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獼猴桃的甜香裏。
林青一口氣睡到了天亮。
來不及洗漱,就掀開了竹匾的蓋子。
這些獼猴桃都是成熟的,如果不能盡早吃掉的話,會很快過度成熟爛掉。
隻能有兩種方法,烘烤成獼猴桃幹,或者是做成獼猴桃果醬。
做果醬這個得排除在外了,她得把那半罐果醬吃完,才有多出來的罐子。
烘烤的話不太現實,隻有兩個黃銅的小抽屜。
林青猶豫了一下,還是準備切成片曬一些。
成熟的獼猴桃,皮很容易去掉,但是切塊的話,很容易粘在砧板上。
深綠色的汁液,弄的到處都是。
切了幾個,汁水都順著砧板流到了台麵上。
林青停了手,換了一個竹刀來切,還是一樣的問題。
完全成熟的獼猴桃太軟了,看來做果幹行不通了。
林青一轉身,正好看到之前被淘汰下來的凹槽 。
新的凹槽又大又深,這個小的就被淘汰下來了。
放在平台上一直也沒有丟,從山洞裏看上去,很像一個小號的擂缽。
林青將它衝洗幹淨上麵的浮土。
把幾個剝皮等待切片的獼猴桃放在裏麵。
擀麵杖輕輕擂了幾下,就是散發著香甜味道的獼猴桃漿了。
來迴的轉動擀麵杖,就成了一汪深綠色的果汁。
用布過濾一下,渣渣倒在陶盆裏,汁水就是清甜的獼猴桃汁了。
這可是純天然的果汁。
很好喝。
一連喝了兩杯。
獼猴桃過濾的果渣,拌在草籽和穀殼裏麵喂雞。
過濾出來的渣渣,還有獼猴桃的皮,都丟給雞群。
看啄食的速度,明顯是很受歡迎的。
檢查了籬笆牆和柵欄牆後,林青把草環掛好。
拉著拖車,就出發了。
今天的任務是最輕鬆的。
收集大葉子。
林青一直采的這種大葉子,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植物。
長的像芋葉大小,很柔韌,葉子的背麵有一層白色的膜,這是葉子柔韌的關鍵。
曬幹了以後,把葉柄的粗梗剪掉,揉軟了當草紙用。
這種大葉子,隻存在茂密的草叢裏。
隻要發現一株,很快就能發現附近有一大片。
林青按著做好的記號,慢慢往前走。
石板的小路上,兩場雨過後,又長出來一簇簇的小草。
這小草最矮的已經有兩尺高了,高的將近一米 。
不阻擋視線,但是拖車卻不好走 。
林青隻能邊走邊割草,差不多就捆成捆,放在路邊。
等迴去的時候,再帶迴去 。
很快,就到了草叢這邊。
林青擰了擰毛巾的汗,重新擦一遍 。
走路的時間,遠遠沒有割草的時間多。
這些的草,生命力也太強了。
她穿的是長褲加草鞋,純棉的褲筒上 ,沾了一叢叢的鬼針草的種子。
鬼針草是開白花黃蕊,種子成熟後是黑色的,細細長長,頂端有許多毛茸茸的觸手。
人和動物經過,就會粘上去。
嫩葉的時候葉片可以蒸菜吃,老一輩的人還會用鬼針草煮水喝。
林青坐在石頭上,扯了一會兒,實在太多了扯不下來,索性不管了。
等到正午的時候,終於看到了大葉子。
大葉子長的很有一種遮天蔽日的氣勢。
葉子很大,占據了大部分的陽光,樹林裏和路邊都是茂密的草被。
而大葉子底下,卻是寸草不生的。
林青頓時想起了稻田那邊就是鋪著大葉子,接稻粒,所以稻田裏草就很少。
不像豆苗地和孔雀菜地裏,林青已經很勤快了,總是會在一場小雨之後,就長出來滿地的雜草。
要是多采些大葉子,鋪在菜地裏的空地上,是不是也不會長那麽多草了。
大葉子的葉柄是硬的,需要用剪刀剪,林青每次都是貼著葉片的邊緣剪得。
一片片的剪下來的大葉子,摞成一摞。
上麵壓上一塊光滑的石頭,避免被風吹亂。
就這樣,到了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林青已經剪滿了兩個竹筐。
原本有著遮天蔽日氣勢的草葉子,已經空了一大片,一根根葉柄像插在土壤裏的棍子一樣。
看著竹筐裏的被石塊壓著的大葉子。
掀開石頭,用手壓著,筐子的側麵就多出來一條縫,這裏還可以塞一把進去。
最後兩個筐子都裝滿的時候,林青還用草繩在筐子上麵簡單的綁了一下。
避免這些葉子會在坎坷的小路上顛簸出來。
迴去的路上,一邊拉拖車,還要把之前割好的草都帶走。
七月中,還是盛夏,灌木叢的花朵已經凋零的差不多了。
隻留下一些青青黑黑的果子。
林青在路上休息了一下,吃了兩個煮雞蛋,又把保溫杯裏的果汁喝掉。
草葉子本身沒有太多的重量,倒是一捆捆的青草,把重量加上去了。
這些重量對於能扛起原木的林青,已經不算什麽了。
迴去的路上,腳步仍然是輕快的。
兩筐壓的實實在在的草葉子,曬幹後就算是擦屁股,一天也最多用掉一片。
這些已經足足夠了。
太陽一下山,叢林裏的光線就暗淡了下來。
從這裏迴到山洞,還有最起碼半個小時的路程。
就算林青加快了腳步,天也一點點的黑了。
天越來越短,看來今年的冬天很有可能會來的更早一些。
果然迴到家發現,才剛剛七點,天就黑透了。
白天比上個月短了半個小時多。
林青提著自製的油燈,來到了儲藏間。
說是油燈,其實就是把燈放在大竹筒裏。
竹筐的周圍鑿開了幾個小洞,上麵蒙了一層柔軟的大葉子。
朦朦朧朧的能照到大概一平米的地方。
用三根繩子裁成合適的長度,掛在一起樹杈上,當提手。
把兩筐葉子一摞一摞的放在晾曬架上的竹匾裏。
草葉子不能受潮,一旦受潮,會迅速的傳染給它邊上所有的葉子。
然後迅速一起腐爛,臭不可聞。
所以采收好的葉子,必須及時通風晾曬。
大葉子太多了,竹匾上放不下。
就把床單鋪在通風口,一摞一摞的擺好 ,在通風口吹一夜,明天一早就拿出去晾曬。
看著鋪了一地的草葉子,林青特別有成就感。
她提著竹燈,在昏黃的燈暈下,看著堆的滿滿的架子。
還有挨著岩壁擺了一圈的竹筐。
林青一口氣睡到了天亮。
來不及洗漱,就掀開了竹匾的蓋子。
這些獼猴桃都是成熟的,如果不能盡早吃掉的話,會很快過度成熟爛掉。
隻能有兩種方法,烘烤成獼猴桃幹,或者是做成獼猴桃果醬。
做果醬這個得排除在外了,她得把那半罐果醬吃完,才有多出來的罐子。
烘烤的話不太現實,隻有兩個黃銅的小抽屜。
林青猶豫了一下,還是準備切成片曬一些。
成熟的獼猴桃,皮很容易去掉,但是切塊的話,很容易粘在砧板上。
深綠色的汁液,弄的到處都是。
切了幾個,汁水都順著砧板流到了台麵上。
林青停了手,換了一個竹刀來切,還是一樣的問題。
完全成熟的獼猴桃太軟了,看來做果幹行不通了。
林青一轉身,正好看到之前被淘汰下來的凹槽 。
新的凹槽又大又深,這個小的就被淘汰下來了。
放在平台上一直也沒有丟,從山洞裏看上去,很像一個小號的擂缽。
林青將它衝洗幹淨上麵的浮土。
把幾個剝皮等待切片的獼猴桃放在裏麵。
擀麵杖輕輕擂了幾下,就是散發著香甜味道的獼猴桃漿了。
來迴的轉動擀麵杖,就成了一汪深綠色的果汁。
用布過濾一下,渣渣倒在陶盆裏,汁水就是清甜的獼猴桃汁了。
這可是純天然的果汁。
很好喝。
一連喝了兩杯。
獼猴桃過濾的果渣,拌在草籽和穀殼裏麵喂雞。
過濾出來的渣渣,還有獼猴桃的皮,都丟給雞群。
看啄食的速度,明顯是很受歡迎的。
檢查了籬笆牆和柵欄牆後,林青把草環掛好。
拉著拖車,就出發了。
今天的任務是最輕鬆的。
收集大葉子。
林青一直采的這種大葉子,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植物。
長的像芋葉大小,很柔韌,葉子的背麵有一層白色的膜,這是葉子柔韌的關鍵。
曬幹了以後,把葉柄的粗梗剪掉,揉軟了當草紙用。
這種大葉子,隻存在茂密的草叢裏。
隻要發現一株,很快就能發現附近有一大片。
林青按著做好的記號,慢慢往前走。
石板的小路上,兩場雨過後,又長出來一簇簇的小草。
這小草最矮的已經有兩尺高了,高的將近一米 。
不阻擋視線,但是拖車卻不好走 。
林青隻能邊走邊割草,差不多就捆成捆,放在路邊。
等迴去的時候,再帶迴去 。
很快,就到了草叢這邊。
林青擰了擰毛巾的汗,重新擦一遍 。
走路的時間,遠遠沒有割草的時間多。
這些的草,生命力也太強了。
她穿的是長褲加草鞋,純棉的褲筒上 ,沾了一叢叢的鬼針草的種子。
鬼針草是開白花黃蕊,種子成熟後是黑色的,細細長長,頂端有許多毛茸茸的觸手。
人和動物經過,就會粘上去。
嫩葉的時候葉片可以蒸菜吃,老一輩的人還會用鬼針草煮水喝。
林青坐在石頭上,扯了一會兒,實在太多了扯不下來,索性不管了。
等到正午的時候,終於看到了大葉子。
大葉子長的很有一種遮天蔽日的氣勢。
葉子很大,占據了大部分的陽光,樹林裏和路邊都是茂密的草被。
而大葉子底下,卻是寸草不生的。
林青頓時想起了稻田那邊就是鋪著大葉子,接稻粒,所以稻田裏草就很少。
不像豆苗地和孔雀菜地裏,林青已經很勤快了,總是會在一場小雨之後,就長出來滿地的雜草。
要是多采些大葉子,鋪在菜地裏的空地上,是不是也不會長那麽多草了。
大葉子的葉柄是硬的,需要用剪刀剪,林青每次都是貼著葉片的邊緣剪得。
一片片的剪下來的大葉子,摞成一摞。
上麵壓上一塊光滑的石頭,避免被風吹亂。
就這樣,到了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林青已經剪滿了兩個竹筐。
原本有著遮天蔽日氣勢的草葉子,已經空了一大片,一根根葉柄像插在土壤裏的棍子一樣。
看著竹筐裏的被石塊壓著的大葉子。
掀開石頭,用手壓著,筐子的側麵就多出來一條縫,這裏還可以塞一把進去。
最後兩個筐子都裝滿的時候,林青還用草繩在筐子上麵簡單的綁了一下。
避免這些葉子會在坎坷的小路上顛簸出來。
迴去的路上,一邊拉拖車,還要把之前割好的草都帶走。
七月中,還是盛夏,灌木叢的花朵已經凋零的差不多了。
隻留下一些青青黑黑的果子。
林青在路上休息了一下,吃了兩個煮雞蛋,又把保溫杯裏的果汁喝掉。
草葉子本身沒有太多的重量,倒是一捆捆的青草,把重量加上去了。
這些重量對於能扛起原木的林青,已經不算什麽了。
迴去的路上,腳步仍然是輕快的。
兩筐壓的實實在在的草葉子,曬幹後就算是擦屁股,一天也最多用掉一片。
這些已經足足夠了。
太陽一下山,叢林裏的光線就暗淡了下來。
從這裏迴到山洞,還有最起碼半個小時的路程。
就算林青加快了腳步,天也一點點的黑了。
天越來越短,看來今年的冬天很有可能會來的更早一些。
果然迴到家發現,才剛剛七點,天就黑透了。
白天比上個月短了半個小時多。
林青提著自製的油燈,來到了儲藏間。
說是油燈,其實就是把燈放在大竹筒裏。
竹筐的周圍鑿開了幾個小洞,上麵蒙了一層柔軟的大葉子。
朦朦朧朧的能照到大概一平米的地方。
用三根繩子裁成合適的長度,掛在一起樹杈上,當提手。
把兩筐葉子一摞一摞的放在晾曬架上的竹匾裏。
草葉子不能受潮,一旦受潮,會迅速的傳染給它邊上所有的葉子。
然後迅速一起腐爛,臭不可聞。
所以采收好的葉子,必須及時通風晾曬。
大葉子太多了,竹匾上放不下。
就把床單鋪在通風口,一摞一摞的擺好 ,在通風口吹一夜,明天一早就拿出去晾曬。
看著鋪了一地的草葉子,林青特別有成就感。
她提著竹燈,在昏黃的燈暈下,看著堆的滿滿的架子。
還有挨著岩壁擺了一圈的竹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