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氣氛極為壓抑,整個廣場上千人,但是靜悄悄的。
朱慈烺的沉默,讓劉宗周也是倍感壓力巨大,他不禁有些後悔這麽魯莽。
太子昨日才到,雖然之前聽聞其脾性的傳言不少,但自己畢竟隻昨晚宴席少少的接觸了一下,並不能看出什麽。
今天就急於試探,雖然為國為民,但不禁還是有些擔心。
就在劉宗周要跪地請罪之時,朱慈烺有動作了,隻見朱慈烺沉穩的從側麵的太子座椅上起身,麵無表情的走到了丹陛邊緣,但並未說話。
這讓下麵不少文臣為劉宗周捏了一把汗,自古妄議宗親、宗室的,落不下什麽好,不知道劉宗周今天結局如何,希望太子別發飆吧,哎。。。。
劉宗周忍不住抬頭看向朱慈烺,到了他們這種文臣的頂級大佬,不存在不可窺視君顏的說法,見朱慈烺麵無表情,就要再次開口解釋,準備圓潤一番時,朱慈烺抬手製止了。
朱慈烺慢慢的笑了,笑意先從嘴角擴散,慢慢的蔓延到了整張臉上,笑容和煦,很有渲染力,劉宗周心裏也不禁舒了口氣,差點就要抬手擦擦額頭的冷汗了。
警告給的差不多了,朱慈烺這才笑著打趣兒道:“孤聽聞劉卿家學淵源,外祖父章公更是學識淵博,門下桃李滿天下,連嘉靖朝的首輔徐階老大人都是出自章公門下。”
“劉卿這些年在南方講學,更是門徒無數,宗師之名廣傳,號稱浙東領袖,既如此,劉卿應該記性很好才是吧,或者說,孤在天津發的詔書,劉卿這些天都沒看到?”
“若如此,劉卿還是應該多關注政事為好,為大明官,豈能不關注大明政?”
“老臣慚愧,記性尚好,朝廷詔書和邸報老臣也看了。”劉宗周隱隱覺得太子有指責他講學之意,便趕緊解釋。
“哦?既如此,關於北地勳貴、宗室的詔書如何決議的,劉卿可還記得?”
“老臣記得。”
“說與孤聽聽。”
“稟殿下,朝廷昭告天下,北地勳貴、宗室失土有責,褫奪北地所有爵位,包括宗室親王、郡王等以下所有爵位,著錦衣衛收繳所有寶策、印信。”
“既然知道,今日何故上奏?”
劉宗周急的一下就出了一頭汗,這理由咋說?
朱慈烺也沒指望他說,這些文人無非就是怕他食言,怕宗室來南京走關係,攀親戚,使得朝廷雷聲大雨點小。
國朝文人一直知道宗室的負擔,而且崇禎朝積欠了不少宗室俸祿,但宗室在地方上的特權還是太大,土地兼並太嚴重,流寇最初始的大麵積爆發點就是河南,因為河南的宗室太多了。
“好了,劉卿不必迴答孤,你們的擔心,孤是懂的,但孤並不提倡這種方式,忠心可嘉,但。。。算了,孤不想多說。”
“劉卿作為儒學宗師,自是明白,以後有什麽想法,可往乾清宮麵呈,孤不是神宗,不會不見朝廷重臣的。退下吧。”
“臣慚愧。”朱慈烺雖然沒有明說,但劉宗周還是聽出了警告和不滿,讓他滿麵通紅,但一句朝廷重臣,還是給了自己麵子。
再加上調侃神宗,朱慈烺一直都是打趣兒的語氣,麵帶微笑的說的,倒是化解了很大的尷尬,不至於讓劉宗周下不來台。
因為朱慈烺知道,劉宗周出發點是好意的,方式雖然欠妥,警告一番便是了。
“退朝。。。”
乾清宮。
當領導的,貌似都是這樣,每天都是大會開完開小會,這不,剛吃完午飯午朝就來了,也不說讓人午休一會兒,萬惡的管理層啊。
“諸位愛卿,以後這規矩改改,以後三天一次常朝,上午巳時開始,六部九卿和軍一級武將參與,國子監、詹事府、翰林院掌事官員參與,內閣主持。”
“需要朝議、廷推的,就在這個常朝上決議,取消其他朝會,大朝每月初一舉行一次,內閣有權隨時到乾清宮麵呈。”
“其餘衙門有事向內閣遞折子票擬,司禮監批紅,緩急都可找內閣商議,若內閣不決,再進宮麵呈,或是臨時召開緊急會議。”
“臣等遵旨。”眾人接旨,心裏都是大唿臥槽,這內閣到底是延續了以往的職能,崇禎朝的規矩變了啊,以後對內閣的插手會少很多。
不會像崇禎一樣,猛指揮內閣,指揮完效果不理想就換人,一言而決,導致內閣輔臣一沒能力,二沒權力,三沒威望,這樣當然幹不好事兒,沒人配合啊。
換到嘉靖、隆慶、萬曆朝你試試?內閣能分分鍾整死你不配合的人,而且閣臣都是廷推出來的,威望較高,可以服眾。
“今天主要是通報一下局勢,大家有什麽就暢所欲言,孤向來喜歡聽人勸,所以吃的飽飯,哈哈,就這樣,來,誰先說說。”朱慈烺說著說著就覺得不怎麽正經了,趕緊打個哈哈。
雖然感覺太子不太正常,但無關緊要,噴子就要做好噴子該做的事,“殿下,朝會改製是否再商議一番?君者,國之大事也,當日日勤政,方可治天下。”右都禦史徐石麟率先站出來開噴。
“額。。。徐卿有脾氣,哈哈,好,孤就明主點,老規矩,分豆子,王大伴,曹大伴,你們去發去收,多給諸位愛卿發點兒,免得等會又要投票,直接投就好了。”
朱慈烺所說的老規矩,就是明朝中期誕生的一種頗為公平的不記名投票方式,朝議爭執不下,人事任命廷推等等,都會遇到,操作也簡單,一人一把紅豆、一把綠豆,完了帶個紙糊的箱子下去收豆子即可。
“好了,現在開始投票,讚成孤提議的投紅豆,反對的投綠豆。”說完王承恩和曹化淳就去收豆子了。
“殿下,已全部收迴。”王承恩迴稟道。
“嗯,王承恩、曹化淳,你們代表司禮監,一人一票,丘致中,你暫代東廠一票,李繼周,你暫代禦馬監一票。以後定製。”
“是,殿下,奴婢遵旨。”四人都有些興奮,投票權啊,這可是大明權力頂峰的特權,四人各自抓了兩把豆子,在袖筒中把手一藏,就投了一票。
眾臣表情各不相同,有些認為無關緊要,這投票權,說多不多,但說少也不少,足足三十多票呢現在,多少四人,影響不是太大。
有些想的更深的,明白這時太子在選票中插入自己的人進行決策,但總體來說影響也不大,要是朝臣一致不認可,太子的四票也左右不了局麵。
如果強行任命,那就是幸臣,為眾臣所不齒,上位了也影響不大,剩下極少的頑固分子,臉色就比較難看了。
這他娘的,太監都能廷推了,以後還不是要光明正大的治國了?雖然大明確實一直在這麽做,但以前名義上還是替皇帝批紅,沒現在這麽上的了台麵罷了。
片刻數完,綠豆七顆,其餘紅豆25顆,公布結果,眾人無話可說,別說朱慈烺不想每天天不亮起來早朝,朝臣大多數更不願意。
因為遠,他們要起得更早,堅持上早朝的朝代,有些大臣淩晨三點就起床收拾,朱慈烺是完全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
“好了,結果很明確,以後就這麽著吧,其實孤也是替大家著想,各位愛卿都上年紀了,孤要是每天早朝,讓眾愛卿每天大半夜就起來折騰,對身體不好。”
“睡眠要充足,白天才有精神把活兒幹好,各位頂梁柱也能多為朝廷奮鬥幾年不是。”隨著朱慈烺的解釋,不少人直接笑著點頭了,那些不同意的也麵色緩解不少。
“至於司禮監參與投票的,不用再議,相信大多數愛卿已經猜到了,沒錯,孤就是想讓投票的勢力多樣化,防止有人拉票。”
“以後要是還有人能既拉文臣各部的票,還能拉武將的票,更能拉到司禮監的票,好,這種的大能,還投什麽票,你直接來找孤,孤讓你做首輔得了。”
“所以,為了票的多樣性,防止有人作弊,不同體係投票是必要的,以後這就是定製,行了,下一件。”朱慈烺解釋完,很多猜錯的不由愕然,反對的也沉思道理,發現,確實如朱慈烺所言。
這樣一來,誰要在廷推之前私下拉票,那不說文臣內部各派係,光文臣之外就有大量的其他派係選票,不確定性大增,確實能減少提前暗箱操作,而且朱慈烺口氣毋庸置疑,那就這樣吧,橫豎也就四票而已。
那些以為朱慈烺想參選的,都不由汗了一把,隨即想起,上有一票否決權,根本用不著投選。
而且,這種不記名選票,誰敢保證四個太監就一定能貫徹上意投票,不會作假呢?讓我投紅豆,我投個綠豆你也不知道啊,所以,太監投票,其實也是不受控製的。
“殿下聖明。”
“何人有事要奏?”首輔陳演出來主持朝會。
。。。
一時沒人說話,都還在想事情呢。
“嗬,那孤就來找找話題吧,孤的話題都議完,沒人奏事就散朝,王大伴,給首輔賜座,以後定製。”
“老臣謝殿下恩賜。”陳演老臉開花,趕緊謝座。
“嗯,至少在孤監國的期間,此為定製。”朱慈烺補充一句,而王承恩,也已搬了個繡墩兒過來給陳演坐下。
朱慈烺的沉默,讓劉宗周也是倍感壓力巨大,他不禁有些後悔這麽魯莽。
太子昨日才到,雖然之前聽聞其脾性的傳言不少,但自己畢竟隻昨晚宴席少少的接觸了一下,並不能看出什麽。
今天就急於試探,雖然為國為民,但不禁還是有些擔心。
就在劉宗周要跪地請罪之時,朱慈烺有動作了,隻見朱慈烺沉穩的從側麵的太子座椅上起身,麵無表情的走到了丹陛邊緣,但並未說話。
這讓下麵不少文臣為劉宗周捏了一把汗,自古妄議宗親、宗室的,落不下什麽好,不知道劉宗周今天結局如何,希望太子別發飆吧,哎。。。。
劉宗周忍不住抬頭看向朱慈烺,到了他們這種文臣的頂級大佬,不存在不可窺視君顏的說法,見朱慈烺麵無表情,就要再次開口解釋,準備圓潤一番時,朱慈烺抬手製止了。
朱慈烺慢慢的笑了,笑意先從嘴角擴散,慢慢的蔓延到了整張臉上,笑容和煦,很有渲染力,劉宗周心裏也不禁舒了口氣,差點就要抬手擦擦額頭的冷汗了。
警告給的差不多了,朱慈烺這才笑著打趣兒道:“孤聽聞劉卿家學淵源,外祖父章公更是學識淵博,門下桃李滿天下,連嘉靖朝的首輔徐階老大人都是出自章公門下。”
“劉卿這些年在南方講學,更是門徒無數,宗師之名廣傳,號稱浙東領袖,既如此,劉卿應該記性很好才是吧,或者說,孤在天津發的詔書,劉卿這些天都沒看到?”
“若如此,劉卿還是應該多關注政事為好,為大明官,豈能不關注大明政?”
“老臣慚愧,記性尚好,朝廷詔書和邸報老臣也看了。”劉宗周隱隱覺得太子有指責他講學之意,便趕緊解釋。
“哦?既如此,關於北地勳貴、宗室的詔書如何決議的,劉卿可還記得?”
“老臣記得。”
“說與孤聽聽。”
“稟殿下,朝廷昭告天下,北地勳貴、宗室失土有責,褫奪北地所有爵位,包括宗室親王、郡王等以下所有爵位,著錦衣衛收繳所有寶策、印信。”
“既然知道,今日何故上奏?”
劉宗周急的一下就出了一頭汗,這理由咋說?
朱慈烺也沒指望他說,這些文人無非就是怕他食言,怕宗室來南京走關係,攀親戚,使得朝廷雷聲大雨點小。
國朝文人一直知道宗室的負擔,而且崇禎朝積欠了不少宗室俸祿,但宗室在地方上的特權還是太大,土地兼並太嚴重,流寇最初始的大麵積爆發點就是河南,因為河南的宗室太多了。
“好了,劉卿不必迴答孤,你們的擔心,孤是懂的,但孤並不提倡這種方式,忠心可嘉,但。。。算了,孤不想多說。”
“劉卿作為儒學宗師,自是明白,以後有什麽想法,可往乾清宮麵呈,孤不是神宗,不會不見朝廷重臣的。退下吧。”
“臣慚愧。”朱慈烺雖然沒有明說,但劉宗周還是聽出了警告和不滿,讓他滿麵通紅,但一句朝廷重臣,還是給了自己麵子。
再加上調侃神宗,朱慈烺一直都是打趣兒的語氣,麵帶微笑的說的,倒是化解了很大的尷尬,不至於讓劉宗周下不來台。
因為朱慈烺知道,劉宗周出發點是好意的,方式雖然欠妥,警告一番便是了。
“退朝。。。”
乾清宮。
當領導的,貌似都是這樣,每天都是大會開完開小會,這不,剛吃完午飯午朝就來了,也不說讓人午休一會兒,萬惡的管理層啊。
“諸位愛卿,以後這規矩改改,以後三天一次常朝,上午巳時開始,六部九卿和軍一級武將參與,國子監、詹事府、翰林院掌事官員參與,內閣主持。”
“需要朝議、廷推的,就在這個常朝上決議,取消其他朝會,大朝每月初一舉行一次,內閣有權隨時到乾清宮麵呈。”
“其餘衙門有事向內閣遞折子票擬,司禮監批紅,緩急都可找內閣商議,若內閣不決,再進宮麵呈,或是臨時召開緊急會議。”
“臣等遵旨。”眾人接旨,心裏都是大唿臥槽,這內閣到底是延續了以往的職能,崇禎朝的規矩變了啊,以後對內閣的插手會少很多。
不會像崇禎一樣,猛指揮內閣,指揮完效果不理想就換人,一言而決,導致內閣輔臣一沒能力,二沒權力,三沒威望,這樣當然幹不好事兒,沒人配合啊。
換到嘉靖、隆慶、萬曆朝你試試?內閣能分分鍾整死你不配合的人,而且閣臣都是廷推出來的,威望較高,可以服眾。
“今天主要是通報一下局勢,大家有什麽就暢所欲言,孤向來喜歡聽人勸,所以吃的飽飯,哈哈,就這樣,來,誰先說說。”朱慈烺說著說著就覺得不怎麽正經了,趕緊打個哈哈。
雖然感覺太子不太正常,但無關緊要,噴子就要做好噴子該做的事,“殿下,朝會改製是否再商議一番?君者,國之大事也,當日日勤政,方可治天下。”右都禦史徐石麟率先站出來開噴。
“額。。。徐卿有脾氣,哈哈,好,孤就明主點,老規矩,分豆子,王大伴,曹大伴,你們去發去收,多給諸位愛卿發點兒,免得等會又要投票,直接投就好了。”
朱慈烺所說的老規矩,就是明朝中期誕生的一種頗為公平的不記名投票方式,朝議爭執不下,人事任命廷推等等,都會遇到,操作也簡單,一人一把紅豆、一把綠豆,完了帶個紙糊的箱子下去收豆子即可。
“好了,現在開始投票,讚成孤提議的投紅豆,反對的投綠豆。”說完王承恩和曹化淳就去收豆子了。
“殿下,已全部收迴。”王承恩迴稟道。
“嗯,王承恩、曹化淳,你們代表司禮監,一人一票,丘致中,你暫代東廠一票,李繼周,你暫代禦馬監一票。以後定製。”
“是,殿下,奴婢遵旨。”四人都有些興奮,投票權啊,這可是大明權力頂峰的特權,四人各自抓了兩把豆子,在袖筒中把手一藏,就投了一票。
眾臣表情各不相同,有些認為無關緊要,這投票權,說多不多,但說少也不少,足足三十多票呢現在,多少四人,影響不是太大。
有些想的更深的,明白這時太子在選票中插入自己的人進行決策,但總體來說影響也不大,要是朝臣一致不認可,太子的四票也左右不了局麵。
如果強行任命,那就是幸臣,為眾臣所不齒,上位了也影響不大,剩下極少的頑固分子,臉色就比較難看了。
這他娘的,太監都能廷推了,以後還不是要光明正大的治國了?雖然大明確實一直在這麽做,但以前名義上還是替皇帝批紅,沒現在這麽上的了台麵罷了。
片刻數完,綠豆七顆,其餘紅豆25顆,公布結果,眾人無話可說,別說朱慈烺不想每天天不亮起來早朝,朝臣大多數更不願意。
因為遠,他們要起得更早,堅持上早朝的朝代,有些大臣淩晨三點就起床收拾,朱慈烺是完全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
“好了,結果很明確,以後就這麽著吧,其實孤也是替大家著想,各位愛卿都上年紀了,孤要是每天早朝,讓眾愛卿每天大半夜就起來折騰,對身體不好。”
“睡眠要充足,白天才有精神把活兒幹好,各位頂梁柱也能多為朝廷奮鬥幾年不是。”隨著朱慈烺的解釋,不少人直接笑著點頭了,那些不同意的也麵色緩解不少。
“至於司禮監參與投票的,不用再議,相信大多數愛卿已經猜到了,沒錯,孤就是想讓投票的勢力多樣化,防止有人拉票。”
“以後要是還有人能既拉文臣各部的票,還能拉武將的票,更能拉到司禮監的票,好,這種的大能,還投什麽票,你直接來找孤,孤讓你做首輔得了。”
“所以,為了票的多樣性,防止有人作弊,不同體係投票是必要的,以後這就是定製,行了,下一件。”朱慈烺解釋完,很多猜錯的不由愕然,反對的也沉思道理,發現,確實如朱慈烺所言。
這樣一來,誰要在廷推之前私下拉票,那不說文臣內部各派係,光文臣之外就有大量的其他派係選票,不確定性大增,確實能減少提前暗箱操作,而且朱慈烺口氣毋庸置疑,那就這樣吧,橫豎也就四票而已。
那些以為朱慈烺想參選的,都不由汗了一把,隨即想起,上有一票否決權,根本用不著投選。
而且,這種不記名選票,誰敢保證四個太監就一定能貫徹上意投票,不會作假呢?讓我投紅豆,我投個綠豆你也不知道啊,所以,太監投票,其實也是不受控製的。
“殿下聖明。”
“何人有事要奏?”首輔陳演出來主持朝會。
。。。
一時沒人說話,都還在想事情呢。
“嗬,那孤就來找找話題吧,孤的話題都議完,沒人奏事就散朝,王大伴,給首輔賜座,以後定製。”
“老臣謝殿下恩賜。”陳演老臉開花,趕緊謝座。
“嗯,至少在孤監國的期間,此為定製。”朱慈烺補充一句,而王承恩,也已搬了個繡墩兒過來給陳演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