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底,黃河水患頻發,朝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河工。劉墉每天帶著我與甄平,風塵仆仆,在這黃河沿岸的河工重地忙碌。


    自從穩住開封黃河大堤及修建好引流工程之後,他仍舊身著便服,頭戴鬥笠,行走在河工的營地裏,看似普通路人,實則洞察著每一處細節。


    我這個四品武官,作為劉墉身邊得力的護衛,時刻保衛著劉墉的安全。甄平則是個機靈的大內侍衛,帶領著拜唐阿,總能在繁雜的事務中找出關鍵線索。


    這日,我們三人先是來到了一處正在修繕的堤壩工地,隻見工地上勞工們雖忙碌,卻透著一股疲憊與懈怠。劉墉走到一個正在搬運石料的勞工身邊,輕聲問道:“老哥,這修堤的活計累吧?”那勞工抬起頭,看了看劉墉,歎道:“累倒不怕,隻是這工錢老是拖著不發,家裏老小都快揭不開鍋了。”劉墉心中一震,工錢拖欠,這其中必有緣由。


    隨後,我們來到了河工衙門。衙門的官員們聽聞劉墉到來,趕忙出門迎接,一個個神色緊張,強裝鎮定。劉墉入座後,也不多寒暄,直接要求查看河工賬目。河工主事戰戰兢兢地將賬目呈上。


    劉墉示意甄平查看。甄平坐在一旁,仔細翻閱著賬本,越看眉頭皺得越緊。隻見賬目中,各項開支雜亂無章,許多款項的用途含糊不清。而且,一些本應大量采購的修堤物資,記錄的數量卻少得可憐,可賬目上的花費卻絲毫不少。


    劉墉見甄平麵色有異,問道:“甄平,看出什麽端倪了?”甄平起身,拱手道:“大人,這賬目虧空巨大,許多款項去向不明,恐有嚴重的貪腐問題。”劉墉臉色一沉,目光掃向在場的官員,那些官員們頓時低下了頭,不敢與劉墉對視。


    劉墉心中已然明白,這河工賬目背後,定是隱藏著一個巨大的貪腐網絡。他緩緩站起身來,對眾人說道:“黃河關乎萬民生計,朝廷撥下的款項,本應專款專用,如今卻出現這般虧空,若不徹查,天理難容!”


    此時,天色漸晚,劉墉決定暫住在河工衙門,以便進一步調查。然而,他剛安排好住處,就聽到窗外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甄平警覺,立刻衝了出去,卻隻看到一個黑影一閃而過。劉墉明白,這是有人在試探,或者是想銷毀證據。看來,這背後的勢力已經察覺到危險,開始有所行動了。


    劉墉坐在桌前,陷入沉思。他深知,此次調查必將困難重重,那些貪腐之人,定會想盡辦法阻礙他。但他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定要揭開這貪腐的黑幕,還河工一個清明,還百姓一個公道。


    夜,愈發深沉,河工衙門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卻又似乎暗藏著無盡的危機。劉墉望著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前路如何艱難,他都要將這貪腐疑雲徹底驅散。


    次日清晨,劉墉早早起身,與我、甄平商議下一步行動。甄平道:“大人,賬目虧空的關鍵在於物資采購與勞工工錢發放,我們可從這兩方麵入手。”劉墉點頭稱是,遂決定先去調查物資采購的情況。


    三人來到了當地最大的石料供應商處。這家店鋪表麵上看起來規規矩矩,老板見到劉墉等人,趕忙笑臉相迎。劉墉表明身份後,直截了當地詢問石料供應的細節。老板眼神閃爍,說道:“大人,小店一直都是按規矩辦事,給河工供應的石料,那都是一等一的好貨。”


    劉墉卻不相信他的一麵之詞,讓我四處查看。我在店鋪後麵的倉庫裏,發現了一些石料,看似與供應河工的石料相同,但質地卻相差甚遠。劉墉拿著兩塊石料對比,質問老板:“這是怎麽迴事?你供應給河工的,難道就是這種次等石料?”老板嚇得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下,說道:“大人饒命啊!小的也是沒辦法,上頭有人指使,讓我以次充好,小的隻是個做生意的,不敢不從啊!”


    劉墉追問是誰指使,老板卻隻是搖頭,說他隻知道是通過中間人聯係,並不清楚具體是誰。劉墉心中明白,這背後定是有人在操控,而且此人身份不低,手段狠辣。


    離開石料店後,我們又去調查勞工工錢的發放情況。劉墉找到了幾個勞工代表,詢問工錢為何拖欠。勞工們紛紛訴苦,說他們一直沒有拿到工錢,家中生活困苦。劉墉問他們可知道工錢為何不發,一個勞工說道:“大人,我們聽說,是管賬的把錢挪用了,具體挪到哪裏去了,我們也不清楚。”


    劉墉決定從管賬的人入手。經過一番打聽,得知管賬的是一個叫李布政的人,此人最近突然失蹤了。劉墉意識到,這李布政的失蹤絕非偶然,很可能是被人滅口或者藏了起來。


    就在我們調查陷入僵局之時,甄平在河邊發現了一張紙片,上麵隱約寫著一些數字和地點。經過仔細辨認,甄平猜測這些數字可能與河工虧空的款項有關,而地點似乎是一個偏僻的倉庫。


    劉墉等人立刻前往那個倉庫。倉庫位於一片荒郊野外,周圍雜草叢生。我小心地靠近倉庫,發現倉庫門半掩著。三人走進倉庫,隻見裏麵堆滿了各種物資,有一些正是河工所需的。劉墉仔細查看,發現這些物資的數量與賬目上記錄的采購數量相差巨大,而且有不少已經發黴損壞。


    在倉庫的角落裏,我們還發現了一本賬本,上麵記錄著一些秘密交易。劉墉翻看賬本,臉色愈發凝重。原來,這賬本記錄了河工官員與一些商人勾結,虛報物資采購數量,將多餘的款項私分的罪行。然而,賬本上並沒有記錄主謀的名字,隻提到了一些代號。


    劉墉深知,這些線索雖然重要,但還不足以揭開整個貪腐網絡。而且,我們的行動已經引起了對方的注意,接下來的調查將會更加危險。但劉墉並沒有退縮,他堅信,隻要順著這些線索查下去,一定能揪出幕後的大魚,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劉墉等人帶著在倉庫發現的賬本,準備返迴河工衙門進一步研究。然而,我們剛走出倉庫不遠,就聽到四周傳來一陣沙沙的聲響。我警覺地抽出佩劍,護在劉墉身前。隻見一群各色各樣蒙著臉的人從草叢中竄出,手持利刃,將我們團團圍住。


    劉墉鎮定自若,大聲喝道:“你們是什麽人?竟敢公然襲擊本欽差?”為首的一個人冷笑一聲:“哼,什麽欽差大臣,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說罷,一揮手,那些人便如餓狼般撲了上來。


    我立刻揮舞著佩劍進行迎敵,與黑衣人展開了殊死搏鬥,畢竟六十多歲的人體力欠佳。甄平立刻抽出佩劍加入到了戰鬥中來。一時間,刀光劍影,喊殺聲四起。劉墉則趁著混亂,拿著短槍觀察著周圍的情況,試圖尋找突破口。


    我以一敵眾,漸漸有些吃力。一個蒙麵人瞅準機會,想從背後偷襲我。劉墉見狀,抬手就是一槍,那蒙麵人躲避不及,被擊中左肋,我趁機迴身,一劍撩倒了他。


    然而,蒙麵人越來越多,我們三人漸漸陷入困境。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當地的巡檢司帶兵趕到了。蒙麵人見勢不妙,紛紛逃竄。我們這才逃過一劫。


    迴到河工衙門,劉墉仔細研究那本賬本。經過一番分析,他發現賬本上的一些代號與河工衙門的幾位官員有關。但這些線索還不夠確鑿,無法直接將他們定罪。劉墉決定引蛇出洞。


    他故意放出風聲,說自己已經掌握了所有證據,準備上奏朝廷。果然,消息傳出後,河工衙門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員們開始坐立不安,四處活動。


    劉墉讓甄平暗中派人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沒過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官員偷偷溜出衙門,前往城外的一座破廟。劉墉和我、甄平等人悄悄跟了上去。


    在破廟中,我們看到那個官員正在與一個神秘人交談。我們眾人躲在一旁,仔細聽著他們的對話。原來,這個神秘人就是幕後主謀的親信,他正在安排如何銷毀證據,以及如何對付劉墉。


    我們眾人正聽得入神,突然,一個小和尚從旁邊的柴房走了出來,看到了我們。神秘人警覺,立刻下令手下搜尋。我們眾人無處可躲,隻好與他們展開搏鬥。


    這一次,敵人有備而來。我們眾人早已有所準備。這時的劉墉毫不畏懼,他深知,此時若退縮,之前的努力就將白費。我們在破廟中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每一招每一式都關乎生死存亡。


    在破廟的激戰中,我們眾人雖稍微處於劣勢,但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出色的武藝,與敵人苦苦周旋。甄平勇猛無比,手中佩劍上下翻飛,接連擊退了幾個敵人。劉墉則利用破廟中的雜物,時不時給敵人製造一些麻煩,瞅準機會就是一槍或者一顆彈子球。


    就在局勢緊張之時,劉墉瞅準一個破綻,趁神秘人不備,雙手握著短槍,一槍打在了他的大腿上,並且上前用槍頂住了他的腦袋,將其製服。其他人見頭兒被擒,頓時亂了陣腳。劉墉大聲喊道:“你們已經無路可逃,放下武器,爭取從輕發落!”那些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劉墉押著神秘人,迴到了河工衙門。經過一番審訊,神秘人終於交代了幕後主謀的身份。原來,竟是當地的河道總督孫鶴年。孫鶴年為了中飽私囊,勾結河工官員和一些不法商人,在河工項目中大肆貪汙,虛報賬目,以次充好。


    劉墉得知真相後,立刻派人去捉拿孫鶴年。然而,當他們趕到孫鶴年的府邸時,卻發現孫鶴年已經得知消息,準備攜家眷和財物逃跑。我們眾人迅速封鎖了府邸,將孫鶴年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在孫鶴年的書房裏,劉墉找到了更多的證據,包括與其他官員的往來書信,詳細記錄了他們貪汙的計劃和分贓情況。劉墉看著這些證據,心中既憤怒又欣慰。憤怒的是這些官員的貪婪和腐敗,竟然置黃河治理和百姓安危於不顧;欣慰的是,經過一番艱難的調查,終於將這貪腐的幕後黑手揪了出來。


    在河堤的一處臨時營帳中,劉墉正與身旁的下屬商討著河堤治理的後續事宜。這時,一位快馬加鞭趕來的信使匆匆進入營帳,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密信。


    劉墉接過信,眉頭微微一皺,迅速展開閱讀。看完後,他長舒一口氣,對身旁的下屬說道:“朝廷那邊有消息了,我已派人將孫鶴年等人押解迴京,奏明了皇上。”


    下屬麵露欽佩之色,說道:“大人,此次辦案,您可是為民除害啊。那孫鶴年等人貪腐成性,致使黃河河工弊端叢生,如今終於要得到應有的懲處了。”


    劉墉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說:“此次河工貪腐案,涉及眾多官員,危害極大,若不徹查,黃河河工難以順利進行,百姓將永無寧日。”


    此時,在京城的皇宮中,乾隆皇帝正端坐在龍椅之上,滿臉怒容地看著手中劉墉的奏折。


    “哼!這些貪官汙吏,竟敢在黃河河工如此重要的事務上大肆貪腐,簡直是目無王法!”乾隆皇帝將奏折重重地拍在禦案上,怒聲說道。


    一旁的和珅連忙上前,躬身說道:“皇上息怒,劉墉此次辦案極為得力,迅速查明了真相,將涉案官員一網打盡,也算是給朝廷和百姓一個交代了。”


    乾隆皇帝冷哼一聲:“劉墉確實辦得不錯,但這些貪官實在可惡。傳朕旨意,嚴懲涉案官員,一個都不許放過,朕要讓朝廷上下都知道,朕絕不姑息貪腐之事!”


    和珅領命退下。很快,乾隆皇帝嚴懲涉案官員的消息便在朝廷中傳開,一時間,朝廷上下震動。那些平日裏心存僥幸的貪官汙吏們,此時人人自危。


    “這可如何是好?劉墉這次把事情鬧得這麽大,皇上動了真怒,咱們會不會也被牽連啊?”一位官員在私下裏憂心忡忡地對同僚說道。


    同僚臉色蒼白,搖頭道:“誰知道呢,咱們平日裏那些小動作,要是被翻出來,可就麻煩了。以後可得小心行事了。”


    而在河南,劉墉依舊忙碌在河堤治理的一線。下屬笑著對劉墉說:“大人,聽聞皇上因為您此次辦案出色,又要嘉獎您了。”


    劉墉卻一臉淡然,說道:“嘉獎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黃河河工的貪腐疑雲終於被徹底驅散,河工項目得以重新整頓。百姓們對未來的黃河治理充滿了希望,這才是我最想看到的。”


    下屬感慨道:“大人剛正不阿,智慧過人,此次之事,必將在民間傳為佳話,大人定會成為百姓心中的青天。”


    劉墉望著遠方正在施工的河堤,目光堅定地說:“身為朝廷官員,為百姓謀福祉是我的職責所在。隻要能讓黃河安瀾,百姓安居樂業,我便心滿意足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墉的事跡在民間越傳越廣,百姓們對他的讚譽不絕於耳。而黃河河工在重新整頓後,也進展順利,為保障百姓的生活和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宰相劉羅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掩醜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掩醜陋並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