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浩浩蕩蕩,綿延數裏,仿若一條長滿尖刺的巨龍。雖說有玲瓏鐲相助,但清靈僅負責收納與攜帶糧草,至於其他事務,一概不予插手。畢竟,糧草可集中分發,而個人的盔甲、兵器、羽箭等,若突然遭遇戰事,總不能坐等清靈逐一分發。故而,還是由各將領自行安排,令民夫隨軍運輸,以確保大軍行動的敏捷與高效。
開平將軍吳昊率領大軍行至通橋邑,此地距與越國主力大軍會合之處僅五十裏之遙。彼時,越國大將軍正在前方通州城,指揮各軍將物資裝船,籌備歸程。通州有一條南通河,河水悠悠,可直通都城,此水運之便,恰似天助,為後續行程鋪就坦途。
吳昊大軍剛剛安營紮寨,尚未歇腳,大將軍軍令被送達。吳昊接過軍令,展開娟帛,目光掃過之處,臉色瞬間煞白,呆立當場,仿若被抽去了魂魄。
清靈見狀,心覺不妙,急忙上前接過軍令一瞧,隻見其上寫著:“大將軍令,各軍自行坑殺苦役民夫,務必殺絕,三日後輕裝疾行,不得有誤。”
清靈頓時麵色鐵青,柳眉倒豎,櫻唇微啟,怒罵出聲:“此等惡行,簡直比肩邪魔,令人發指!”
清靈見吳昊久久未語,隻是眉頭緊皺,似在沉思,忍不住說道:“兄長,你看他們這般作為。將北方糧食搜刮幹淨,如今害怕大軍南歸後,這些民夫百姓不甘餓死造反,竟妄圖下此毒手,屠戮百萬民夫。這朝廷實在毫無人性。你我追隨此等之人,難道真有前途可言?”
吳昊揉了揉眉心,仍是沉默不語,仿若陷入了深深的糾結與掙紮之中。
清靈繼續道:“通州地界匯聚的民夫苦役,恐不下百萬,甚至更多。驅使軍卒殺害這些良民,他們世世代代供奉貴族,如牛馬般辛勤勞作,如今卻要無辜喪命。我擔憂我們吳家在他們眼中,亦不過是可隨意舍棄的棋子,狡兔死,走狗烹,你我終究隻是貴族老爺的走狗罷了。”
吳昊緩緩抬起頭,望向清靈,眼神中帶著一絲迷茫與困惑:“妹妹,你也是貴族出身,怎可說出此等言語?你我有氣血狼煙加身,戰力超凡,誰人敢不對我們敬重三分?似你我這般人物,於這俗世之中,自當盡享榮華富貴。”
清靈見吳昊仍執著於天定富貴的思想,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兄長,你可還記得我們曾討論封神之事?我當時便說過,上天隻會封那些有道德有名望的人為神。如今你我若是聽從軍令,殺戮無辜,又怎能積攢名望,得封神位?”
吳昊經此一點,猛然驚覺,說道:“妹妹所言極是,我倒是疏忽了這一關節。既如此,那便偷偷放了他們。隻是需留下少許,以應付大將軍派來的督軍,那督軍實在難纏,你我皆心知肚明,不能讓人抓了太大的把柄。唉,若還有揚國俘虜,此事或許更容易蒙混過關。還是妹妹心思縝密,考慮周全。”
清靈見吳昊無法領會自己的深意,強行平息怒火,不願再多言此事,與吳昊閑談幾句後,便轉身出了大帳。
夜涼如水,清風拂麵,清靈嗅著空氣中彌漫的灶火氣味,聽著營地中嘈雜的人聲,心中思緒萬千。她望著夜空繁星閃爍,暗自思忖:這人間煙火,不應該是這樣的!她心中的信念愈發堅定,越國朝廷自己作死,時機已然成熟,該行動了。
次日,吳昊升帳議事,小校以上軍官皆聞令前來,大帳之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眾人皆正襟危坐,麵色嚴肅,等待著將軍的指令。
唯有那督軍,姍姍來遲,日上三竿了,大搖大擺地走進帳中。
吳昊見督軍到來,雖心中不悅,仍起身帶領眾人向其行禮。
監軍卻不以為意,笑嘻嘻地在次座落座,眼神還不時地在清靈身上遊走,隻因清靈蓄起了頭發,愈發顯得美麗動人。清靈見其輕薄之態,心中厭惡,卻不予理會,隻是微微側目,望向別處。
吳昊見眾人皆已到齊,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接到大將軍令,我軍於通橋邑休整一日,明日輕裝簡從,前往通州與大軍會合。各部務必管束好麾下兵卒,通州乃是繁華之地,非鄉野可比,不得衝撞貴人,違令者嚴懲不貸。”
眾將齊聲應諾,聲如洪鍾,震得帳幕微微顫抖。
就在此時,一聲嬌笑突兀響起,清脆悅耳,仿若銀鈴。“嗬嗬嗬哈哈哈。” 笑聲連綿不絕,清靈笑得花枝亂顫,好像眼淚都要笑出來了。
眾將皆驚愕地望向清靈,吳昊臉色黑了。
督軍則滿臉嘲諷,心中暗自腹誹:看吧,這女子從軍,便是沒了規矩,丫頭就該在家中好好伺候老爺才是。
吳昊趕忙出聲製止清靈:“妹妹,休要失態,注意威儀。”
清靈止住笑聲,麵上仍然笑意盈盈,仿若天真無邪的孩童,脆生生說道:“兄長,要什麽威儀?你我又非那高高在上的貴人。”
吳昊聞言,頓時驚愕不已,瞪大了眼睛:“妹妹,你這是何意?今日怎的如此反常?”
清靈卻不理會吳昊的質問,轉而直視督軍,美目之中透露出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說道:“嗬嗬,督軍大人,您見多識廣,您倒是說說,我與兄長的冊封可作數?雖說王上派人宣旨冊封,然而既沒有祭祀天地,昭告天下的禮儀,也沒有賞賜銘刻冊封金文的禮器為證。我兄長已為開平將軍多年,王上莫非忘了還有個臣子叫吳昊嗎。”
督軍被清靈這突如其來的質問打得措手不及,一時語塞,心中暗自納悶:這小女子怎會突然將矛頭指向自己?
吳昊亦是心中一動,突然發覺妹妹此舉似在為自己爭取好處,這要好處的時機把握得真準。他便不再多言,默默盯著督軍,看看這肥胖的家夥如何迴答。
眾將亦目光灼灼地盯著督軍,聰慧者已經反應過來,也覺得這麽做太棒了,他們都認為清靈小姐這是要為大軍開拔索要好處。
督軍被眾多沙場悍將盯得頭皮發麻,心中惶恐,隻得硬著頭皮說道:“這個…… 丹陽縣主莫急,我自會上報朝廷,為二位補辦冊封大典。二位將軍此次前往王都平叛,若立大功,王上定會賞賜禮器。”
清靈聽到這般迴答,立刻追問道:“如此說來,此刻我兄妹二人還算不得真正的貴族?”
督軍急忙辯解:“縣主怎可如此言語?您二位自然是貴族。”
清靈柳眉一挑,接話道:“是貴族,然而越王卻未派禮官給我們舉辦冊封大典,那我們便不是越國的貴族。”
督軍聞言,頓時惱羞成怒,嗬斥道:“放肆!你怎可胡言亂語……”
清靈截斷督軍的話頭,高聲道:“我兄妹二人的貴族身份,乃是眾將士們在戰場上拚死拚活掙來的,與越王何幹?既如此,我們又何必再做越王臣子!”
此語一出,仿若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滿堂皆驚。眾人尚未從這一連串犀利的問答中迴過神來,便被這驚人的結論震得不知所措。
吳昊亦驚得張大了嘴巴,這變故太過突然,猶如一場暴風雨毫無征兆地席卷而來,他一時難以消化。
更令人震驚的事情接踵而至。督軍氣得渾身發抖,伸出手指指著清靈:“小女子不知禮數…… 哎呦,啊……”
清靈身形如電,刹那間上前抓住督軍手指,輕輕一折,隻聽 “卡吧” 一聲,督軍慘叫未絕,清靈順勢一拉,將其摔翻在地。
封無休見狀,毫不猶豫,一個箭步上前,一腳踩住督軍肥碩的肚子,令其動彈不得,隻能發出陣陣哀嚎。清靈再補上一腳,督軍頓時昏厥過去,哀號聲戛然而止。
吳昊驚得一躍而起,手指顫抖地指著清靈,嘴唇哆嗦,卻說不出話來。眾將亦紛紛起身,滿臉震驚地望著清靈。
清靈卻依舊笑意盈盈,指著地上的督軍說道:“大家瞧瞧這頭肥豬,朝廷之上盡是這等無能之輩。而我等大好男兒,卻隻能在戰場浴血奮戰,不惜殞命,天理何在?”
“呸!小姐說得對!俺包大海早想揍他了。整日隻知道吃喝玩樂,索要賄賂,還抽了俺幾鞭子。瞧他那熊樣,俺一根指頭就能捏死他。”一個魁梧將領突然出聲附和。
“打得好!此等酒囊飯袋,留之何用?”更有幾人開始鼓噪,兄弟們對這個督軍積怨已久。
“打都打了,要不砍了他?”
“吊起來,先抽幾百鞭子!”
……
仿若得到某種信號,半數新晉的將領與小校,紛紛叫罵出聲,更有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衝上前去,對著督軍又踹幾腳。
包大海,原是清靈首次運糧時投降的劫匪頭目,身材高大,沒想到吃了幾個月飽飯,變得壯碩如牛;先前一直在後營追隨清靈,因其在大戰中表現勇猛,記功升任校尉,調到前軍主力為將。
其餘出聲附和的將領,因清靈賞賜妻妾,心懷感激;小校們則多是被清靈指導學習跳杆的先登之士,對清靈亦是敬重有加。
還有數位追隨吳昊多年未成家的老將,蒙清靈賜婚,得以成家立業,天可憐見,跟著將軍這麽多年,終於有人想到自己還打光棍呢,清靈小姐就是好心腸啊。
他們皆是清靈暗中串聯的人,清靈隻說朝廷太壞,要狠狠鬧一場,給大家出氣。他們卻未料會在今日發動。清靈提及此事時,尚在年節之中,眾人隻當是一句戲言。此刻見封無休這個機靈如鬼的狗東西率先行動,眾人恍然大悟,這是要大家跟朝廷好好鬧一次的大戲開始了。
自然是紛紛響應。
“都住口!你們想幹什麽?” 吳昊終於怒吼出聲。
眾人聞聲,頓時安靜下來。
清靈神色莊重,上前向吳昊施禮,朗聲道:“越王朝廷下令,坑殺百萬苦役民夫,有大將軍印信為證,此乃不仁;
百年前,越王一族本為楚國大臣,卻囚禁楚王,背主篡位,此為不忠。
越王哄騙我等將士為其賣命,有功不賞,此為不義;
越王年節不迴宗廟祭祀先祖,致使祖陵被掘,王子慘死,此為不孝;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越王,理當遭受天譴,王位與國土,當有德者居之。將軍從軍九年,戰功赫赫,眾將士在吳字將軍大旗下所向披靡,傷亡甚少,軍功赫赫。將軍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無有人餓死。將軍求賢若渴,天下有識之士紛紛來投。將軍便是那有德之人,帳內英雄皆願為將軍牽馬墜蹬、赴湯蹈火,我等何不自取富貴,理會這個腐朽的朝廷做什麽。”
清靈清脆的聲音在大帳內迴蕩,吳昊聽得呆住了,眾將領或麵麵相覷,不敢言語;
心中暗忖:小姐欲拉吳將軍另起爐灶,不受他人之氣,天大地大,英雄自當縱橫馳騁,我等便是那英雄!
眾人或目光熾熱,望向吳昊;或滿臉茫然,不知所措;或眼神遊移,在清靈和吳昊之間來迴掃視。
封無休、包大海等人亦被這番話震撼,他們知曉小姐鄙夷朝廷的齷齪,自己亦不願受氣,小姐既欲有所作為,他們自當追隨。隻是未料小姐竟說出的是如此驚天大事。
吳昊掃視眾將一眼,深吸一口氣道:“妹妹,你可知這天下,向來是貴人之天下,並非誰想稱王便能稱王。”
清靈高聲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此語仿若一道閃電,瞬間劃破夜空,將眾將領心中的遐想點燃。
清靈趁熱打鐵,連珠炮般說下去:“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豪傑建功立業之時。人生苦短,不過幾十年光陰,若不放手一搏,怎知那高位不能為我等所有?此刻我等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而天下饑民遍野,隻需有糧,便可安定四方,道理就是這麽簡單。越王失德,他人可取而代之,我等為何不可?他人若得天下,百姓豈能安寧?我等信不過他人,唯將軍仁義。今日發兵起義,將軍率我等救下那百萬苦役民夫,此乃驚天動地的大仁大義之舉。”
言罷,清靈單膝跪地,甲胄碰撞,發出清脆聲響,高唿:“將軍仁義,請將軍救救天下百姓!”
開平將軍吳昊率領大軍行至通橋邑,此地距與越國主力大軍會合之處僅五十裏之遙。彼時,越國大將軍正在前方通州城,指揮各軍將物資裝船,籌備歸程。通州有一條南通河,河水悠悠,可直通都城,此水運之便,恰似天助,為後續行程鋪就坦途。
吳昊大軍剛剛安營紮寨,尚未歇腳,大將軍軍令被送達。吳昊接過軍令,展開娟帛,目光掃過之處,臉色瞬間煞白,呆立當場,仿若被抽去了魂魄。
清靈見狀,心覺不妙,急忙上前接過軍令一瞧,隻見其上寫著:“大將軍令,各軍自行坑殺苦役民夫,務必殺絕,三日後輕裝疾行,不得有誤。”
清靈頓時麵色鐵青,柳眉倒豎,櫻唇微啟,怒罵出聲:“此等惡行,簡直比肩邪魔,令人發指!”
清靈見吳昊久久未語,隻是眉頭緊皺,似在沉思,忍不住說道:“兄長,你看他們這般作為。將北方糧食搜刮幹淨,如今害怕大軍南歸後,這些民夫百姓不甘餓死造反,竟妄圖下此毒手,屠戮百萬民夫。這朝廷實在毫無人性。你我追隨此等之人,難道真有前途可言?”
吳昊揉了揉眉心,仍是沉默不語,仿若陷入了深深的糾結與掙紮之中。
清靈繼續道:“通州地界匯聚的民夫苦役,恐不下百萬,甚至更多。驅使軍卒殺害這些良民,他們世世代代供奉貴族,如牛馬般辛勤勞作,如今卻要無辜喪命。我擔憂我們吳家在他們眼中,亦不過是可隨意舍棄的棋子,狡兔死,走狗烹,你我終究隻是貴族老爺的走狗罷了。”
吳昊緩緩抬起頭,望向清靈,眼神中帶著一絲迷茫與困惑:“妹妹,你也是貴族出身,怎可說出此等言語?你我有氣血狼煙加身,戰力超凡,誰人敢不對我們敬重三分?似你我這般人物,於這俗世之中,自當盡享榮華富貴。”
清靈見吳昊仍執著於天定富貴的思想,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兄長,你可還記得我們曾討論封神之事?我當時便說過,上天隻會封那些有道德有名望的人為神。如今你我若是聽從軍令,殺戮無辜,又怎能積攢名望,得封神位?”
吳昊經此一點,猛然驚覺,說道:“妹妹所言極是,我倒是疏忽了這一關節。既如此,那便偷偷放了他們。隻是需留下少許,以應付大將軍派來的督軍,那督軍實在難纏,你我皆心知肚明,不能讓人抓了太大的把柄。唉,若還有揚國俘虜,此事或許更容易蒙混過關。還是妹妹心思縝密,考慮周全。”
清靈見吳昊無法領會自己的深意,強行平息怒火,不願再多言此事,與吳昊閑談幾句後,便轉身出了大帳。
夜涼如水,清風拂麵,清靈嗅著空氣中彌漫的灶火氣味,聽著營地中嘈雜的人聲,心中思緒萬千。她望著夜空繁星閃爍,暗自思忖:這人間煙火,不應該是這樣的!她心中的信念愈發堅定,越國朝廷自己作死,時機已然成熟,該行動了。
次日,吳昊升帳議事,小校以上軍官皆聞令前來,大帳之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眾人皆正襟危坐,麵色嚴肅,等待著將軍的指令。
唯有那督軍,姍姍來遲,日上三竿了,大搖大擺地走進帳中。
吳昊見督軍到來,雖心中不悅,仍起身帶領眾人向其行禮。
監軍卻不以為意,笑嘻嘻地在次座落座,眼神還不時地在清靈身上遊走,隻因清靈蓄起了頭發,愈發顯得美麗動人。清靈見其輕薄之態,心中厭惡,卻不予理會,隻是微微側目,望向別處。
吳昊見眾人皆已到齊,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接到大將軍令,我軍於通橋邑休整一日,明日輕裝簡從,前往通州與大軍會合。各部務必管束好麾下兵卒,通州乃是繁華之地,非鄉野可比,不得衝撞貴人,違令者嚴懲不貸。”
眾將齊聲應諾,聲如洪鍾,震得帳幕微微顫抖。
就在此時,一聲嬌笑突兀響起,清脆悅耳,仿若銀鈴。“嗬嗬嗬哈哈哈。” 笑聲連綿不絕,清靈笑得花枝亂顫,好像眼淚都要笑出來了。
眾將皆驚愕地望向清靈,吳昊臉色黑了。
督軍則滿臉嘲諷,心中暗自腹誹:看吧,這女子從軍,便是沒了規矩,丫頭就該在家中好好伺候老爺才是。
吳昊趕忙出聲製止清靈:“妹妹,休要失態,注意威儀。”
清靈止住笑聲,麵上仍然笑意盈盈,仿若天真無邪的孩童,脆生生說道:“兄長,要什麽威儀?你我又非那高高在上的貴人。”
吳昊聞言,頓時驚愕不已,瞪大了眼睛:“妹妹,你這是何意?今日怎的如此反常?”
清靈卻不理會吳昊的質問,轉而直視督軍,美目之中透露出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說道:“嗬嗬,督軍大人,您見多識廣,您倒是說說,我與兄長的冊封可作數?雖說王上派人宣旨冊封,然而既沒有祭祀天地,昭告天下的禮儀,也沒有賞賜銘刻冊封金文的禮器為證。我兄長已為開平將軍多年,王上莫非忘了還有個臣子叫吳昊嗎。”
督軍被清靈這突如其來的質問打得措手不及,一時語塞,心中暗自納悶:這小女子怎會突然將矛頭指向自己?
吳昊亦是心中一動,突然發覺妹妹此舉似在為自己爭取好處,這要好處的時機把握得真準。他便不再多言,默默盯著督軍,看看這肥胖的家夥如何迴答。
眾將亦目光灼灼地盯著督軍,聰慧者已經反應過來,也覺得這麽做太棒了,他們都認為清靈小姐這是要為大軍開拔索要好處。
督軍被眾多沙場悍將盯得頭皮發麻,心中惶恐,隻得硬著頭皮說道:“這個…… 丹陽縣主莫急,我自會上報朝廷,為二位補辦冊封大典。二位將軍此次前往王都平叛,若立大功,王上定會賞賜禮器。”
清靈聽到這般迴答,立刻追問道:“如此說來,此刻我兄妹二人還算不得真正的貴族?”
督軍急忙辯解:“縣主怎可如此言語?您二位自然是貴族。”
清靈柳眉一挑,接話道:“是貴族,然而越王卻未派禮官給我們舉辦冊封大典,那我們便不是越國的貴族。”
督軍聞言,頓時惱羞成怒,嗬斥道:“放肆!你怎可胡言亂語……”
清靈截斷督軍的話頭,高聲道:“我兄妹二人的貴族身份,乃是眾將士們在戰場上拚死拚活掙來的,與越王何幹?既如此,我們又何必再做越王臣子!”
此語一出,仿若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滿堂皆驚。眾人尚未從這一連串犀利的問答中迴過神來,便被這驚人的結論震得不知所措。
吳昊亦驚得張大了嘴巴,這變故太過突然,猶如一場暴風雨毫無征兆地席卷而來,他一時難以消化。
更令人震驚的事情接踵而至。督軍氣得渾身發抖,伸出手指指著清靈:“小女子不知禮數…… 哎呦,啊……”
清靈身形如電,刹那間上前抓住督軍手指,輕輕一折,隻聽 “卡吧” 一聲,督軍慘叫未絕,清靈順勢一拉,將其摔翻在地。
封無休見狀,毫不猶豫,一個箭步上前,一腳踩住督軍肥碩的肚子,令其動彈不得,隻能發出陣陣哀嚎。清靈再補上一腳,督軍頓時昏厥過去,哀號聲戛然而止。
吳昊驚得一躍而起,手指顫抖地指著清靈,嘴唇哆嗦,卻說不出話來。眾將亦紛紛起身,滿臉震驚地望著清靈。
清靈卻依舊笑意盈盈,指著地上的督軍說道:“大家瞧瞧這頭肥豬,朝廷之上盡是這等無能之輩。而我等大好男兒,卻隻能在戰場浴血奮戰,不惜殞命,天理何在?”
“呸!小姐說得對!俺包大海早想揍他了。整日隻知道吃喝玩樂,索要賄賂,還抽了俺幾鞭子。瞧他那熊樣,俺一根指頭就能捏死他。”一個魁梧將領突然出聲附和。
“打得好!此等酒囊飯袋,留之何用?”更有幾人開始鼓噪,兄弟們對這個督軍積怨已久。
“打都打了,要不砍了他?”
“吊起來,先抽幾百鞭子!”
……
仿若得到某種信號,半數新晉的將領與小校,紛紛叫罵出聲,更有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衝上前去,對著督軍又踹幾腳。
包大海,原是清靈首次運糧時投降的劫匪頭目,身材高大,沒想到吃了幾個月飽飯,變得壯碩如牛;先前一直在後營追隨清靈,因其在大戰中表現勇猛,記功升任校尉,調到前軍主力為將。
其餘出聲附和的將領,因清靈賞賜妻妾,心懷感激;小校們則多是被清靈指導學習跳杆的先登之士,對清靈亦是敬重有加。
還有數位追隨吳昊多年未成家的老將,蒙清靈賜婚,得以成家立業,天可憐見,跟著將軍這麽多年,終於有人想到自己還打光棍呢,清靈小姐就是好心腸啊。
他們皆是清靈暗中串聯的人,清靈隻說朝廷太壞,要狠狠鬧一場,給大家出氣。他們卻未料會在今日發動。清靈提及此事時,尚在年節之中,眾人隻當是一句戲言。此刻見封無休這個機靈如鬼的狗東西率先行動,眾人恍然大悟,這是要大家跟朝廷好好鬧一次的大戲開始了。
自然是紛紛響應。
“都住口!你們想幹什麽?” 吳昊終於怒吼出聲。
眾人聞聲,頓時安靜下來。
清靈神色莊重,上前向吳昊施禮,朗聲道:“越王朝廷下令,坑殺百萬苦役民夫,有大將軍印信為證,此乃不仁;
百年前,越王一族本為楚國大臣,卻囚禁楚王,背主篡位,此為不忠。
越王哄騙我等將士為其賣命,有功不賞,此為不義;
越王年節不迴宗廟祭祀先祖,致使祖陵被掘,王子慘死,此為不孝;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越王,理當遭受天譴,王位與國土,當有德者居之。將軍從軍九年,戰功赫赫,眾將士在吳字將軍大旗下所向披靡,傷亡甚少,軍功赫赫。將軍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無有人餓死。將軍求賢若渴,天下有識之士紛紛來投。將軍便是那有德之人,帳內英雄皆願為將軍牽馬墜蹬、赴湯蹈火,我等何不自取富貴,理會這個腐朽的朝廷做什麽。”
清靈清脆的聲音在大帳內迴蕩,吳昊聽得呆住了,眾將領或麵麵相覷,不敢言語;
心中暗忖:小姐欲拉吳將軍另起爐灶,不受他人之氣,天大地大,英雄自當縱橫馳騁,我等便是那英雄!
眾人或目光熾熱,望向吳昊;或滿臉茫然,不知所措;或眼神遊移,在清靈和吳昊之間來迴掃視。
封無休、包大海等人亦被這番話震撼,他們知曉小姐鄙夷朝廷的齷齪,自己亦不願受氣,小姐既欲有所作為,他們自當追隨。隻是未料小姐竟說出的是如此驚天大事。
吳昊掃視眾將一眼,深吸一口氣道:“妹妹,你可知這天下,向來是貴人之天下,並非誰想稱王便能稱王。”
清靈高聲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此語仿若一道閃電,瞬間劃破夜空,將眾將領心中的遐想點燃。
清靈趁熱打鐵,連珠炮般說下去:“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豪傑建功立業之時。人生苦短,不過幾十年光陰,若不放手一搏,怎知那高位不能為我等所有?此刻我等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而天下饑民遍野,隻需有糧,便可安定四方,道理就是這麽簡單。越王失德,他人可取而代之,我等為何不可?他人若得天下,百姓豈能安寧?我等信不過他人,唯將軍仁義。今日發兵起義,將軍率我等救下那百萬苦役民夫,此乃驚天動地的大仁大義之舉。”
言罷,清靈單膝跪地,甲胄碰撞,發出清脆聲響,高唿:“將軍仁義,請將軍救救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