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賈瑞應聘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紙免費派送一個月不到,射雕的銷量也是直線上升。
“東主,除去給各家書局交貨收的尾款一萬三千兩,今天的銷量是四千零一冊,正好是八千零二兩銀子。再去掉紙費,油墨,人工費,還有王短腿等人的工錢,尚餘兩萬三百一十餘兩,整銀已經替您兌成銀票,碎銀放在鋪子的錢櫃之中。這是賬簿,您核對一下。”
新雇來的賬房老蔡蔡德讓,算盤珠子撥弄了一通,賬目,存銀,兌換銀票,都是做的相當老練純熟。
賈芸查了一下,並無錯誤,便是收下銀票,然後把賬簿交給老蔡。
賈芸用人,考察監督和製度必不可免。
不要去考驗人性。
下一步還會專門雇個人管現銀。
老蔡管賬,但不沾銀錢。
有專人管銀子,但不管帳。
另外,雇傭賬房隻是第一步,下麵賈芸還要雇幾個掌櫃,有人負責店麵,有人負責管理雕版抄書,還有人負責報紙發送等等。
到目前為止,極限開工的話,每天能印超過一萬五千冊以上的射雕。
前一段時間,市場接近飽和。
接下來,便是舉人進京後市場開始大幅度增長。
這時候,報紙又適時而出。
射雕在報紙上連載。
有報紙幫著宣傳,注明書局有成冊射雕發售。
這樣一來,有心盜印的書局更沒招了。
除非也雕版印報紙。
那本錢就大了去了。
就算咬牙跟印,但又不知道下一集在哪。
要是賈芸停一陣射雕成書的印刷,隻在報紙發行,他們就得虧到姥姥家了。
發行報紙,就是防著盜印。
畢竟隨著舉人進京,要考慮外地市場了。
冷子興,張煊等人知道了,對賈芸的心計和商業手段,也是敬服不已。
接下來,就是報紙的廣告也可以考慮了。
已經有商家意動前來聯絡。
每天固定一萬份,多半是中產之家的讀書人家。
購買力驚人。
隻要報紙願意刊登廣告,百兩到幾百兩乃至千兩銀子的價位,京師的殷實商家應該不會拒絕。
報紙這一塊,現在不顯山不露水的。
但將來必定是利潤大頭。
還不光是京師。
將來必定要鋪到保定,開封,金陵等大城市。
反正這時代新聞時效性不必太強。
在外地發售時,把民生版塊換成全國版,大差不差就行。
坊間新聞這一塊,可以在各大城市雇一些市井中人,定期采集。
賈芸的一個原則是不語誌怪,子不語怪力亂神,坊間趣談,一定要狗血,要香豔,要奇特!
在這個原則下,賈記書局日報越來越受歡迎和追捧。
不少老夫子唾罵之餘,又忍不住要看。
報紙的發行,大大帶動了射雕的發售,這本書又是大火了一把。
到十一月初時,算一算出貨超過七萬冊,去掉成本,獲利也超十萬兩。
這是巨額財富。
四周的書局店鋪的東主們無不眼紅之至。
……
就在編輯室的三間明間裏,賈芸對五個編輯簡明扼要的說明了花邊版的宗旨。
“呃……”
“東主的話,令小可耳目一新。”
“力求真實,絕不編造?小可倒是認同東主的要求。”
“要香豔,要奇特……東主,這樣會不會有些有辱斯文?”
眼前是五個書生,有兩個還有秀才功名。
不愧是京師啊。
找不到活的秀才一抓一大把。
賈芸這裏畢竟是書局,對讀書人來說這份工作並不有辱身份。
麵子上遮掩的過去。
書局招收編輯的消息一放開,除了兩個窮舉人是意外驚喜外,這陣子前後來了好幾十號人。
眼前這五位,也是賈芸兩次麵試之後決定留下來的人手。
說來也是有趣。
五人中有一個是賈家的人。
賈瑞。
這家夥不知道抽什麽瘋,也可能是看了報紙,對花邊新聞極度感興趣。
也有可能是在族學捅了簍子。
正好這邊書局報社招人,這家夥揣著報紙就來了。
一見麵,賈瑞眼都瞪圓了。
這家夥消息不靈通。
或者說沒有人把他當根蔥。
賈芸成了書局大東主,京城大文豪。
這消息不少人都知道了。
賈瑞明顯不知道。
遠房叔侄二人這麽見麵,賈芸當時倒是笑了。
賈瑞這家夥……
留就留下來吧。
賈瑞肚子裏還是有東西的。
畢竟賈代儒也是有舉人功名,教出來的孫子學問不會太差。
賈瑞就是人品不行,族學裏誰給他好處,他就偏向誰。
教學也不認真。
族學被弄的烏煙瘴氣。
不過轉念一想……
賈家嫡脈的大人物們,誰把族學當迴事啊?
不提賈赦,賈珍,賈璉……
賈政當迴事嗎?
紅樓前八十後四十,一百二十迴,賈政去過族學嗎?
沒有人當迴事的地方……
賈瑞擺爛似乎也情有可原。
這家夥是個妙人。
最搞的就是覬覦鳳姐。
要家世沒家世,要錢沒錢,相貌在俊男紮堆的賈家也不起眼。
也不知道誰給他的勇氣。
另外幾個,劉斯林,溫學斌,趙星銘,吳從周,兩個秀才。
另外兩個,或多或少沾點權門的邊。
和賈瑞一樣,算大家族的旁支子弟。
賈芸仔細想想就覺得不奇怪了。
讀書在這個時代是高成本行為。
在京師這種地方,讀書的成本更是高到杜絕了絕大多數寒門子弟。
讀書人中,除了外來的為官的,求學的,經商的除外。
京城本地的讀書人,出身各世家大族的旁枝子弟很多,並不奇怪。
最後一句疑問,也是吳從周問的。
五人中年齡最大一個,老秀才一枚,在應募之前在一個商人家裏當私塾老師。
失了館之後沒有新工作,於是來書局應聘。
賈芸聞言笑道:“吳老哥問的也是,我輩讀書人就算不能做大官,也是想著報國濟民?但老哥要記得,真實就是一種力量,隻要真實,也同樣能教化人心!比如那些香豔緋聞,多半會有慘重後果。賭近偷,奸近殺啊!到時候,吳老哥你寫寫按語,警惕來者,未嚐不是教化萬民呢?若有人想賭,想著勾搭別人家的娘子,一看報道就翻然悔悟,這就是我們報紙的教化之功了!”
在場的幾個,哪怕是兩個秀才,都是被賈芸忽悠住了。
眼眸中頓時生出敬佩之意。
東主確實是胸懷丘壑啊。
“至於諸位的報酬……”
賈芸笑著道:“五位編輯,劉斯林劉兄,溫學斌溫兄兩人負責收集和編寫。吳老哥和趙秀才趙老哥負責主編主筆,寫評價按語。瑞大叔,你年齡最小,主要負責校對就好了。兩位秀才,月俸四兩五錢銀,其餘三位,月俸三兩五錢銀,若將來報紙效益好,總會再給分紅。”
這個俸祿,和承諾的一樣,五人都麵露滿意之色。
京師的秀才收入,比外省的要高一些。
機會也多。
但其實也就那幾樣。
當塾師,當掮客,當訟師,或是做清客。
賈府賈政身邊就養著不少清客,可比養小妾費錢多了。
要麽就是到大戶族學任教。
但大戶族學待遇好,可要求也高啊。
最少得是個小名士。
很多秀才是不夠格到大家族任教,隻能到小門小戶暫且棲身。
賈雨村落魄時,就曾到林府任私塾老師。
一般來說,小家族的老師,一年十幾兩到二十多兩不等。
大家族的族學老師,可能就是五六十兩不等。
若是貴族族學,一年百兩也有可能。
隻是這種機會,眼前這幾位是肯定沒指望的。
月俸近五兩,一年近六十,已經等於是大家族族學的老師了,這個收入,最少是他們此前的一倍有餘。
至於賈瑞幾個,此前收入怕是隻有一年十來兩。
像賈瑞,家族分的錢糧,一年也就十來兩銀,餓不死就行。
現在一年也賺近四十兩了,遠超家族分的錢糧,對賈瑞當然是大喜事。
“東主,除去給各家書局交貨收的尾款一萬三千兩,今天的銷量是四千零一冊,正好是八千零二兩銀子。再去掉紙費,油墨,人工費,還有王短腿等人的工錢,尚餘兩萬三百一十餘兩,整銀已經替您兌成銀票,碎銀放在鋪子的錢櫃之中。這是賬簿,您核對一下。”
新雇來的賬房老蔡蔡德讓,算盤珠子撥弄了一通,賬目,存銀,兌換銀票,都是做的相當老練純熟。
賈芸查了一下,並無錯誤,便是收下銀票,然後把賬簿交給老蔡。
賈芸用人,考察監督和製度必不可免。
不要去考驗人性。
下一步還會專門雇個人管現銀。
老蔡管賬,但不沾銀錢。
有專人管銀子,但不管帳。
另外,雇傭賬房隻是第一步,下麵賈芸還要雇幾個掌櫃,有人負責店麵,有人負責管理雕版抄書,還有人負責報紙發送等等。
到目前為止,極限開工的話,每天能印超過一萬五千冊以上的射雕。
前一段時間,市場接近飽和。
接下來,便是舉人進京後市場開始大幅度增長。
這時候,報紙又適時而出。
射雕在報紙上連載。
有報紙幫著宣傳,注明書局有成冊射雕發售。
這樣一來,有心盜印的書局更沒招了。
除非也雕版印報紙。
那本錢就大了去了。
就算咬牙跟印,但又不知道下一集在哪。
要是賈芸停一陣射雕成書的印刷,隻在報紙發行,他們就得虧到姥姥家了。
發行報紙,就是防著盜印。
畢竟隨著舉人進京,要考慮外地市場了。
冷子興,張煊等人知道了,對賈芸的心計和商業手段,也是敬服不已。
接下來,就是報紙的廣告也可以考慮了。
已經有商家意動前來聯絡。
每天固定一萬份,多半是中產之家的讀書人家。
購買力驚人。
隻要報紙願意刊登廣告,百兩到幾百兩乃至千兩銀子的價位,京師的殷實商家應該不會拒絕。
報紙這一塊,現在不顯山不露水的。
但將來必定是利潤大頭。
還不光是京師。
將來必定要鋪到保定,開封,金陵等大城市。
反正這時代新聞時效性不必太強。
在外地發售時,把民生版塊換成全國版,大差不差就行。
坊間新聞這一塊,可以在各大城市雇一些市井中人,定期采集。
賈芸的一個原則是不語誌怪,子不語怪力亂神,坊間趣談,一定要狗血,要香豔,要奇特!
在這個原則下,賈記書局日報越來越受歡迎和追捧。
不少老夫子唾罵之餘,又忍不住要看。
報紙的發行,大大帶動了射雕的發售,這本書又是大火了一把。
到十一月初時,算一算出貨超過七萬冊,去掉成本,獲利也超十萬兩。
這是巨額財富。
四周的書局店鋪的東主們無不眼紅之至。
……
就在編輯室的三間明間裏,賈芸對五個編輯簡明扼要的說明了花邊版的宗旨。
“呃……”
“東主的話,令小可耳目一新。”
“力求真實,絕不編造?小可倒是認同東主的要求。”
“要香豔,要奇特……東主,這樣會不會有些有辱斯文?”
眼前是五個書生,有兩個還有秀才功名。
不愧是京師啊。
找不到活的秀才一抓一大把。
賈芸這裏畢竟是書局,對讀書人來說這份工作並不有辱身份。
麵子上遮掩的過去。
書局招收編輯的消息一放開,除了兩個窮舉人是意外驚喜外,這陣子前後來了好幾十號人。
眼前這五位,也是賈芸兩次麵試之後決定留下來的人手。
說來也是有趣。
五人中有一個是賈家的人。
賈瑞。
這家夥不知道抽什麽瘋,也可能是看了報紙,對花邊新聞極度感興趣。
也有可能是在族學捅了簍子。
正好這邊書局報社招人,這家夥揣著報紙就來了。
一見麵,賈瑞眼都瞪圓了。
這家夥消息不靈通。
或者說沒有人把他當根蔥。
賈芸成了書局大東主,京城大文豪。
這消息不少人都知道了。
賈瑞明顯不知道。
遠房叔侄二人這麽見麵,賈芸當時倒是笑了。
賈瑞這家夥……
留就留下來吧。
賈瑞肚子裏還是有東西的。
畢竟賈代儒也是有舉人功名,教出來的孫子學問不會太差。
賈瑞就是人品不行,族學裏誰給他好處,他就偏向誰。
教學也不認真。
族學被弄的烏煙瘴氣。
不過轉念一想……
賈家嫡脈的大人物們,誰把族學當迴事啊?
不提賈赦,賈珍,賈璉……
賈政當迴事嗎?
紅樓前八十後四十,一百二十迴,賈政去過族學嗎?
沒有人當迴事的地方……
賈瑞擺爛似乎也情有可原。
這家夥是個妙人。
最搞的就是覬覦鳳姐。
要家世沒家世,要錢沒錢,相貌在俊男紮堆的賈家也不起眼。
也不知道誰給他的勇氣。
另外幾個,劉斯林,溫學斌,趙星銘,吳從周,兩個秀才。
另外兩個,或多或少沾點權門的邊。
和賈瑞一樣,算大家族的旁支子弟。
賈芸仔細想想就覺得不奇怪了。
讀書在這個時代是高成本行為。
在京師這種地方,讀書的成本更是高到杜絕了絕大多數寒門子弟。
讀書人中,除了外來的為官的,求學的,經商的除外。
京城本地的讀書人,出身各世家大族的旁枝子弟很多,並不奇怪。
最後一句疑問,也是吳從周問的。
五人中年齡最大一個,老秀才一枚,在應募之前在一個商人家裏當私塾老師。
失了館之後沒有新工作,於是來書局應聘。
賈芸聞言笑道:“吳老哥問的也是,我輩讀書人就算不能做大官,也是想著報國濟民?但老哥要記得,真實就是一種力量,隻要真實,也同樣能教化人心!比如那些香豔緋聞,多半會有慘重後果。賭近偷,奸近殺啊!到時候,吳老哥你寫寫按語,警惕來者,未嚐不是教化萬民呢?若有人想賭,想著勾搭別人家的娘子,一看報道就翻然悔悟,這就是我們報紙的教化之功了!”
在場的幾個,哪怕是兩個秀才,都是被賈芸忽悠住了。
眼眸中頓時生出敬佩之意。
東主確實是胸懷丘壑啊。
“至於諸位的報酬……”
賈芸笑著道:“五位編輯,劉斯林劉兄,溫學斌溫兄兩人負責收集和編寫。吳老哥和趙秀才趙老哥負責主編主筆,寫評價按語。瑞大叔,你年齡最小,主要負責校對就好了。兩位秀才,月俸四兩五錢銀,其餘三位,月俸三兩五錢銀,若將來報紙效益好,總會再給分紅。”
這個俸祿,和承諾的一樣,五人都麵露滿意之色。
京師的秀才收入,比外省的要高一些。
機會也多。
但其實也就那幾樣。
當塾師,當掮客,當訟師,或是做清客。
賈府賈政身邊就養著不少清客,可比養小妾費錢多了。
要麽就是到大戶族學任教。
但大戶族學待遇好,可要求也高啊。
最少得是個小名士。
很多秀才是不夠格到大家族任教,隻能到小門小戶暫且棲身。
賈雨村落魄時,就曾到林府任私塾老師。
一般來說,小家族的老師,一年十幾兩到二十多兩不等。
大家族的族學老師,可能就是五六十兩不等。
若是貴族族學,一年百兩也有可能。
隻是這種機會,眼前這幾位是肯定沒指望的。
月俸近五兩,一年近六十,已經等於是大家族族學的老師了,這個收入,最少是他們此前的一倍有餘。
至於賈瑞幾個,此前收入怕是隻有一年十來兩。
像賈瑞,家族分的錢糧,一年也就十來兩銀,餓不死就行。
現在一年也賺近四十兩了,遠超家族分的錢糧,對賈瑞當然是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