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人,又轉頭看向劉大年,和顏悅色的問道:“劉兄弟是太子新軍的?你們不是聽說在天津衛駐紮嗎?怎麽跑到陝西來了。”
“嗬嗬,白總兵有所不知,離開前,闖賊已經跨過宣府、大同一線,逼近北京,陛下命太子殿下監國,太子殿下下令南遷,我們和永王殿下出發的時候,就是在北京城外和南下的太子殿下分道的。”
“竟有此事?京師已經陷落了?”白廣恩吃了一驚,急急問道。
“嗯,雖然我沒看見,但估計八九不離十了,闖賊勢大,太子殿下認為守不住,就向南撤了,不過總兵大人放心,我新軍十幾萬軍隊,全火器裝備,殿下在南方修建了兵工廠,拖一段時間,裝備幾十萬火器部隊,到時剿滅闖賊,收複京師不在話下,我們還是先把西北守好吧,哈哈。。。”劉大年對李自成不以為意。
殊不知白廣恩聽了他的話,對新軍更不以為意,火器?火器是什麽爛東西自己當了這麽多年的兵還不清楚?不過自己現在也不好當人家的麵去駁人家的麵子,就笑著打了打哈哈。
轉移話題道:“那不知太子殿下遣永王殿下來陝西,有何差事?”
“這本來是機密,但對白總兵也沒什麽不可說的,殿下此行,一是因為西北宗室較多,前來總理宗務,二是代表太子殿下進行督軍,三呢,是太子殿下給你們西北總督府撥了餉銀,著永王殿下押送陝西。”
“什麽?督軍?餉銀?好啊,我西北軍正愁沒錢呢,孫督無奈,都開始施行軍管了,恨不能一個銅板掰開當做兩個話,現在有朝廷發放的餉銀,就能喘一口大氣了,謝天謝地啊,劉兄弟,不知你們此行押送了多少餉銀,別太少了,要是幾萬兩,也不怎麽頂事兒。”
白廣恩被以往朝廷的做派限製了想象力,照他現在想的,按朝廷的尿性,這次估計就幾萬兩白銀,最多十萬兩就謝天謝地了,最好能多點兒,八九十萬兩,總比三四萬萬兩好,要是隻四五萬兩,還真不夠打牙祭的。
沒辦法,朝廷欠餉都欠了十幾年了,自打魏忠賢死後,基本就發過全餉,一鎮幾十萬兩的軍餉,朝廷能發你幾萬兩你都要偷著樂,甚至幾年一個銅板都不發都是常事兒,就這樣還叫人怎麽保家衛國嘛。
九邊軍鎮被逼無奈,隻能自己想辦法,所以就開始做起了生意,崇禎朝北方為什麽安穩?一是因為漠南蒙古十幾年間,一直在被後金攻打,沒那閑工夫南下搶明朝,二就是漠南和大明的交界軍鎮都在做生意,有的吃有的喝,沒有打仗的必要。
縱觀蒙古退出長城後的每次進兵,打仗,其根本原因還是互市的問題,明朝開放互市,蒙古人能換取吃喝用具,那誰還閑的非要打仗啊。
但蒙古人因為語言不通、互市客商奸詐、蒙古人有些人不講道理用強,等等等等的原因,一旦發生大規模糾紛、傷亡,明朝以懲罰蒙古人為用意,就把互市關了,這下一年兩年還撐得住,時間一久,蒙古人就撐不住了。
於是就開始糾集各部落,要麽南下搶劫,要麽糾集大規模十幾萬騎兵南下攻打明朝,用武力脅迫明朝開放互市。
嘉靖朝俺達汗都打到北京城外了,在城外陳兵示威,要求嘉靖帝開放互市,明朝答應後,各部落這才心滿意足的打劫一番撤迴草原,當時的俺達還想攻破北京,重振大元榮光,可惜,明朝一答應重開互市,其他部落就溜了,把他氣個半死。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
白廣恩問劉大年押了多少餉銀,劉大年則沒有迴答,隻是笑著搖了搖頭,看著白廣恩便秘的表情,這才笑道:“嗬嗬,沒有白總兵想的那麽少,不過具體多少,就不是兄弟能說的了,稍後殿下自會交付總督大人,白總兵何必急於一時呢。”
“哈哈,好,沒那麽少就好,多多益善啊,哈哈,走吧,劉兄弟,我前營人馬集結完畢了,我們這就出發,前去迎接永王殿下儀駕。”
“好,請。”
一行五千人馬,多少步軍,所以行軍也不是太快,兩相互進,在城外十幾裏的地方相遇,離得老遠,白廣恩就明大軍停下,帶著一眾將領翻身下馬,積極向前迎去,到了十步開外,白廣恩這才停下。
打眼一掃,哪有什麽儀駕,隻有兩側打了不少布幡,上書‘大明永親王’,‘西北督軍’,‘總理西北宗務’。當中騎著一匹全身無雜毛的黑色汗血寶馬,著大明親王常服的少年,正是此行正主,永王殿下。
白廣恩當即整理戎裝,隨即單膝跪地行軍禮拜見:“臣西北總督麾下薊州總兵官白廣恩,率西北左軍將領,恭迎永王殿下。”
白廣恩本也桀驁難馴,當年跟著吳牲剿冦,不服管教,私自帶兵迴了陝西,但之後孫傳庭到了陝西,才逐級降服住了各路驕兵悍將,孫傳庭當年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處決開縣逃跑的陝西總兵賀人龍。
一刀震驚三邊,總兵已經是大明武將的頂峰了,孫傳庭說殺就殺,一下子把各路不服管教的總兵官給嚇住了,加上孫傳庭兩次在陝西募軍,朝廷一文錢沒給,孫傳庭手段硬是剛猛,直接就冒大不韙朝富紳動刀子。
這些糙人,還真就吃孫傳庭這套,一看這是個狠人,誰都敢收拾,管你文人武人,不聽話就收拾你,後來朝廷更是下令,總覽西北軍政,連各地藩王都要受其節製,把各地藩王治的服服帖帖,沒有脾氣。
手下一大堆總兵,都是乖乖聽話,你敢跳,就收拾你,孫傳庭現在有二三十萬大軍,才領其中三萬軍的各總兵,當然都是乖寶寶,加上孫傳庭的脾性也很對這幫人的胃口,西北治理的倒也融洽,政令通和。
“各位將軍請起,諸位為我大明固守邊疆,真是辛苦了。”朱慈炤也沒有端什麽架子,不知是不是隨行的王之心和杜勳有過教導。兩個大太監可都是常年監軍在外,對軍隊還是很有心得經驗的。
朱慈炤上前,親自扶起白廣恩,對眾將說道:“父皇和皇兄都惦念著諸位,這不,特命本王押送餉銀前來犒軍,朝廷現下時局困難,但朝廷沒有忘記諸位,我大明屹立三百年,什麽大風大浪沒經曆過。”
“本王相信,父皇和皇兄定然能剿滅叛亂,恢複山河,到時,諸位功不可沒,封侯拜相也是不無可能,為了大明,還請諸位將軍用心兵事,本王代父皇和皇兄,謝過諸位了。”朱慈炤說著就要下拜。
就算是大老粗的白廣恩都知道不妥,剛站起來躬著的身子急忙往前一進,托住朱慈炤的胳膊,讓其拜不下去。
“殿下這是作何,保家衛國乃我等大明軍人的本分,何須殿下如此,真是折煞臣等了,萬萬不可,還請殿下放心,我等就是拚剩最後一口,也會死戰不退,保衛大明江山,流寇都是些趁機作亂的鼠輩罷了,待官軍喘過氣來,定然能全部消滅。”
“好,有將軍等守衛陝西,朝廷很放心,放心,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反攻,到時候,我們東西南北,夾擊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自然手到擒來,走,諸位將軍隨本王上馬同行,為本王介紹介紹現在的情況。”
“臣等遵命。”
朱慈炤進城後,自然是被好好的招待了一番,可謂這幾個月以來,最舒服的一天了,好吃好喝後,就駐紮了下來,為什麽不往前走了呢?
因為孫傳庭馬上要到秦州了,孫傳庭之前下達的軍令,命各路援軍及地方軍隊,在五月十五日前到達各處指定位置,準備圍剿四川張獻忠所部。
現在已經五月上旬了,距離約定的日子近了,孫傳庭已經帶著十萬大軍南下而來,西北在明朝,一直都是重鎮,寶雞、秦州一帶現在部署十萬大軍抵擋,不,現在李自成派的偏師早已後撤迴去了,隻能說是十萬大軍在布防。
孫傳庭自己在西安帶過來的五萬大軍加這兩個月在各衛所征集的五萬,帶著十萬大軍南下,準備從四川北部直插成都。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軍力,西北邊鎮,如寧夏鎮、陝西鎮、甘肅鎮,三鎮邊軍還有近十萬大軍,防止漠南韃靼或西北和碩特入侵,趁火打劫。
多爾袞的戰略眼光極高,但孫傳庭也不是一般人,從到了西北,就開始大力征集陝西都司和陝西行都司的衛所和邊軍軍力,其實也就征集了十餘萬大軍,邊軍本來就有近十萬,孫傳庭整頓一番法紀編製即可。
他本來在西安征集的第二次圍剿李自成的十萬軍也帶了過來,剩下的十萬多,那就是在沿途和兩個都司征集的衛所軍戶了,軍戶當兵,天經地義,簡直不要太好組建。
三日後,在半路就接到報信,說是永王從北京奉命而來,孫傳庭立即加速前進,猛趕三天,終於在今天到了秦州。
本著自己也是要受西北總督節製的理念,朱慈炤跟隨秦州將士出門十裏,迎接孫傳庭的到來。
“嗬嗬,白總兵有所不知,離開前,闖賊已經跨過宣府、大同一線,逼近北京,陛下命太子殿下監國,太子殿下下令南遷,我們和永王殿下出發的時候,就是在北京城外和南下的太子殿下分道的。”
“竟有此事?京師已經陷落了?”白廣恩吃了一驚,急急問道。
“嗯,雖然我沒看見,但估計八九不離十了,闖賊勢大,太子殿下認為守不住,就向南撤了,不過總兵大人放心,我新軍十幾萬軍隊,全火器裝備,殿下在南方修建了兵工廠,拖一段時間,裝備幾十萬火器部隊,到時剿滅闖賊,收複京師不在話下,我們還是先把西北守好吧,哈哈。。。”劉大年對李自成不以為意。
殊不知白廣恩聽了他的話,對新軍更不以為意,火器?火器是什麽爛東西自己當了這麽多年的兵還不清楚?不過自己現在也不好當人家的麵去駁人家的麵子,就笑著打了打哈哈。
轉移話題道:“那不知太子殿下遣永王殿下來陝西,有何差事?”
“這本來是機密,但對白總兵也沒什麽不可說的,殿下此行,一是因為西北宗室較多,前來總理宗務,二是代表太子殿下進行督軍,三呢,是太子殿下給你們西北總督府撥了餉銀,著永王殿下押送陝西。”
“什麽?督軍?餉銀?好啊,我西北軍正愁沒錢呢,孫督無奈,都開始施行軍管了,恨不能一個銅板掰開當做兩個話,現在有朝廷發放的餉銀,就能喘一口大氣了,謝天謝地啊,劉兄弟,不知你們此行押送了多少餉銀,別太少了,要是幾萬兩,也不怎麽頂事兒。”
白廣恩被以往朝廷的做派限製了想象力,照他現在想的,按朝廷的尿性,這次估計就幾萬兩白銀,最多十萬兩就謝天謝地了,最好能多點兒,八九十萬兩,總比三四萬萬兩好,要是隻四五萬兩,還真不夠打牙祭的。
沒辦法,朝廷欠餉都欠了十幾年了,自打魏忠賢死後,基本就發過全餉,一鎮幾十萬兩的軍餉,朝廷能發你幾萬兩你都要偷著樂,甚至幾年一個銅板都不發都是常事兒,就這樣還叫人怎麽保家衛國嘛。
九邊軍鎮被逼無奈,隻能自己想辦法,所以就開始做起了生意,崇禎朝北方為什麽安穩?一是因為漠南蒙古十幾年間,一直在被後金攻打,沒那閑工夫南下搶明朝,二就是漠南和大明的交界軍鎮都在做生意,有的吃有的喝,沒有打仗的必要。
縱觀蒙古退出長城後的每次進兵,打仗,其根本原因還是互市的問題,明朝開放互市,蒙古人能換取吃喝用具,那誰還閑的非要打仗啊。
但蒙古人因為語言不通、互市客商奸詐、蒙古人有些人不講道理用強,等等等等的原因,一旦發生大規模糾紛、傷亡,明朝以懲罰蒙古人為用意,就把互市關了,這下一年兩年還撐得住,時間一久,蒙古人就撐不住了。
於是就開始糾集各部落,要麽南下搶劫,要麽糾集大規模十幾萬騎兵南下攻打明朝,用武力脅迫明朝開放互市。
嘉靖朝俺達汗都打到北京城外了,在城外陳兵示威,要求嘉靖帝開放互市,明朝答應後,各部落這才心滿意足的打劫一番撤迴草原,當時的俺達還想攻破北京,重振大元榮光,可惜,明朝一答應重開互市,其他部落就溜了,把他氣個半死。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
白廣恩問劉大年押了多少餉銀,劉大年則沒有迴答,隻是笑著搖了搖頭,看著白廣恩便秘的表情,這才笑道:“嗬嗬,沒有白總兵想的那麽少,不過具體多少,就不是兄弟能說的了,稍後殿下自會交付總督大人,白總兵何必急於一時呢。”
“哈哈,好,沒那麽少就好,多多益善啊,哈哈,走吧,劉兄弟,我前營人馬集結完畢了,我們這就出發,前去迎接永王殿下儀駕。”
“好,請。”
一行五千人馬,多少步軍,所以行軍也不是太快,兩相互進,在城外十幾裏的地方相遇,離得老遠,白廣恩就明大軍停下,帶著一眾將領翻身下馬,積極向前迎去,到了十步開外,白廣恩這才停下。
打眼一掃,哪有什麽儀駕,隻有兩側打了不少布幡,上書‘大明永親王’,‘西北督軍’,‘總理西北宗務’。當中騎著一匹全身無雜毛的黑色汗血寶馬,著大明親王常服的少年,正是此行正主,永王殿下。
白廣恩當即整理戎裝,隨即單膝跪地行軍禮拜見:“臣西北總督麾下薊州總兵官白廣恩,率西北左軍將領,恭迎永王殿下。”
白廣恩本也桀驁難馴,當年跟著吳牲剿冦,不服管教,私自帶兵迴了陝西,但之後孫傳庭到了陝西,才逐級降服住了各路驕兵悍將,孫傳庭當年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處決開縣逃跑的陝西總兵賀人龍。
一刀震驚三邊,總兵已經是大明武將的頂峰了,孫傳庭說殺就殺,一下子把各路不服管教的總兵官給嚇住了,加上孫傳庭兩次在陝西募軍,朝廷一文錢沒給,孫傳庭手段硬是剛猛,直接就冒大不韙朝富紳動刀子。
這些糙人,還真就吃孫傳庭這套,一看這是個狠人,誰都敢收拾,管你文人武人,不聽話就收拾你,後來朝廷更是下令,總覽西北軍政,連各地藩王都要受其節製,把各地藩王治的服服帖帖,沒有脾氣。
手下一大堆總兵,都是乖乖聽話,你敢跳,就收拾你,孫傳庭現在有二三十萬大軍,才領其中三萬軍的各總兵,當然都是乖寶寶,加上孫傳庭的脾性也很對這幫人的胃口,西北治理的倒也融洽,政令通和。
“各位將軍請起,諸位為我大明固守邊疆,真是辛苦了。”朱慈炤也沒有端什麽架子,不知是不是隨行的王之心和杜勳有過教導。兩個大太監可都是常年監軍在外,對軍隊還是很有心得經驗的。
朱慈炤上前,親自扶起白廣恩,對眾將說道:“父皇和皇兄都惦念著諸位,這不,特命本王押送餉銀前來犒軍,朝廷現下時局困難,但朝廷沒有忘記諸位,我大明屹立三百年,什麽大風大浪沒經曆過。”
“本王相信,父皇和皇兄定然能剿滅叛亂,恢複山河,到時,諸位功不可沒,封侯拜相也是不無可能,為了大明,還請諸位將軍用心兵事,本王代父皇和皇兄,謝過諸位了。”朱慈炤說著就要下拜。
就算是大老粗的白廣恩都知道不妥,剛站起來躬著的身子急忙往前一進,托住朱慈炤的胳膊,讓其拜不下去。
“殿下這是作何,保家衛國乃我等大明軍人的本分,何須殿下如此,真是折煞臣等了,萬萬不可,還請殿下放心,我等就是拚剩最後一口,也會死戰不退,保衛大明江山,流寇都是些趁機作亂的鼠輩罷了,待官軍喘過氣來,定然能全部消滅。”
“好,有將軍等守衛陝西,朝廷很放心,放心,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反攻,到時候,我們東西南北,夾擊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自然手到擒來,走,諸位將軍隨本王上馬同行,為本王介紹介紹現在的情況。”
“臣等遵命。”
朱慈炤進城後,自然是被好好的招待了一番,可謂這幾個月以來,最舒服的一天了,好吃好喝後,就駐紮了下來,為什麽不往前走了呢?
因為孫傳庭馬上要到秦州了,孫傳庭之前下達的軍令,命各路援軍及地方軍隊,在五月十五日前到達各處指定位置,準備圍剿四川張獻忠所部。
現在已經五月上旬了,距離約定的日子近了,孫傳庭已經帶著十萬大軍南下而來,西北在明朝,一直都是重鎮,寶雞、秦州一帶現在部署十萬大軍抵擋,不,現在李自成派的偏師早已後撤迴去了,隻能說是十萬大軍在布防。
孫傳庭自己在西安帶過來的五萬大軍加這兩個月在各衛所征集的五萬,帶著十萬大軍南下,準備從四川北部直插成都。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軍力,西北邊鎮,如寧夏鎮、陝西鎮、甘肅鎮,三鎮邊軍還有近十萬大軍,防止漠南韃靼或西北和碩特入侵,趁火打劫。
多爾袞的戰略眼光極高,但孫傳庭也不是一般人,從到了西北,就開始大力征集陝西都司和陝西行都司的衛所和邊軍軍力,其實也就征集了十餘萬大軍,邊軍本來就有近十萬,孫傳庭整頓一番法紀編製即可。
他本來在西安征集的第二次圍剿李自成的十萬軍也帶了過來,剩下的十萬多,那就是在沿途和兩個都司征集的衛所軍戶了,軍戶當兵,天經地義,簡直不要太好組建。
三日後,在半路就接到報信,說是永王從北京奉命而來,孫傳庭立即加速前進,猛趕三天,終於在今天到了秦州。
本著自己也是要受西北總督節製的理念,朱慈炤跟隨秦州將士出門十裏,迎接孫傳庭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