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正帝一直以為是大周的氣運,還有帝王的仁政導致了氣候的變化。


    其實到景和帝當國的前中期,氣候還有小冰期的尾巴在影響。


    各種自然災害還是有,但確實是在轉好。


    這成了景和帝的個人功績之一。


    現在真相被揭穿,每個人都有一種無能為力加上極度恐懼的感覺。


    這個賈芸……真的是個普通人還是個妖孽?


    為什麽他能穿透千年曆史的迷霧,看穿前人從未發現過的真相?


    到此,沒有人再懷疑了。


    “傳旨,召開大朝會。”


    “再敲景陽鍾……”


    隆正帝捂著臉,內心也是有短暫的無力感。


    但很快他的眼中就滿是堅毅之色。


    “朕意誌堅鋼如鐵!”


    “這下好了,父皇再不高興,他也不能否認天時論和人口論!”


    “再荒唐下去,大周就要急轉而下,由盛轉衰!”


    “不對,現在已經在衰落的路上了!”


    “朕要把這衰落的趨勢給擋住,給拉迴來!”


    鍾聲漸漸響起。


    可想而知會使神京內外震驚無比。


    按慣例二十九這天就開始放年假。


    然後一直到初六那天各衙門才重新開始辦公。


    其實是得一直過了十五,各衙門才陸續恢複正常。


    朝廷也不會在年尾召開大朝會。


    一般是新年正旦那天舉行大朝會。


    還有兩天就是正式大朝會,皇帝居然兩天也等不了了?


    大量的官員走出衙門,神態各異的看向宮門處。


    這陣子……景陽鍾可是響了兩次了。


    上次是王朝周期論,這一次又是什麽?


    ……


    “政翁,不會又是你那侄孫搞出來的麻煩吧?”


    賈政今天當值,他是一襲藍袍,頭頂烏紗,腰纏銀花帶,足踩官靴,麵相是英俊的中年男人,加上儒雅與貴氣並存的貴族風度,與純粹的文官氣質還是有明顯的不同。


    走出工部衙門大門時,不免是有人和賈政開起玩笑。


    賈政麵色肅然的道:“大人說笑了,賈芸已經被賈珍開革出我賈家一族,與賈某再無關係了。”


    對方隻是說笑,賈政如此正經,顯然賈家嫡脈已經達成了共識,一定要把賈芸趕出神京賈家一族。


    “賈芸還是有才的,貴府這樣有些可惜了。”


    “是啊,皇上還是很看重賈芸的,政翁,此子將來可能與我等並列啊。”


    “不然!”賈政一臉正色的道:“再有才,也不可心術不正。再者說,那王朝周期論不過是狂生妄言,無非就是看了幾本史書,突發其想罷了。此子寫話本小說是有些本事,但也上不得大雅之堂,何況是和吾輩相比?”


    其實在場官員,並無人將賈政與自己並列。


    能留在六部的,最少都是功名二甲的進士。


    誰會把賈政這個恩蔭的讀書人看在眼裏?


    別說賈政愛讀書,愛讀書的,詩,書,畫都入門成為名家,中了秀才,舉人就是考不上進士的都多了去了。


    要不是賈政的國公老父臨終請求,賈政哪有機會直接任五品文官實職,還直接進了工部!


    若是賈政真有的才幹,這麽多年下來,最少都能幹到侍郎了。


    實在不行,也可以放到地方,最少也能任職巡撫了。


    結果這位還是五品員外郎,可見其能力如何。


    “不必多說,趕緊赴宮門參加朝會吧。”


    有人打圓場,賈政也是微微點頭,融入諸多官員形成的人流中,趕赴宮門。


    賈政不會後悔自己剛剛的話。


    賈芸此子,賈家已經決定放棄。


    再者說,賈政也不相信,賈芸還能弄出什麽大動靜來。


    無非是一時取巧獲得了天子一時的垂青。


    事後證明,天子是一時衝動。


    可一不可再。


    今天的事,絕對與賈芸無關!


    ……


    韋期逸聽到鍾聲時才剛醒。


    昨天他和幾位同年喝酒,不小心喝的大醉。


    雖然還不到三十歲,但韋期逸行事方式犀利,做事果決,又擅長攀附。


    在都察院過百個監察禦史中,韋期逸算是公認的明日之星。


    韋期逸被陶炳吉這位大學士選中,又被直管的上司,都憲大人沈鴻翼看中,可以說此後的仕途將會一帆風順!


    他是三年前的進士,前方已經是一片坦途。


    而不少同年,此時還在某地當著知縣,戰戰兢兢等著上憲考評。


    一旦考在中評,隻能繼續留任知縣。


    考在下評,可能會調到邊遠地方的小縣當知縣。


    甚至轉為佐雜官。


    那前途就徹底毀了。


    就算考在上評,也不是一定會升官,可能調任到某個大縣當知縣。


    再考為上評,才有機會行取禦史。


    這時候才站在和韋期逸相等的位置上。


    差距太大了。


    就算在監察禦史這個群體中,韋期逸也是站在上風了。


    這一次的江山在德不在險的文章刊登,雖說誇讚文章的沒有幾人,大夥兒都看的出來這是一篇應製文章,沒有什麽精彩之處。


    但恭維奉承的人很多。


    誰都知道,韋期逸完成這一次任務後,已經被大佬們接納和認可了。


    前程似錦啊。


    正因如此,向來謹慎小心的韋期逸才會喝的大醉……


    起床之後,聽到景陽鍾聲,韋期逸換了大朝會的梁冠朝服,急匆匆的趕向宮中。


    ……


    “又是賈芸?”


    “天時人口論?”


    “政翁,你猜錯了啊,還真的是賈芸的文章。”


    “嘶……這篇文章,比王朝周期論更勝一籌啊!”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怪不得從成周至秦漢再到隋唐兩宋,興衰有時,原來是和天時有關!”


    “和人口也有關係。戰國時人口已經到頂峰,各國都是耕戰一體,鼓勵生育。但因為戰事不休,外部壓力減緩了內部矛盾……賈芸這話怪怪的,但看著是很有道理!”


    “沒錯,戰國一結束,秦國大一統,人口到了五千萬人左右的閾值。”


    “秦的關中人口沒拿到大一統之後的紅利,反而出盡全力在戰事之上,戰爭結束後徭役依舊,征發不停,老秦人也疲憊不堪了。”


    “內部和外部矛盾加深,利益分配不公,導致大亂!”


    “唉,我又要提過秦論了,這是吊打賈誼的過秦論啊。”


    “兩漢之間都是大亂,因為人口都達到了五千萬。”


    “大唐也是,安史之亂時,土地兼並隻是誘因,節度使是外因,真正的原因是人口膨脹,分田不足。若均田還能保持,府軍就有戰鬥力,強幹弱枝,區區節度使領的邊軍何足道哉?”


    “至明末,人口過億,矛盾更深,乃至幾萬人丁的偽清趁虛而入。”


    “嘶……這麽一說,我大周人口也過億了啊!”


    一眾正在討論的官員頓時麵麵相覷,不少人都是覺得口舌幹燥,渾身發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