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與覃雄順利地從陶舍和姚卬手中接過那象征著兵權的兵符,就此穩穩地控製了二十萬正往西歸的秦軍。陶舍、姚卬與蘇角三人,也順勢成為了趙康、覃雄手下的偏將,各自統領著三萬兵馬,分別駐守在至關重要的函穀關與武關,為大秦帝國的西陲防線增添了一道堅固的屏障。
陳留城,漢王臨時行宮之內,氣氛熱烈而凝重。
“主公!如今秦軍如喪家之犬般東逃,想必章邯已然是強弩之末,無力再與我軍交戰。此時不若便趁此絕佳機會,一鼓作氣,徹底殲滅章邯所部!”酈食其恭敬地拱手,向正全神貫注看著大秦疆域圖的項羽進言,言辭之中充滿了急切與期待。說罷,他不著痕跡地用餘光掃向一旁的蒯徹,暗暗示意其趕忙附和自己的提議。
“主公!臣深思熟慮後,覺得若是不趁此良機將章邯所部一舉殲滅,那日後其必定會如心腹大患般,成為主公成就霸業的強大阻礙。故而,臣堅決附議酈大夫之言!”蒯徹心領神會,瞧見酈食其向自己使的眼色,當即便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從容地出列,恭敬地拱手附議,語氣堅定而有力。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在蒯徹表態附議之後,英布等一眾求戰心切的將領們,仿佛被點燃了心中的戰火,紛紛情緒激昂地出列,齊聲附議,聲音響徹整個行宮,彰顯著他們渴望征戰、建功立業的決心。
項羽緩緩將視線從那幅詳盡的大秦疆域圖上挪開,目光平靜卻又透著一股威嚴,靜靜地看著站在廳中正中,正翹首以盼等待自己決斷的眾人,一時間,並未發出一言。整個行宮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項羽身上,氣氛緊張得仿佛能聽見彼此的心跳聲。
張良何等聰慧,他深知項羽內心其實是想要收降章邯,故而一直不願與章邯所部進行真真正正的生死決戰。見此情形,張良從容不迫地出列,恭敬地向項羽進言道:“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有一良策,或可收服章邯與其麾下一眾將校,為主公所用!”
“哦?說來一聽!”項羽見張良主動站出來獻策,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好奇,目光中滿是期待,示意張良繼續說下去。
“秦軍已然戰敗,在逃離之時,丟棄了大量的糧草輜重,可謂是倉皇而逃。如此一來,其軍中糧草必然極度匱乏。加之我軍與魏軍已然成功切斷章邯所部與關中之聯係,使其無法再從關中得到補給。故而,我軍可實行圍而不殺之策,令其等在困境中逐漸喪失鬥誌,而後再行收降,如此可事半功倍!”張良拱手而立,神色自信,侃侃而談,言辭條理清晰,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秦軍雖已戰敗,但畢竟仍有數十萬之眾,我軍如何能夠做到圍而不殺?”酈食其聽了張良所言,心中頓生疑慮,當即便不假思索地提出異議,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項羽聽聞酈食其的質疑,亦是深有同感地點點頭,而後將目光投向張良,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與期待,等待著張良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秦軍雖號稱數十萬,但其中除卻少部分關中秦人之外,其餘大多皆是我六國子民!若是派人巧妙地混入秦軍之中,暗中鼓動其軍心,使其內部人心惶惶。而後,我軍再不斷地派精銳之師襲擾其營地,令其不得安寧。時日一久,在無法得到補給的困境下,秦軍必然會軍心潰散!到時,再將章邯逼入一座大城之中,圍而不殺的計劃便可順利展開了!”張良早有準備,成竹在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然看到了章邯歸降的場景。
見張良如此自信滿滿,仿佛一切盡在掌握,項羽心中已然有了決斷。他坐在上首,神色威嚴地下令道:“英布、項佗、傅寬聽令,自即日起,汝三人所部悉聽張祭酒之令,不得有誤!”
“喏!”英布、項佗、傅寬三人齊聲應諾,聲音洪亮,整齊劃一地拱手領命。然而,三人表麵上雖恭敬領命,但眼神中卻隱隱透露出一絲倨傲,看向張良的目光中帶著些許不屑,似乎對張良一介謀士指揮他們作戰心有不服。
項羽何等敏銳,瞬間察覺到了三人的異樣。他麵色一沉,緩緩將腰間那把陪伴自己征戰多年、沾染無數敵人鮮血的佩劍解下,鄭重地遞向張良,目光堅定地說道:“張祭酒,此乃孤之寶劍!它隨孤南征北戰,曆經無數惡戰,見證了孤的赫赫戰功。今賜予汝為信物,若是軍中有何人膽敢不聽號令,不服管教,汝可執此劍先斬後奏!”說罷,項羽用著淩厲如鷹隼般的眼神,冷冷地看向英布等三人。
三人瞬間被項羽身上那股強大的殺氣所籠罩,心中不禁有些顫抖。他們深知項羽的威嚴與手段,不敢再有絲毫懈怠,當即便很是恭順地向張良拱手行禮,收起了心中那一絲不屑,神色變得恭敬起來。
“陳留城本是魏國的固有地盤,但卻是我大楚勇士們浴血奮戰所奪下。諸位以為,是否要將此城歸還與魏國?”吩咐完軍事部署後,項羽神色輕鬆地看向一眾武將謀士,看似隨意地發問,但眼神中卻暗藏深意。
“臣以為,陳留以及我軍目前所占之地,皆應悉數劃歸楚國所有!但魏國畢竟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我們也要給予其一定的麵子。不若在陳留會盟關東諸國,建立討秦之盟。並將陳留設為討秦大本營,由楚國在此駐兵守護!如此一來,既給了魏國麵子,又使得我楚國得以擴充領土。不知主公覺得此計如何?”蒯徹在項羽發問後,略作思索,便從容起身,恭敬地拱手進言,言辭懇切,分析得頭頭是道。
項羽本就早有會盟諸國的想法,如今蒯徹提出此計,正中下懷,當即便借坡下驢,欣然讚同道:“此計甚好!會盟之事,既然是汝所提,便全權交與汝負責!務必辦得妥妥當當,莫要讓孤失望!”
“臣領命!”蒯徹當即喜笑顏開,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心中暗自欣喜自己能得到如此重要的任務,仿佛已然看到了自己在會盟中大展身手的場景。
濟陽城,秦軍營地內,一片蕭瑟與混亂。
自從秦軍在戰場上狼狽逃離後,士氣低落,每日都有逃兵不斷出現,即便采取了各種嚴厲的措施,卻依舊屢禁不止。待退至濟陽城時,章邯手下的秦軍已然銳減,剩下不到十五萬。而這十五萬人,大多都是家在關中的秦人,因對家鄉的牽掛以及對逃亡後果的恐懼,故而皆不敢輕易逃離。
“上將軍!濟陽城中所儲備的糧草,恐怕也支撐不了多少時日了,如今局勢危急,您可得盡快想想辦法啊!”司馬欣滿臉無奈,憂心忡忡地向章邯稟報,語氣中透著一絲焦急與憂慮。
“濟陽東北處之定陶,如今可還在我大秦手中?”章邯雙眉緊鎖,神色凝重,指著地圖上定陶的位置,向司馬欣發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定陶還在我軍掌控之中!守將佰封,乃是昔日王翦將軍帳下的校尉,此人擅長防守,故而定陶到現在都還牢牢地掌握在其手上!”司馬欣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即便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詳細地向章邯稟明。
“佰封!”章邯低聲念了一下定陶守將的名字,而後手指用力地戳了戳地圖上的定陶,果斷地說道:“便往此城去,以此城為中心,向方圓百裏的百姓借糧!另外,派兵攻打城陽、都關、甄城,務必奪取此三地的糧草,以解我軍燃眉之急!”
“也隻好如此了!”程春聽了章邯的命令,心中雖對百姓的遭遇有些不忍,但在這嚴峻的形勢下,卻也隻好無奈地點點頭,讚同章邯所言。
“派何人前去攻打三城?”司馬欣沒有程春那般的不忍之心,一心隻想著如何解決軍中糧草問題,當即便向章邯請示,等待著章邯下達具體的命令。
“董翳引三萬騎兵,務必以奇襲之策攻打甄城,力求速戰速決;張靈引兩萬騎兵,全力攻打都關;趙賁引兵兩萬,前去攻打城陽。在成功拿下城池後,三將各自留下足夠的糧草供當地守軍使用,所餘之糧,悉數押解往定陶!”章邯沉思片刻,思慮再三後,向著司馬欣有條不紊地說道,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了深思熟慮。
“喏!”司馬欣拱手領命,轉身快步前去傳達章邯的命令。
“上將軍還想要和楚軍一戰?”程春在司馬欣離開後,心中滿是疑惑,拱手向章邯詢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解。
“自然!”章邯一聽見“楚軍”兩字,胸中那股壓抑已久的怒火瞬間燃起萬丈,眼神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仿佛要將楚軍生吞活剝。
“難道上將軍您不知曉那項羽前番為何不盡全力與我軍交戰?”程春看著怒氣洶洶的章邯,心中更加疑惑,很是不解地問道。
“本將知曉!那項羽是想要收服本將,故而並未竭盡全力與我軍交戰。否則,以楚軍的實力,本將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地逃得出!”章邯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點點頭,而後目光堅定地看著南邊,仿佛能穿透重重阻礙,看到楚軍的營地。
“那將軍為何還要執意與楚軍交戰?”程春聽了章邯的迴答,心中的疑惑非但沒有解開,反而更加濃重,忍不住繼續問道。
“你不懂!他項羽識英雄重英雄,本將又何嚐不是啊!”章邯微微閉上眼睛,內心的怒火稍微平複下來,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你就當是我的執念吧,我與項羽之間,總要有個了斷!”說罷,章邯揮揮手示意程春出去,而後緩緩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大梁城,魏王宮。
“楚國使者來了?”魏咎聽聞此消息,很是驚訝,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他本想著派人前去楚國,討要迴陳留等城池,沒有想到還未等自己派人出使,楚國使者便先一步抵達了魏國。
“是的大王!”剛剛被封為侍中的柴武,恭敬地拱手向魏咎稟報道,神色嚴肅。
“楚國使者乃是項羽謀士蒯徹,傳聞此人有三寸不爛之舌,口才極佳。此次出使我魏國,恐怕是想要替楚國保住陳留等城池!”周市在柴武退下後,微微皺眉,出聲分析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整個魏王宮,因楚國使者的到來,頓時籠罩上了一層緊張的氣氛!
陳留城,漢王臨時行宮之內,氣氛熱烈而凝重。
“主公!如今秦軍如喪家之犬般東逃,想必章邯已然是強弩之末,無力再與我軍交戰。此時不若便趁此絕佳機會,一鼓作氣,徹底殲滅章邯所部!”酈食其恭敬地拱手,向正全神貫注看著大秦疆域圖的項羽進言,言辭之中充滿了急切與期待。說罷,他不著痕跡地用餘光掃向一旁的蒯徹,暗暗示意其趕忙附和自己的提議。
“主公!臣深思熟慮後,覺得若是不趁此良機將章邯所部一舉殲滅,那日後其必定會如心腹大患般,成為主公成就霸業的強大阻礙。故而,臣堅決附議酈大夫之言!”蒯徹心領神會,瞧見酈食其向自己使的眼色,當即便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從容地出列,恭敬地拱手附議,語氣堅定而有力。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在蒯徹表態附議之後,英布等一眾求戰心切的將領們,仿佛被點燃了心中的戰火,紛紛情緒激昂地出列,齊聲附議,聲音響徹整個行宮,彰顯著他們渴望征戰、建功立業的決心。
項羽緩緩將視線從那幅詳盡的大秦疆域圖上挪開,目光平靜卻又透著一股威嚴,靜靜地看著站在廳中正中,正翹首以盼等待自己決斷的眾人,一時間,並未發出一言。整個行宮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項羽身上,氣氛緊張得仿佛能聽見彼此的心跳聲。
張良何等聰慧,他深知項羽內心其實是想要收降章邯,故而一直不願與章邯所部進行真真正正的生死決戰。見此情形,張良從容不迫地出列,恭敬地向項羽進言道:“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有一良策,或可收服章邯與其麾下一眾將校,為主公所用!”
“哦?說來一聽!”項羽見張良主動站出來獻策,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好奇,目光中滿是期待,示意張良繼續說下去。
“秦軍已然戰敗,在逃離之時,丟棄了大量的糧草輜重,可謂是倉皇而逃。如此一來,其軍中糧草必然極度匱乏。加之我軍與魏軍已然成功切斷章邯所部與關中之聯係,使其無法再從關中得到補給。故而,我軍可實行圍而不殺之策,令其等在困境中逐漸喪失鬥誌,而後再行收降,如此可事半功倍!”張良拱手而立,神色自信,侃侃而談,言辭條理清晰,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秦軍雖已戰敗,但畢竟仍有數十萬之眾,我軍如何能夠做到圍而不殺?”酈食其聽了張良所言,心中頓生疑慮,當即便不假思索地提出異議,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項羽聽聞酈食其的質疑,亦是深有同感地點點頭,而後將目光投向張良,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與期待,等待著張良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秦軍雖號稱數十萬,但其中除卻少部分關中秦人之外,其餘大多皆是我六國子民!若是派人巧妙地混入秦軍之中,暗中鼓動其軍心,使其內部人心惶惶。而後,我軍再不斷地派精銳之師襲擾其營地,令其不得安寧。時日一久,在無法得到補給的困境下,秦軍必然會軍心潰散!到時,再將章邯逼入一座大城之中,圍而不殺的計劃便可順利展開了!”張良早有準備,成竹在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然看到了章邯歸降的場景。
見張良如此自信滿滿,仿佛一切盡在掌握,項羽心中已然有了決斷。他坐在上首,神色威嚴地下令道:“英布、項佗、傅寬聽令,自即日起,汝三人所部悉聽張祭酒之令,不得有誤!”
“喏!”英布、項佗、傅寬三人齊聲應諾,聲音洪亮,整齊劃一地拱手領命。然而,三人表麵上雖恭敬領命,但眼神中卻隱隱透露出一絲倨傲,看向張良的目光中帶著些許不屑,似乎對張良一介謀士指揮他們作戰心有不服。
項羽何等敏銳,瞬間察覺到了三人的異樣。他麵色一沉,緩緩將腰間那把陪伴自己征戰多年、沾染無數敵人鮮血的佩劍解下,鄭重地遞向張良,目光堅定地說道:“張祭酒,此乃孤之寶劍!它隨孤南征北戰,曆經無數惡戰,見證了孤的赫赫戰功。今賜予汝為信物,若是軍中有何人膽敢不聽號令,不服管教,汝可執此劍先斬後奏!”說罷,項羽用著淩厲如鷹隼般的眼神,冷冷地看向英布等三人。
三人瞬間被項羽身上那股強大的殺氣所籠罩,心中不禁有些顫抖。他們深知項羽的威嚴與手段,不敢再有絲毫懈怠,當即便很是恭順地向張良拱手行禮,收起了心中那一絲不屑,神色變得恭敬起來。
“陳留城本是魏國的固有地盤,但卻是我大楚勇士們浴血奮戰所奪下。諸位以為,是否要將此城歸還與魏國?”吩咐完軍事部署後,項羽神色輕鬆地看向一眾武將謀士,看似隨意地發問,但眼神中卻暗藏深意。
“臣以為,陳留以及我軍目前所占之地,皆應悉數劃歸楚國所有!但魏國畢竟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我們也要給予其一定的麵子。不若在陳留會盟關東諸國,建立討秦之盟。並將陳留設為討秦大本營,由楚國在此駐兵守護!如此一來,既給了魏國麵子,又使得我楚國得以擴充領土。不知主公覺得此計如何?”蒯徹在項羽發問後,略作思索,便從容起身,恭敬地拱手進言,言辭懇切,分析得頭頭是道。
項羽本就早有會盟諸國的想法,如今蒯徹提出此計,正中下懷,當即便借坡下驢,欣然讚同道:“此計甚好!會盟之事,既然是汝所提,便全權交與汝負責!務必辦得妥妥當當,莫要讓孤失望!”
“臣領命!”蒯徹當即喜笑顏開,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心中暗自欣喜自己能得到如此重要的任務,仿佛已然看到了自己在會盟中大展身手的場景。
濟陽城,秦軍營地內,一片蕭瑟與混亂。
自從秦軍在戰場上狼狽逃離後,士氣低落,每日都有逃兵不斷出現,即便采取了各種嚴厲的措施,卻依舊屢禁不止。待退至濟陽城時,章邯手下的秦軍已然銳減,剩下不到十五萬。而這十五萬人,大多都是家在關中的秦人,因對家鄉的牽掛以及對逃亡後果的恐懼,故而皆不敢輕易逃離。
“上將軍!濟陽城中所儲備的糧草,恐怕也支撐不了多少時日了,如今局勢危急,您可得盡快想想辦法啊!”司馬欣滿臉無奈,憂心忡忡地向章邯稟報,語氣中透著一絲焦急與憂慮。
“濟陽東北處之定陶,如今可還在我大秦手中?”章邯雙眉緊鎖,神色凝重,指著地圖上定陶的位置,向司馬欣發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定陶還在我軍掌控之中!守將佰封,乃是昔日王翦將軍帳下的校尉,此人擅長防守,故而定陶到現在都還牢牢地掌握在其手上!”司馬欣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即便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詳細地向章邯稟明。
“佰封!”章邯低聲念了一下定陶守將的名字,而後手指用力地戳了戳地圖上的定陶,果斷地說道:“便往此城去,以此城為中心,向方圓百裏的百姓借糧!另外,派兵攻打城陽、都關、甄城,務必奪取此三地的糧草,以解我軍燃眉之急!”
“也隻好如此了!”程春聽了章邯的命令,心中雖對百姓的遭遇有些不忍,但在這嚴峻的形勢下,卻也隻好無奈地點點頭,讚同章邯所言。
“派何人前去攻打三城?”司馬欣沒有程春那般的不忍之心,一心隻想著如何解決軍中糧草問題,當即便向章邯請示,等待著章邯下達具體的命令。
“董翳引三萬騎兵,務必以奇襲之策攻打甄城,力求速戰速決;張靈引兩萬騎兵,全力攻打都關;趙賁引兵兩萬,前去攻打城陽。在成功拿下城池後,三將各自留下足夠的糧草供當地守軍使用,所餘之糧,悉數押解往定陶!”章邯沉思片刻,思慮再三後,向著司馬欣有條不紊地說道,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了深思熟慮。
“喏!”司馬欣拱手領命,轉身快步前去傳達章邯的命令。
“上將軍還想要和楚軍一戰?”程春在司馬欣離開後,心中滿是疑惑,拱手向章邯詢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解。
“自然!”章邯一聽見“楚軍”兩字,胸中那股壓抑已久的怒火瞬間燃起萬丈,眼神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仿佛要將楚軍生吞活剝。
“難道上將軍您不知曉那項羽前番為何不盡全力與我軍交戰?”程春看著怒氣洶洶的章邯,心中更加疑惑,很是不解地問道。
“本將知曉!那項羽是想要收服本將,故而並未竭盡全力與我軍交戰。否則,以楚軍的實力,本將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地逃得出!”章邯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點點頭,而後目光堅定地看著南邊,仿佛能穿透重重阻礙,看到楚軍的營地。
“那將軍為何還要執意與楚軍交戰?”程春聽了章邯的迴答,心中的疑惑非但沒有解開,反而更加濃重,忍不住繼續問道。
“你不懂!他項羽識英雄重英雄,本將又何嚐不是啊!”章邯微微閉上眼睛,內心的怒火稍微平複下來,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你就當是我的執念吧,我與項羽之間,總要有個了斷!”說罷,章邯揮揮手示意程春出去,而後緩緩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大梁城,魏王宮。
“楚國使者來了?”魏咎聽聞此消息,很是驚訝,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他本想著派人前去楚國,討要迴陳留等城池,沒有想到還未等自己派人出使,楚國使者便先一步抵達了魏國。
“是的大王!”剛剛被封為侍中的柴武,恭敬地拱手向魏咎稟報道,神色嚴肅。
“楚國使者乃是項羽謀士蒯徹,傳聞此人有三寸不爛之舌,口才極佳。此次出使我魏國,恐怕是想要替楚國保住陳留等城池!”周市在柴武退下後,微微皺眉,出聲分析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整個魏王宮,因楚國使者的到來,頓時籠罩上了一層緊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