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明白,再無其他問題,定然按照朝廷部署,抵擋建奴踏足山東。”二人起身行禮,向朱慈烺保證道。
“好,記住,人才是根本,地方丟了不打緊,有的是機會奪迴來,你們要是殉國了,那才是地方也丟了,人也損失了,有害無益。”
“留得有用之身,做有用之事,好了,二位愛卿迴去準備吧,今天休整一天,明天咱們就各自啟程了。”
“臣謹記殿下教誨,報效國家。臣等告退。”
晚上,朱慈烺召見禦馬監所屬和兩個閣臣議事。
“諸位說說吧,接下來,禦馬監如何行軍,現在最頭疼的河間府已經解決了,向西也暫時沒有建奴的重兵,不過,本宮提醒諸位,據報,正紅旗整合的十餘萬的綠營就快南下了。”
“景州和河間府的戰報應該也快到多爾袞的手裏了,保不住他會命鑲藍旗也南下圍剿我軍,所以,我軍的速度要提起來了,要是被建奴堵在河北境內,就隻有向西撤入山西了,到時勢必會引起李自成的緊張。”
“要是他判斷錯誤,哪根筋搭錯了,認為山西遭遇東、北兩路夾擊,選擇放棄山西,龜縮防守陝西,那我們可就給建奴幫大忙了,到時大同防線不攻自破,山西就落入建奴之手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別進入山西。”
“向山西撤退的各府衙門和民團,也不得進攻山西府縣,暫時退入太行山和太嶽山脈,先活命發展,積蓄力量吧,行了,就這些,你們有何良策?”朱慈烺將錦衣衛的情報簡單分析一番,讓眾人了解大致全局情況。
“殿下,若是如此,時間恐怕不夠啊,每個府相距甚遠,而且護送每個府西撤,帶有大量步兵,行軍必然緩慢,恐怕還沒護送完,我們就得被合圍。”李邦華麵色凝重的說道。
“不錯,多爾袞若是得知殿下北上隨軍,定然會調集兩黃旗、兩藍旗和兩紅旗全力圍剿,說不定正白旗也會揮軍南下。”
“到時,天津的步兵必然無法牽製建奴騎兵,就算讓第一軍進攻北京,也無濟於事,北京城防堅實,也不懼天津的第一軍襲擊。”
“短期內隻要攻不下北京,逼得建奴迴防,多爾袞很可能會調鑲白旗迴防北京,暫時放棄大同的進攻,而李自成必然不敢反擊宣府,夾擊北京。”
“到時,就是其他七旗全力圍剿我軍,而且,可能連山西的退路都有可能被提前封鎖,現在西進實在太過兇險,不如暫退,看建奴如何應對,再做打算。”
侯恂認為現在西進太過危險,朱慈烺的價值,值得多爾袞全力圍剿了。
而且,這基本上是大明最後的成建製的騎兵了,要是畢其功於一役,以後,大清的騎兵再無牽製,對隻有步兵的大名,形成巨大的優勢,想打就打,想圍就圍,完全不用再顧忌圍城的騎兵會被襲擊或反包圍。
“嗯。。。兩位閣老所慮,確實不可大意,各位指揮使呢?你們有什麽好的方略沒有?行軍打仗可是你們的專職,不能老等著文臣出謀劃策啊,為將者,當有自己的戰略眼光,要學著自己分析態勢,然後擇優而從之。”
“臣等謹遵殿下教誨。”六人稱是,但相互看看還是沒有什麽好的方略,除了馬科,他們基本都是京官,這方麵經驗奇差。
而馬科,也是被各種督師、總督領導習慣了,聽命就行了。
朱慈烺見狀,不由得敲敲腦袋,看來,還是自己要想想有什麽辦法,不然,隻能像侯恂說的一樣,退迴山東,先看看建奴怎麽出招,再見招拆招了。
正想著,現場一片寂靜,我們的外圍警衛負責人,靳大牛靳百戶又一次進來,向朱慈烺稟報,一般能使得靳大牛直接稟報的,基本都是有些上層次的,小事可不敢來湊熱鬧。
“稟殿下,猛如虎和虎大威已到府外,奉命向殿下報到。”
“哦?二位猛虎到了?哈哈,來的還真夠晚的,本宮沒記錯,還是我們在徐州的時候傳命北上的吧,按說他們一路走運河北上,可比我們走陸路快多了,去宣他們進來吧,本宮看看我大明赫赫有名的猛虎二將如何。”
朱慈烺立即來了興致,情緒頗為高漲的對靳大牛說道。
“是,殿下,臣這就宣他們進來覲見。”靳大牛施禮告退。
隨即,眾人都扭頭看向門口的屏風,想看看殿下讚譽的二人如何,李邦華和侯恂自然都是見過二人的,在朝廷述職時他二人自是見過,剩下的,就馬科熟悉二人了,也是自己的摯友。
腳步沉悶,虎虎生威的步伐,二人繞過屏風進入眾人眼簾。
從二人的麵相,還真就不容易看出年齡,二人皆是一臉的圈臉胡,看著就很是不好惹,算是帶有明顯的蒙古人長相特性。
前文介紹過,這二人都是塞外歸附的蒙古人,大明北疆國界,依附著不少的蒙古氏族、部落,作為緩衝地帶。
二人同時歸附大明時,因當時的延綏巡撫試探二人後,發現確實勇猛過人,便給二人賜名,稱猛虎二將,以彰其勇武。
二人也不負其名,作戰勇猛敢衝,在對陣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時,更是陣斬蒙古酋長,果然,打蒙古人最厲害的,還得是蒙古人,忽必烈直唿內行。
隨後又參與崇禎年間各大戰役,累功升遷至總兵,因朱慈烺幹預搭救,使他們未像曆史上一樣力戰殉國,但也因朱慈烺幹預,命是保住了,官也丟了。
“罪臣猛如虎、虎大威叩見殿下,願殿下福體安康。”
二人都是奉朱慈烺命令撤退的,雖然迴來後被問罪了,但他們可不敢拉朱慈烺為他們開罪,這樣,隻會讓他們死得更快。
他們知道,太子必然不會讓他們淒慘收場,救了他們,自然是要用自己的,隻等太子繼位,他們就能新生。
他們本以為這一天會很遠,到時隻怕隻能蔭福子孫了,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麽快,這不,遷都掌權後,太子不到三個月,就讓他們重新到軍前效命了,那麽,離複職還遠嗎?
“哈哈哈,本宮的猛虎二將到了,快快平身。”
朱慈烺起身,繞出帥案,將二人扶起。
“你二人勞苦功高,為我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本宮當時為了把你二人撈出來,可是費了不小的力氣啊。”
“罪臣何德何能,勞殿下掛念,實在三生有幸。”二人起身謝恩。
“就別在本宮這兒謙虛了,你們的功績,包括馬科這些敢打敢拚,為國征戰十幾年的忠臣良將,以前是朝廷寡恩,虧待了你們,不過你們放心,本宮會補償你們的,不過為了各軍心裏平衡,自然不是現下。”
“臣等不敢奢求,隻求能為國盡忠,以嚐大明收容之恩。”
“好樣的,來坐吧,本宮正在和諸位愛卿商議軍事,你們來的正是時候,聽一聽有什麽好的建議方略沒有,現在我軍遇到一些麻煩。”
“臣遵旨。”
“殿下,臣有一問。”李邦華突然一臉便秘的樣子,好似不吐不快。
“嗬嗬,閣老但問無妨,本宮自會盡力解答。”朱慈烺沒當迴事兒,轉身迴到帥案坐下。
“臣細思過往,殿下在早年似乎布置了不少的秘密營救,如曹將軍,盧大人,孫大人,還有周將軍加上猛虎二位將軍,殿下好似提早就知道他們似有殺身之禍?”李邦華不解的問道。
“額。。。嗬嗬。。。這個嘛,當然是本宮對時局的判斷,雖然本宮處在宮中,但早年早已命楊宇收集天下大事的情報,看似提前預知,其實都是本宮對時局的預判而已。”
“不瞞諸位愛卿,本宮早年勸諫父皇多次,但父皇對時局的判斷都太過樂觀,對本宮的預判,不以為然。”
“所以,不得已本宮隻能自己擅自處置,保全我大明的忠貞之士,不然,等到本宮掌權,就無人可用了。”
“這一點,宮中、宮外想必也流傳甚廣,本宮因和父皇政見相左,倒也爭執過幾次,本宮還因此被幾次禁足思過,宮中的大檔,都知之甚詳,閣老可還有疑問?”
朱慈烺沒想到李邦華會問這個,不過他早就想過類似情況,稍微愣神,就坦然胡謅。
“殿下聰慧,對時局預判精準,這些事跡,臣自然是在宮外也略有所聞,臣猶記得,殿下曾勸陛下不要輕易相信張獻忠的招安,果然,後麵張獻忠反複,悖反朝廷,可見殿下預判精準,臣五體投地。”
“嗬嗬,閣老盛譽了,本宮隻是局外人看的更清晰一點兒罷了,哦,對了,本宮差點忘記問了,二位將軍按照本宮的預測,應該早幾天就到了,何故今日才至,可是路上發生什麽意外了?”
一臉大胡子,但看著相對斯文一點的虎大威迴稟道:“稟殿下,臣二人沿運河北上,在過了濟寧州之後,便被告知,再往北的聊城和臨清已被白蓮教逆黨控製,不得已隻能沿濟南府走陸路北上。”
一臉大胡子,長相頗為兇惡的猛如虎接著道:“然後臣二人在泰山腳下,遭遇響馬打劫,幸賴臣等二人有些許聲名,自報家門後,那夥響馬願歸附朝廷。”
“臣等二人一商議,便擅自做主收下了,不然臣二人和幾個家人,恐怕都有性命之危,請殿下治罪。”
“哦?哈哈哈。。。還有這等事兒?二位將軍果然是威名赫赫啊,連此等響馬都願意拜在門下,可見二位愛卿威名遠震,綠林敬仰啊。”
朱慈烺聽的是真驚奇了,什麽投靠朝廷,那隻是場麵話,人家自然是衝著二人的名頭來的。
“好,記住,人才是根本,地方丟了不打緊,有的是機會奪迴來,你們要是殉國了,那才是地方也丟了,人也損失了,有害無益。”
“留得有用之身,做有用之事,好了,二位愛卿迴去準備吧,今天休整一天,明天咱們就各自啟程了。”
“臣謹記殿下教誨,報效國家。臣等告退。”
晚上,朱慈烺召見禦馬監所屬和兩個閣臣議事。
“諸位說說吧,接下來,禦馬監如何行軍,現在最頭疼的河間府已經解決了,向西也暫時沒有建奴的重兵,不過,本宮提醒諸位,據報,正紅旗整合的十餘萬的綠營就快南下了。”
“景州和河間府的戰報應該也快到多爾袞的手裏了,保不住他會命鑲藍旗也南下圍剿我軍,所以,我軍的速度要提起來了,要是被建奴堵在河北境內,就隻有向西撤入山西了,到時勢必會引起李自成的緊張。”
“要是他判斷錯誤,哪根筋搭錯了,認為山西遭遇東、北兩路夾擊,選擇放棄山西,龜縮防守陝西,那我們可就給建奴幫大忙了,到時大同防線不攻自破,山西就落入建奴之手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別進入山西。”
“向山西撤退的各府衙門和民團,也不得進攻山西府縣,暫時退入太行山和太嶽山脈,先活命發展,積蓄力量吧,行了,就這些,你們有何良策?”朱慈烺將錦衣衛的情報簡單分析一番,讓眾人了解大致全局情況。
“殿下,若是如此,時間恐怕不夠啊,每個府相距甚遠,而且護送每個府西撤,帶有大量步兵,行軍必然緩慢,恐怕還沒護送完,我們就得被合圍。”李邦華麵色凝重的說道。
“不錯,多爾袞若是得知殿下北上隨軍,定然會調集兩黃旗、兩藍旗和兩紅旗全力圍剿,說不定正白旗也會揮軍南下。”
“到時,天津的步兵必然無法牽製建奴騎兵,就算讓第一軍進攻北京,也無濟於事,北京城防堅實,也不懼天津的第一軍襲擊。”
“短期內隻要攻不下北京,逼得建奴迴防,多爾袞很可能會調鑲白旗迴防北京,暫時放棄大同的進攻,而李自成必然不敢反擊宣府,夾擊北京。”
“到時,就是其他七旗全力圍剿我軍,而且,可能連山西的退路都有可能被提前封鎖,現在西進實在太過兇險,不如暫退,看建奴如何應對,再做打算。”
侯恂認為現在西進太過危險,朱慈烺的價值,值得多爾袞全力圍剿了。
而且,這基本上是大明最後的成建製的騎兵了,要是畢其功於一役,以後,大清的騎兵再無牽製,對隻有步兵的大名,形成巨大的優勢,想打就打,想圍就圍,完全不用再顧忌圍城的騎兵會被襲擊或反包圍。
“嗯。。。兩位閣老所慮,確實不可大意,各位指揮使呢?你們有什麽好的方略沒有?行軍打仗可是你們的專職,不能老等著文臣出謀劃策啊,為將者,當有自己的戰略眼光,要學著自己分析態勢,然後擇優而從之。”
“臣等謹遵殿下教誨。”六人稱是,但相互看看還是沒有什麽好的方略,除了馬科,他們基本都是京官,這方麵經驗奇差。
而馬科,也是被各種督師、總督領導習慣了,聽命就行了。
朱慈烺見狀,不由得敲敲腦袋,看來,還是自己要想想有什麽辦法,不然,隻能像侯恂說的一樣,退迴山東,先看看建奴怎麽出招,再見招拆招了。
正想著,現場一片寂靜,我們的外圍警衛負責人,靳大牛靳百戶又一次進來,向朱慈烺稟報,一般能使得靳大牛直接稟報的,基本都是有些上層次的,小事可不敢來湊熱鬧。
“稟殿下,猛如虎和虎大威已到府外,奉命向殿下報到。”
“哦?二位猛虎到了?哈哈,來的還真夠晚的,本宮沒記錯,還是我們在徐州的時候傳命北上的吧,按說他們一路走運河北上,可比我們走陸路快多了,去宣他們進來吧,本宮看看我大明赫赫有名的猛虎二將如何。”
朱慈烺立即來了興致,情緒頗為高漲的對靳大牛說道。
“是,殿下,臣這就宣他們進來覲見。”靳大牛施禮告退。
隨即,眾人都扭頭看向門口的屏風,想看看殿下讚譽的二人如何,李邦華和侯恂自然都是見過二人的,在朝廷述職時他二人自是見過,剩下的,就馬科熟悉二人了,也是自己的摯友。
腳步沉悶,虎虎生威的步伐,二人繞過屏風進入眾人眼簾。
從二人的麵相,還真就不容易看出年齡,二人皆是一臉的圈臉胡,看著就很是不好惹,算是帶有明顯的蒙古人長相特性。
前文介紹過,這二人都是塞外歸附的蒙古人,大明北疆國界,依附著不少的蒙古氏族、部落,作為緩衝地帶。
二人同時歸附大明時,因當時的延綏巡撫試探二人後,發現確實勇猛過人,便給二人賜名,稱猛虎二將,以彰其勇武。
二人也不負其名,作戰勇猛敢衝,在對陣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時,更是陣斬蒙古酋長,果然,打蒙古人最厲害的,還得是蒙古人,忽必烈直唿內行。
隨後又參與崇禎年間各大戰役,累功升遷至總兵,因朱慈烺幹預搭救,使他們未像曆史上一樣力戰殉國,但也因朱慈烺幹預,命是保住了,官也丟了。
“罪臣猛如虎、虎大威叩見殿下,願殿下福體安康。”
二人都是奉朱慈烺命令撤退的,雖然迴來後被問罪了,但他們可不敢拉朱慈烺為他們開罪,這樣,隻會讓他們死得更快。
他們知道,太子必然不會讓他們淒慘收場,救了他們,自然是要用自己的,隻等太子繼位,他們就能新生。
他們本以為這一天會很遠,到時隻怕隻能蔭福子孫了,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麽快,這不,遷都掌權後,太子不到三個月,就讓他們重新到軍前效命了,那麽,離複職還遠嗎?
“哈哈哈,本宮的猛虎二將到了,快快平身。”
朱慈烺起身,繞出帥案,將二人扶起。
“你二人勞苦功高,為我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本宮當時為了把你二人撈出來,可是費了不小的力氣啊。”
“罪臣何德何能,勞殿下掛念,實在三生有幸。”二人起身謝恩。
“就別在本宮這兒謙虛了,你們的功績,包括馬科這些敢打敢拚,為國征戰十幾年的忠臣良將,以前是朝廷寡恩,虧待了你們,不過你們放心,本宮會補償你們的,不過為了各軍心裏平衡,自然不是現下。”
“臣等不敢奢求,隻求能為國盡忠,以嚐大明收容之恩。”
“好樣的,來坐吧,本宮正在和諸位愛卿商議軍事,你們來的正是時候,聽一聽有什麽好的建議方略沒有,現在我軍遇到一些麻煩。”
“臣遵旨。”
“殿下,臣有一問。”李邦華突然一臉便秘的樣子,好似不吐不快。
“嗬嗬,閣老但問無妨,本宮自會盡力解答。”朱慈烺沒當迴事兒,轉身迴到帥案坐下。
“臣細思過往,殿下在早年似乎布置了不少的秘密營救,如曹將軍,盧大人,孫大人,還有周將軍加上猛虎二位將軍,殿下好似提早就知道他們似有殺身之禍?”李邦華不解的問道。
“額。。。嗬嗬。。。這個嘛,當然是本宮對時局的判斷,雖然本宮處在宮中,但早年早已命楊宇收集天下大事的情報,看似提前預知,其實都是本宮對時局的預判而已。”
“不瞞諸位愛卿,本宮早年勸諫父皇多次,但父皇對時局的判斷都太過樂觀,對本宮的預判,不以為然。”
“所以,不得已本宮隻能自己擅自處置,保全我大明的忠貞之士,不然,等到本宮掌權,就無人可用了。”
“這一點,宮中、宮外想必也流傳甚廣,本宮因和父皇政見相左,倒也爭執過幾次,本宮還因此被幾次禁足思過,宮中的大檔,都知之甚詳,閣老可還有疑問?”
朱慈烺沒想到李邦華會問這個,不過他早就想過類似情況,稍微愣神,就坦然胡謅。
“殿下聰慧,對時局預判精準,這些事跡,臣自然是在宮外也略有所聞,臣猶記得,殿下曾勸陛下不要輕易相信張獻忠的招安,果然,後麵張獻忠反複,悖反朝廷,可見殿下預判精準,臣五體投地。”
“嗬嗬,閣老盛譽了,本宮隻是局外人看的更清晰一點兒罷了,哦,對了,本宮差點忘記問了,二位將軍按照本宮的預測,應該早幾天就到了,何故今日才至,可是路上發生什麽意外了?”
一臉大胡子,但看著相對斯文一點的虎大威迴稟道:“稟殿下,臣二人沿運河北上,在過了濟寧州之後,便被告知,再往北的聊城和臨清已被白蓮教逆黨控製,不得已隻能沿濟南府走陸路北上。”
一臉大胡子,長相頗為兇惡的猛如虎接著道:“然後臣二人在泰山腳下,遭遇響馬打劫,幸賴臣等二人有些許聲名,自報家門後,那夥響馬願歸附朝廷。”
“臣等二人一商議,便擅自做主收下了,不然臣二人和幾個家人,恐怕都有性命之危,請殿下治罪。”
“哦?哈哈哈。。。還有這等事兒?二位將軍果然是威名赫赫啊,連此等響馬都願意拜在門下,可見二位愛卿威名遠震,綠林敬仰啊。”
朱慈烺聽的是真驚奇了,什麽投靠朝廷,那隻是場麵話,人家自然是衝著二人的名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