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市的話如同一記重錘,令在場眾人紛紛不由自主地點頭,魏咎亦是深以為然,神色凝重。
“那要如何才能從楚國手中奪迴陳留等地?諸位愛卿可有何良策?”魏咎目光掃過殿中的文臣武將,神情嚴肅地發問道,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憂慮。
“臣以為,不若以大義勸說楚國,令其交還陳留等地!”中尉麻胄率先站了出來,恭敬地拱手提議,語氣中帶著一絲期望。
“末將以為不可!”鄧宗在麻胄話音剛落,便毫不猶豫地出列阻止,言辭頗為急切,“楚國之強大,相國想必應該十分清楚。那章邯手中兵馬比之楚國尚且多出十萬有餘,卻依舊落得個敗逃的下場。而我魏國如今兵力不滿三十萬,且大多為新兵與秦國潰卒,又如何能與楚國爭奪陳留?”
原來,在周市迴返大梁後,為了不影響魏國民眾的正常耕種,特意將軍中那些剛剛征召不久的壯丁全數解散。如此一來,魏國的兵力瞬間從五十萬銳減至三十萬不到,雖然極大地減少了大軍的開支和朝堂的負擔,但也讓魏國的軍事力量受到了不小的削弱。
“上將軍所言甚是!楚國如今派來使者,想必是欲與我魏國商議此事;若是王上不將陳留等地交付楚國,恐怕下次來的便是那楚國的浩浩大軍了!”
“臣以為,陳留等地雖是我魏地,然而卻是楚國從秦軍手中奮力奪迴。不若將這些暫時不在大魏掌控中的土地割讓與楚國,如此不僅可以交好楚國,還能讓天下人知曉大王的豁達大度!”
“若是楚國一開口,大王便將城池土地拱手相讓,實在會使得天下人恥笑大王懦弱。不若大王先以強硬姿態要求楚國歸還原先屬我大魏的城池土地,而後再用糧草金銀作為楚國此次出兵的酬勞。倘若楚國不接受,末將願意提兵十萬與楚國一決生死!”
司馬卬、公孫繆、劉季等紛紛神情肅穆地出列,拱手向魏咎提議。而在王座之上的魏咎,則是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一眾文武見到魏咎沒有發話,而是沉浸在思索之中,頓時都自覺地收了聲,安靜地等待著魏咎的決斷,整個大殿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氣氛。
“楚國如今兵鋒正盛,此時不宜與其產生衝突。還是先見過楚使,搞清其來意後再做決斷!”良久,魏咎無奈地開口,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苦澀與無奈。
“喏!”一眾魏國文武整齊劃一地拱手領命,聲音迴蕩在大殿之中。
大梁城,驛館之內。
楚國使團衛隊已然將驛館的防備布置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蒯徹和李左績在房內,正認真聽著使團衛隊將領朱軫的匯報。
“大夫、將軍!整個驛館已然布防完畢,各處崗哨均已安排妥當!”朱軫神色恭敬,拱手向已然被封為偏將的李左績和使團正使蒯徹稟報,身姿挺拔如鬆。
“朱校尉辛苦了!”蒯徹微微點頭,向朱軫示意,而後溫和地示意其坐下,眼神中帶著一絲讚許。
朱軫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李左績,見他微微點頭,這才在其對麵坐下,動作略顯拘謹。
“李將軍、朱校尉,以你二人之見,這驛館若是被魏軍所圍攻,能否堅守得住?”蒯徹一邊給朱軫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一邊忽然向兩人發問,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
朱軫受寵若驚,趕忙雙手接過蒯徹遞過來的茶水,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李左績,見他沒有出聲,便如同投桃報李般地說道:“此驛館離魏王宮太過近,且地勢狹小,易攻難守。若是魏軍全力圍攻,恐怕難以固守!”
蒯徹微微一笑,輕輕點頭,喝了一口茶後再次詢問道:“那你二人可知這魏國為何要讓我等在此驛館駐紮?”
這一次的問話,朱軫卻是一時語塞,不知如何迴答。而李左績則是不緊不慢地喝了口茶水,沉穩地向蒯徹說道:“大夫,我等均是粗人,確實難以知曉魏王究竟是出於何種意圖!但,漢公命我二人前來護衛大夫,就算拚盡性命戰死在這大梁城,也定會保證大夫安全逃離!”
“李將軍嚴重了!在下不過是覺得房中氣氛太過煩悶,才有此一問罷了!”見到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左績一出聲便是如此堅定的保證,蒯徹不禁摸了摸頷下胡須,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蒯徹緩緩站起身,目光望向魏王宮的方向,輕輕笑道:“我看啊!給我們這位魏王再多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輕易動我等楚國使節!”
“大夫所言極是!我楚國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若是他魏王敢動殺心,主公定會率領大軍將魏國一舉滅了!”朱軫說到項羽時,胸中抑製不住那份能夠在項羽帳下為將的自豪感,眼神中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蒯徹能夠從朱軫的話語中清晰地聽出他對於項羽和楚國那濃濃的崇拜和自豪之情。雖說這不是他第一次見楚軍將士流露出這種心情,但他還是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的主公項羽不愧是一位天生的統帥者,能讓麾下將士如此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相國府,正廳之中。
魏國相國周市高坐在上首,神色威嚴。左右首分別坐著魏國上將軍、陽武君鄧宗,以及前將軍、原陽君皇欣。左首之下依次排列著後將軍司馬卬,偏將鄧說、司馬法、劉泰;右首則依次坐著侍中柴武,偏將武滿、魏剛,都尉皇平、皇安。
“在座諸位,或是我大魏如今的柱石、大將,或是未來之棟梁。依各位之見,當如何應對楚國來使?”周市目光掃過下首坐著的一眾武將,先是感慨地開口,而後又神情嚴肅地向他們詢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與期待。
“相國,末將認為不如把陳留等地讓給楚國好了。我魏國尚有三川這個大郡在,就算日後與楚國有嫌隙,大不了便遷都往洛陽!”在周市說完之後,皇欣這個向來對楚國有好感的人率先發言,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與妥協。
皇欣之言不僅得到了部下武滿、魏剛的連聲支持,就連目前算是鄧宗派係的司馬卬、司馬法兩人也微微點頭,表示支持。
周市和鄧宗見狀,皆是在心中暗自歎息,感慨魏國如今還不算強大,否則魏國的將領就算戰死沙場,也不會輕易弱了己國威風,轉而佩服和羨慕他國。
“某倒是與原陽君有不同的看法!”鄧宗忽然出聲,而且稱唿皇欣並非用其朝中職位,而是用其魏國的封爵,語氣中隱隱帶著一絲不滿。
“陽武君有何其他看法不妨說出來,讓我等知曉!”周市一聽鄧宗破天荒的出聲,便知曉他對皇欣之言甚是不滿,但身為相國,就算心中明白,他也是看破不說破,隻是平靜地問道。
“某覺得,若是有可能,便以如今暴秦未滅、天下未定為由,勸說楚國放棄我魏國之地,並與其結盟。而不是如同原陽君一般,輕易放棄城池土地,隨隨便便地便丟棄了我魏國數百年的國都!”鄧宗神色平靜地向廳中眾人述說,然而任何一人都能從鄧宗的語氣中聽出他此刻心中的憤怒,他的眼神中隱隱閃爍著怒火。
“上將軍之言固然有理,但想要實施卻是困難重重!楚項羽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用楚軍將士的性命換來的城池土地,而且其更不會因為暴秦未滅而停下擴張的腳步。”侍中柴武當即便出聲反駁鄧宗,而後又怕眾人不信,便抬出了劉季作為例子。
“諸位想想,那單父君劉季大半年前可是在泗水郡自立為沛公,過得逍遙自在。若不是楚國出兵攻打泗水郡,那劉季怎會投靠我魏國?若是惹惱了楚項羽,那我魏國接下來便是要戰火紛飛,百姓生靈塗炭了!”
“那要如何才能從楚國手中奪迴陳留等地?諸位愛卿可有何良策?”魏咎目光掃過殿中的文臣武將,神情嚴肅地發問道,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憂慮。
“臣以為,不若以大義勸說楚國,令其交還陳留等地!”中尉麻胄率先站了出來,恭敬地拱手提議,語氣中帶著一絲期望。
“末將以為不可!”鄧宗在麻胄話音剛落,便毫不猶豫地出列阻止,言辭頗為急切,“楚國之強大,相國想必應該十分清楚。那章邯手中兵馬比之楚國尚且多出十萬有餘,卻依舊落得個敗逃的下場。而我魏國如今兵力不滿三十萬,且大多為新兵與秦國潰卒,又如何能與楚國爭奪陳留?”
原來,在周市迴返大梁後,為了不影響魏國民眾的正常耕種,特意將軍中那些剛剛征召不久的壯丁全數解散。如此一來,魏國的兵力瞬間從五十萬銳減至三十萬不到,雖然極大地減少了大軍的開支和朝堂的負擔,但也讓魏國的軍事力量受到了不小的削弱。
“上將軍所言甚是!楚國如今派來使者,想必是欲與我魏國商議此事;若是王上不將陳留等地交付楚國,恐怕下次來的便是那楚國的浩浩大軍了!”
“臣以為,陳留等地雖是我魏地,然而卻是楚國從秦軍手中奮力奪迴。不若將這些暫時不在大魏掌控中的土地割讓與楚國,如此不僅可以交好楚國,還能讓天下人知曉大王的豁達大度!”
“若是楚國一開口,大王便將城池土地拱手相讓,實在會使得天下人恥笑大王懦弱。不若大王先以強硬姿態要求楚國歸還原先屬我大魏的城池土地,而後再用糧草金銀作為楚國此次出兵的酬勞。倘若楚國不接受,末將願意提兵十萬與楚國一決生死!”
司馬卬、公孫繆、劉季等紛紛神情肅穆地出列,拱手向魏咎提議。而在王座之上的魏咎,則是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一眾文武見到魏咎沒有發話,而是沉浸在思索之中,頓時都自覺地收了聲,安靜地等待著魏咎的決斷,整個大殿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氣氛。
“楚國如今兵鋒正盛,此時不宜與其產生衝突。還是先見過楚使,搞清其來意後再做決斷!”良久,魏咎無奈地開口,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苦澀與無奈。
“喏!”一眾魏國文武整齊劃一地拱手領命,聲音迴蕩在大殿之中。
大梁城,驛館之內。
楚國使團衛隊已然將驛館的防備布置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蒯徹和李左績在房內,正認真聽著使團衛隊將領朱軫的匯報。
“大夫、將軍!整個驛館已然布防完畢,各處崗哨均已安排妥當!”朱軫神色恭敬,拱手向已然被封為偏將的李左績和使團正使蒯徹稟報,身姿挺拔如鬆。
“朱校尉辛苦了!”蒯徹微微點頭,向朱軫示意,而後溫和地示意其坐下,眼神中帶著一絲讚許。
朱軫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李左績,見他微微點頭,這才在其對麵坐下,動作略顯拘謹。
“李將軍、朱校尉,以你二人之見,這驛館若是被魏軍所圍攻,能否堅守得住?”蒯徹一邊給朱軫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一邊忽然向兩人發問,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
朱軫受寵若驚,趕忙雙手接過蒯徹遞過來的茶水,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李左績,見他沒有出聲,便如同投桃報李般地說道:“此驛館離魏王宮太過近,且地勢狹小,易攻難守。若是魏軍全力圍攻,恐怕難以固守!”
蒯徹微微一笑,輕輕點頭,喝了一口茶後再次詢問道:“那你二人可知這魏國為何要讓我等在此驛館駐紮?”
這一次的問話,朱軫卻是一時語塞,不知如何迴答。而李左績則是不緊不慢地喝了口茶水,沉穩地向蒯徹說道:“大夫,我等均是粗人,確實難以知曉魏王究竟是出於何種意圖!但,漢公命我二人前來護衛大夫,就算拚盡性命戰死在這大梁城,也定會保證大夫安全逃離!”
“李將軍嚴重了!在下不過是覺得房中氣氛太過煩悶,才有此一問罷了!”見到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左績一出聲便是如此堅定的保證,蒯徹不禁摸了摸頷下胡須,臉上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蒯徹緩緩站起身,目光望向魏王宮的方向,輕輕笑道:“我看啊!給我們這位魏王再多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輕易動我等楚國使節!”
“大夫所言極是!我楚國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若是他魏王敢動殺心,主公定會率領大軍將魏國一舉滅了!”朱軫說到項羽時,胸中抑製不住那份能夠在項羽帳下為將的自豪感,眼神中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蒯徹能夠從朱軫的話語中清晰地聽出他對於項羽和楚國那濃濃的崇拜和自豪之情。雖說這不是他第一次見楚軍將士流露出這種心情,但他還是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的主公項羽不愧是一位天生的統帥者,能讓麾下將士如此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相國府,正廳之中。
魏國相國周市高坐在上首,神色威嚴。左右首分別坐著魏國上將軍、陽武君鄧宗,以及前將軍、原陽君皇欣。左首之下依次排列著後將軍司馬卬,偏將鄧說、司馬法、劉泰;右首則依次坐著侍中柴武,偏將武滿、魏剛,都尉皇平、皇安。
“在座諸位,或是我大魏如今的柱石、大將,或是未來之棟梁。依各位之見,當如何應對楚國來使?”周市目光掃過下首坐著的一眾武將,先是感慨地開口,而後又神情嚴肅地向他們詢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與期待。
“相國,末將認為不如把陳留等地讓給楚國好了。我魏國尚有三川這個大郡在,就算日後與楚國有嫌隙,大不了便遷都往洛陽!”在周市說完之後,皇欣這個向來對楚國有好感的人率先發言,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與妥協。
皇欣之言不僅得到了部下武滿、魏剛的連聲支持,就連目前算是鄧宗派係的司馬卬、司馬法兩人也微微點頭,表示支持。
周市和鄧宗見狀,皆是在心中暗自歎息,感慨魏國如今還不算強大,否則魏國的將領就算戰死沙場,也不會輕易弱了己國威風,轉而佩服和羨慕他國。
“某倒是與原陽君有不同的看法!”鄧宗忽然出聲,而且稱唿皇欣並非用其朝中職位,而是用其魏國的封爵,語氣中隱隱帶著一絲不滿。
“陽武君有何其他看法不妨說出來,讓我等知曉!”周市一聽鄧宗破天荒的出聲,便知曉他對皇欣之言甚是不滿,但身為相國,就算心中明白,他也是看破不說破,隻是平靜地問道。
“某覺得,若是有可能,便以如今暴秦未滅、天下未定為由,勸說楚國放棄我魏國之地,並與其結盟。而不是如同原陽君一般,輕易放棄城池土地,隨隨便便地便丟棄了我魏國數百年的國都!”鄧宗神色平靜地向廳中眾人述說,然而任何一人都能從鄧宗的語氣中聽出他此刻心中的憤怒,他的眼神中隱隱閃爍著怒火。
“上將軍之言固然有理,但想要實施卻是困難重重!楚項羽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用楚軍將士的性命換來的城池土地,而且其更不會因為暴秦未滅而停下擴張的腳步。”侍中柴武當即便出聲反駁鄧宗,而後又怕眾人不信,便抬出了劉季作為例子。
“諸位想想,那單父君劉季大半年前可是在泗水郡自立為沛公,過得逍遙自在。若不是楚國出兵攻打泗水郡,那劉季怎會投靠我魏國?若是惹惱了楚項羽,那我魏國接下來便是要戰火紛飛,百姓生靈塗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