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上這位北涼未來之主,是出使大明,實則也有曆練的意思。


    北涼王派出的人,大部分跟著離陽王朝一起,而北涼王未來之主則帶著幾名護衛加一個老仆囂張地行走了。


    在大宋就開始大肆揮霍金銀,覺得大宋強者不多。


    他身邊跟著神通境和武王境強者,沒有誰可以打擾。


    偏偏在姑蘇城出現了。


    被人洗劫一空,小王爺更是被掛在樹上進行懲罰。


    人家一個老狂人明目張膽地洗劫,沒有掩飾身份。


    要求離陽王朝李劍神來救人。


    倘非大明施壓,這位王爺可能就完了。


    並且大明已經通知離陽王朝的人,大明作保,李劍神一定要來大宋與燕狂徒一戰。


    朱由校的麵子,在鄰國沒有誰敢不給,但凡不給的人都死了。


    燕狂徒是狂,不等於是傻子。


    何況朱由校還告訴燕狂徒,他還有個厲害的對手就在大宋。


    絕對的強者。


    朱由校隨後就把獨孤求敗打包買了。


    具體地點都提供給了燕狂徒,讓燕狂徒找獨孤求敗殺去。


    說不定兩人還能打成激情四射的好基友。


    不過,朱由校沒有把趙佶賣了。


    趙佶身邊還有一個隱藏起來的官家高手金台。


    此人的實力早已是武皇境圓滿的層次,至於何時破境武帝境,朱由校沒有見過,不好給出斷言。


    “公子,小弟途中遭遇強人,身無財物 ……”


    朱由校看著這個北涼王家的大公子,不禁一陣好笑。


    這家夥可不是什麽好玩意,要是家世好,早被人殺了祭旗。


    其父更不是什麽好玩意。


    殺人成性,死在許屠夫手中的百姓不知凡幾。


    在大明的名單中都是抄家滅族的定位。


    “行了,北涼王現在怕是氣得跳腳。”


    北涼王家的大公子愕然道:“你知道我的身份?”


    身邊的老仆更是一臉凝重地看著朱由校身邊的侍衛。


    這幾人的實力都比他強,隨便出來一個都能按著他錘。


    “少爺,我們還是忍一忍……”


    小王爺笑道:“沒事,這位公子不是強人。”


    朱由校道:“行了,你們的事兒在周邊幾州可是出名了。”


    “許屠夫家的大公子竟然被燕狂徒洗劫,便是身邊的侍女也弄丟了。”


    朱由校故意這麽說,是想知道這個家夥要不要臉。


    當時這個家夥可是把青鸞和紅薯打包買了的,才求得自身安全。


    燕狂徒也是獲悉離陽王朝使團口出狂言,藐視大宋武林。


    這才引來燕狂徒的修理。


    倘非大明警告大宋江湖不要動使團,隻怕離陽王朝的使團都要全軍覆沒。


    後來燕狂徒才休理北涼王家的人。


    與定州、秦州、蠻州立足的國家,不論大小,高手都很多。


    實力都很強,人家笑不起蠻荒之地的國家和江湖,是九州常態。


    不過燕狂徒的表現,實際上也是在為蠻荒諸州出口氣。


    北涼王子得到朱由校的默許後,開心無比。


    “朱公子,不是小弟吹牛,我們離陽王朝是真的強大。”


    “看看宋州,強者的確沒有幾個。”


    老黃臉上露出的是苦笑,見朱由校沒有殺意,安心地吃起了烤羊肉。


    “我的少爺,老黃還沒有活夠啊 ……”


    “這位爺可不簡單,身份和地位絕對不比你差。” 朱由校現在的表現也是個二世祖。


    “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大佬的,高手在民間。”


    “大宋的強者,我可是知道好多。”


    “離陽王朝有李劍神這樣的劍道奇才,大宋有獨孤求敗。”


    “燕狂徒、金台,其實力都很強大。”


    “武皇境強者,小徐啊,你覺得徐家吃得住麽?”


    北涼王子駭然地看著朱由校道:“你怎麽知道這麽多?”


    “不是說蠻荒之地,不了解我們這些強州之地的高手麽?”


    在北涼王子看來,蠻荒之地有一個奇葩大名便已了不起了。


    為何在大宋也有武皇境強者?


    之所以不在意,乃因在定州、秦州、荒州等地的武者沒有一個看得起這些蠻荒之地國家。


    “你這是無知,堂堂王爺家的公子,不知道大明的強大?”


    “大明都起來了,其他國家能沒有幾個撐場麵的麽?”


    “你身邊這位老黃,實力也不過是武王境而已。”


    “除了自家的地盤,千萬別囂張,你惹不起。”


    “王爺家的公子因為狂妄和藐視,死的也不在少數啊…….”


    “你們很慶幸,倘非打著使團,有大明為你們庇佑。”


    “按照燕狂徒的作風,你們的人頭早已掛起來了。”


    北涼王子神色一變,他出了定州就開始囂張,直至宋州才被人收拾。


    這是個深刻的教訓。


    隻是北涼王子不知道的是,那是唐州不想惹事,否則收拾他們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情.


    朱由校出來就是想知道有沒有使團從中搞事。


    前來大明的使團,他們之間必有恩怨。。


    這百年來,蠻荒之地是和平的,但是九州其他地區可不和平。


    幾乎是十來年就爆發一次衝突,你算計我,我算計你。


    離陽王朝、北離王朝這兩國就一直在打。


    他們不敢惹大秦和大周以及定州大勢力,但是都帶離的國家就不友好了。


    據聞北離就曾經在出國之際,遭到了一次襲擊。


    其後雙方都在仇視。


    進入唐州之後,繞道荒州,進入大宋,又從大宋轉道大明。


    其實他們目的就是核實九州之地的國家基本情況。


    為將來九州爭霸有個確切的信心。


    唐州隻是透露出有武帝境的氣息,迫使一眾使團不敢搞事。


    進入荒州就囂張,忽必烈也抱著不惹事的態度,忍受這群來自定州、蠻州和荒州之人的奚落。


    畢竟他們不想便宜大明,讓大明頭疼去。


    去的高手多了,大明的麻煩事一定不小。


    尤其看到這些使團好多人都比考朝天,一副你們都是鄉巴佬的神態。


    忽必烈看到這群人越囂張,他是越開心,在自己國家裏麵犧牲一點人,這是值得的。


    隻是忽必烈沒有想到,這群人會在大宋遇到了一個狂人。


    直接把最囂張的北涼王子給打了。


    要不是大明事先出麵,警告了燕狂徒,北涼王子就要變成一座新墳。


    北涼王子聽著朱由校毫不客氣的話,心中憤憤不平。


    這一次他是栽了,同時也收斂起來玩世不恭的心。


    他要是繼續這樣做死下去,真有可能要死。


    北涼大雪龍騎甲天下,那不過是在那片區。


    威名並未在蠻荒之地傳播。


    沒有見過,誰在意北涼的三十萬大雪龍騎?


    尤其大宋的禦林軍親自出兵保護所有使團,其精銳不輸於他們這些靈氣充沛之地。


    心中的傲氣已經沒了。


    隻有北涼王子沒有跟隨使團,才知道人家精銳一點不差。


    “小弟多謝朱大哥的警告`\"!”


    朱由校道:“知道就好。”


    “天地大變,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想要命長,最好端正心態。”


    “大明要是不強大,九州諸國會集體一起出使大明?”


    “你父親是派你來學習,而不是派你來作死。”


    “倘非大宋不願意惹麻煩,否則你 ……”


    趙佶派出自己的禦林軍,也是在威懾,震懾使團不要打大宋的主意。


    大宋不是誰都可以拿捏的。


    何況大宋的使團早已去了大明。


    就是準備搬搬場子,大元給大宋的壓力太大,需要緩和大明的關係。


    讓大明幫忙承擔點壓力。


    “朱大哥,小弟知道了。”


    “不知道朱大哥想不想去大明見識一番 ……”


    朱由校道:“我還有點生意需要處理,不一定趕得上明皇盛宴。”


    北涼王子可不是真正的草包,早已知道朱由校可能是大明中人。


    否則不會對九州這般了解。


    世人都知道,大明皇家日報可是時常刊登一些九州其他國家的相關信息。


    北涼王就曾上過報紙,被大明皇家日報重點介紹過。


    這也是燕狂徒挑選北涼王的原因。


    知道北涼王府有李劍神坐鎮,想要試一試離陽王朝的高手水準。


    大家都是天才,未因李劍神等人所在區域而膽怯。


    打一打才是這些武道天驕的真實想法。


    想來李劍神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何況大明忽然崛起,要是沒有武道強者,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個國家的氣運,與武道強者息息相關。


    但凡國運強盛的國家, 一定有武帝境強者。


    這是九州共識。


    大明有武帝境,大宋現在已經曝光了武皇境。


    說明什麽,說明蠻荒之地的強者並非沒有,而是整體強者規模沒有靈氣充沛之地的多而已。


    北涼王子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他還想從朱由校身上騙點銀子。


    可惜朱由校壓根不提。


    要是連混吃的能力都沒有,這個北涼王子哪裏涼快哪裏呆去。


    死了也是活該。


    未來大明和北涼以及離陽王朝都是敵對國。


    不可能成為盟友,因為大明的體製以及對特權階層的敵視,就斷了戰略盟友的想法。


    在九州大明的未來是孤立的。


    一旦大明吞並了周邊諸州,其他國家都會抱團,乃至聯合起來鎮壓大明。


    “太可惜了!”


    北涼王吃飽喝足,便開始繼續北上,準備趕上使團。


    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也不想繼續在大宋曆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菜魚11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菜魚1111並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