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輛大車行駛在夜幕之中。


    車掌居中,副手居右。


    車身上方有火把燃燒照明。


    三百多輛車將整條街照映的如同白晝。


    整條後街都轟動了。


    賈芸就是在後街長大的。


    他是住在榮國府後廊,日常活動當然和嫡脈不同,他們等閑也進不了府。


    得稟報上頭,早年是通過王夫人,後來則是要通過鳳姐才能進府。


    還得言明來意。


    比如是進來給老太太請安,或是見王夫人,或是求見鳳姐。


    嫡脈的人心裏也有數,這些人進來,要麽借錢,借物,要麽就是討差事。


    當然也不可能人人都給。


    賈家兩府有自己正常的運作軌跡,沒有什麽特殊事情,基本上很少用府外的人,包括族人。


    一年能有一兩個差事就不錯了。


    外頭的族人可不少,成年的有名號的就好幾十個。


    用誰不用誰?


    那隻能看誰走動的頻繁,誰的嘴甜,誰會討好當家管事的人。


    大觀園的大工程出來,賈家的族人才等來了好機會,不少人到榮國府去當差效力。


    當然不是因為親情,是因為白花花的銀子。


    賈芹就是走的賈蓉和賈薔的門路,撈了個看守家廟的好差,幾百兩銀子拿去,基本上被他自己給揮霍了。


    搞的太過火了,連賈珍都看不下去,狠狠訓斥了賈芹一通。


    原本的賈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出場。


    賈芸先是走的賈璉的門路。


    畢竟名義上賈璉當家管事。


    但賈璉根本當不了家。


    或者說,不涉及到根本大事,日常的家務管理上,鳳姐占了絕對主動權。


    賈芸後來還是找倪二借了銀子,買了幾十兩的香料……


    榮國府的豪奢深入人心,搞的幾十兩銀好像不算什麽。


    但就算劉姥姥家也是一年多的開銷用度,她家可是富農,不是普通的農戶或真正的貧民。


    可想而知這香料有多貴重。


    在同時期,歐洲的香料價格卻下來了。


    在大航海之前,歐洲人因為地廣人稀,畜牧業相對發達,肉食其實是不怎麽缺乏。


    哪怕是平民百姓,憑放牧和射獵也有機會獲得肉食。


    但不論是熏還是臘,缺香料的肉類弄出來味道都很差。


    香料價格等同黃金。


    大航海開啟之後,早期他們是從南美運迴大量黃金,積累出第一桶金。


    然後各國紛紛造船出海,搶占一個接一個的殖民地。


    最終占據了好幾個大規模的香料出產地。


    最大的就是斯裏蘭卡和阿三等地,到了紅樓世界這個時間節點,香料已經源源不斷的供給歐洲,價格從類比黃金跌落了不少,肯定是要比賈芸買的便宜的多。


    類似的情形和變化,未來幾十年會大量發生。


    比如瓷器,英國佬搞出了骨瓷,潔白如玉,質地上乘,華夏的瓷器出口大幅度銳減。


    英國人又在錫蘭等地種植紅茶,幾十年間改良茶種,更適合歐洲人的口感,結果華夏的茶葉出口基本上斷了。


    不是減少,而是斷絕了。


    隻有絲製品,雖然也有仿照生產,但絲織品的出口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


    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賈芸在這個時空的出現,當然是異數。


    比如眼前的這四輪大車組成的車隊。


    哪怕是輕型馬車,車身也是比兩輪車大的多。


    高大的車輪比一個成年男子相差不多,重型馬車光是前車輪就和成年人差不多高,後輪更是高過成人。


    很多住寧榮街附近的人,光是聽說過馬車,但見還是頭一迴。


    也包括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人。


    當然也有鳳姐,尤氏,可卿等人。


    賈璉倒是見過,賈蓉和賈環幾個也沒見過。


    驚唿聲此起彼伏。


    和後街的歡唿聲相映成趣。


    在後街那邊的多是普通人,他們當然知道這車隊是做什麽去的。


    就是為了救援前線,運送軍糧。


    這個名義,足夠令這些人為之歡唿了。


    和賈家那些高高在上,在雲端裏俯瞰眾生的貴人不同。


    對普通人來說,哪怕是頗有身家的商人,京師一旦被圍就是一件影響生計的事。


    普通人是一天不勞作一天不得食。


    一旦被困,京城裏百業俱停,哪有多少活給他們做?


    能停的買賣生意基本上都停了。


    這些人停了活計,隻能帶著家人到處趕粥棚,能趕上就能苟活一天,趕不上就得餓一天,搞不好就餓死了。


    二十多年前京城被困,餓死病死近十萬人,九成九都是這樣毫無抵抗力的貧民。


    就算是中產之家,最多也就能有十幾兩到幾十兩的積蓄。


    還未必是現銀,得算上一些易於折現的物品。


    加上房產,有個二三百兩到四五百兩的家底,在京城算中產小康之家。


    這點家產,還真不夠折騰的。


    被圍困時,可不光是糧食漲到二十兩以上一石。


    還有藥材等物品也是飛漲。


    家中一旦有人生病,那就基本上隻能等死了。


    就算沒病沒災,一家有七八口人是正常狀態,一石糧再省也隻夠吃一個來月,全部身家也就夠保幾個月命。


    好在半年多時間終於解圍,要不然接下來就得大量餓死中產之家的百姓了。


    所以除了貴人和身家過千兩的富人,誰都不敢保自己在圍城之中安然無事。


    就算是有錢人,也得小心暴民生變。


    上一次圍城時,暴民搶糧店可不止一迴兩迴。


    五城兵馬司雖是能彈壓下去,但隻要到的稍晚一些,糧行店主死全家都是相當常見的事。


    被搶的有錢人也不止一家兩家。


    搶還是輕的,殺人也是常有之事。


    人到那個時候,麵臨全家餓死之時,律法已經被拋諸腦後了。


    這般事情,隻要經曆過的就絕不想再經曆一次。


    當這些人,不論貧富,看到車隊經過時,總是會大開中門,舉家出外,為賈記車行的經過鼓掌歡唿。


    這不光是為了朝廷,天子,社稷……


    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和大夥有關又無關。


    太虛浮了些。


    但京城被圍,糧道斷絕,物價飛漲,暴民遍地……


    這些事,卻是和眾人息息相關!


    留在京裏的,多是世代居於京城,根就在京城。


    很多人跑了,但留下來的還是大多數。


    外麵也有虜騎遊騎,不小心撞上了就是個死,還不如呆在京城裏安穩。


    隻是京城要是被圍,終究會經曆諸多慘事,能不被圍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賈記車行去運送軍需物資,隻要前方有糧有兵,薊州實力還在,虜騎就不敢放肆施為。


    圍京師,宣大和薊鎮遼鎮,最少得把薊和遼給解決掉。


    這一點常識,京師百姓多半都有。


    此時他們的歡唿當然是出於至誠,真心實意。


    若賈記車隊真能將軍需送到軍前,可能會消彌掉一場大禍!


    原本,所有人都沒有太大信心。


    朝廷,官府,軍方都辦不到的事。


    平時維持補給,朝廷已經捉襟見肘了。


    民力有限,物力有限。


    北方民力,物力,財力均有不足。


    前明時定鼎京師,確定了以京師為核心的戰略布局。


    早前說錯,到大周時就不能說錯了,沒有京師當核心,北方早就扛不住了。


    能維持現在的這局麵,也是大周武德充沛了。


    要知道北虜重振,東虜實力遠過崛起之時。


    大周要不是武德充沛,又以京師為重鎮核心,以天子守國門,怕是早就頂不住了。


    黃河為界都算是運氣好。


    搞不好長江一線都守不住,又要恢複南明時的殘局光景。


    這一次,不太可能再出一個大周太祖蕩平群雄,驅逐韃虜了。


    可以說,賈記車行現在算是一個高光時間。


    包括這些車掌車夫和隨行人員,都受到了熱烈擁戴,歡唿之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西城。


    可想而知,從北城或東城過來的車隊,也應是有一樣的待遇。


    賈赦,賈政,賈珍,賈璉等人眼中,都是充滿著震驚,嫉妒,仇恨等複雜神采。


    寶玉和黛玉,寶釵,湘雲等人,都是極度的震驚。


    當然也有羨慕與敬服。


    不論如何,賈芸真的是什麽事都能做到極致!


    寫書,便是寫出第一流話本。


    因為大戰方興,神雕最終本暫停發行,但所有人都知道大結局出來了。


    不知道多少人盼著大戰結束,神雕發行最終本。


    可以說是翹首以盼。


    而寫正經文章,王朝周期論和天時人口論更是足以震爍古今,流傳千古。


    天下讀書人為之轟動。


    也就是賈政這種迂腐又愚蠢的所謂讀書人,固步自封的蠢物,才不明白這兩論的高妙和重要之處。


    做生意買賣也是一流,先是賣書,辦報,大賺特賺。


    又搞了賈記車行,短短半年時間就風靡整個北方。


    甚至現在北虜大軍壓境,朝廷還要倚重賈記車行之力……


    若真的能和內府配合完成任務……


    封爵近在眼前!


    這怎麽能不叫人佩服,羨慕,或是嫉妒仇恨?


    “哼,聲勢倒是不小。”


    “這車看著大,真能裝幾千斤還日行百裏?”


    “我看懸,多半是吹出來的!”


    “哼,軍國重事豈能玩笑?我看別說立功,別現了眼,到最後落個追責問罪就不好了。”


    “嘿嘿,我看別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


    “搞不好,要把小命丟了!”


    “哼,一個疏宗庶子,真的是妄想一步登天!”


    戲樓兩側,賴大,賴二,吳新登,俞祿等人也是忍不住小聲議論著。


    他們當然也是知道主子們的心思。


    賈芸越得意,嫡脈這些人就越難受。


    主子難受,他們當然也難受。


    要真的嫡脈被取代,寧榮二府憑什麽保持現在的地位和排場?


    沒有權勢,他們怎麽居中占便宜,拿好處?


    就鳳姐幾個在外放貸,說和官司等事,這些奴仆能不在中間賺好處?


    賴家可是在京城也有大宅第,是那種有精致花園,十幾進房過百間房的整幢大宅!


    別說奴仆總管了,放眼京師,做到三四品高官的文官,有幾個能住上這種宅子的?


    寧榮二府的奴仆總管就有如此豪宅,估計還會有不少田產和產業。


    也就賈家會這麽寬縱奴仆,賈母還到賴家做客。


    換了任何一家勳貴或是諸王,早就把賴家查個底兒掉。


    不少紅樓同人,都是寫揭穿賴家真麵目,賈母大驚,處置賴嬤嬤和賴家……


    那就扯蛋了。


    賴家擺在明麵的產業都不止十萬兩,賈母等人親眼看在眼裏,何需外人來揭穿?


    隻不過就是放縱奴仆撈錢,主子富貴,三代跟隨的奴仆有點富貴怎麽了?


    很多人不了解這些頂尖勳貴的心理,太想當然了……


    此時此刻,這些奴仆當然是為主分憂。


    嘴裏的話都是酸氣十足,甚至是譏諷嘲笑。


    惡意滿滿。


    黛玉氣的俏臉煞白,但卻無法開口斥責。


    寶釵還是一臉嫻靜的模樣,但眼眸中也是升起了明顯的怒火。


    這幫刁奴!


    “說的過分了吧?”


    湘雲和賈芸並不相識,原本是無感之事。


    但賈芸和他的賈記畢竟是為了大周江山社稷,為了京城和薊州的幾百萬的百姓安危,這才冒險出京。


    數百輛馬車匯集至此,所為何來?


    這些人說的這些話,委實是有些太過分了,連湘雲都忍不住了。


    隻是她也知道自己地位身份有些尷尬,卻也隻能是小聲抱怨一句而已。


    “嗯,內府也來人了。”


    “匯集的車也越來越多。”


    “人也多了。”


    “不奇怪,寧榮街往前走就是正陽門,他們會從那邊匯集一起,直接從東便門出京,直赴通州。”


    “怪不得。”


    “看,正陽門那邊也過來了。”


    “南城,北城,西城,車馬快兩千了!”


    等大量車馬匯集之後,連賈家的奴仆們也不敢說怪話了。


    賈母都坐不住了,到二樓看臨街地方。


    車馬從後街繞過來,開始從寧榮街石牌下經過。


    出於對寧,榮二公的尊重,這邊一般是不走車馬的。


    就算有貴人,也是不擺儀衛,以示敬重。


    哪怕北靜王水溶,到了這裏也是如此。


    但今天情形特殊,所有人都挑不出理來。


    便是賈母,也隻是麵色凝重的看著這浩浩蕩蕩無窮無盡的車隊。


    大量高大的馬車不停駛近,又向著遠方駛離。


    一種叫人說不出來的浩瀚壯觀和莊嚴之感,湧上所有人的心頭。


    其實華夏是農耕文明,禮儀,法度,物質,人口,都遠在蠻夷之上。


    但文明不代表強大。


    曾經的華夏既文明,也強大。


    碾壓四周蠻夷。


    那才叫真正強大的文明。


    到明末之後,可稱末法時代。


    文明老邁,太多愚昧,保守,封閉,老邁的雜質了。


    文明老了,自然敵不過強悍殘暴的異族新興文明。


    宋亡於元,明亡於清,都是這個道理。


    但在此時,在所有人眼前,眼前的車隊,隱隱然給人文明且強大的感覺。


    眾人說不清楚,但這種感覺震懾了所有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