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並不知曉林迴在京城擔任什麽官職。
但她看著眼前的林迴,卻莫名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那個總是把“孩兒是愚忠,但愚的是忠君愛民”“陛下允我縣令之職,我就要為這一縣百姓負責”“死有什麽好怕的?孩兒就算是死,那也是為踐行立命之宏願而死,孩兒死得其所”這些話掛在嘴邊的兒子。
淚水無聲滑落。
“傻孩子……”
老婦人在心中喃喃,“娘今天也看到了一個跟你一樣,心懷黎民百姓的人。你不孤獨!”
咚!
老婦人默默地接過林迴遞來的鼓槌,用力敲響了皇鼓。
“孩子,娘是個婦道人家,不懂你的家國情懷,可娘隻希望你能好好活著!”
“娘老了,娘已經沒能力為你做什麽了。但你是娘的心頭肉,你受苦,娘心裏疼啊!”
老婦人哽咽著,淚水如斷線的珠子般落下,但手中的鼓槌卻越發有力。
林迴隻覺得文心輕顫,每一聲鼓響都仿佛敲在他的心口上,帶來一陣陣微微的刺痛。
皇鼓象征著冤屈。
他身上承載著大詔的國運,而黎民百姓正是國運的根基。
百姓冤苦,國運必衰。
咚咚~
沉悶的鼓聲向外擴散,雖力道不大,卻宛若雷鳴,從宮正門傳遍了整個皇城的各部衙門,也傳入了皇宮的禦書房。
……
禦書房內,林允鴻正批閱奏折,神色略顯疲憊。
寒冬將至,許多州府已開始降雪,各地災情頻發。
雖然知府們帶著墨寶抗災,但災後重建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近年來北境戰事頻發,各地妖患不斷,國庫銀兩如流水般消耗。
林允鴻不禁頭疼。
“讀書人手中的銀子,恐怕富可敵國,但想讓他們拿出來,簡直難如登天。”
林允鴻心中暗歎,“大詔的百姓是我林家的百姓,憑什麽讓聖院的讀書人施救?”
咚~
就在此時,林允鴻似乎聽到了什麽聲音,聖心微微顫動。
“梅折仁,你聽……”他放下筆,凝神細聽。
咚咚~
鼓聲越來越密集,聖心的顫動也越發強烈。
林允鴻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也有一抹激動。
“是皇鼓!皇鼓響了!”
有人告禦狀了。
“梅折仁,快,衣服!”林允鴻神色凝重,語氣急促。
梅折仁連忙取來龍袍與帝冠,為林允鴻穿戴整齊,自己也急得手腳冒汗。
……
與此同時,仁景宮中。
六皇子林宗正在母親惠妃膝下讀書,搖頭晃腦。
隨著皇鼓聲響起,他猛地瞪大雙眼。
惠妃周氏也是一驚,隨即反應過來:“宗兒,快去宮正門!這是你在你父皇麵前表現的好機會!”
“你父皇希望未來的儲君能愛民如子。這皇鼓代表民間有冤情,你去表現出心疼百姓的樣子,你父皇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
“儲君?”
林宗眼中閃過一絲貪婪,連忙放下筆,道:“娘,我這就去!萍兒,更衣!”
惠妃周氏打斷道:“更什麽衣!萍兒,把他的衣服弄亂,再灑些墨水,營造出他緊張擔心的樣子!”
“是!”宮女萍兒趕緊照辦。
……
皇朝中各部的衙門也紛紛騷動起來,官員們聽到鼓聲,立刻派人打聽情況。
翰林院學士沈坪原本在整理天津府的官員資料,聽到鼓聲後,手中的資料“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真響了?老婦人居然能走到皇城宮正門下!”
沈坪驚歎不已,隨後低聲自語,“天津府的官場怕是要地震了,本官的門生正好可以替補上去……好事!”
……
宮正門下。
林迴看著老婦人一次次敲擊皇鼓,心中焦急:“父皇也該出來了才對。”
轟隆隆!
就在他念頭剛落的瞬間,宮門大開。
嘩啦啦~
噠噠~
宮廷內衛與禁軍迅速湧出,將老婦人和林迴保護起來。
有了之前城門守將的教訓,眾官兵深知此時該怎麽做。
身穿明黃龍袍、頭戴翼善冠的大詔皇帝林允鴻,在禁衛與內衛的簇擁下,快步走出宮門。
他神色凝重,目光落在皇鼓方向,看到林迴時,心中一驚:“皇兒?”
難道是皇兒敲的?他想幹什麽?
但當他的目光落在林迴身旁那衣衫襤褸的老婦人身上時,便明白過來——真有百姓敲響了皇鼓。
“陛下駕到!”
梅折仁那尖細的嗓音響起,城門守衛們紛紛跪地行禮。
老婦人聽到聲音,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手中的鼓槌落地,全身力氣仿佛被抽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民婦黃油花,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婦人顫抖著,淚流滿麵,“民婦的孩子……冤呐!”
“父皇!”林迴朝林允鴻拱手行禮。
老婦人聽到這聲“父皇”,身軀猛地一震,心中震撼無以複加。
她萬萬沒想到,這位一路幫助她、鼓勵她敲響皇鼓的少年,竟是大詔的皇子!
“大詔皇室……始終將我們百姓放在心上!”
她心中既悲痛又慶幸。
“老人家!”
林允鴻微微頷首,命梅折仁扶起老婦人,正色道,“朕設立皇鼓,正是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申冤的機會。若你確有冤情,稍後如實告知朕,朕定為你伸冤。若有欺瞞,朕亦絕不姑息!”
說完,他對梅折仁吩咐道:“帶老人家進宮,準備些吃的和衣物,隨後帶她到禦書房見朕。”
“是,陛下!”
梅折仁恭敬應下,扶著老婦人輕聲道,“跟咱進宮吧。”
“有勞公公了。”老婦人虛弱不堪,精神鬆懈下來後,連站立都變得困難。
梅折仁攙扶著她,緩緩走進宮中。
林允鴻看向林迴,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跟朕迴宮,好好說說,你為什麽會在皇鼓旁邊……”
“是,父皇!”林迴早有準備,恭敬地跟在林允鴻身後,步入宮門。
但她看著眼前的林迴,卻莫名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那個總是把“孩兒是愚忠,但愚的是忠君愛民”“陛下允我縣令之職,我就要為這一縣百姓負責”“死有什麽好怕的?孩兒就算是死,那也是為踐行立命之宏願而死,孩兒死得其所”這些話掛在嘴邊的兒子。
淚水無聲滑落。
“傻孩子……”
老婦人在心中喃喃,“娘今天也看到了一個跟你一樣,心懷黎民百姓的人。你不孤獨!”
咚!
老婦人默默地接過林迴遞來的鼓槌,用力敲響了皇鼓。
“孩子,娘是個婦道人家,不懂你的家國情懷,可娘隻希望你能好好活著!”
“娘老了,娘已經沒能力為你做什麽了。但你是娘的心頭肉,你受苦,娘心裏疼啊!”
老婦人哽咽著,淚水如斷線的珠子般落下,但手中的鼓槌卻越發有力。
林迴隻覺得文心輕顫,每一聲鼓響都仿佛敲在他的心口上,帶來一陣陣微微的刺痛。
皇鼓象征著冤屈。
他身上承載著大詔的國運,而黎民百姓正是國運的根基。
百姓冤苦,國運必衰。
咚咚~
沉悶的鼓聲向外擴散,雖力道不大,卻宛若雷鳴,從宮正門傳遍了整個皇城的各部衙門,也傳入了皇宮的禦書房。
……
禦書房內,林允鴻正批閱奏折,神色略顯疲憊。
寒冬將至,許多州府已開始降雪,各地災情頻發。
雖然知府們帶著墨寶抗災,但災後重建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近年來北境戰事頻發,各地妖患不斷,國庫銀兩如流水般消耗。
林允鴻不禁頭疼。
“讀書人手中的銀子,恐怕富可敵國,但想讓他們拿出來,簡直難如登天。”
林允鴻心中暗歎,“大詔的百姓是我林家的百姓,憑什麽讓聖院的讀書人施救?”
咚~
就在此時,林允鴻似乎聽到了什麽聲音,聖心微微顫動。
“梅折仁,你聽……”他放下筆,凝神細聽。
咚咚~
鼓聲越來越密集,聖心的顫動也越發強烈。
林允鴻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也有一抹激動。
“是皇鼓!皇鼓響了!”
有人告禦狀了。
“梅折仁,快,衣服!”林允鴻神色凝重,語氣急促。
梅折仁連忙取來龍袍與帝冠,為林允鴻穿戴整齊,自己也急得手腳冒汗。
……
與此同時,仁景宮中。
六皇子林宗正在母親惠妃膝下讀書,搖頭晃腦。
隨著皇鼓聲響起,他猛地瞪大雙眼。
惠妃周氏也是一驚,隨即反應過來:“宗兒,快去宮正門!這是你在你父皇麵前表現的好機會!”
“你父皇希望未來的儲君能愛民如子。這皇鼓代表民間有冤情,你去表現出心疼百姓的樣子,你父皇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
“儲君?”
林宗眼中閃過一絲貪婪,連忙放下筆,道:“娘,我這就去!萍兒,更衣!”
惠妃周氏打斷道:“更什麽衣!萍兒,把他的衣服弄亂,再灑些墨水,營造出他緊張擔心的樣子!”
“是!”宮女萍兒趕緊照辦。
……
皇朝中各部的衙門也紛紛騷動起來,官員們聽到鼓聲,立刻派人打聽情況。
翰林院學士沈坪原本在整理天津府的官員資料,聽到鼓聲後,手中的資料“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真響了?老婦人居然能走到皇城宮正門下!”
沈坪驚歎不已,隨後低聲自語,“天津府的官場怕是要地震了,本官的門生正好可以替補上去……好事!”
……
宮正門下。
林迴看著老婦人一次次敲擊皇鼓,心中焦急:“父皇也該出來了才對。”
轟隆隆!
就在他念頭剛落的瞬間,宮門大開。
嘩啦啦~
噠噠~
宮廷內衛與禁軍迅速湧出,將老婦人和林迴保護起來。
有了之前城門守將的教訓,眾官兵深知此時該怎麽做。
身穿明黃龍袍、頭戴翼善冠的大詔皇帝林允鴻,在禁衛與內衛的簇擁下,快步走出宮門。
他神色凝重,目光落在皇鼓方向,看到林迴時,心中一驚:“皇兒?”
難道是皇兒敲的?他想幹什麽?
但當他的目光落在林迴身旁那衣衫襤褸的老婦人身上時,便明白過來——真有百姓敲響了皇鼓。
“陛下駕到!”
梅折仁那尖細的嗓音響起,城門守衛們紛紛跪地行禮。
老婦人聽到聲音,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手中的鼓槌落地,全身力氣仿佛被抽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民婦黃油花,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婦人顫抖著,淚流滿麵,“民婦的孩子……冤呐!”
“父皇!”林迴朝林允鴻拱手行禮。
老婦人聽到這聲“父皇”,身軀猛地一震,心中震撼無以複加。
她萬萬沒想到,這位一路幫助她、鼓勵她敲響皇鼓的少年,竟是大詔的皇子!
“大詔皇室……始終將我們百姓放在心上!”
她心中既悲痛又慶幸。
“老人家!”
林允鴻微微頷首,命梅折仁扶起老婦人,正色道,“朕設立皇鼓,正是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申冤的機會。若你確有冤情,稍後如實告知朕,朕定為你伸冤。若有欺瞞,朕亦絕不姑息!”
說完,他對梅折仁吩咐道:“帶老人家進宮,準備些吃的和衣物,隨後帶她到禦書房見朕。”
“是,陛下!”
梅折仁恭敬應下,扶著老婦人輕聲道,“跟咱進宮吧。”
“有勞公公了。”老婦人虛弱不堪,精神鬆懈下來後,連站立都變得困難。
梅折仁攙扶著她,緩緩走進宮中。
林允鴻看向林迴,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跟朕迴宮,好好說說,你為什麽會在皇鼓旁邊……”
“是,父皇!”林迴早有準備,恭敬地跟在林允鴻身後,步入宮門。