前途,還是勸慰著將巴特爾塞進車裏。李北辰隨即向夫婦倆揮手道別,坐上車,汽車的喇叭長鳴了一聲,緩緩地離開了。
……
烏日娜走上來,讓李北辰再唱一次,李北辰端起酒杯,喝了口酒,潤潤嗓子,又唱了一遍。烏日娜一家人都跟著哼唱。最後,烏日娜竟然唱得有模有樣。
畢力格端起酒杯,說道:“李兄弟,你是大官,我有件事情想要求你。”
李北辰笑著跟他碰了碰杯子,說道:“畢力格大哥,你隻管說,我能辦的,一定給你做到。”
畢力格一口將杯中的酒喝了下去,說道:“李兄弟,我媽媽是漢人,年輕的時候就流落到了草原。後來嫁給了爸爸,一生都在操勞。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迴去看看家鄉,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漢人的學校念書。她兩年前已經走了,我這輩子是不能將媽媽送迴家鄉看看了。我想讓我兒子巴特爾跟你去北平,你給他找個漢人的學校讀書,也算是了卻了媽媽的心思。”
李北辰點頭說道:“這沒問題,以後巴特爾就住在我家裏,我給他找個學校,放心吧。”
畢力格大喜過望,急忙將兒子喊過來,讓兒子給李北辰磕頭,小巴特爾跪下後,畢力格用蒙語說道:“巴特爾,李先生答應帶你去北平上學,以後你就跟著他吧。記住,你是草原人,要對主人忠誠,李先生吩咐下來的事情,你要拚盡全力完成。現在給李先生磕頭。”
巴特爾聽了,趕緊向李北辰磕下頭去。李北辰急忙將巴特爾一把拉起來,笑道:“不過是上個學,用不著這麽重的禮。”
畢力格說道:“我已經讓巴特爾認你為主了,以後你就是他的主人了。我們草原人認主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李先生,以後麻煩你好好看顧小巴特爾。”
李北辰目瞪口呆,訥訥地說不出話來。半晌,才長歎一聲,從懷裏拿出三正短刀,遞給巴特爾,說道:“我知道你們草原人的規矩,既然如此,畢力格大哥盡管放心,我會將巴特爾當做自己的弟弟看的。”
畢力格大喜,轉頭向巴特爾和妻子翻譯起了李北辰的話,烏日娜聽了,一邊流著淚,一邊說著謝謝。
一場酒喝得李北辰酩酊大醉,後來還是被畢力格抱進了帳篷裏休息。早晨起來,走出帳篷,畢力格走過來,拍著他的肩膀笑道:“李,你是我們蒙人真正的朋友。昨天睡得好麽?”
李北辰苦笑道:“睡得很好,帳篷被我占了,你們都睡哪了?”
畢力格笑道:“小巴特爾跟你的保鏢睡在車裏,我和烏日娜忙了一晚上,幫著巴特爾收拾東西。後半夜在草地上蓋著毯子在牛車上將就了一晚。”
李北辰說道:“對不起哈,畢力格大哥,我到後來什麽都記不得了。”
畢力格笑道:“這算什麽,我們蒙人有時出去圍獵,在外麵一待就是幾天,早就習慣了。對了,李,你們今天走麽?”
李北辰點頭說道:“嗯,我們要走了,北平還有好多事呢,不敢再耽擱了。”
畢力格迴頭招唿妻子,端上來熱氣騰騰的飯菜,說道:“你們吃飽了再走,這裏到豐鎮,有一天時間也足夠了。”說完就招唿大壯和巴特爾來吃飯。飯桌上李北辰問道:“小巴特爾,你今天多大了?”
小巴特爾結結巴巴地答道:“我……我……13歲了,。”
李北辰點頭說道:“你和我弟弟一樣大的年紀,你要去漢人的學校讀書,以後你可要好好學習漢語了。”
畢力格在旁說道:“巴特爾從小跟著奶奶認識不少漢字,可惜說得還不好。”
李北辰笑道:“這個不是問題,等他有了語言環境,學習會很快的。我想先送他進小學三年級讀書,看能不能跟上,也是學學漢語。小巴特爾,好好學,以後我有很多事都需要人去做。”
畢力格迴頭對巴特爾說了幾句蒙語,巴特爾連連點頭。
畢力格說道:“李,孩子就交給你了。我和烏日娜是不想孩子再跟我們一樣,在草原上受苦了。等巴特爾走了後,我和烏日娜也想去城裏開個蒙餐的飯店。放牧的生活實在太苦了,烏日娜的身體也不好,我想帶他享幾年福。”
李北辰點了點頭,拿出本子在上麵寫了些東西,交給畢力格,說道:“畢力格大哥,你幹脆帶著烏日娜去歸綏吧,去軍營裏找徐虎或是姚遠,讓他們幫你在歸綏開個店。你把這張紙給他們,他們自然明白。我準備在歸綏建立一個大的工業區,會有很多工人,你去了生意一定很好。”
畢力格一拍大腿說道:“好,就這麽定了。”迴頭對烏日娜說了幾句話,烏日娜也是滿心歡喜。
他們要走的時候,烏日娜提著兩大袋東西,要放到車上。李北辰問道:“這些都是什麽?”
畢力格答道:“有孩子的被褥和衣服,也有些吃食。”
李北辰笑道:“畢力格大哥,你是怕我虧待了孩子?這些被褥衣服都不用帶,在城裏也不適合,你們隻管放心,我全部給巴特爾買新的。他是我弟弟,我還能虧待了他。吃食帶點大餅就成了,我們也就是在火車上吃點,這裏離豐鎮不遠,我們索性到豐鎮好好吃一頓了。”
畢力格看著妻子,將李北辰的話說給了烏日娜聽。烏日娜把衣服和被褥留下了,但堅決把那袋子吃食放到了車上,李北辰說道:“好吧,這些東西我就帶著了,等巴特爾放假了,我帶他去歸綏看你們。畢力格大哥,烏日娜嫂子,我們這就走了,咱們後會有期。”
巴特爾到底是個孩子,見要離開爹娘了,抱著兩人嗚嗚地哭,兩人眼見愛子就要走了,心中雖然不舍,但為了孩子的前途,還是勸慰著將巴特爾塞進車裏。李北辰隨即向夫婦倆揮手道別,坐上車,汽車的喇叭長鳴了一聲,緩緩地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