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交給你一個大事,你敢不敢做?”朱慈烺直勾勾的盯著李安。


    “小爺隻管吩咐,上刀山下火海奴婢都願意為小爺做事。”不答應不行啊,看著朱慈烺這樣子,他要敢說個不字,肯定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好,不愧是本宮看重的心腹,你放心,本宮不會虧待你的,以後軍中必有你一席之地,眼下,本宮讓你去保定府押解個人去天津衛。”


    “不知是何人?”


    “宣大總督,盧象升。”


    “什麽?盧總督?這怎麽可能,除非有陛下聖旨,不然誰能動得了總督啊。”李安下了一條,這真是要他去送死啊,他要敢去拿人,盧象升手下的人不得把自己剁成肉醬啊,雖然嘴上說願意去死,但是...坑爹啊。


    “當然是陛下的旨意。”


    “哦?那還好,不過要是陛下的旨意還用奴婢動手嗎?”


    “附耳過來。”朱慈烺突然神秘的說道。


    “你等會去把東宮當年冊封太子的聖旨找出來,安排三個心腹的小太監,讓他們拿著這道聖旨,帶一隊錦衣衛,去保定府的钜鹿縣蹲守,一旦發現宣大總督盧象升帶兵馬在附近駐防,第二日就去軍中宣旨,斥責盧象升指揮不力,陛下命他將兵馬交於副將,本人即刻赴京待勘,督師由孫傳庭接替。”


    “這....這...這是假傳聖旨啊殿下,萬萬不可啊,就算是您,一旦事發,也是不可收拾啊,這幫大臣肯定借機生事,誇大其詞,搞不好會按個謀逆的大罪給殿下,那時,殿下的太子之位將不保啊殿下,不能啊殿下,奴婢求您了。。。”


    朱慈烺有點驚訝,這小子的腦子轉的這麽快啊,想的也蠻多的,不知道是不是怕死給逼得,要是事發,朱慈烺有沒有事不確定,他是死定了。但是說真的,一旦事發,鬧大了,再有人操作一番,說不定真的就太子之位不保了。


    要知道,田貴妃的兩個兒子,肯定也有人支持的,隻是苦無機會而已,一有機會,他們肯定會動手的,畢竟田貴妃得寵,而且田遇宏善於經營,不知道已經賄賂了多少大臣了。


    但是朱慈烺知道,盧象升全軍覆沒,這個消息是不會傳出來的,到時再小心一些就是了。“少廢話,本宮自有打算,你隻需聽命行事就行了。去宣旨的時候就說是密旨,讓其他人退下,隻留盧象升一人接旨,完了就告訴盧象升,陛下考慮到臨陣換將影響不好,所以不必張揚。”


    “讓他秘密交接事物與副將,但總督大印和其他東西一概不得帶走,避免軍心渙散,讓他秘密跟隨你們離開,為了軍心考慮,本宮想來,盧象升必然會答應的。乘夜帶走盧象升後,你們帶著盧象升一路低調行事,前往天津衛,到了之後其他人也不必迴來了,一起待在那裏吧。”


    “到了之後就把一切始末告訴他吧,讓他就當自己已經死了,先留在天津衛和孫閣老一起籌建軍校,後麵有中興大明的大任交給他。”


    “這。。。殿下三思啊。。。”


    “嗯???”朱慈烺眉頭一皺。


    “是,奴婢這就去辦。”


    之後又交代了一番楊宇,讓他安排一隊錦衣衛隨行,這才略略放心。


    另一邊,盧象升也是有苦難言,朝廷兵馬畏敵如洪水猛獸,連戰連敗,他也是毫無辦法,這個時候,陛下還聽信楊嗣昌的汙蔑,對他大加訓斥,這讓他對朝廷已經失去了信心,絕望之下,心也快死了。


    而還沒從被罵的心情中緩過神來,就接到探報,清軍突然從高起潛的正麵繞開,不再向南,而是轉頭向西,直奔保定而來,這就曹丹了,盧象升本來就正麵牽製著保定方向的西路軍,這下東路軍也分兵直奔西路而來,看來是要拿下保定了。


    這可不成,其他還好說,保定可是府城,萬不可失,於是盧象升一麵派人向高起潛求援,讓他分兵來援,一麵將手下剩餘的五千餘人集結,先一步向門戶钜鹿而去,準備將钜鹿作為前沿,先拖住清軍,等待高起潛分兵來援,抵禦住清軍進攻保定府。


    大軍剛駐紮第二天,沒等來清軍進攻,倒是等來了傳旨的太監,聽人通稟後,盧象升急忙下令:“來人,快在帥帳外擺好香案,迎接天使。”


    待傳旨的小太監和錦衣衛來帶帥帳的時候,盧象升和眾將已準備妥當,跪地等待天子聖旨。盧象升心想:“多半又是挨罵,哎,老夫命苦啊。。。朝廷真是奸臣當道。。。大明,真的要完了。”


    不過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小太監並未急著宣旨,而是對著盧象升說道:“總督大人,陛下密旨,叫咱家單獨宣與總督大人知道。”


    這下,所有人都有點蒙圈,不過既然是密旨,那也不便多問什麽,盧象升照例將所有人等遣散,便跟著傳旨的一眾太監錦衣衛進入了帥帳,帥帳外門也是被錦衣衛接防,其餘人等都離得遠遠地,聽不到裏麵的話。


    這倒是讓盧象升的部下都暗中嘀咕:“不會是要趁機拿下或者殺了總督大人吧?”不過轉念一想又不太可能,一個總督啊,可不是說殺就殺的,就算皇帝,也要經過三司會審才能殺得了這種位高權重的大臣,而且還要證據確鑿,罪大惡極,理當處死才行,不然,天下就炸了。


    “宣大總督盧象升接旨。。。”小太監朗聲說道,並沒有想象中的娘娘腔腔的或者嘶啞的樣子,不光是他,絕大多數太監說話都很正常,隻是在宮中壓著嗓子細聲細語罷了,跟娘掛不上太大關係。


    “臣接旨。。。”盧象升跪地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宣大總督盧象升,自奴入寇以來,深受皇恩,朕賦卿天下兵馬大權,卻毫無建樹,致奴肆虐京畿,屠戮百姓,三軍亦傷之慘重,深負朕托,今褫奪宣大總督盧象升一切官職,著錦衣衛押解入京待勘,保定防務暫交於副將領之,待新任總督孫傳庭到任後接管防務。欽哉。。。”


    小太監念完,雖然已經快要失望透頂,心死的盧象升愣住了,呆呆的不知在想些什麽,於是小太監咳嗽一聲提醒道:“盧大人,領旨謝恩吧。”


    小太監的話將盧象升的思緒拉了迴來,本來他已經心死,決定誓死保衛保定府了,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還不如戰死沙場,保全名聲呢,不過,事已至此,他也無力改變了,朝廷並沒有給他戰死沙場的機會,欣慰的是,接替自己的是孫傳庭,還不算太糟糕。


    或許,孫傳庭能打退建奴也未嚐可知呢,他畢竟是孫承宗的弟子,可能對付建奴有一手也說不定,哎算了,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


    “臣盧象升,領旨謝恩。”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盧象升也隻好領旨了。


    “盧大人,陛下著錦衣衛押解大人迴京,這聖旨也就不交給大人了,另外陛下考慮到臨陣換將會影響軍心,特意囑咐奴婢低調行事,今天白天就留給大人將軍務交接與副將,但此事不得外傳,晚上大人乘夜就跟隨咱家迴京吧,可不能影響前方將士的軍心,盧大人以為如何。”


    “陛下所慮周全,臣遵旨。”


    當夜,交代完軍務後的盧象升換上便裝,便被錦衣衛混雜其中,一同出了軍營,除了副將,誰也不知道盧象升已經離開了。


    接下來的發展,和曆史出入不大,清軍進攻保定,一馬當先的圍困了駐紮在钜鹿的盧象升所部,前去高起潛那裏求援的也是不知道因為黨爭或者是畏敵或者是私怨,反正高起潛、楊嗣昌是沒動,清軍不出意外的全殲了盧象升所部,無一人生還。


    接下來清軍勢如破竹,一路橫掃,下城無數,最後,更是圍攻高陽縣,想要殺死孫承宗這個令他們頭疼那麽多年的遼東督師,那遼東堡壘真的是修的清軍痛不欲生,一度被孫承宗步步推進的策略逼得舉步維艱。


    大堡小堡修的是到處都是,遙相唿應,極難攻取,真是讓人討厭,這次,說什麽也要把他殺了,萬一崇禎又想起了他,把他派去遼東督師,那可真是悔之晚矣。


    攻破高陽的時候,這才發現孫承宗已經全家搬走了,和情報不符,氣的清軍領隊之人直接下令屠城,最後一把火燒了高陽縣城,這才作罷。


    清軍的進攻勢如破竹,如火如荼,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朝廷軍隊難得的一次大勝,祖大壽率關寧鐵騎大敗多鐸的鑲白旗,令東路軍士氣一振,不過也無能扭轉乾坤。


    另一邊,國內投降的張獻忠、羅汝才和逃走的李自成等部,因為陝軍調走,被留在京師,河南 、湖廣的軍隊也被抽調一空,李自成大喘一口氣,差點被連根拔起,屬實幸運,而張獻忠和羅汝才又開始私下聯係,不安分的心又躁動了起來。


    1639年,崇禎十二年,正月。圍困濟南近兩月的東路清軍,終於攻破濟南。因為連攻兩月,八旗和蒙古諸部皆是傷亡慘重,城破後為了彌補,也是在攻城時為了激勵士卒,下令屠城。


    不過,對德王一家卻沒有趕盡殺絕,隻是在撤離的時候,將德王擄走,後來在崇禎十五年病死於關外,崇禎十三年,由他弟弟繼位德王,崇禎十七年也降了清廷。


    清軍以濟南為中心,燒殺搶掠,直到三月,斬獲已經帶不了那麽多了,這才搬師迴關外,值得一提的是,濟南死人無數,導致天花肆虐,鑲紅旗旗主,代善大兒子嶽托在濟南中天花而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中祖:朱慈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斌斌有理被注冊並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