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算不上造反,他上位依然代表朝廷,而且他是正統冊封的皇太子,法理上完全合法,隻是手段有些為人詬病罷了,不過,這個時候敢上位,也是需要莫大勇氣的,所以,此人不可小視啊。”
“這麽說,這封信真是太子寫給你的?”
紅娘子迴過神來,看著李岩,想到竟然連當朝的皇太子都給李岩寫信了,一股濃濃的自豪感湧上心頭,越看李岩越喜歡,就極為大膽的上前,分開雙腿,跨坐在李岩的腿上,抱著他的脖子問道。
李岩扶住紅娘子的後背,上下撫摸著開口道:“沒錯,應該是了,剛才熊瞎子也說了,他身邊跟著的,是錦衣衛的千戶,而且稱其為殿下,而且,從年齡描述推斷,也是極為吻合,所以,必是太子無疑。”
“那太子說的話,就一定是真的嗎?”
“嗯,我相信是真的,太子者,君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相信他不會犧牲信譽、聲名,來誆騙我一個反賊頭子。”
“說什麽呢,我們是義軍,不是反賊。”紅娘子嬌嗔著反駁一句。
“那夫君打算怎麽辦?按太子說的,向闖王進言?”
“不錯,朝廷畢竟是朝廷,情報係統比我們厲害的多,能偵測到這些韃子的動向不足為奇,所以,這些情報要是真的,那北方就是重中之重,還是提早防禦為好,現在闖王在北方已經布置了不少大軍,隻要朝廷真能攔住南路的韃子,問題就不大。”
“朝廷不是都沒兵了嗎?他們拿什麽攔截韃子南下?連我們義軍他們都打不過了,而我們又都打不過韃子,他們怎麽阻擋?”紅娘子不屑一顧。
“嗬嗬,娘子,你可不能小視朝廷,大明三百年基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雖然風雨飄搖,但仍有雄厚的基業支撐。”
“據這幾個月的情報,朝廷早在天津,就駐紮了十萬大軍,又在山東進駐十萬大軍,而且允許民間、官府自行組建民團,現在整個山東基本上遍地武裝,不管是誰進去,都要脫一層皮。”
“至於信上說的山西還有布置,這個倒是不曾聽聞,不過信上說的陝西還有三十萬大軍,這個倒是有可能,孫傳庭去年在西安府就為抵擋我們,招募十萬陝軍,集結了中原周邊大批的朝廷各鎮總兵,結果最後沒打起來。”
“反倒是卷了人、錢,向甘肅鎮撤退了,這一路過去,西北衛所雲集,按照孫傳庭的能力和手腕,再拉起二十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湖廣和南直,據報江北呈兵五十萬眾,就算誇大,沒那麽多,也有個二三十萬,要是再算上西南,大明朝廷輕輕鬆鬆還能拉起百萬大軍,隻是要駐守各地,沒法集結罷了,戰力不提,資本算是依然雄厚,不是我們能比的。”
“天呢,夫君這麽一說,妾身才發現,大明連京城都丟了,想不到還這麽恐怖,那我們怎麽辦,相信他們能擋住韃子南下,全力防守北方?”
“唉。。。不知道,我把我的見聞和河南的大體情況上奏給闖王吧,太子也給闖王寫了一封信,到時一起遞上去,看闖王自己如何決斷吧。”
“也是,我們也決定不了義軍的方略,闖王寵幸牛金星這個神棍騙子,現在好了,這神棍見勢不妙,直接卷了細軟跑了,現在看他還聽不聽你的。”
李岩和宋獻策關係良好,兩人在北京建議李自成管束下麵,不要為禍,喪失人心,但牛金星知道這個時候根本就管不住了,於是自然不屑一顧。
李自成也是自知,他沒那麽大的約束力,所以也就順勢借坡下驢,采了牛金星的建議。
這些李岩迴來後,自然都和紅娘子說了,紅娘子為人仗義,最是見不得欺負百姓的事發生,自然大罵牛金星,忘了本心。
義軍本就是為了百姓出頭對抗官府的,現在竟然比官府還要狠厲,如此殘害百姓,自然不是義軍的宗旨,更是失了人心。
從南陽發往西安的奏本,自然不是一兩日能到的。
十天後,李自成才接到李岩的奏本和朱慈烺的親筆信。
“你們看看,這是太子朱慈烺那個碎娃娃寫哈歪信,你們咋看?”
李自成還是一口陝西官話,而且,他們這些流寇雖然現在已經建國,但是還是習慣性的稱唿大明為朝廷,是正統,這一點,他們自己也是承認的。
“這還用他說?讓他自己守好甘肅寧夏就行了,操的心還挺多,延綏和大同我們自然重視,現在北方集結了三十萬大軍防守,韃子想要攻打,簡直是妄想。”
劉宗敏因一片石大戰負傷,現在還在休養,所以跟著迴了西安。
“確實,陛下早就布置了三十萬大軍守北路,二十萬大軍守南路,若是朝廷也在山東南直布有重兵,那守住河南門戶也是無虞,但韃子騎兵厲害,想要反攻再趕他們出去,就不容易了。”
李過還想著反擊奪迴北地呢,他這些年也讀了許多書,自然明白朱慈烺說的蒙元之鑒是什麽,自然知道石敬瑭因為丟失北地,被罵了多少年,是真正的遺臭萬年了,現在在他們大順手中丟了北地,這鍋就成了大順的了。
以後要是真收不迴來,那李自成就成了石敬瑭第二了。不知道要被世人罵幾百幾千年,這個鍋,實在太大了。
“陛下,守住應該沒太大問題,可是。。。”
宋獻策自上次被打擊,現在說話也是猶猶豫豫,但想到反駁他的牛金星據報已經跑路了,他也就不再顧忌,“可是,這北地不能在我們手中丟失啊。”
“什麽意思?”李自成還沒反應過來。
“陛下,朱慈烺在信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稱陛下罪責滔天,是說陛下丟了北京等地給韃子,要是再讓韃子占據整個北地,那就是中華的罪人,會遺臭萬年的,前有石敬瑭將北地獻給異族,已經被罵了幾百年了。。。”李過見宋獻策也是猶猶豫豫不敢說,他就直接開口說了。
“石敬瑭?額。。。”李自成低頭沉默了,現在想來,如此冒冒失失的就丟下北京,迴了西安,確實不妥。
丟失大片領地不說,途中還遭遇韃子追殺,損兵折將無數,當時北京供養不了如此多的人,自己怎麽就沒想把那些流民打發走呢?唉。。。
“丟都丟了,現在說這些有什麽意義,我們都是造反的反賊,還想著史書能記你個好?現在啊,別想那麽多了,既然朝廷有意共同抵禦建奴南下,那就先心照不宣的合作著吧,然後我們先發展自身,恢複生計,休養生息,以後有機會再決雌雄。”
劉宗敏見他們意誌消沉,然後轉移話題道。
“嗯,汝侯說的是,現在還是先做好防禦,然後再恢複生計吧,這些年,陝西、河南災禍不斷,地裏都長草了,軍師,接下來你就主抓農耕,趕快把糧食攢起來,這天天他娘的愁吃喝也不是個事兒啊。”
“就是,你沒看見朱慈烺那小子,說什麽張獻忠治理的比我們好幾倍,真是氣死人,他娘的湖廣、四川,天府之國,無災無難的,湖廣更是背靠長江,水係發達,哪像河南、陝西,去年渭河他娘的都差點兒幹了,怎麽治理?”劉宗敏吐槽著。
“行了,就這麽著吧,今年老天爺還算給麵子,沒再幹旱,希望今年風調雨順,讓我們豐收一年吧。”
另一頭,向東趕了十天路的朱慈烺,也終於率大軍趕到了徐州,一路橫穿河南,遇城襲城,村鎮紮營,人沒殺幾個,一路倒是劫掠了不少的縣城,算是小賺一筆。
休息一晚,第二日,朱慈烺召開高層會議,地方上的劉澤清戰戰兢兢,沒法四天前他就收到了朝廷明發天下的保定捷報和天津大捷,天津大捷的戰果實在駭人聽聞,一向猛如豺狼的建奴,竟然遭逢大敗,損失過半,簡直顛覆自己的認知。
對新軍的戰力,驚為天人,現在朝廷掌握這麽一支戰力恐怖的軍隊,自己要是還和以前一樣,陽奉陰違,一打仗就跑路,估計就直接收拾自己了。
這還不是最嚇人的,最嚇人的是,三天前收到的明發天下的第二封大捷戰報,皇太子領三萬騎兵,竟然大敗大西軍流寇十五萬大軍,斬獲三分之一,自身傷亡不過百,嘖嘖,這是什麽概念啊。
雖然騎兵對步兵,野戰優勢,但根據朝廷塘報,這可不是大平原正麵會戰,而是突然遭遇的圍追堵截,地勢極為不利騎兵的情況下倉促反擊的結果,若不是流寇戰力太弱,那就是禦馬監的這三萬騎兵,戰力也是恐怖如斯。
如今太子帶著這三萬騎兵到了自己這裏,自己還是和其他老兄一樣,老老實實的配合吧,之前想不通,左良玉坐擁十幾萬大軍,為何如此輕易妥協,還以為是侯恂的原因,現在自己也算是體會到了。
昨天下午出城迎接的時候,三萬騎兵那吞天之勢,地麵都在震蕩,自己根本生不出絲毫的反抗之心。
“這麽說,這封信真是太子寫給你的?”
紅娘子迴過神來,看著李岩,想到竟然連當朝的皇太子都給李岩寫信了,一股濃濃的自豪感湧上心頭,越看李岩越喜歡,就極為大膽的上前,分開雙腿,跨坐在李岩的腿上,抱著他的脖子問道。
李岩扶住紅娘子的後背,上下撫摸著開口道:“沒錯,應該是了,剛才熊瞎子也說了,他身邊跟著的,是錦衣衛的千戶,而且稱其為殿下,而且,從年齡描述推斷,也是極為吻合,所以,必是太子無疑。”
“那太子說的話,就一定是真的嗎?”
“嗯,我相信是真的,太子者,君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相信他不會犧牲信譽、聲名,來誆騙我一個反賊頭子。”
“說什麽呢,我們是義軍,不是反賊。”紅娘子嬌嗔著反駁一句。
“那夫君打算怎麽辦?按太子說的,向闖王進言?”
“不錯,朝廷畢竟是朝廷,情報係統比我們厲害的多,能偵測到這些韃子的動向不足為奇,所以,這些情報要是真的,那北方就是重中之重,還是提早防禦為好,現在闖王在北方已經布置了不少大軍,隻要朝廷真能攔住南路的韃子,問題就不大。”
“朝廷不是都沒兵了嗎?他們拿什麽攔截韃子南下?連我們義軍他們都打不過了,而我們又都打不過韃子,他們怎麽阻擋?”紅娘子不屑一顧。
“嗬嗬,娘子,你可不能小視朝廷,大明三百年基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雖然風雨飄搖,但仍有雄厚的基業支撐。”
“據這幾個月的情報,朝廷早在天津,就駐紮了十萬大軍,又在山東進駐十萬大軍,而且允許民間、官府自行組建民團,現在整個山東基本上遍地武裝,不管是誰進去,都要脫一層皮。”
“至於信上說的山西還有布置,這個倒是不曾聽聞,不過信上說的陝西還有三十萬大軍,這個倒是有可能,孫傳庭去年在西安府就為抵擋我們,招募十萬陝軍,集結了中原周邊大批的朝廷各鎮總兵,結果最後沒打起來。”
“反倒是卷了人、錢,向甘肅鎮撤退了,這一路過去,西北衛所雲集,按照孫傳庭的能力和手腕,再拉起二十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湖廣和南直,據報江北呈兵五十萬眾,就算誇大,沒那麽多,也有個二三十萬,要是再算上西南,大明朝廷輕輕鬆鬆還能拉起百萬大軍,隻是要駐守各地,沒法集結罷了,戰力不提,資本算是依然雄厚,不是我們能比的。”
“天呢,夫君這麽一說,妾身才發現,大明連京城都丟了,想不到還這麽恐怖,那我們怎麽辦,相信他們能擋住韃子南下,全力防守北方?”
“唉。。。不知道,我把我的見聞和河南的大體情況上奏給闖王吧,太子也給闖王寫了一封信,到時一起遞上去,看闖王自己如何決斷吧。”
“也是,我們也決定不了義軍的方略,闖王寵幸牛金星這個神棍騙子,現在好了,這神棍見勢不妙,直接卷了細軟跑了,現在看他還聽不聽你的。”
李岩和宋獻策關係良好,兩人在北京建議李自成管束下麵,不要為禍,喪失人心,但牛金星知道這個時候根本就管不住了,於是自然不屑一顧。
李自成也是自知,他沒那麽大的約束力,所以也就順勢借坡下驢,采了牛金星的建議。
這些李岩迴來後,自然都和紅娘子說了,紅娘子為人仗義,最是見不得欺負百姓的事發生,自然大罵牛金星,忘了本心。
義軍本就是為了百姓出頭對抗官府的,現在竟然比官府還要狠厲,如此殘害百姓,自然不是義軍的宗旨,更是失了人心。
從南陽發往西安的奏本,自然不是一兩日能到的。
十天後,李自成才接到李岩的奏本和朱慈烺的親筆信。
“你們看看,這是太子朱慈烺那個碎娃娃寫哈歪信,你們咋看?”
李自成還是一口陝西官話,而且,他們這些流寇雖然現在已經建國,但是還是習慣性的稱唿大明為朝廷,是正統,這一點,他們自己也是承認的。
“這還用他說?讓他自己守好甘肅寧夏就行了,操的心還挺多,延綏和大同我們自然重視,現在北方集結了三十萬大軍防守,韃子想要攻打,簡直是妄想。”
劉宗敏因一片石大戰負傷,現在還在休養,所以跟著迴了西安。
“確實,陛下早就布置了三十萬大軍守北路,二十萬大軍守南路,若是朝廷也在山東南直布有重兵,那守住河南門戶也是無虞,但韃子騎兵厲害,想要反攻再趕他們出去,就不容易了。”
李過還想著反擊奪迴北地呢,他這些年也讀了許多書,自然明白朱慈烺說的蒙元之鑒是什麽,自然知道石敬瑭因為丟失北地,被罵了多少年,是真正的遺臭萬年了,現在在他們大順手中丟了北地,這鍋就成了大順的了。
以後要是真收不迴來,那李自成就成了石敬瑭第二了。不知道要被世人罵幾百幾千年,這個鍋,實在太大了。
“陛下,守住應該沒太大問題,可是。。。”
宋獻策自上次被打擊,現在說話也是猶猶豫豫,但想到反駁他的牛金星據報已經跑路了,他也就不再顧忌,“可是,這北地不能在我們手中丟失啊。”
“什麽意思?”李自成還沒反應過來。
“陛下,朱慈烺在信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稱陛下罪責滔天,是說陛下丟了北京等地給韃子,要是再讓韃子占據整個北地,那就是中華的罪人,會遺臭萬年的,前有石敬瑭將北地獻給異族,已經被罵了幾百年了。。。”李過見宋獻策也是猶猶豫豫不敢說,他就直接開口說了。
“石敬瑭?額。。。”李自成低頭沉默了,現在想來,如此冒冒失失的就丟下北京,迴了西安,確實不妥。
丟失大片領地不說,途中還遭遇韃子追殺,損兵折將無數,當時北京供養不了如此多的人,自己怎麽就沒想把那些流民打發走呢?唉。。。
“丟都丟了,現在說這些有什麽意義,我們都是造反的反賊,還想著史書能記你個好?現在啊,別想那麽多了,既然朝廷有意共同抵禦建奴南下,那就先心照不宣的合作著吧,然後我們先發展自身,恢複生計,休養生息,以後有機會再決雌雄。”
劉宗敏見他們意誌消沉,然後轉移話題道。
“嗯,汝侯說的是,現在還是先做好防禦,然後再恢複生計吧,這些年,陝西、河南災禍不斷,地裏都長草了,軍師,接下來你就主抓農耕,趕快把糧食攢起來,這天天他娘的愁吃喝也不是個事兒啊。”
“就是,你沒看見朱慈烺那小子,說什麽張獻忠治理的比我們好幾倍,真是氣死人,他娘的湖廣、四川,天府之國,無災無難的,湖廣更是背靠長江,水係發達,哪像河南、陝西,去年渭河他娘的都差點兒幹了,怎麽治理?”劉宗敏吐槽著。
“行了,就這麽著吧,今年老天爺還算給麵子,沒再幹旱,希望今年風調雨順,讓我們豐收一年吧。”
另一頭,向東趕了十天路的朱慈烺,也終於率大軍趕到了徐州,一路橫穿河南,遇城襲城,村鎮紮營,人沒殺幾個,一路倒是劫掠了不少的縣城,算是小賺一筆。
休息一晚,第二日,朱慈烺召開高層會議,地方上的劉澤清戰戰兢兢,沒法四天前他就收到了朝廷明發天下的保定捷報和天津大捷,天津大捷的戰果實在駭人聽聞,一向猛如豺狼的建奴,竟然遭逢大敗,損失過半,簡直顛覆自己的認知。
對新軍的戰力,驚為天人,現在朝廷掌握這麽一支戰力恐怖的軍隊,自己要是還和以前一樣,陽奉陰違,一打仗就跑路,估計就直接收拾自己了。
這還不是最嚇人的,最嚇人的是,三天前收到的明發天下的第二封大捷戰報,皇太子領三萬騎兵,竟然大敗大西軍流寇十五萬大軍,斬獲三分之一,自身傷亡不過百,嘖嘖,這是什麽概念啊。
雖然騎兵對步兵,野戰優勢,但根據朝廷塘報,這可不是大平原正麵會戰,而是突然遭遇的圍追堵截,地勢極為不利騎兵的情況下倉促反擊的結果,若不是流寇戰力太弱,那就是禦馬監的這三萬騎兵,戰力也是恐怖如斯。
如今太子帶著這三萬騎兵到了自己這裏,自己還是和其他老兄一樣,老老實實的配合吧,之前想不通,左良玉坐擁十幾萬大軍,為何如此輕易妥協,還以為是侯恂的原因,現在自己也算是體會到了。
昨天下午出城迎接的時候,三萬騎兵那吞天之勢,地麵都在震蕩,自己根本生不出絲毫的反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