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蘇盟計劃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莫斯科。
斯塔林接到了米國的電報,提醒他注意這次演習。電報中堅稱,漢斯國已製定好進攻蘇盟的計劃,務必做好防禦。
其實,也不用米國提醒,斯塔林能看出來。
漢斯國與伊班牙-高盧是明目張膽,就差拿著大喇叭說要進攻了。
斯塔林親自給各方麵軍司令官打電話,要求他們保持謹慎,防止漢斯軍突然進攻。鑒於羅尼大概率會加入戰爭,斯塔林以最高統帥部的名義,將西部方麵軍拆分成西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司令官分別為巴甫洛夫和基爾波諾斯。
為了保證能防住協約國第一波進攻,斯塔林將給西部三大方麵軍加強兵力,直到實力足夠為止。
最高統帥會議上,斯塔林對戰爭有憂慮,但總的來說,他有信心,畢竟一直在準備。在東波瀾的堡壘工事沒有完工,但主要地區基本完成。
鐵木辛哥和朱可夫作為蘇軍最高領導者和總參謀長,對軍隊的情況比較了解。
“斯塔林同誌,我軍武器充足,但前線缺乏大量有經驗的軍官。從西歐戰場來看,協約國軍隊擅長裝甲突擊作戰,分割包圍,再個個擊破。”
“蘇盟地大物博,戰線寬闊,很容易遭到突擊,所以,隻要讓他們的裝甲部隊跑不起來,我軍便能穩固戰線。”
“我軍一直在備戰,加上有米國的支援,耗下去,便會出現反攻的機會。”
朱可夫說出和鐵木辛哥等討論出來的結論,從備戰和軍事力量對比上看,蘇盟不比漢斯國弱,有米國幫助,能扛得住整個協約國的進攻。
“好,那就繼續加強西線的防守,增強兵力。”斯塔林對軍事有自己的見解,可他不是專業軍人,需要聽取軍方的意見。
這樣的意見和他心中想的是一致的。
蘇盟從互不侵犯條約簽訂那一刻就開始備戰,兩年的時間,今非昔比。在斯塔林看來,同盟國輸掉戰爭,一是沒有戰略空間;二是沒有好好準備;三是士氣和意誌不足;四是伊班牙加入戰爭。
這些失利條件,在蘇盟身上不存在。
蘇盟有2萬多輛坦克,1萬架各種戰機,不比協約國弱。
如果協約國真的發起進攻,斯塔林會揮軍向西,解放那個腐朽的舊世界。
在會議即將結束前,斯塔林突然提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震驚的問題。
“同誌們,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我們是否可以主動出擊,迴擊協約國的演習?”
話音落下,會議室瞬間安靜。
“斯塔林同誌,您是說我們在協約國演習時發起突然襲擊?”朱可夫小心翼翼問出來。
這樣的想法,他真的沒想過。
“此為其一,其二是波羅的海三國,協約國尚未駐軍的地區。”
“占領這三國,能刺激協約國提前發起進攻,在他們尚未完成準備前,我們有更大的機會,不是嗎?”
“如果協約國妥協,默認蘇盟占領三國,那他們的聯盟會產生裂痕,我們趁機索取羅尼地區,一步步緊逼。”
嘶!
斯塔林的大膽與遠見,讓在場的人十分欽佩。
“斯塔林同誌,如果我們主動出擊,在國際上會陷入被動。”莫洛托夫負責外交,又是國家事務的二號人物,太了解國際輿論的特點。
“我知道,但借口不都是找來的嗎?我們保護三國人民不受黑黨迫害,也可以說漢斯軍越境殺害東波瀾平民。他們幹這樣的事情很多,相信其他國家媒體會相信的,我們的盟友可是米國。”斯塔林好像掌控了戰爭的節奏。
“斯塔林統治,您的計劃很有創造性,但過去兩年,我們的計劃一直防禦,沒有進攻計劃,如果突然調整,軍隊和戰備會跟不上計劃。”朱可夫說出實際情況。
戰爭不是拍腦袋,想打就打。蘇軍可以突襲,也可以取得前期的勝利,但朱可夫認為,協約國的總體實力很強,一旦蘇軍停止進攻,將被直接反擊。
斯塔林聽朱可夫這麽一說,微微點頭,這點他沒有考慮到。不過,他不會放棄,他認為,這是最好的機會。
“朱可夫同誌,困難是有的,但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計劃上退一步,先拿波羅的海三國試試。軍事準備上,可以將主力調到西部,一旦爆發戰事,先攻入漢斯國,將戰場放在其境內。”
“莫洛托夫同誌,你和米國特使交代一下,讓他轉告羅斯輻先生。”
朱可夫頭皮發麻,最高領袖太強硬和果斷,那不怒自威的神情,無人敢直接反對。
“請放心,我會盡快做出相應的進攻計劃。”
斯塔林看著朱可夫和鐵木辛哥,再次鼓舞道,“我們是偉大的紅軍,在戰火中擊敗了一切企圖打倒我們的敵人,如今,我們比過去強大,我們不應該有畏懼。”
...
蘇盟南部、北部的各個港口,擠滿了陸陸續續迴國的外國人,特別是伊班牙-高盧國人。雖然戰爭沒有爆發,但他們接到了一些傳話,保命要緊。
蘇盟和協約國還沒開戰,伊班牙-高盧人得以自由離開。其他國家的商人、職工、工人見伊班牙-高盧國人迴國,紛紛憂慮起來。
“看來,戰爭真要爆發了。”
“是啊,聽說漢斯國已在蘇盟邊境集結軍隊。”
“那我們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趕快迴國或去其他國家,戰爭爆發,誰都無法保證安全。”
“這些該死的統治者,就不能消停消停,這才停火兩年,又要打仗。”
......
在外國工作人員爭先逃離時,蘇盟全境展開了抗擊侵略者的演講。莫斯科克宮前,數十萬青年聚集在一起,用行動支持最高領袖。
偉大的蘇盟共和國是在圍殺中幸存的,他們能打敗一切試圖毀滅蘇盟的敵人。
遊行從莫斯科蔓延到全國各地,令人熱血澎湃。
在同一時間,大量的軍隊向西部邊境開去,他們要去創造屬於蘇盟的曆史。
斯塔林接到了米國的電報,提醒他注意這次演習。電報中堅稱,漢斯國已製定好進攻蘇盟的計劃,務必做好防禦。
其實,也不用米國提醒,斯塔林能看出來。
漢斯國與伊班牙-高盧是明目張膽,就差拿著大喇叭說要進攻了。
斯塔林親自給各方麵軍司令官打電話,要求他們保持謹慎,防止漢斯軍突然進攻。鑒於羅尼大概率會加入戰爭,斯塔林以最高統帥部的名義,將西部方麵軍拆分成西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司令官分別為巴甫洛夫和基爾波諾斯。
為了保證能防住協約國第一波進攻,斯塔林將給西部三大方麵軍加強兵力,直到實力足夠為止。
最高統帥會議上,斯塔林對戰爭有憂慮,但總的來說,他有信心,畢竟一直在準備。在東波瀾的堡壘工事沒有完工,但主要地區基本完成。
鐵木辛哥和朱可夫作為蘇軍最高領導者和總參謀長,對軍隊的情況比較了解。
“斯塔林同誌,我軍武器充足,但前線缺乏大量有經驗的軍官。從西歐戰場來看,協約國軍隊擅長裝甲突擊作戰,分割包圍,再個個擊破。”
“蘇盟地大物博,戰線寬闊,很容易遭到突擊,所以,隻要讓他們的裝甲部隊跑不起來,我軍便能穩固戰線。”
“我軍一直在備戰,加上有米國的支援,耗下去,便會出現反攻的機會。”
朱可夫說出和鐵木辛哥等討論出來的結論,從備戰和軍事力量對比上看,蘇盟不比漢斯國弱,有米國幫助,能扛得住整個協約國的進攻。
“好,那就繼續加強西線的防守,增強兵力。”斯塔林對軍事有自己的見解,可他不是專業軍人,需要聽取軍方的意見。
這樣的意見和他心中想的是一致的。
蘇盟從互不侵犯條約簽訂那一刻就開始備戰,兩年的時間,今非昔比。在斯塔林看來,同盟國輸掉戰爭,一是沒有戰略空間;二是沒有好好準備;三是士氣和意誌不足;四是伊班牙加入戰爭。
這些失利條件,在蘇盟身上不存在。
蘇盟有2萬多輛坦克,1萬架各種戰機,不比協約國弱。
如果協約國真的發起進攻,斯塔林會揮軍向西,解放那個腐朽的舊世界。
在會議即將結束前,斯塔林突然提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震驚的問題。
“同誌們,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我們是否可以主動出擊,迴擊協約國的演習?”
話音落下,會議室瞬間安靜。
“斯塔林同誌,您是說我們在協約國演習時發起突然襲擊?”朱可夫小心翼翼問出來。
這樣的想法,他真的沒想過。
“此為其一,其二是波羅的海三國,協約國尚未駐軍的地區。”
“占領這三國,能刺激協約國提前發起進攻,在他們尚未完成準備前,我們有更大的機會,不是嗎?”
“如果協約國妥協,默認蘇盟占領三國,那他們的聯盟會產生裂痕,我們趁機索取羅尼地區,一步步緊逼。”
嘶!
斯塔林的大膽與遠見,讓在場的人十分欽佩。
“斯塔林同誌,如果我們主動出擊,在國際上會陷入被動。”莫洛托夫負責外交,又是國家事務的二號人物,太了解國際輿論的特點。
“我知道,但借口不都是找來的嗎?我們保護三國人民不受黑黨迫害,也可以說漢斯軍越境殺害東波瀾平民。他們幹這樣的事情很多,相信其他國家媒體會相信的,我們的盟友可是米國。”斯塔林好像掌控了戰爭的節奏。
“斯塔林統治,您的計劃很有創造性,但過去兩年,我們的計劃一直防禦,沒有進攻計劃,如果突然調整,軍隊和戰備會跟不上計劃。”朱可夫說出實際情況。
戰爭不是拍腦袋,想打就打。蘇軍可以突襲,也可以取得前期的勝利,但朱可夫認為,協約國的總體實力很強,一旦蘇軍停止進攻,將被直接反擊。
斯塔林聽朱可夫這麽一說,微微點頭,這點他沒有考慮到。不過,他不會放棄,他認為,這是最好的機會。
“朱可夫同誌,困難是有的,但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計劃上退一步,先拿波羅的海三國試試。軍事準備上,可以將主力調到西部,一旦爆發戰事,先攻入漢斯國,將戰場放在其境內。”
“莫洛托夫同誌,你和米國特使交代一下,讓他轉告羅斯輻先生。”
朱可夫頭皮發麻,最高領袖太強硬和果斷,那不怒自威的神情,無人敢直接反對。
“請放心,我會盡快做出相應的進攻計劃。”
斯塔林看著朱可夫和鐵木辛哥,再次鼓舞道,“我們是偉大的紅軍,在戰火中擊敗了一切企圖打倒我們的敵人,如今,我們比過去強大,我們不應該有畏懼。”
...
蘇盟南部、北部的各個港口,擠滿了陸陸續續迴國的外國人,特別是伊班牙-高盧國人。雖然戰爭沒有爆發,但他們接到了一些傳話,保命要緊。
蘇盟和協約國還沒開戰,伊班牙-高盧人得以自由離開。其他國家的商人、職工、工人見伊班牙-高盧國人迴國,紛紛憂慮起來。
“看來,戰爭真要爆發了。”
“是啊,聽說漢斯國已在蘇盟邊境集結軍隊。”
“那我們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趕快迴國或去其他國家,戰爭爆發,誰都無法保證安全。”
“這些該死的統治者,就不能消停消停,這才停火兩年,又要打仗。”
......
在外國工作人員爭先逃離時,蘇盟全境展開了抗擊侵略者的演講。莫斯科克宮前,數十萬青年聚集在一起,用行動支持最高領袖。
偉大的蘇盟共和國是在圍殺中幸存的,他們能打敗一切試圖毀滅蘇盟的敵人。
遊行從莫斯科蔓延到全國各地,令人熱血澎湃。
在同一時間,大量的軍隊向西部邊境開去,他們要去創造屬於蘇盟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