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小子,想什麽呢?我說像你想的那樣是指,皇爺確實‘放權’給小爺了,皇爺和娘娘們,現在已經南下了。”
“至於現在在哪兒,恕老哥現在不敢多言,不過安全肯定沒問題的,我王承恩也是伴著皇爺長大的,你還不放心這。。。”王承恩在‘放權’兩個字上咬的很重,相信曹化淳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曹化淳點點頭,沒再說話,這種結果大家是都能接受的,再說了,想必內閣也接受了,自己還是小爺起複的,,,
大家對這結果都不是太排斥,說一千道一萬,小爺這身份是合法合規的,誰也不會質疑朱慈烺會在這個時候篡權,誰會在亡國的邊緣,急於上位背鍋呢?那必然是陛下甩鍋的毛病又犯了。。。
權力早晚都會交接,現在這種特殊時期,皇爺都要亡國了,讓小爺試試又有何妨?最壞還是那個結果罷了。崇禎貌似又背了一口大鍋。
“兩位老祖宗,魏國公在乾清門外求見。”劉大錦低頭進來稟報。
“哦?老弟你進去稟報吧,多年不見小爺了,還是要多親近親近。”王承恩笑著道。
“嗯。。。如此多謝老哥了,晚上我做東,請老哥賞臉敘舊。”曹化淳也沒矯情,應承了下來。
“好,你老弟的酒,哥哥可是定要喝的。”
曹化淳放輕腳步進去之後,看到朱慈烺頭仰靠在沐桶邊,三個宮女一個在按肩膀,兩個在按胳膊,走近之後,曹化淳站定,彎腰輕聲:“爺,爺?魏國公求見。”
“嗯?啊?啊。。。”朱慈烺睡眼惺忪的睜開眼看到是曹化淳,這才清醒些,“曹大伴啊,怎麽了?”
“爺,魏國公求見,在乾清門外候著呢。”曹化淳又說了一遍。
“哦?他倒來得快,我還以為會是錢謙益先來呢,來都來了,肯定是要見見的,看看南京勳貴有什麽說法。”
說著朱慈烺‘嘩啦’一聲,就從沐桶站了起來,扶著宮女的肩膀跨出沐桶,站在準備好的柔軟的羊毛毯上,任由宮女拿著貢絹將身上擦幹,“大伴,太子朝服太過正式了,去拿套常服來吧。”
“是,奴婢這就去。”曹化淳滿臉笑容的去側方拿來了一套淡藍色的太子常服,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太子常服的顏色除卻黑白不能穿,其他中性顏色都差不太多。
等宮女幫朱慈烺穿好中衣,曹化淳拒絕了宮女接手,自己上前替朱慈烺穿好常服,整理好衣襟,這才跟著朱慈烺帶上王承恩一起前往偏殿。
曹化淳請示完就揮手讓身邊的小黃門去請人了,當朱慈烺到偏殿的時候,小黃門已經給徐文爵上了茶,正坐在太師椅上正襟危坐的等著了。
“臣徐文爵拜見太子殿下,殿下金安。”看到朱慈烺從裏麵側門出來,徐文爵趕快起身行禮。
“魏國公不必大禮,快快平身,孤在南京,可是要多多仰仗國公了。”
“謝殿下。”徐文爵起身又聽到朱慈烺的後半句,還沒挺直的腿又跪了下去:“殿下折煞臣了,應該是臣仰仗殿下垂恩,臣世代在南京為國盡忠,等的就是此時,必當肝腦塗地,報效國家,必不墮祖宗之名。”
徐文爵惶恐的不行,趕緊先擺明立場,然後扯祖宗功績,可不能也像北京勳貴一樣,直接擼了,這時節,天下動蕩,偏偏皇權又掌控大量軍隊,還真是說一不二,自己都沒處喊冤去。
所以,他今天來了,帶著勳貴的整體意誌來了,先一步向太子服軟,爭取寬大處理。
等徐文爵跪地說完,朱慈烺這才上前,親自將他扶起:“魏國公深明大義,不愧是中山王之後,願魏國公能和徐達大將軍一樣,為我朝再立不世功勳,好了,坐下說吧。”
待雙方落座,徐文爵率先請罪:“臣惶恐,打擾了殿下休息,殿下一路舟車勞動,臣本不應打擾,可南京勳貴為國為民之心急切,心急如焚。”
“國難當頭,南方雖不似北方一樣狼煙四起,但身為大明勳臣,臣等亦有責任對北方戰事出力,並維護好南京的安穩。”
看著徐文爵正義言辭,浩然正氣凜然,朱慈烺要是不知道他們曆史上直接投降了,就差點信了他們的鬼話。
徐文爵此話,一是這是南京全體勳貴的意思,二是他們南方治理的還算不錯,不可用懲罰北方勳貴的理由懲罰南方勳貴,三是他們想出力自保。
所以,朱慈烺麵上一直帶著微笑,“魏國公和南京眾卿深明大義,孤深感欣慰啊,不似北方勳貴,父皇幾次為國募捐,北京如此多的勳貴,竟然捐了區區五萬兩銀子,真是可笑之至。魏國公以為呢?”
“是是是,殿下說的極是,北京的那些人確實太過分了,國難當天,怎可斤斤計較個人得失。”
“我勳臣與國同休,若是國家不存在了,哪還有什麽勳貴,所以臣等南京勳臣願獻出六成家產,充入國庫,以援國難。”
“哦?魏國公此話倒是說的不錯,可惜,北京靖難勳臣就不懂,大明要是不在了,他們就狗屁都不是了。”朱慈烺倒是沒接話茬,不然好似逼著他們要錢一般。
但魏國公上道啊,接著就報數了:“臣等南京勳貴不似北京勳貴那般富有,但也算世代積累,薄有家財,三十四位公侯伯爵共捐國四千萬兩白銀,以資國庫,平定叛亂,請殿下明察。”
說這話的時候,徐文爵臉上在笑,心中卻在滴血啊,南京勳貴不掌權,沒北京勳貴那麽大的權利能耐,能刮錢的無非就是提領京營,和長江水師等有兵權的幾個公侯伯爵。
其他勳貴,頂多做些小買賣,沒多少餘錢,而且南京勳貴的人數也不及北京一半,這四千萬兩,是真的把他們幾個有領兵權參與走私的勳貴差點榨幹了。
但不出不行啊,大家都知道你們幾家在賺大錢,你要不這麽做,以後如何領導勳貴團體,誰還聽你的,要真是害的大家丟爵位,他們第一個恨的可能就不是朱慈烺了,而是徐文爵他們了。
保不準被哪兒二五仔一舉報,那就是錢、爵兩丟了 ,所以,還是幹脆點,拿出個讓朱慈烺滿意的數字,隻要爵位在,錢以後還是能賺迴來的。
“哦?魏國公好氣魄啊,孤心甚慰。”朱慈烺沉吟少許,臉上笑容不減,“不過,孤向來賞罰分明,南京勳貴沒有那麽大的罪過,相反,南方治理的還算不錯,直隸浙江一帶還算繁榮。”
“所以,諸位不用多心,爵位是軍功得來的,要削爵,也是要有相應的罪責,不然何以服眾,我大明的爵位以後誰還敢領?”
“北方除爵,沒一個是冤枉的,整個北地基本淪陷,他們罪不容恕,除爵理所應當,但孤還是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擔任高級將領,自己去把爵位再掙迴來,行不行就是他們能力的問題了。”
“至於南京勳貴,不可同論。國庫剛抄了他們五千萬兩,暫時不缺錢,你們的家產就留著吧,要真有一天,南方都守不住,孤自然不會客氣。”
“這。。。謝殿下理解,殿下英明神武,臣定當頂禮膜拜,但為國盡忠,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還請殿下不必推辭,臣等。。。臣等。。。臣等願意,再追加五百萬兩,還望殿下恩準。”
徐文爵再次跪地,深吸幾口氣,語氣艱難沉重,但還是毅然的說完了。
‘嗬,老小子你還真是下血本啊,以為老子試探你?瞧不起誰呢?’朱慈烺心裏吐槽幾句:“曹大伴,快扶魏國公起來坐下,魏國公莫不是以為孤在試探你?”
“嗬嗬,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孤乃君,做事必有所依,豈可不罪而罰,孤剛才說了那麽多,就是讓你們明白,北地勳貴,罪有應得,咎由自取,你們當引以為戒。”
“好了,此事就此打住,魏國公準備準備,過幾天,帶幾個勳臣,去接父皇巡幸南京。”
“殿下聖明,可昭日月,臣五體投地,臣明天親自選幾個勳臣,一同前往,迎接陛下聖駕。”
“嗯,告訴大家,好好幹,有賞,誰要是暗自扯後腿,孤在南京設的南鎮撫司和都事府可也不是吃幹飯的。好了,去吧,晚上帶上夫人去好好陪皇伯母熱鬧熱鬧。”朱慈烺起身準備走人了。
“殿下,等等,臣還有一事請裁。”徐文爵急忙說道。
“何事?”朱慈烺站定隨意問道。
“殿下,北京撤退,大多數勳貴跟隨朝廷到了天津,但還是有個別到了南京,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嗯,這個孤已經交代錦衣衛去辦了,你不必操心,處置方式大概就是文官抄家,男丁充入役夫,女的充入教坊司,武將抄家,當職者斬首,男丁發配雲南,充入礦奴,女的充入教坊司。”
“勳貴嘛,除爵就不用講了,當爵者,充入軍中,從士卒做起,既然不願來天津當新軍長官,那就做個小卒吧,家產全部抄沒,家屬就不追究了,這些在錦衣衛都事衙門立牌後,會緝拿辦理的。”
“是,臣多慮了,臣告退。”
當晚,在南京紫禁城大肆操辦了一場賜宴,南京官場數百文官和武將,以及數十位勳貴和朱慈烺帶的詹士府、翰林院官員,倒也熱鬧非凡,整個場麵和諧歡快。
主要是南京文武勳貴,因為魏國公探過太子口風的情況,大家已經知道了,太子確實沒有動南京官場的意思,大家之前提心吊膽的擔心,終於出了一口氣,不用向北京文武勳貴那樣被趕去打仗了。
所以大家都是如沐春風,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南京上百年了,何曾這樣熱鬧過,而且,現在聖駕已南幸南京,這裏就是都城了,不再是陪都,自己這些人,也就是正兒八經的京官了。
因為太子根本就沒帶多少文臣南幸,除了幾位南京本就沒有的閣臣,剩下的就是太子詹士府的人員和翰林院的人,數量也是有限。
南京本就沒有詹士府,南京翰林院的人更少,所以,太子帶的人,和南京原本的官場體係根本就沒什麽衝突。
所以,大家還是比較認同太子不會大動幹戈的猜測的,而且魏國公都已經探過了,大家能不歡喜?在南京坐冷板凳的滋味可不舒服啊。
“至於現在在哪兒,恕老哥現在不敢多言,不過安全肯定沒問題的,我王承恩也是伴著皇爺長大的,你還不放心這。。。”王承恩在‘放權’兩個字上咬的很重,相信曹化淳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曹化淳點點頭,沒再說話,這種結果大家是都能接受的,再說了,想必內閣也接受了,自己還是小爺起複的,,,
大家對這結果都不是太排斥,說一千道一萬,小爺這身份是合法合規的,誰也不會質疑朱慈烺會在這個時候篡權,誰會在亡國的邊緣,急於上位背鍋呢?那必然是陛下甩鍋的毛病又犯了。。。
權力早晚都會交接,現在這種特殊時期,皇爺都要亡國了,讓小爺試試又有何妨?最壞還是那個結果罷了。崇禎貌似又背了一口大鍋。
“兩位老祖宗,魏國公在乾清門外求見。”劉大錦低頭進來稟報。
“哦?老弟你進去稟報吧,多年不見小爺了,還是要多親近親近。”王承恩笑著道。
“嗯。。。如此多謝老哥了,晚上我做東,請老哥賞臉敘舊。”曹化淳也沒矯情,應承了下來。
“好,你老弟的酒,哥哥可是定要喝的。”
曹化淳放輕腳步進去之後,看到朱慈烺頭仰靠在沐桶邊,三個宮女一個在按肩膀,兩個在按胳膊,走近之後,曹化淳站定,彎腰輕聲:“爺,爺?魏國公求見。”
“嗯?啊?啊。。。”朱慈烺睡眼惺忪的睜開眼看到是曹化淳,這才清醒些,“曹大伴啊,怎麽了?”
“爺,魏國公求見,在乾清門外候著呢。”曹化淳又說了一遍。
“哦?他倒來得快,我還以為會是錢謙益先來呢,來都來了,肯定是要見見的,看看南京勳貴有什麽說法。”
說著朱慈烺‘嘩啦’一聲,就從沐桶站了起來,扶著宮女的肩膀跨出沐桶,站在準備好的柔軟的羊毛毯上,任由宮女拿著貢絹將身上擦幹,“大伴,太子朝服太過正式了,去拿套常服來吧。”
“是,奴婢這就去。”曹化淳滿臉笑容的去側方拿來了一套淡藍色的太子常服,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太子常服的顏色除卻黑白不能穿,其他中性顏色都差不太多。
等宮女幫朱慈烺穿好中衣,曹化淳拒絕了宮女接手,自己上前替朱慈烺穿好常服,整理好衣襟,這才跟著朱慈烺帶上王承恩一起前往偏殿。
曹化淳請示完就揮手讓身邊的小黃門去請人了,當朱慈烺到偏殿的時候,小黃門已經給徐文爵上了茶,正坐在太師椅上正襟危坐的等著了。
“臣徐文爵拜見太子殿下,殿下金安。”看到朱慈烺從裏麵側門出來,徐文爵趕快起身行禮。
“魏國公不必大禮,快快平身,孤在南京,可是要多多仰仗國公了。”
“謝殿下。”徐文爵起身又聽到朱慈烺的後半句,還沒挺直的腿又跪了下去:“殿下折煞臣了,應該是臣仰仗殿下垂恩,臣世代在南京為國盡忠,等的就是此時,必當肝腦塗地,報效國家,必不墮祖宗之名。”
徐文爵惶恐的不行,趕緊先擺明立場,然後扯祖宗功績,可不能也像北京勳貴一樣,直接擼了,這時節,天下動蕩,偏偏皇權又掌控大量軍隊,還真是說一不二,自己都沒處喊冤去。
所以,他今天來了,帶著勳貴的整體意誌來了,先一步向太子服軟,爭取寬大處理。
等徐文爵跪地說完,朱慈烺這才上前,親自將他扶起:“魏國公深明大義,不愧是中山王之後,願魏國公能和徐達大將軍一樣,為我朝再立不世功勳,好了,坐下說吧。”
待雙方落座,徐文爵率先請罪:“臣惶恐,打擾了殿下休息,殿下一路舟車勞動,臣本不應打擾,可南京勳貴為國為民之心急切,心急如焚。”
“國難當頭,南方雖不似北方一樣狼煙四起,但身為大明勳臣,臣等亦有責任對北方戰事出力,並維護好南京的安穩。”
看著徐文爵正義言辭,浩然正氣凜然,朱慈烺要是不知道他們曆史上直接投降了,就差點信了他們的鬼話。
徐文爵此話,一是這是南京全體勳貴的意思,二是他們南方治理的還算不錯,不可用懲罰北方勳貴的理由懲罰南方勳貴,三是他們想出力自保。
所以,朱慈烺麵上一直帶著微笑,“魏國公和南京眾卿深明大義,孤深感欣慰啊,不似北方勳貴,父皇幾次為國募捐,北京如此多的勳貴,竟然捐了區區五萬兩銀子,真是可笑之至。魏國公以為呢?”
“是是是,殿下說的極是,北京的那些人確實太過分了,國難當天,怎可斤斤計較個人得失。”
“我勳臣與國同休,若是國家不存在了,哪還有什麽勳貴,所以臣等南京勳臣願獻出六成家產,充入國庫,以援國難。”
“哦?魏國公此話倒是說的不錯,可惜,北京靖難勳臣就不懂,大明要是不在了,他們就狗屁都不是了。”朱慈烺倒是沒接話茬,不然好似逼著他們要錢一般。
但魏國公上道啊,接著就報數了:“臣等南京勳貴不似北京勳貴那般富有,但也算世代積累,薄有家財,三十四位公侯伯爵共捐國四千萬兩白銀,以資國庫,平定叛亂,請殿下明察。”
說這話的時候,徐文爵臉上在笑,心中卻在滴血啊,南京勳貴不掌權,沒北京勳貴那麽大的權利能耐,能刮錢的無非就是提領京營,和長江水師等有兵權的幾個公侯伯爵。
其他勳貴,頂多做些小買賣,沒多少餘錢,而且南京勳貴的人數也不及北京一半,這四千萬兩,是真的把他們幾個有領兵權參與走私的勳貴差點榨幹了。
但不出不行啊,大家都知道你們幾家在賺大錢,你要不這麽做,以後如何領導勳貴團體,誰還聽你的,要真是害的大家丟爵位,他們第一個恨的可能就不是朱慈烺了,而是徐文爵他們了。
保不準被哪兒二五仔一舉報,那就是錢、爵兩丟了 ,所以,還是幹脆點,拿出個讓朱慈烺滿意的數字,隻要爵位在,錢以後還是能賺迴來的。
“哦?魏國公好氣魄啊,孤心甚慰。”朱慈烺沉吟少許,臉上笑容不減,“不過,孤向來賞罰分明,南京勳貴沒有那麽大的罪過,相反,南方治理的還算不錯,直隸浙江一帶還算繁榮。”
“所以,諸位不用多心,爵位是軍功得來的,要削爵,也是要有相應的罪責,不然何以服眾,我大明的爵位以後誰還敢領?”
“北方除爵,沒一個是冤枉的,整個北地基本淪陷,他們罪不容恕,除爵理所應當,但孤還是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擔任高級將領,自己去把爵位再掙迴來,行不行就是他們能力的問題了。”
“至於南京勳貴,不可同論。國庫剛抄了他們五千萬兩,暫時不缺錢,你們的家產就留著吧,要真有一天,南方都守不住,孤自然不會客氣。”
“這。。。謝殿下理解,殿下英明神武,臣定當頂禮膜拜,但為國盡忠,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還請殿下不必推辭,臣等。。。臣等。。。臣等願意,再追加五百萬兩,還望殿下恩準。”
徐文爵再次跪地,深吸幾口氣,語氣艱難沉重,但還是毅然的說完了。
‘嗬,老小子你還真是下血本啊,以為老子試探你?瞧不起誰呢?’朱慈烺心裏吐槽幾句:“曹大伴,快扶魏國公起來坐下,魏國公莫不是以為孤在試探你?”
“嗬嗬,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孤乃君,做事必有所依,豈可不罪而罰,孤剛才說了那麽多,就是讓你們明白,北地勳貴,罪有應得,咎由自取,你們當引以為戒。”
“好了,此事就此打住,魏國公準備準備,過幾天,帶幾個勳臣,去接父皇巡幸南京。”
“殿下聖明,可昭日月,臣五體投地,臣明天親自選幾個勳臣,一同前往,迎接陛下聖駕。”
“嗯,告訴大家,好好幹,有賞,誰要是暗自扯後腿,孤在南京設的南鎮撫司和都事府可也不是吃幹飯的。好了,去吧,晚上帶上夫人去好好陪皇伯母熱鬧熱鬧。”朱慈烺起身準備走人了。
“殿下,等等,臣還有一事請裁。”徐文爵急忙說道。
“何事?”朱慈烺站定隨意問道。
“殿下,北京撤退,大多數勳貴跟隨朝廷到了天津,但還是有個別到了南京,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嗯,這個孤已經交代錦衣衛去辦了,你不必操心,處置方式大概就是文官抄家,男丁充入役夫,女的充入教坊司,武將抄家,當職者斬首,男丁發配雲南,充入礦奴,女的充入教坊司。”
“勳貴嘛,除爵就不用講了,當爵者,充入軍中,從士卒做起,既然不願來天津當新軍長官,那就做個小卒吧,家產全部抄沒,家屬就不追究了,這些在錦衣衛都事衙門立牌後,會緝拿辦理的。”
“是,臣多慮了,臣告退。”
當晚,在南京紫禁城大肆操辦了一場賜宴,南京官場數百文官和武將,以及數十位勳貴和朱慈烺帶的詹士府、翰林院官員,倒也熱鬧非凡,整個場麵和諧歡快。
主要是南京文武勳貴,因為魏國公探過太子口風的情況,大家已經知道了,太子確實沒有動南京官場的意思,大家之前提心吊膽的擔心,終於出了一口氣,不用向北京文武勳貴那樣被趕去打仗了。
所以大家都是如沐春風,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南京上百年了,何曾這樣熱鬧過,而且,現在聖駕已南幸南京,這裏就是都城了,不再是陪都,自己這些人,也就是正兒八經的京官了。
因為太子根本就沒帶多少文臣南幸,除了幾位南京本就沒有的閣臣,剩下的就是太子詹士府的人員和翰林院的人,數量也是有限。
南京本就沒有詹士府,南京翰林院的人更少,所以,太子帶的人,和南京原本的官場體係根本就沒什麽衝突。
所以,大家還是比較認同太子不會大動幹戈的猜測的,而且魏國公都已經探過了,大家能不歡喜?在南京坐冷板凳的滋味可不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