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華盛頓。


    羅斯輻是一個堅決果斷、雷厲風行而且善於思考的人,在這幾點上,他和斯塔林有許多相似之處。在大選即將到來之際,莫斯科傳來特級情報,斯塔林要試探協約國,極有可能提前引發大戰。


    從參謀部給出的推演結果看,以蘇軍的實力,主動進攻確實有機會。目前漢斯軍在東境的兵力不足一百萬,而蘇軍有近兩百萬。


    蘇軍的坦克數量龐大,能第一時間打出‘閃電戰’效果;飛機數量也不少,性能差一點不影響戰力。蘇軍最好的結果是攻入漢斯國本土,最差的情況下能將協約國軍隊擋在第聶伯河以西,然後,雙方進入慘烈的拉鋸戰。


    無論什麽結果,都是羅斯輻最想看到的,也是最符合米國利益的。


    唯一不足的,便是大戰不會在大選時間到來,不然,他能碾壓對手。既然大戰在即,羅斯輻要提前布局一下。


    “赫爾,你再去一次莫斯科,告訴斯塔林閣下,米國會堅定地站在蘇盟背後,支持蘇盟抵抗黑色統治向世界蔓延。”


    “讓那些從漢斯國逃出來的人們走向街頭,向米國民眾講述那些悲慘的經曆。米國是自由世界,未來的走向,由自由世界的民眾去決定。”


    羅斯輻大義凜然。


    “是,總統閣下。”赫爾微笑迴答,“那美洲安全條約還要繼續推行嗎?”


    從實力上講,所有拉丁美洲國家加起來都不如一個蘇盟,還有一個遠東大國。組成美洲安全條約,米國還要負擔部分國家的安全,負擔加重。


    羅斯輻點頭,“要繼續。”


    “而且,美洲安全條約必須盡快簽訂,然後,我會讓馬歇爾製定一個擴軍計劃,分派到各國。你要告訴他們,若不擊敗協約國,伊班牙-高盧便會重返美洲,他們將滅國,淪為殖民地。”


    “在宣傳上,讓國內各大媒體和美洲各國媒體散播伊班牙-高盧的泛伊比利亞文化宣傳,做一些有利於簽訂條約的修飾。”


    羅斯輻深諳宣傳工具的用法。


    想要什麽,便讓人相信什麽。


    “是,總統,我會盡快安排。”赫爾一直在推動此事,可像墨西哥、巴西利亞、阿根庭等中等國家一直在推脫。


    “告訴他們,要麽簽字,要麽換人。”羅斯福給赫爾一道強硬的聖旨。


    在美洲一體化上,米國不會讓其他國家有搗亂的機會,即便是加勒比海域的國家和一些小國,也要進入條約,不能出兵,但能防守吧。


    以米國的戰略條件來說,拉丁美洲國家保持中立,對米國是最好的。然而,羅斯福擔心協約國不按常規出牌,偷襲墨西哥、古巴等一些離米國比較近的國家,拿到前進基地。


    格陵蘭和冰島的軍事據地,對米國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若大戰爆發,必須第一時間打掉。


    在安排赫爾之後,羅斯輻召見海軍部長,要求增加海軍預算,並向各大造船廠下達訂單。用羅斯輻的話來說,米國的海軍太‘弱小’,在未來一到兩年,要增加十艘航母和十艘戰列艦。


    過去一年,米國增加了五十艘戰艦,其中包括2艘航母、3艘戰列艦、5艘重巡洋艦,所以,米國主力戰艦增加到18艘戰列艦、8艘航母、45艘巡洋艦。


    米國航母乃是‘約克城’級,相比伊班牙-高盧的‘馬德裏’級沒有明顯的差距,艦載機75-59架,應該和‘馬德裏’級相差不大。


    從鷹國海軍將領福布斯的描述中,可以大致預估出來。伊班牙-高盧的航母配備了護航航母,所以艦載機看起來有很多。


    以米國的實力,這樣的護航航母可以來幾十艘、上百艘。


    控製了海洋,米國便能拿到勝利的基礎。


    陸軍方麵,米國陸軍在持續建設中,已擴大到60萬人左右,各師正在加緊訓練。在坦克、飛機等戰略武器上,米國正在加速創新研究,趕超協約國技術。


    米國生產的坦克和飛機,大部分送到了蘇盟,提高蘇盟的實力。


    ...


    在歐陸緊張的氣氛中,米國大選如期來臨。在老油條羅斯輻的積極努力下,最終擊敗共和黨推選出來的候選人威爾基,以絕對領先的優勢第三次出任總統。


    這種情況不難預料,1940年初,羅斯輻提前換下了中立主義的軍方部長,將共和黨派的幹涉主義陣營拉攏進來,順利通過第一次兵役法案和援助法案。


    羅斯輻有部分對手幫助,又極其老練,想不贏都難。


    羅斯輻在第三次任期的第四天,要求國會通過新的征兵法案,並宣稱,戰爭離米國越來越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羅斯輻在參眾兩院進行引導性的演講,以高票通過。此時的羅斯輻掌控著國會大部分的票數,權力很大。


    1940年11月10日,米國頒布了《1940年選征兵役和軍訓法案》,法案要求21歲到35歲的米國公民必須在當地做好登記工作,然後以抽簽的方式決定是否去服役,服役期是一年時間。法案特別要求一次征兵人數不得超過90萬,檢驗民眾對兵役法的態度。


    羅斯輻做事,一步步來。


    當然,他也是不敢刺激協約國,免得協約國找上門,畢竟在選舉中,伊班牙-高盧和漢斯國一直是假想敵人。


    到了11月15日,在赫爾的‘積極努力’下,以米國、墨西哥、巴西利亞、哥倫比亞等國為基礎的美洲安全條約組織正式成立。


    米國宣稱,美洲的安全便是米國的安全,所有美洲國家均要參與進來,共同保衛自由的美洲的大陸。不過,在鷹國首相要求加入的時候,遭到米國拒絕。


    羅斯輻私下對艾登說,時機未到。從米國的角度來說,確實時機未到。鷹國固守在墺利亞,消耗倭軍的實力,若鷹國加入美洲安全條約,那倭軍便可直接攻擊米國。


    米國尚未做好準備,而且,在蘇盟和協約國沒有硬碰硬,大量消耗之前,米國不會輕易下場作戰。米國擁有最大的生產製造能力,理應作為輸血基地,讓蘇盟、龍國、鷹國變得更強。


    當然,羅斯輻更想一箭多雕。


    就這樣,隨著米國大選和美洲安全條約組織塵埃落地,世界局勢變得愈發緊張,特別是歐陸的小國,開始思考如何保全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玖九八一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玖九八一一並收藏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